NGC 1052-DF4星系的暗物質去哪了?終於找到隱秘證據

2020-11-28 十輪網

爭議滿滿的NGC 1052-DF4星系又來了。去年,科學家發現它是第二個違反常理、沒有暗物質填充的星系,但不久後就有另一篇研究出面打槍前團隊參數設置錯誤,NGC 1052-DF4星系還是充滿暗物質的。現在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新數據終於拿到解釋了,該星系確實曾有暗物質,只不過被鄰近星系NGC 1035的引力剝離,也就是說後者正在撕裂它。

2018年時,哈勃太空望遠鏡數據首次發現一個幾乎不含暗物質的星系NGC 1052-DF2,天文學家大感意外,因為按照當前星系演化模型,暗物質是星系的關鍵組成,如果沒有暗物質,則氣體將缺乏足夠引力引發塌陷來形成恆星與星系。

沒想到一年後,天文學家又發現了另一個同樣幾乎不含暗物質的星系NGC 1052-DF4,這進一步促成天文學家展開激烈辯論,因為暗物質對構成星系來說不可或缺,不可能找不到。

現在,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新數據可以解釋NGC 1052-DF4星系中缺失的暗物質去哪了。該星系距離我們4,500萬光年,由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天文學家Mireia Montes領導的國際團隊發現,NGC 1052-DF4星系正在承受隔壁鄰居NGC 1035星系的潮汐破壞,後者引力正在將暗物質從NGC 1052-DF4星系中拉走。

由於過程非常隱蔽,只有使用深光學成像技術才能觀察到暗物質流向,比如研究星系中的光與球狀星團分布,通過仔細分析球狀星團的排列方式,可以確認暗物質正在從宿主星系流失。而研究星系的光後,研究人員發現了潮汐「尾巴」,由NGC1052-DF4被拉走的物質構成,進一步分析則發現潮汐尾部約7%星系質量,且NGC1052-DF4星系中心仍維持不變,這說明過去集中度較低的暗物質被優先剝離,而現在外圍恆星也開始流失了。

隨著時間推移,NGC1052-DF4將被NGC1035吞噬,我們應該能看到一些恆星成為流浪恆星在星際間漂流。

多虧於找到支持潮汐破壞機制的證據來解釋星系中缺失的暗物質,不僅解決了天文難題,天文學家也鬆了一口氣。畢竟沒有暗物質的話,科學家就不得不修改我們對引力定律的認知了。

(首圖來源:歐洲太空總局)

相關焦點

  • 奇怪矮星系NGC 1052-DF2和NGC 1052-DF4的暗物質含量幾可忽略不計
    這意味著背後有比他們所能看到的大得多的幕後質量,也就是所謂的「暗物質」。在那以後的幾十年裡,天文學不斷通過觀測來證明暗物質的存在。儘管暗物質本體仍難以被找到,但支撐該設想的一些最有力證據,反而就在於這種似存非存的神秘性。
  • 暗物質缺失之謎揭露星系NGC1052-DF4正進入死亡旋渦
    通過這一太空望遠鏡的觀測顯示,之前被發現的一個缺失了大部分暗物質的矮星系正在被附近一個更大的星系剝離並開始撕裂較小的星系。直到2018年,NGC1052-DF2星系是第一個被發現像暗物質那樣移動的星系。這一令人驚訝的發現次年又出現了一個同樣明亮的星系,叫NGC1052-DF4。這聽起來像是對暗物質假說的一擊,但實際上它是證明了這一規律的一個例外。反對暗物質的主要論點是,它只是我們人類計算中的一個錯誤,但如果是這樣的話,同樣的錯誤應該適用於所有領域。
  • 哈勃繼續解開宇宙之謎,失蹤的暗物質和黑洞陰影
    暗物質——星系形成和演化的關鍵成分,存在於任何觀測到的星系中。NGC 1052-DF2被發現,這個星系丟失了大部分暗物質。一年後,距離地球4500萬光年的NGC 1052-DF4星系被發現,它也丟失了大部分暗物質。暗物質約佔宇宙物質的85%,佔總體質量-能量密度的25%。
  • 哈勃繼續解開宇宙之謎,失蹤的暗物質和黑洞陰影
    暗物質——星系形成和演化的關鍵成分NGC 1052-DF2被發現,這個星系丟失了大部分暗物質。一年後,距離地球4500萬光年的NGC 1052-DF4星系被發現,它也丟失了大部分暗物質。暗物質約佔宇宙物質的85%,佔總體質量-能量密度的25%。由於它不以可觀察的方式與電磁場相互作用,也似乎不以任何方式與電磁輻射相互作用,因此它不容易被探測到。因此它被稱為「暗物質」。
  • 科學家從特殊星系中發現暗物質的線索,沒暗物質的星系是什麼樣?
    科學界把宇宙中的物質分為能直接看到的和不能直接看到的,並且認為不能直接看到的物質佔據了宇宙總質量的90%,那些炫麗的星系、星雲等物質只佔據了全宇宙的10%左右,科學家認為宇宙中的大多數星系是受到暗物質的影響維持運行的,然而近幾年天文觀測中發現了幾個完全不受暗物質影響的星系,這些星系顛覆了暗物質在宇宙中的地位,其中典型就是NGC 1052-DF2星系這類奇怪的超漫射星系
  • 哈勃新數據解釋了星系中缺失的暗物質
    NGC 1052-DF2星系的這一發現對天文學家來說是一個驚喜,因為據了解,暗物質是當前星系形成和演化模型中的一個關鍵成分。事實上,如果沒有暗物質的存在,原始氣體就會缺乏足夠的引力來開始坍縮並形成新的星系。一年後,天文學家又發現了另一個缺失暗物質的星系NGC 1052-DF4,這進一步引發了天文學家對這些天體性質的激烈爭論。
  • 反常的星系:它們的暗物質去哪兒了?
    他們通過測量這個星系裡的球狀星團的運動,推算出星系的總質量(包括暗物質的質量和重子物質的質量),發現這個總質量幾乎等於由星系的光度估算出來的恆星質量(即重子物質,因為這個星系幾乎沒有氣體)。換句話說,這個星系一反常態,缺乏大量的暗物質! 為什麼它沒有暗物質暈家園?NGC1052-DF2星系甫一登場亮相,就引起了科學家們的廣泛興趣,他們嘗試給出了多個不同的解釋。
  • 沒有暗物質的星系又現身?暗物質理論面臨更大的挑戰
    1933年,天體物理學家弗裡茲·茲威基(Fritz Zwicky)利用光譜紅移測量了后髮座星系團中,各個星系相對於星系團的運動速度,他得出的結論支持了雅克布斯.卡普坦的假說。儘管科學家們對暗物質的研究已近一個世紀,證實了暗物質遍布於整個宇宙中、其總量是一般物質的6倍等等,可暗物質仍籠罩於重重神秘面紗之下,科學家們對它的了解比較有限、而且爭議極大。
  • 暗物質到底是什麼?最新星系觀測發現新線索
    科學界的一個普遍共識是,迄今發現的的星系中,大部分質量都由看不見、摸不到的暗物質組成。在那以後的幾十年裡,天文學不斷通過觀測來證明暗物質的存在。儘管暗物質本體仍難以被找到,但支撐該設想的一些最有力證據,反而就在於這種似存非存的神秘性。
  • 星系對中神秘的暗物質為何缺失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CR)的物理學家經研究創建了一套關於暗物質本質的新理論,它有助於解釋一對距地球6500萬光年的星系中為什麼幾乎沒有這種神秘物質。當地時間9月9日,該研究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有一種流行的暗物質理論被稱為「冷暗物質」(CDM),它假設:除了受引力作用,暗物質粒子之間是不會發生碰撞的。
  • 這個星系,沒有暗物質
    此前,科學家們在研究其它星系和星系團中,都預言了暗物質的存在,如今竟然發現有一個反常的,沒有暗物質。發現沒有暗物質的這個星系離我們6500萬光年,屬於「超稀疏星系」,編號為 NGC1052-DF2。天文學家們在測量這個星系外圍的恆星的運動速度時,發現它們正好是星系內部那些可見物質的引力提供的速度,根本不需要暗物質。這個暗物質是個什麼鬼?在19世紀,物理學的天空中飄著的兩朵「烏雲」是關於「」光的運動性質」和關於「黑體輻射」的問題。
  • 天文學家發現首個沒有暗物質的星系即將被撕裂
    所有不同的力和效應應產生兩個小星系群:一種與正常物質相比具有大量暗物質,應長期存在;二是相對暗物質很少,應在較短的宇宙時間尺度上被摧毀。然而,一個星系,NGC 1052-DF4(稱為DF4,稱為DF4)已經使事情變得極其複雜,因為它似乎沒有暗物質,但大約70億年沒有形成新的恆星。在米雷婭·蒙特斯領導的一項出色的新研究中,這個謎團終於被解開了,因為一個原本常見的星系正處於被撕裂的最後階段。
  • 暗物質本質新理論解釋了星系中的神秘缺陷
    加州大學裡弗賽德分校的物理學家領導的一項研究表明,有關暗物質性質的新理論有助於解釋為什麼距地球約6500萬光年的一對星系中幾乎不含神秘物質。與普通物質不同,它不吸收、反射或發光,因此很難檢測。流行的暗物質理論(稱為冷暗物質或CDM)假定除引力外,暗物質粒子無碰撞。第二種新理論稱為自相互作用暗物質或SIDM,提出了通過新的暗力自相互作用的暗物質粒子。兩種理論都解釋宇宙整體結構如何出現,但它們預測了星系內部區域的暗物質分布不同。SIDM建議暗物質粒子在星系的內部暈圈中(靠近中心)強烈碰撞。
  • 2個星系出現暗物質異常?哈勃望遠鏡新數據提供新理論
    不過,2018年,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我們的宇宙附近發現了一個特別的星系,這一名為NGC1052-DF2星系讓科學家很驚訝,因為它缺少大部分暗物質。根據暗物質理論,暗物質是當前星系形成和演化模型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如果沒有暗物質的存在,原始氣體將缺乏足夠的引力來開始坍縮,繼而形成新的星系。
  • 星系對中神秘的暗物質幾乎缺失不見,這是為什麼呢?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CR)的物理學家經研究創建了一套關於暗物質本質的新理論,它有助於解釋一對距地球6500萬光年的星系中為什麼幾乎沒有這種神秘物質。當地時間9月9日,該研究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有一種流行的暗物質理論被稱為「冷暗物質」(CDM),它假設:除了受引力作用,暗物質粒子之間是不會發生碰撞的。
  • 宇宙中的小偷:利用自身強大引力,竟偷走了另一個星系的暗物質!
    一個幾乎沒有暗物質的遙遠星系,有可能打破目前星系形成理論。新的證據表明,這不是星系異常現象,而是盜竊的受害者。暗物質,顧名思義,是一種看不見的物質,是幫助星系形成和存活的關鍵因素。暗物質產生了引發星系形成並保持現有星繫結構完整所需的強大引力。但自從發現「NGC1052-DF4」以來,天文學家們一直感到困惑。
  • 科學家發現一個無暗物質星系 或顛覆暗物質定義
    天體物理學家認為暗物質在整個宇宙中佔據主導地位,其總量甚至是普通物質的五倍。由於星系旋轉得太快,如果沒有額外的暗物質存在,根據現有的物理定律來說這些星系就會塌縮。例如銀河系的旋轉速度很快,所以它必須包含比普通物質多30倍的暗物質。實際上,天文學家曾研究過的每個星系都含有暗物質。但現在,天體物理學家似乎發現了一個沒有暗物質的星系。
  • 又一個宇宙之謎,暗物質未覆蓋全宇宙,19個星系缺少暗物質
    不過幸運的是,這一發現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缺少暗物質的星系的數量,暗物質是一看不見摸不著,非常神秘的東西,不會發光,但是會對周圍物質施加引力。暗物質被認為是星系形成的關鍵成分,它的引力將氣體,原子拉在一起形成星系。暗物質存在於我們的銀河系中,它使各類物質在銀河漩流中的速度比我們所看到的各類物質組成銀河系整體的速度要快。
  • 來自哈勃的新數據,解釋了消失的暗物質
    實際上,如果沒有暗物質的存在,原初氣團將缺乏足夠的引力來開始它的塌陷過程,也就無法並形成新的星系。在此一年之後,研究人員又發現了另一個缺失暗物質的星系,NGC 1052-DF4星系,這進一步引發了天文學家關於這些天體性質的激烈爭論。
  • 兩個遙遠星系的暗物質缺乏可能表明存在新的暗力
    科學家們不知道它是由什麼組成的,但人們認為它在宇宙的進化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被認為佔了所有物質的85%。離地球6500萬光年,有兩個超漫射星系--NGC 1052-DF2和NGC 1052-DF4。兩者都屬於衛星星系範疇和軌道-NGC 1052。最近對這兩個星系的觀察表明,它們包含的暗物質非常少,如果有的話。這個難題已經挑戰了科學家們對星系是如何形成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