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野燕麥,可能大家對它的印象只停留在市面上眾多的保健食品上。特別是一種名為「血鑽野燕麥」的產品,近些年受到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這種有著「天然植物偉哥」和「男性荷爾蒙發動機」之稱的產品曾一度在網絡上瘋傳,不少消費者因此陷入了所謂的連環騙局,真是好不熱鬧!不可否認,野燕麥的確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具有斂汗、止血、補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自汗、盜汗、虛汗不止,吐血,崩漏等症。不過,也僅此而已,並沒有什麼所謂的「神效」,很多保健品的功效其實都是有所誇大,如果沒有親眼所見實例,切不可輕易相信。
而實際上,野燕麥是一種危害較大的外來入侵有害雜草,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它的危害也只有農民朋友才能深切體會。野燕麥又名烏麥、鈴鐺麥、燕麥草等,多發生在耕地、溝渠邊和路旁,是禾穀類作物,特別是小麥的伴生雜草。雖然野燕麥可作牛、馬的飼料使用,也可作為造紙原料,但它的入侵,卻會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導致嚴重減產。據了解,在野燕麥發生嚴重的地區,小麥一般減產20-30%,重者達40-50%,更有甚者可能會導致絕產。
野燕麥具有強大的分櫱力、繁殖力和可再生力。植株分櫱一般可達4-8個,單株結籽數可高達400~500顆,個別植株甚至超過1000顆。地上部分被割除後,還能繼續萌發出新植株,其分櫱數、結籽數甚至會更多,超過原有植株的水平。它們生長快,植株高,成熟早,會與作物爭奪陽光、水分和養分,造成覆蓋蔭蔽,常會引起小麥早期倒伏或生長不良,從而導致產量下降。其種子較輕,且帶有茸毛,可隨風和流水進行遠距離傳播,也可隨作物種子、農用器具、人類活動進行傳播。一旦控制不好,很容易蔓延成災。
野燕麥原產於南歐地中海地區,現已入侵到世界各地,對禾穀類作物生產造成嚴重威脅。據悉,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俄羅斯、中東、北非是野燕麥危害較嚴重的地區,其中美國和加拿大的危害面積已達上億英畝,每年因此而造成的損失高達1.5億美元。而我國也早已遭到野燕麥的入侵,現在它已廣泛分布於我國南北各省份。據了解,我國目前已有16個省區大約7000萬畝農田遭其侵害,每年損失糧食高達10多億公斤。野燕麥已於2016年被我國列入《第四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可見其危害之大。
各位朋友,大家認識野燕麥嗎?沒想到它竟是危害較大的入侵物種吧?你對市面上各式各樣的野燕麥保健品有什麼看法?你相信它們的功效嗎?是否會購買來食用?有人吃過這些保健品嗎?是否覺得有效果?歡迎大家在評論處暢所欲言,如果覺得不錯,麻煩幫忙點讚或關注一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