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醯乙酸在有氧生物體內完全氧化可以產生多少ATP?

2021-02-12 我愛生化

       上一學期我在期末考試考了一道有關ATP產量的計算題目,其中考到一種代謝物就是草醯乙酸。很可惜,絕大多數同學算錯了(圖1)。這些同學是這麼計算的:就是讓它(1分子草醯乙酸)直接從三羧酸循環第一步反應開始,只到最後一步反應離開,先後有4步脫氫反應,產生3NADH+1FADH2,它們進入呼吸鏈可以產生3X2.5+1X1.5=9,再加上其中有一步底物水平磷酸化還產生1個ATP或GTP,所以共產生10個ATP。有人肯定會問,這為什麼不對啊?

圖1.  一位學生答題的截屏

       你先仔細想想,按照這樣的方式計算,草醯乙酸真的被完全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了嗎?顯然沒有!事實上,這樣計算出來的是進入循環的1個乙醯輔酶A被完全氧化產生的ATP的量。那如何計算出1分子草醯乙酸完全氧化產生多少ATP呢?

       實際上,我們可以這麼做:首先讓它先離開三羧酸循環,進入糖異生(以丙酮酸為原料)的第二步反應,這樣它可以轉變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但這會消耗1個GTP,相當於1個ATP,然後再讓它進入糖酵解的最後一步反應,這樣又產生了1個ATP,同時它轉變成了丙酮酸。這兩步加在一起等於沒有ATP的消耗。因此,原來的問題就轉化成丙酮酸完全氧化分解可以產生多少ATP的問題。

圖2.  草醯乙酸的化學結構

        在這裡大家可以這麼理解,草醯乙酸和丙酮酸的差別僅僅是前者比後者多了一個完全氧化的碳,它以羧基的形式存在(圖2),這個羧基只能以脫羧基的方式離開,雖然也會釋放出能量,但只會變成熱能,所以草醯乙酸在體內完全氧化分解產生的ATP數目應該與丙酮酸一樣,就是把丙酮酸轉變成乙醯輔酶A考慮進去,也就是比乙醯輔酶A多產生了一個NADH,即產生的ATP數目比乙醯輔酶A多產生2.5,即共產生12.5個ATP。

       最後留下一個問題,就是如果草醯乙酸換成α-酮戊二酸,結果如何?

相關焦點

  • 1mol葡萄糖徹底氧化分解產生多少ATP?
    最新的人教版教材認為有氧呼吸消耗1mol葡萄糖產生32molATP。(新人教必修1課本截圖)細胞的有氧呼吸過程需要經過一系列複雜的化學反應,它們可以概括為糖酵解、三羧酸循環和氧化磷酸化三個階段。在細胞有氧呼吸的過程中,ATP有產生,也有消耗。
  • 1mol葡萄糖完全氧化產生多少ATP?
    1mol葡萄糖完全氧化產生多少ATP?這個問題可以說是生化學習中必問的問題,也是常常被考的問題。
  • 三羧酸循環與氧化磷酸化部分知識點(生物化學)
    1.下列關於營養素在體外燃燒和生物體內氧化的敘述哪一項是正確的?A.都需要催化劑B.都需要在溫和條件下進行C.都是逐步釋放能量D.生成的終產物基本相同E.氧與碳原子直接化合生成CO22.生物氧化是指A.生物體內的脫氫反應  B.生物體內釋出電子的反應C.營養物氧化成H2O及CO2的過程  D.生物體內與氧分子結合的反應E.生物體內加氧反應3.人體內各種活動的直接能量供給者是A
  • 檸檬酸循環中並無氧直接參加,但是為什麼說它是葡萄糖的有氧分解途徑?
    生物化學名詞及概念——糖類化學 疑難解析:檸檬酸循環中並無氧直接參加,但是為什麼說它是葡萄糖的有氧分解途徑?(2)檸檬酸循環中有4步底物脫氫反應,生成還原型輔酶NADH和FADH2,各步反應列於下表:序號反應產生的還原輔酶1異檸檬酸→α-酮戊二酸NADH
  • 研究部分揭示生物體內氧化還原過程對生物的影響—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 劉萬生報導】6月19日,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複雜分子體系反應動力學研究組韓克利研究員所帶團隊,通過引入含碲穀胱甘肽過氧化物模擬酶開發出了一種可逆近紅外螢光探針檢測生物體內過氧化亞硝醯和穀胱甘肽之間的氧化還原循環
  • 【實用營養知識】氧自由基理論之自由基的產生與危害
    但是氧氣的化學特性很活潑,也很危險;在正常的生物化學反應中,氧氣會變得很不穩定,連續不斷地生成活性氧種即「氧自由基」,並能夠「氧化」臨近的分子,從而引起細胞損傷,導致衰老以及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任何對組織細胞構成傷害的因素統稱為壓力,因而「氧自由基」對身體的傷害稱之為「氧化壓力」。許多研究證明,氧化壓力可能是所有慢性退行性疾病產生和發展的根本原因,也是衰老的根本原因。
  •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什麼
    補充:SOD是Super Oxide Dimutese 縮寫,中文名稱超氧化物歧化酶,是生物體內重要的抗氧化酶,廣泛分布於各種生物體內,如動物,植物,微生物等。SOD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是生物體內清除自由基的首要物質。SOD在生物體內的水平高低意味著衰老與死亡的直觀指標;現已證實,由氧自由基引發的疾病多達60多種。
  • 有研究發現氧化應激是基因突變的主要潛在致因
    美國研究人員通過對幾百代秀麗隱杆線蟲(C.elegans)基因變異史的研究證實,氧化應激不僅會導致衰老、癌症和其他疾病,更是基因突變的一個主要潛在致因。此發現有助於理解氧化應激對基因的影響以及其在遺傳疾病和進化中的作用。
  • ...有機廢棄物好氧堆肥:調控手段、微生物及酶活性變化、臭氣產生
    傳統的焚燒、土地填埋等處理方式不僅會產生溫室氣體,同時也佔用了寶貴的土地資源。堆肥發酵處理具有無害化成本低、操作簡單以及將有機質、氮、磷等養分可資源化利用的優點,是適合我國目前經濟發展狀況的處理方式。好氧堆肥嚴格來說是在有氧條件下微生物降解有機廢棄物並產生熱量、H2O和CO2的過程,利用微生物進行一系列的生化反應,最終將不穩定的有機物轉化為不含植物毒性、不含病原體的穩定堆肥產品。
  • 什麼是氧自由基?(一)
    當然,直接殺死細胞的並不是氧氣本身,而是由它產生的一種叫氧自由基的有害物質,它是人體的代謝產物,可以造成生物膜系統損傷以及細胞內氧化磷酸化障礙,是人體疾病、衰老和死亡的直接參與者,對人體的健康和長壽危害非常之大。
  • 氧化損傷生物標記物如何檢測氧化應激?
    氧化應激(Oxidative Stress,OS)是指體內氧化與抗氧化作用失衡的一種狀態,傾向於氧化,導致中性粒細胞炎性浸潤,蛋白酶分泌增加,產生大量氧化中間產物。氧化應激是由自由基在體內產生的一種負面作用,並被認為是導致衰老和疾病的一個重要因素。
  • 健康長壽的殺手--氧自由基
    當然,直接殺死細胞的並不是氧氣本身,而是由它產生的一種叫氧自由基的有害物質,它是人體的代謝產物,可以造成生物膜系統損傷以及細胞內氧化磷酸化障礙,是人體疾病、衰老和死亡的直接參與者,對人體的健康和長壽危害非常之大。
  • 氧的基本知識
    菸草中的尼古丁、工業汙染、農藥殘存、食物化學添加、藥物攝入等都可造成人體內氧的電子被剝奪,使人體內產生氧自由基,缺電子的氧(氧自由基)在人體內影響細胞在代謝或合成過程中的複雜化學連鎖反應造成細胞的衰弱甚至死亡。 通常我們所說的機體氧化過快都是由於體內過量氧自由基作用而形成的衰老過快、健康困擾、甚至癌症。
  • 神奇功效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完整篇)
    SOD是氧自由基的自然天敵,是機體內氧自由基的頭號殺手,是生命健康之本。SOD是Super Oxide Dismutase 縮寫,中文名稱超氧化物歧化酶,是生物體內重要的抗氧化酶,廣泛分布於各種生物體內,如動物,植物,微生物等。SOD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是生物體內清除自由基的首要物質。SOD在生物體內的水平高低意味著衰老與死亡的直觀指標;現已證實,由氧自由基引發的疾病多達60多種。
  • 高中生物:ATP.
    4、ATP中的能量可以直接轉化成其他各種形式的能量,用於各項生命活動。這些能量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①滲透能——主動運輸。②機械能——如,肌細胞的收縮,草履蟲纖毛的擺動,精子鞭毛的擺動,有絲分裂期間染色體的運動,腺細胞分泌物的分泌等。③電能——如,大腦的思考依賴神經衝動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電鰩、電鰻等動物體內產生的生物電等。
  • 強氧催化氧化技術在塑料廢氣治理中的應用
    催化法包括光催化氧化、臭氧催化氧化等技術,具有二次汙染少、安全可靠、處理效率穩定等優點,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興技術。目前,強氧催化氧化技術在塑料廢氣治理中的應用尚未有文獻報導。  塑料產業是浙江沿海城市台州市的民營經濟支柱產業,塑料加工製造給當地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台州市椒江區有上百家廢塑料造粒加工企業。
  • 養殖水體的氧化還原狀態與有機物的氧化分解
    在一般情況下,常以地下水面作為地層氧化環境和還原環境的分界面。在含氧豐富的氧化水環境與缺氧的還原環境中,常見元素的主要存在形態如表1。從表2可知,變價元素可以多種形態同時存在於水環境中,但在不同的環境中,主要存在形態不同。
  • 非穩態溶解氧環境下廢水生物處理研究進展
    此外,通過控制氧化溝DO濃度及分布,可以實現氧化溝外溝道內的同時硝化反硝化生物脫氮,TN去除率最高可達86%。G. Yilmaz等通過好氧活性汙泥實驗研究指出:停曝階段DO迅速降低,導致汙泥顆粒絮凝成的緊密汙泥床結構形成了一個完全缺氧的環境,因此發生了停曝階段的反硝化脫氮,進一步提高了系統的脫氮效率。
  • 有氧和缺氧地下水混合產生的鐵氧化微生物熱點區
    但深部的微生物熱點區由於樣品難以獲得,且無法通過常規的生物地球化學反應模型進行預測(Li et al., 2017),因此對於深部微生物熱點區的空間分布特徵及其與水文過程的影響關係,人們所知甚少。人們通常認為,地下水從補給區到排洩區,隨著循環深度逐漸增加,將由氧化環境逐步變成還原環境,在地下深處氧化微生物難以生存。實際情況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