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最大公司居然是養豬的,今年北向資金買了51億,但高管卻套現...

2021-01-21 和訊股票

不要懵懵懂懂的隨意買股票,要在投資前紮實的做一些功課,才能成功。

—— 威廉·歐奈爾

今天早上,小編看到一篇文章,說創業板最大的公司是養豬的。小編的第一反應是:「怎麼可能!應該是某個高科技公司才對吧。」

小編馬上就查了一下,發現自己錯了,的確是養豬的,確切的說應該是養殖業的公司——溫氏股份(300498)。

截至今日,溫氏股份總市值與流通市值均排名創業板第一位,總市值2231億元,與第二名邁瑞醫療僅相差20億元;流通市值1684億元,比第二名寧德時代的868億多了近一倍。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300059)網

今天就來扒一扒這個公司,為什麼它能在眾多創業板公司中獨佔鰲頭?

溫氏股份,公司全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83年,公司位於廣東省雲浮市新興縣。

公司的主要業務是黃羽肉雞和商品肉豬的養殖和銷售;兼營肉鴨、奶牛、蛋雞、鴿子、肉鵝的養殖及其產品的銷售。同時,公司圍繞畜禽養殖產業鏈上下遊,配套經營屠宰、食品加工、現代農牧裝備製造、獸藥生產、生鮮食品流通連鎖經營以及金融投資等業務。

公司初創之時,正好趕上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時代。

1983年5月,原新興縣食品公司幹部溫北英停薪留職,聯合溫鵬程、溫木桓、溫金長、溫湛、梁洪初、嚴百草、溫澤星等七戶八人自願入股,每股1000元,共集資8000元,牽頭創辦了勒竹畜牧聯營公司。

1989年6月後,肉雞市場深度疲軟,養戶的雞賣不出好價錢。勒竹雞場開創了運用綜合效益促進產品流通的先河,創立了"公司+農戶"的模式。

1990年,勒竹雞場開始發行職工內部股票,共發行1萬張,每張面額100元。

1993年7月26日,新興縣溫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設立。

1999年4月,公司規範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

2002年2月9日,溫氏集團上市肉雞突破100萬隻,實際上市肉雞125萬隻。

2007年11月,溫氏集團總銷售值超過100億元人民幣。

2009年10月,溫氏集團被評為2009年全國五十強飼料企業。

2012年12月,公司變更登記為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11月2日,溫氏股份吸收合併廣東大華農(300186)動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這條創業之路,可以說算是順風順水,溫氏股份似乎沒遇到什麼大的波折就成功上市了。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溫氏股份掌握畜禽育種、飼料營養、疫病防治等方面的關鍵核心技術,擁有多項國內外先進的育種技術,現有國家畜禽新品種9個、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58項,溫氏股份及下屬控股公司共獲得專利364項(其中發明專利124項)。

溫氏首創了「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成為中國畜牧業的典範模式。優化並發展了這一模式,將之升級為「公司+家庭農場」「公司+養殖小區+農戶」等現代產業化發展模式。

圖片來源:溫氏股份公告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溫氏股份已在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擁有270多家控股公司、5萬戶合作家庭農場。2018年溫氏股份上市肉豬2229.7萬頭、肉雞7.48億隻,實現營業收入572.36億元。

溫氏股份從2010年開始,經營業績就向來優良。營業收入從2010年的218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572億,翻了2.6倍。

溫氏股份歷年營業收入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

溫氏股份營業收入最高的年份其實是2016年,達到594億元,歸屬淨利潤也達到了破天荒的118億元。但隨後的兩年因為遭遇禽流感和豬瘟而導致公司營收以及利潤下滑。

H7N9禽流感、非洲豬瘟是養殖類公司近兩年來遭遇的「黑天鵝」,也讓溫氏股份吃虧不少。

據溫氏股份年報顯示,

2017年期上半年受行業供應、活禽銷售渠道及 H7N9 等因素影響,肉雞市場銷售價格下行,養雞業效益下降甚至出現虧損。公司銷售商品肉雞7.76億隻,同比下降 8.49%;收入168.68億元,同比下降6.85%,銷售均價11.65元/公斤,同比上升 0.1%。

2017年,溫氏股份實現營業收入556.57億元,同比下降6.23%;利潤總額70.92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67.51億元,同比下降42.74%。

2018年,溫氏股份養豬業務規模繼續增長,公司商品肉豬銷售2229.70萬頭,同比增長17.1%,但受上半年行業周期性低迷及下半年非洲豬瘟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全年商品肉豬銷售價格同比下降14.42%,商品肉豬盈利水平同比下降。

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72.36億元,同比增加2.8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9.57億元,同比下降41.38%。

今年以來,溫氏股份一直受到「聰明錢」北向資金的青睞。4月份開始深股通便連續買入,每個交易日溫氏股份都出現在深股通十大成交股之中。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

4月17日,深股通淨連續9日淨買入,合計淨買入4.39億元;

5月份,5月15至5月30日,深股通連續9日淨買入,合計淨買入9.7億元;

6月份,6月13日深股通連續8日淨買入,合計淨買入6.85億元;

7月份,7月16日,深股通淨連續3日淨買入,合計淨買入5.17億元;7月25日,連續4天淨買入,合計1.69億元;

8月份,8月7日,深股通連續6天淨買入,合計買入額達8.44億元;而僅昨天一天深股通就淨買入了3.66億元。

截至8月27日,2019年以來,深股通已經累計淨買入51億元的溫氏股份。最近的半年報顯示,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已經成為溫氏股份的第四大流通股股東。

溫氏股份十大流通股股東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

而近期以來,溫氏股份關於董監高減持的消息甚囂塵上。

8月23日,溫氏股份發布了一份公司高管減持計劃實時進展的公告。公告顯示,公司高級管理人員陳瑞愛因個人資金需求,計劃以集中競價或者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00,000股,7月19日,陳瑞愛減持了20000股,減持均價40.8元。套現資金81.6萬元。

一個月之前,溫氏股份也發布了《關於公司監事股份減持實施完畢的公告》,再往前一個月,還有減持計劃的公告。2019年以來的每個月溫氏股份都會發布關於高管人員減持股份的相關公告。

據海博財經統計,自2018年以來,溫氏股份發布的有關於董監高人員減持的公告,就有24個之多,其中2019年已有13個。

圖片來源:巨潮資訊

截至8月28日,2019年以來溫氏股份董監高減持操作多達77次,減持股數超過19000股,參考市值合計10.17億元。僅3月份一個月就有23次減持操作,6月和7月,董監高的減持操作累計也達到27次之多。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

溫氏股份在A股市場上是不折不扣的白馬股,業績優良,經營穩健,無論是散戶還是機構,均對其愛不釋手。

溫氏股份經常出現在機構調研的名單上,幾乎每個月都要接待好幾撥前去調研的各類投資者。

同時,各類研報也層出不窮。今日,國金證券(600109)也首次給出了他們的研報,並給予了「買入」評級。

國金證券表示,

溫氏股份是我國生豬、黃雞雙龍頭企業,其管理水平、技術、資金等優勢明顯,持續看好公司未來發展 。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海博財經檔案。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創業板解禁三大軌跡
    股市低迷下,股東和高管的瘋狂減持套現,或將在2012年愈演愈烈。西南證券分析師張剛表示,在2012年滬深兩市將獲解禁的公司中,181家創業板公司解禁市值為1199.95億元,佔板塊流通A股市值的比例高達52.2%,創業板公司解禁壓力堪憂。創業板解禁壓力從何而來?
  • 金城醫藥200噸尼古丁項目迷霧:傳言漫天不公告 股價翻倍高管套現1...
    由於市場看好,金城醫藥的股價在兩個月時間實現翻倍,不過同期包括公司實控人在內7名高管合計套現逾1.9億元。自此以後,金城醫藥的股價開啟單邊下跌勢頭,隨後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滑50%以上,股價自7月高點以來最大跌幅已經達到50%!
  • 75歲柳傳志退休,給自己打98分;北向資金持續買!買!買!科技股成幸運...
    本周科技股值得關注的大事有:港交所有望2019年IPO集資再登全球榜首;北向資金持續買!買!買!26個交易日加倉近千億元,科技股成幸運兒;國家大基金減持3隻晶片10倍牛股,套現15億;聯想柳傳志正式官宣退休;PayPal 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 北向資金暴力建倉 究竟買了哪些?看這裡
    摘要 【北向資金暴力建倉 究竟買了哪些?看這裡】6月3日,北向資金今日淨流入46.92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入40.7億元,深股通淨流入6.22元。
  • 聰明資金「又回來了」!白酒、半導體板塊強勢領漲 北向資金連續5日...
    北向資金連續5日淨流入。圖片來源:Wind金融終端APPA股上演V型反轉周二早盤,A股劇烈震蕩,盤中三大股指遭恐慌性,迅速掉頭向下,隨後,三大指數企穩回升,創指率先翻紅,此前一度跌逾2.5%,創業板指收漲0.6%報2030.72點。
  • 北向資金半日淨流入超50億,一板塊掀漲停潮,機構這樣看
    8月19日,兩市持續拉升,創業板指重回1600點,截至發稿,滬指漲1.4%,深成指漲2.3%,創業板指漲2.6%。深圳板塊掀漲停潮,計算機、國產軟體、網絡安全、券商等板塊漲幅居前。北向資金今日大幅流入,截至發稿,淨流入超50億元。
  • 北向資金高比例持有股票名單
    原標題:北向資金高比例持有股票名單   2215隻股獲北向資金持有,合計持股量865.82億股,持股市值為2.53萬億元。
  • 邁為股份股價「一飛沖天」股東高位減持套現
    不過當下其也面臨著資金方面的壓力。7月28日,邁為股份發布2020年半年報,當期其實現營業收入9.38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9億元,且同比雙雙增長。另外,邁為股份的存貨、應收帳款、應收票據高企,加上高比例負債之下業務規模加碼,使其資金承壓。如今,邁為股份正計劃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約6億元,以補充流動資金。
  • 2020年12月北向資金淨流入排名歷史第7 兩大板塊成外資年末調研...
    圖片來源:攝圖網雖然2020年一季度和三季度,北向資金曾階段性地大幅淨流出,不過進入四季度,北向資金再度恢復了對A股「買買買」的節奏。Choice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盤,北向資金在12月淨流入A股572.39億元,為歷史上北向資金單月淨流入A股第七多的月份。
  • 通俗解釋北向資金是什麼意思
    通俗解釋北向資金是什麼意思 時間:2020年11月18日 14:14:24&nbsp中財網   在中國股市中,一般「北」指的是滬深兩市的股票,「南」指的是指香港股票,因此,北向資金就是指從香港股票中流入大陸股市的資金
  • 北向資金「日內做T」:三大指數尾盤集體拉升 A股再現大象起舞
    1月7日,上證指數報收3576.20點,漲0.71%;深證成指報收15356.40點,漲1.11%;創業板指報收3162.40點,漲1.52%。在三大指數均創出階段新高的背後,自然少不了「聰明資金」的助攻。盤後數據顯示,1月7日,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32.63億元,其中滬股通流入16.47億元,深股通淨流入16.16億元。
  • 放量震蕩走高收漲:滬指收於全天最高點,北向資金轉為淨流入
    放量震蕩走高收漲:滬指收於全天最高點,北向資金轉為淨流入 澎湃新聞記者 徐宏文 2020-11-16 15:27 來源
  • 募資210億,創業板最大IPO來了!這家公司獲「閃電問詢」,比螞蟻集團...
    據悉,在10月13日遞交創業板IPO申請並獲得受理後,東風集團10月17日就獲得「閃電問詢」——從受理到問詢只隔4天。此外,東風汽車210億的融資額也一舉刷新了創業板註冊制以來的最高募資紀錄。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對股票首次發行上市申請,深交所發行上市審核機構自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通過保薦人向發行人提出首輪審核問詢。而東風集團的速度明顯要快了很多:從獲得受理到進入「已問詢」狀態,只隔了短短4天,這也創造了創業板註冊制以來的最快紀錄。
  • A股暴漲誰在瘋狂掃貨:北向資金、新基金、融資客跑步進場
    至1月12日收盤,上證綜指漲2.18%,報3608.34點;科創50指數漲1.05%,報1405.22點;深證成指漲2.28%,報15460.03點;創業板指漲2.83%,報3180.35點。 指數暴漲的背後是資金的積極入場,主力資金、北向資金、公募、融資客等無一不在跑步入場。
  • 年內909家上市公司高管辭職 重組及套現成主因
    另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涉及高層人事變更的公司約有909家,合計發布2052條辭職公告。  按照一般情況,上市公司高管變動對公司來說大多屬於負面消息。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7月份,有部分上市公司在披露高管辭職公告後,公司股價反而出現大幅上漲,成為「妖股」的一員。
  • 創業板突然暴漲,恆指狂拉400點!更有華為「一聲吼...
    5月23日海康威視發布公告表示,持公司13.43%的股東龔虹嘉計劃在公告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六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2%的股份。數據統計顯示,從2011 年到2018 年期間,龔虹嘉已經減持套現146 億元,套現金額加上目前持股金額合計高達522 億元,是初始投資金額245 萬元的2.13 萬倍。
  • 大金融強勢反包上漲,北向資金瘋狂買入近200億!
    截至收盤,滬指收盤上漲1.77%,收報3451.94點;深成指上漲1.90%,收報13930.37點;創業板指上漲2.53%,收報2698.44點。市場成交量略有萎縮,兩市合計成交8649億元。行業板塊呈現普漲態勢,銀行、券商、保險等金融股大漲。北向資金今日淨買入162.93億元,淨流入188.34億元。
  • 美吉姆高管非主觀故意違規減持,All in早教後不看好未來?
    1月6日晚,早教機構美吉姆(002621.SZ)發布公告稱,副總經理姚曄的股票帳戶因誤操作,於當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3.6萬股,交易均價為5.48元/股,成交金額為19.73萬元。美吉姆稱,姚曄此次減持行為未在十五個交易日前披露減持計劃,違反了《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及《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東及董監高減持股份實施細則》 而姚曄本人的說法,是因為他對證券交易系統不熟悉才有了誤操作(姚曄曾任職中融國際信託、新湖財富等金融機構的80後高管)。 1月7日,美吉姆發布關於致歉的公告。
  • A股新型「套現者」:「人造牛」與洶湧概念泡沫
    今年2月28日至8月27日,公司重要股東至為投資、致璞投資合計減持135.9萬股;9月4日,至為投資擬再度減持21.6萬股;9月23日,高管蔡福春公告已減持35萬股,還有15萬股在路上;10月9日,致璞投資擬再度減持6.7萬股。合計套現規模近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