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中歐協議折射默克爾「中國觀」

2021-01-09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參考消息網

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12月31日發表了題為《默克爾對中國和世界的真實看法》的文章,作者為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研究員諾亞·巴爾金,文章認為,默克爾將德國視為美中對抗升級的調停力量。她力促今年在投資協議、氣候變化和其他領域與北京重新接觸,試圖表明與中國領導層對話仍是有意義的。在她看來,試圖孤立和遏制中國只會導致災難。全文摘編如下:

歐洲與北京的年終投資協議是了解德國總理外交政策世界觀的一扇清晰窗口。

對於多年來一直關注默克爾及其對華政策的人來說,急於與北京達成協議並不令人意外。

我聽過許多關於為什麼默克爾一直把中國作為合作夥伴的理論,它們中的大多數以經濟論點開始,也以經濟論點結束,即德國及其最大的企業過於依賴中國,柏林無法冒險疏遠北京。這當然是默克爾想法中的一個因素。

但僅憑經濟理由不足以解釋默克爾對中國的立場。還有一個經常在討論中被忽略的地緣政治層面。

在過去幾年的一系列講話中,默克爾明確表示,她認為在一個充滿大國競爭的更為敵對的世界中,德國非常脆弱。她由此得出的結論是,在北京的分量、影響力和影響範圍似乎註定增加的時候,柏林承受不起站在北京對立面的後果。

在2019年初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默克爾直截了當地說,德國在這一新地緣政治格局中的前景「很糟」。一年後,在柏林美國研究院發表演講時,她廣泛談到歐洲的地理弱點。她說:「如果你看看我們歐洲人在家門口的情況,那看起來相當具有挑戰性。我們有俄羅斯,然後還有中國。中俄正在靠攏。」

默克爾也得出了華盛頓不再是可靠夥伴的結論。早在2017年,在與唐納·川普舉行峰會後——這是一系列與後者舉行的災難性的北約和七國集團峰會的首次,她在慕尼黑啤酒節的講話中就談到了這個主題。在過去幾年裡,這種觀點只是強化了。

在此背景下,默克爾認為,唯一負責任的前行道路是兩面下注。

最終,默克爾將德國視為美中對抗升級的調停力量。她力促今年在投資協議、氣候變化和其他領域與北京重新接觸,試圖表明與中國領導層對話仍是有意義的。在她看來,試圖孤立和遏制中國只會導致災難。

在一個日益非黑即白的世界裡,默克爾的對華政策不再反映德國和歐洲的共識。過去一年,歐洲的立場明顯變得強硬。默克爾的歐盟-中國投資協議計劃可能會遭遇政治阻力。

沒有人能夠預測在默克爾明年離開政治舞臺後,德國會對中國採取什麼立場。這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誰接替她,下屆德國政府的構成以及北京和拜登政府如何定位自己。但默克爾在中國問題上留下的影響已板上釘釘。

相關焦點

  • 中歐投資協定談成,中美歐全球經濟「大三角」確立
    對於完成談判,中國和歐洲領導人都高度評價,這項協定對於中歐雙方,都是政治和經濟上的重大勝利。  中國國家最高領導人周三晚間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歐盟理事會主席比利時人米歇爾 以及歐盟委員會主席德國人馮德萊恩進行視訊會議。
  • 如何應對中歐強強合作?川普歇斯底裡,留給拜登的時間也不多了
    在納瓦羅眼中歐洲不僅是美國的傳統盟友,還是在產業創新領域對美國競爭威脅不低於中國的強勁對手。納瓦羅的期待的「聯毆抗中」的理想場景沒有出現,現在的美國反而面臨「中歐聯手向美國發起競爭」的窘境。納瓦羅的表態折射出川普政府的深層焦慮:美國無法在市場競爭中面對中歐合作帶來的威脅和挑戰。相比於川普團隊,拜登則更為「務實」,寄希望於投資協議的最終審核生變。
  • 手刃恩師、假意親美、反水一擊,揭秘默克爾的多面人生
    默克爾旋即與普京通話,雙方都表示,北溪2號不能停。 北溪2號前後花費95億歐元,俄羅斯的天然氣巨頭更要承擔一半的費用,如果不與美國硬剛到底,難道任憑北溪2號爛尾於冰冷的波羅的海海底嗎? 就在北溪2號停工1年之際,中國企業出手了!
  • 歐盟全面支持中歐投資協定,最早周二達成?影響有多大?
    據南華早報12月28日晚間消息,兩位歐盟外交人士透露,27個歐盟成員國都已同意與中國達成協議。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稱,最早可以在周二達成協議。一位歐盟外交官說,歐盟大使已經收到(歐洲)委員會關於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當前狀況的最新消息。
  • 歷時七年35輪談判,中歐投資協定談妥了!
    剛剛,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據新華社消息,國家主席習近平12月30日晚在北京同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視頻會晤。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
  • 中歐歷史性聯手 籤署歷時8年協定 做出3項重大決定
    默克爾、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共同舉行會晤,會晤以視頻方式舉行。  會上,籤署了一個並不起眼,但非常重要的文件——《中歐地理標誌協定》。該協定談判於2011年啟動,共歷時8年。2019年底,中歐雙方宣布結束談判。2019年6日,習近平主席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馬克龍總統舉行了會談。
  • 中歐領導人會晤在即:大西洋變「寬」,中美歐戰略三角更微妙
    7月16日,第二十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將在北京舉行。此前,李克強總理的歐洲之行,為即將舉行的中歐領導人會晤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川普政府退出伊核協議,向歐盟揮動貿易制裁的大棒,拿北約的開支反覆說事,而川普政府派駐德國的大使則大放厥詞,對著德國人攻擊歐盟,可謂指桑罵槐,含沙射影。美歐和美德關係幾乎陷入了冰點。值此多事之秋,中歐之間的良好互動則顯示出「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活力與潛力。
  • 中歐關係「暖春」:為2019年的世界注入「暖流」
    「以歐洲收尾,從歐洲開始,說明中國始終將中歐關係置於對外關係的重要和優先方向。」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會長蘇格認為,習近平主席接連出訪歐洲,展現出中國對歐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由於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階段不同,中歐在一些問題上難免存在分歧。元首之間的溝通往來和頂層設計,將有助於雙方進一步增進互信、深化合作。
  • 美媒稱德國總理默克爾成世界最有權勢女人(圖)
    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已悄然成為世界上最有權勢的女人(來源:美國《外交政策》雜誌)  原題:美《外交政策》雜誌:誰是世界上最有權勢的女人?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近日發表了題為《誰是世界上最有權勢的女人?》
  • 被現場要求對中國強硬,默克爾拿起了麥克風
    默克爾:未來與中國有關的挑戰在於在價值觀與利益間找到良好平衡據路透社30日消息,德國總理默克爾當天表示,歐洲在和中國打交道時,必須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但考慮到中國龐大的人口和經濟重要性,總會存在價值觀和利益之間的權衡。
  • 被現場要求對中國強硬,默克爾拿起了麥克風。
    據路透社30日消息,德國總理默克爾當天表示,歐洲在和中國打交道時,必須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但考慮到中國龐大的人口和經濟重要性,總會存在價值觀和利益之間的權衡。路透社:默克爾稱,與中國的挑戰是在價值觀和利益之間找到正確的平衡 報導稱,默克爾在當天的一次線上會議時發表了上述講話,當時有幾名與會者要求默爾克就所謂的中國
  • 中歐協定達成,撕下了波蘭的偽裝:果然還是「親美反中」
    2020年末,經歷了長時間的談判之後,中歐投資協定終於落終於成功籤訂,但是在歐盟國家中卻有一個表現出了對於協定的不滿,那就是波蘭,波蘭隨後表示「讓我們的跨大西洋盟友(美國)加入進來」,「一個好的,平衡的協議要好於一個不成熟的協議」。
  • 默克爾:歐盟仍希望歐英未來關係談判取得成功
    中新社柏林11月30日電 (記者 彭大偉)針對時間所剩無多的歐英之間以貿易協議為核心的未來關係談判,德國總理默克爾30日表示,歐盟方面仍希望談判取得好的結果。但她同時強調,歐盟不會為了達成協議而「不惜一切代價」,協議必須符合各方利益。
  • 德專家:「默克爾一代」少了歷史負罪感 多了負責感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青 木 丁雨晴】「默克爾必須走人!」美國《紐約時報》近日的一篇文章以「處於邊緣的德國」為題稱,德國目前的移民狀況正讓這個國家進入未知領域。文章發出警告:德國必須拋棄通過無憂無慮的人道主義來補償舊日罪孽的美好夢想,德國已站在了懸崖邊。自德國大量接收中東難民以來,默克爾——世界上最有權勢的女人之一,就承受著各種壓力。
  • 國際述評:「特殊通道」折射中歐抗疫合作的速度與溫度
    日前,中國「戰」疫以來從武漢開出的首趟中歐班列抵達德國杜伊斯堡。這趟班列因其多重「特殊意義」而備受矚目。首先是其搭載了可解歐洲多國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燃眉之急」的防疫物資。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介紹,截至目前,中歐班列累計發運防疫物資44.8萬件、共計1440噸,主要到達義大利、德國、西班牙、捷克、波蘭、匈牙利、荷蘭、立陶宛等國家,並以這些國家為節點,分撥到更多的歐洲國家,有力促進了國際防疫合作。
  • 川普要拉11國針對中國?默克爾讓他下不來臺
    繼無視疫情現狀強行重啟經濟、一意孤行斷然退出世衛組織之後,川普又有了新想法:準備忘記疫情期間搶奪盟友物資之事,邀請G7成員國領導人赴美參加峰會,意圖討論如何對付中國。據環球網6月1日報導,默克爾已經拒絕了川普的邀約。
  • 伊朗濃縮鈾達4.5%,默克爾建人民幣中心運回黃金被拒,求助中國
    2、貨幣多元化伊朗已經做出決定,以後出口的石油可以採用人民幣作為結算方式,德國方面為了防範能源危機,從本月開始加大儲備人民幣,默克爾接下來有一個大計劃,要在德國最大的金融城市法蘭克福建立歐洲最大的人民幣金融離岸中心,未來伊朗運往德國的石油可以在當地進行人民幣、歐元結算,改變德國現在被動的只採用美元結算石油,德國央行儲備人民幣已經勢在必行。
  • 【中國網評】中歐投資協定為世界經濟注入汩汩暖流
    在逆全球化、單邊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中歐達成這樣一個平等平衡的投資協定,為世界經濟穩定復甦注入了汩汩暖流。這一來之不易的成果也展現了中歐領導人和工作團隊的務實作風、深謀遠慮。在完成談判之後,雙方將開展文本審核、翻譯等工作,力爭推動協定早日籤署。此後,協定將在雙方完成各自內部批准程序後生效。
  • 蓬佩奧抹黑中歐投資協定 外交部:有沒有聞到一股酸味兒?
    ——4日,外交部發言人就日前中國開展疫苗國際合作進展作出上述回應。  記者會實錄:  總臺央視記者:據報導,3日,印尼宣布將於當日起向全國34個省份分發中國科興公司研發的疫苗。埃及衛生部長稱,已與中國國藥集團籤署採購協議,並獲埃藥品管理局緊急授權許可。你對日前中國開展疫苗國際合作進展有何評論?
  • 蓬佩奧抹黑中歐協定,外交部:有沒有聞到一股酸味?
    有記者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中歐投資協定是一項脆弱的協議,未能保護歐洲工人的言論進行提問。  對此,華春瑩表示:不知道你有沒有聞到一股酸味兒?中歐投資協定不能保護歐洲工人,難道美國對歐洲國家部分輸美產品加徵關稅能夠保護歐洲工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