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晉「兄弟城」 齊譜「黃河曲」

2020-12-05 多嬌榆林魅力榆林

萬裡黃河湧入秦晉峽谷,陝西府谷縣和山西保德縣便撲面而來,大河穿兩城而過,一路浪花翻卷。

初冬時節,清晨的黃河兩岸呵氣成霜,可這並不能阻擋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熱情。兩地菜農起得最早,農用三輪車的馬達聲劃破兩城的寧靜,人們駛過題有「秦晉之好」的府保黃河大橋,奔向對岸,開啟一天的營生。

站在橋上遠眺,另一座橫跨黃河的神朔鐵路橋也十分繁忙,滿載煤炭的火車呼嘯而過,不斷將「黑金」送往我國沿海港口。橋下也別有一番景致,3公裡長的府谷河濱公園沿黃而建,宛如為母親河披上一條綠色絲帶,對岸保德同舟廣場亦是綠意盎然。

人河相親,城河相融。隨著國家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持續發力,作為黃河流域版圖上距離最近的縣城,府谷、保德兩縣「兄弟齊心」,向綠色轉型要出路,向生態產業要動力,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譜寫出「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幸福河」的美好新樂章。

能源產業轉型升級

黃河「金三角」告別「黑面孔」

府谷縣和保德縣是黃河流域罕見的礦產資源富集區,國家「西煤東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的重要樞紐,被譽為「黃河金三角」。

曾經,「村村點火、處處冒煙」的原始生產模式,把「金三角」染成「黑三角」。今天,高原綠樹成蔭,黃河碧波蕩漾,綠色礦區處處可見,兩縣創造了「煤都不見煤」的奇蹟。在回答「工業型城市」如何實現綠色發展的命題上,府谷和保德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關小上大,治理汙染。「倆兄弟」拿出壯士斷腕之志,取締「十五小」「新五小」等不符合產業政策和環保要求的企業,電石、鐵合金、煤炭等企業全部安裝環保除塵設施,實現水、氣、聲、渣達標治理。較2005年各項指標,府谷縣萬元GDP能耗下降15個百分點,汙染物排放量下降60個百分點;保德縣萬元GDP綜合能耗下降17個百分點,主要汙染物減排達標。

為扭轉「煤價一漲就忽視調結構」的思維定勢,府谷縣推進「煤頭化尾」產業建設,府谷電力裝機容量達到1300萬千瓦,煤電產業成為能化經濟強大引擎;金屬鎂產量連續7年穩居全國、全球區域產量第一,產業集群發展速度加快,已向鎂鋁合金下遊延伸;圍繞傳統產業延鏈、強鏈、補鏈,湧現出一批煤制油、煤制氣等市場前景好、產業契合度高、輻射帶動力強的鏈式項目。府谷縣成為陝西民營經濟轉型試驗區、能源化工低碳循環發展樣板區,2020年中國工業百強縣榜上位居第47位。

上陣親兄弟,打仗父子兵。作為忻州市經濟強縣,保德縣堅持提升傳統產業和發展新興產業「雙輪驅動」,紮實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轉型,王家嶺低熱值煤電廠具備發電條件,德潤廢舊輪胎綜合利用項目建成投產,泰益和鎂合金產業鏈建設、蘆子溝煤業資源整合等一大批轉型項目進展順利,煤層氣開發利用步伐不斷加快。

如今的黃河兩岸,工業技術創新比比皆是,通過產學研合作,蘭炭熱解、煤焦油深加工、鎂合金加工等難題已得到陸續破解,產業發展結構更加優化,動力轉換明顯,府保「倆兄弟」跑出經濟發展「加速度」。

持之以恆植樹造林

生態產業變身「搖錢樹」

「府谷保德州,窮山惡石頭。」這首民謠是兩縣半個世紀前的真實寫照。

作為黃河中遊水土流失嚴重地區,新中國成立前,兩縣森林覆蓋率均不足1%,處處都是「下一場大雨蛻一層皮,發一次洪水滿溝泥」的生存景象。

讓石頭縫裡長出大樹,讓山坡披上「綠裝」,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裡的山坡到處都是裸露的石頭,為整出造林新地,人們得用鋼釺鑽,鐵鎬撬,風鑽打眼,爆破打坑,攬表土回填;運苗時,山高坡陡無路,全靠人工背;為保水固沙,全部採用石頭堆砌魚鱗坑;難度之大,無法想像。

堅持治理,久久為功。府谷縣啟動實施五年植綠大行動,保德縣高度重視造林護林,240多萬畝林帶拔地而起,新建森林公園、生態公園8個,兩縣森林覆蓋率平均22%,綠色逐漸成為大地的主基調。

至此,植樹造林還遠遠沒有結束。

今年,府谷投資9323萬元實施十大生態建設工程,其中創新採用「巖面噴播」技術,在陡峭的坡面上栽種起刺槐、紫穗槐、沙打旺等植物,將曾因建設開發形成的裸露巖體進行綠化,這樣既恢復了生態,也減少或避免了地質災害。

保德縣綠化也不停步,深入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和綠色礦山創建,非煤礦山企業投入生態修復治理經費1104萬元,完成治理面積2676畝,神華保德煤礦成為國家級綠色礦山,4家煤礦企業創建為市級綠色礦山。

「東奔西跑打工忙,不如山上建銀行。」這是沿黃兩岸果農們的共識。黃河賜予兩縣世界稀有果品、「果中鈣王」海紅果,兩縣紛紛引入龍頭企業,按照「做大基地、做強龍頭、做響品牌」的發展思路,開發出果酒、飲品等40餘種海紅果系列產品,海紅果面積增長到5.1萬畝,產值達8000多萬元。此外,還有紅棗山楂糕、沙棘原漿口服液等特色加工農產品經濟優勢也十分明顯。

依託生態環境改善和歷史文化底蘊,近年來,兩縣打造了8個休閒小鎮,舉辦了海紅花觀賞節、紅棗採摘節等文化娛樂活動,年均吸引遊客3萬多人,鄉村旅遊創造產值上億元,生態產業變身「搖錢樹」,綠水青山正一步步變為金山銀山。

協同共建共享成果

朝著高質量發展邁進

一衣帶水,府谷縣與保德縣人同宗,地同脈,「秦晉之好」的美談源遠流長。

上世紀70年代,府保黃河大橋正式建成投運。進入新世紀,伴隨著秦晉煤炭資源大開發,神朔鐵路黃河大橋、黃河二橋、華蓮黃河大橋、府谷磧塄黃河大橋順勢建成,近10公裡的交界地段上,5座跨河大橋橫亙東西,黃河流域前所未有;隨著兩縣物流、信息流暢通和百姓期盼,府保城際公交正式開通,只用半小時就可以「跨省遊一圈」,互通互融的發展共同體逐漸構成。

唇齒相依,共榮共存。府谷縣城有2000名以上保德縣務工人員就業,他們把這裡當作第二故鄉,努力拼搏奮鬥著,支撐起全縣服務業半壁江山。同樣,府谷這片沃土也吸引著保德兄弟,「府谷人性格豪爽,待人實在,打交道信得過,和山西老鄉沒兩樣。」在府谷經營雜貨鋪20年,保德縣馬家灘村民馮鳳蓮最有發言權。

今天,府谷和保德更是打破各自為政、交叉重複等碎片化現象,整合創新資源,通過「政府牽引、民間往來」的方式,尋求協同發展新路徑。兩縣互通互聯交通網絡,保障過境公路、新區大橋、馮紅鐵路等重大項目建設;打通高速公路「斷頭路」和國、省幹道「瓶頸路」,推進融合發展;生態環保聯防聯控,讓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市場供給互補互促,文化、旅遊、商貿等領域深度合作,開闢了共贏新格局。

首屆府谷保德「協同發展」半程馬拉松賽開跑,兩縣籤署府谷保德黃河三橋合作意向書,兩地企業合作頻繁,兩縣青年通婚越來越多,民間往來溫度升高......「兄弟」其心,其利斷金。近年來,府保兩縣先後摘掉國定貧窮縣的帽子,府谷縣域綜合實力跨入「全國百強縣」行列,保德縣躋身山西省縣域經濟第一方陣,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兩縣成為秦晉乃至全國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正在朝著加快推進黃河流域生態文明高質量發展示範縣建設大踏步前進。

來源 榆林日報微信

記者 王浩 魏麗娟

相關焦點

  • 天南地北過大年:黃河「蛇曲」春浪湧
    2月19日大年初四,陝西山西交界的黃河蛇曲國家地質公園內,人聲鼎沸,熱鬧異常,眾多遊客從兩省臨近縣市前來這裡,一睹戊戌新年的黃河勝景。黃河在流經陝西延川、山西永和之間的秦晉峽谷時,形成五個S型大轉彎,構成了氣勢恢宏,如蛇蜿蜒的地質奇觀,名為「黃河蛇曲」。其中,乾坤灣更是被《中國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十大峽谷」之一。據了解,該段黃河全長50餘公裡,東西寬約1--5公裡,總面積322多平方公裡,是目前我國幹流河道彎道規模最大最好最密集的地區。
  • 天下黃河第一灣,中華龍的發源地,看五個S型大彎道的恢宏氣勢!
    因我們的「母親河」——黃河源遠流長,流經地域之廣形成了諸多地貌和神奇景觀,在山西省永和縣打石腰鄉河會裡村和陝西省延川縣城南部53公裡接壤處,有一像蛇一樣的蜿蜒地質地貌,有著「蛇曲」之稱,黃河流經秦晉峽谷時,一改以往的怒吼咆哮,而是蜿蜒曲折形成了五個S型大彎道,鬼斧神工,氣勢恢宏,是天造地設的地質奇觀
  • 行走黃河最動人曲線 自駕晉陝大峽谷攻略
    延川黃河蛇曲地質公園:濃縮黃河   黃河在延川縣境內68公裡,形成了5個『S』型大灣的罕見景觀,是目前我國幹流河道蛇曲規模最大、最好、最密集的蛇曲群,它由北而南地延伸,依次是漩渦灣、延水灣、伏寺灣 、乾坤灣、清水灣,最為精華的大灣是伏寺灣和乾坤灣,在此主要注重介紹伏寺灣 、乾坤灣、清水灣三個有特色的灣道
  • 行走黃河最動人曲線 自駕晉陝大峽谷攻略(全文)
    延川黃河蛇曲地質公園:濃縮黃河黃河在延川縣境內68公裡,形成了5個『S』型大灣的罕見景觀,是目前我國幹流河道蛇曲規模最大、最好、最密集的蛇曲群,它由北而南地延伸,依次是漩渦灣、延水灣、伏寺灣 、乾坤灣、清水灣,最為精華的大灣是伏寺灣和乾坤灣,在此主要注重介紹伏寺灣 、乾坤灣、清水灣三個有特色的灣道,對漩渦灣、延水灣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前往
  • 黃河的源頭是什麼樣的?只有碗那麼大,還很清澈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在每一個中國兒女心中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時至今日,黃河還在哺育著中國兒女,一望無際的黃河流經中國九省,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黃河的源頭是什麼樣子的,只有碗那麼大,為什麼人不能靠近?接下來和我一起看看。
  • 蛇曲龍行,折轉迴旋 黃河在這裡一口氣拐了七個彎丨山西晚報...
    ,是連結秦晉的重要樞紐。這裡是秦晉樞紐,交通便利。霍永高速橫貫全境,通過延延高速與西部地區相連。328省道、248省道貫穿南北,縣鄉公路四通八達,現已成為秦晉交通要道、連接華北與西北地區物流的重要門戶。目前到省城太原只有3個半小時的車程,到延安革命聖地也只需要1個半小時,距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工作過的延川縣梁家河村只有半小時的路程。
  • 朱文杰:黃河—中國的一條龍脈(散文)
    黃河,成為中國的一條龍脈!在它的周身,奔流著中華民族沸騰的熱血。 黃河從陝西流過,裹挾著黃土泥沙博大雄渾的豪氣和以濁而化的金氣。唐代詩人劉禹錫《浪淘沙》中有:「九曲黃河萬裡沙」。演繹出水與土濃得難以化解的史詩般壯闊美麗的頌歌。記錄著黃河塑造華夏民族性格和血脈的印記,是熔鑄黃河魂魄,體現黃河精神最核心的華彩所在。
  • 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新景觀 泉城新名片 「山、河、湖、泉、城」新...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活動將於9月22日-24日舉行。很多人預測,依靠著黃河發展起來的華山湖,將成為泉城濟南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之後的第四張城市名片。如今,這裡已經形成了「山、河、湖、泉、城」的景象新格局。
  • 黃河什麼時候變黃的?
    又有詩仙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黃河浩蕩的氣勢描繪得淋漓盡致。因為太熟悉了,可能不少人都沒有想過這麼一個問題,黃河為什麼叫黃河?你可能會說,這個問題還不簡單?黃河因為泥沙多,而水色濁黃,所以叫黃河。這麼說也對,但也不全對。
  • 黃河全貌,美得驚心動魄!
    黃河,在中國歷史上,黃河及沿河流域的人類文明帶來很大的影響,是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源地之一,所以中國人一般稱其為「母親河」。卡日曲由較大兩支流拉浪情曲和卡日曲曲果匯集。有5處泉水從谷中湧出,匯成寬約3米,深0.3-0.5米,流速約3米/秒的一條小河,河流終年有水,水源更加豐富。
  • 時間凝固在黃河泥沙裡 「城摞城」的開封地下摞著什麼「寶貝」?
    開封作為中國北宋時期的首都最負盛名,因遭黃河多次淹沒城池,造就了開封「城摞城」奇觀。考古發現,如今的開封城下疊壓著六座城池。3月23日,「古都重寶耀中華」大型系列活動啟動後,立刻在宋都開封引起強烈反響,「城摞城」的開封地下摞著什麼「寶貝」?
  • 雲閃付APP文旅體消費惠民活動 促活秦晉特色文旅消費
    近年來,中國文化旅遊產業持續升級,秦晉地區作為文化旅遊熱門目的地之一不斷迸發活力。國慶中秋雙節假日期間,秦晉兩省接待國內遊客9400萬人次,旅遊市場的復甦繼續提振經濟發展的信心。
  • 黃河的源頭在哪裡
    黃河的源頭在哪裡?在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國人民曾對黃河的發源地進行了多次探索。然而,限於科學水平和各方面的條件,一般都只到星宿海一帶。歷史文獻中記載,有星宿海「小泉億萬,不可勝數,如天上的星」。
  • 陝西這個縣有一處峽谷,黃河經此320度大轉彎,像蛇一樣蜿蜒
    乾坤灣是黃河在秦晉大峽谷上眾多的大轉彎之一,在流經山西省永和縣河會裡村、後山裡村和陝西省延川縣土崗鄉大程、小程村和伏義河村形成的320度「S」型大轉彎,被譽為「天下黃河第一灣」,同時還是「中國最佳漂流勝地」、「中國最美十大峽谷之一」。
  • 天天向上10周年同名主題曲 天天兄弟天天向上完整歌詞介紹
    天天向上10周年同名主題曲 天天兄弟天天向上完整歌詞介紹  天天向上 (天天向上10周年同名主題曲) - 天天兄弟  詞:汪涵/大張偉  曲:大張偉  編曲:大張偉/程振興  製作人:大張偉/程振興  合:  啊 啊 啊 啊~~~  我們天天向上 散發著光
  • 青海讓你領略不一樣的黃河
    河源一為扎曲, 二為約古宗列曲,三是卡日曲。黃河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9 個省區, 最後注入渤海。「九曲黃河萬裡沙」是人們對黃河的普遍印象,黃河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是由於在中遊流經黃土高原時,水土流失嚴重, 支流夾帶了大量的泥沙匯入黃河。最早有關黃河源的記載是戰國時代的《尚書·禹貢》,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 之說。
  • 黃河變綠的地方
    眾所周知,黃河之所以成為黃河,之於晉陝大峽谷的黃土高原,兩岸眾多攜帶泥沙的支流,成就了黃河,也造就了黃河文明和歷史。且不說它洶湧的泥沙,成就了豐饒的下遊黃河衝積平原,也不必說「懸河」帶來的歷代「天災橫害」。滔滔的黃河水中,隱匿著一個巨大的疆域。黃河歷年帶走的泥沙,是一個天文數字。這個數字,簡單說,就是隱匿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