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航天新規劃,將打造 天基物聯網,告訴需要的人
據中國航天官方消息,中國將打造首個「天基物聯網」系統,命名為「行雲工程」。這個物聯網信息系統,是一個由80顆低軌通信小衛星組成的星座系統,有「通信距離遠、通信容量大、成本低」等優勢。兩顆試驗衛星將於今年年底發射。
-
中國首個天基物聯網「行雲工程」完成首階段建設
「在海洋、極地、森林、荒漠等沒有網絡信號覆蓋的地方,依託衛星物聯網星座——行雲工程,可以輕鬆實現科考、地質監測、航運監管等工作。」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行雲工程負責人今天在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表示。
-
天基物聯網升空,「萬物互聯」再迎機遇
「行雲二號」01星、02星由中國航天科工所屬航天三江航天行雲科技有限公司自主設計研製,是行雲工程α階段的2顆技術驗證星,在星間雷射鏈路技術、星載數字多波束通信載荷、空地衛星通信協議等多個重要技術領域實現了自主創新。
-
漢產衛星「行雲二號」成功發射,「行雲工程」天基物聯網將服務全球
武漢晚報10月19日訊(記者陶可禕 通訊員呂玉桂)19日下午,在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分論壇上,航天行雲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杜利介紹了「行雲工程」現階段建設成果及未來發展計劃。「行雲工程」於去年底落戶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是我國首個天基物聯網項目。
-
我國計劃2025年形成天基物聯網產業生態
驅動中國2020年10月21日消息,在近日舉辦的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表示,計劃將在2023年前初步完成行雲工程建設,到2025年形成設計、製造、運營、應用、服務五位一體的天基物聯網產業生態,為全球用戶提供低成本,高質量的天基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
-
行雲工程首發星發射成功,天基物聯網星座要來了!
◎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5月12日9時16分40秒,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行雲二號01星、02星發射升空。科技日報記者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獲悉,作為該集團天基物聯網星座的首發星,「行雲二號」將展開在軌技術驗證和應用測試。
-
中國首個衛星物聯網「行雲工程」已經完成第一階段建設!
今天在湖北武漢舉行的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中有一個重要信息:我國正在建設的首個衛星物聯網——「行雲工程」目前進展順利。預計將於2023年前後建設完成由百餘顆衛星組成的「物聯網星座」,而目前第一階段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40期:「湖北造」天基物聯網啟動組網...
「湖北造」天基物聯網啟動組網5月12日,「行雲工程」首發星「行雲二號」01星、02星成功入軌,「湖北造」全國首個天基物聯網正式啟動組網計劃。「行雲工程」由80顆低軌通信衛星組成,是我國首個自主投資建設的天基物聯網星座,計劃分α、β、γ三個階段逐步建設系統,最終打造覆蓋全球的天基物聯網。
-
...40期:「湖北造」天基物聯網啟動組網,廣州73個數字新基建項目籤約
「湖北造」天基物聯網啟動組網5月12日,「行雲工程」首發星「行雲二號」01星、02星成功入軌,「湖北造」全國首個天基物聯網正式啟動組網計劃。「行雲工程」由80顆低軌通信衛星組成,是我國首個自主投資建設的天基物聯網星座,計劃分α、β、γ三個階段逐步建設系統,最終打造覆蓋全球的天基物聯網。
-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旗下航天恆星科技有限公司與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中國航天科工:2025年前完成水平起降飛行演示驗證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在未來實現航班化運營,中國航天科工計劃2025年前完成水平起降飛行演示驗證,具備工程應用能力。」在10月19日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中國航天科工總工藝師符志民透露這一消息。
-
航天科工發展展望 到2023年實現快舟系列火箭年發射量翻一番
中國網10月19日訊(記者 謝露瑩)今日,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在武漢拉開帷幕。本屆論壇上,航天科工展望了「十四五」及未來發展的目標和路徑,發布運載火箭產業、衛星及應用產業、空天飛行及動力產業等方面的方向路徑和規劃目標。
-
我國衛星物聯網星座實現星間雷射通信零突破
記者8月18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近日「行雲二號」01星、02星之間實現了建鏈流程完整、遙測狀態穩定的雙向通信,這意味著「行雲二號」兩顆衛星搭載的雷射通信載荷技術得到成功驗證,我國衛星物聯網星座實現星間雷射通信零的突破
-
中國商業航天發展迅速 商業航天離我們有多近?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火箭產業園一期工程目前已完工,具備年產20發固體運載火箭的能力。衛星產業園一期工程今年底將完工,屆時將具備年產100至200顆1噸以下通用衛星的能力。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總工藝師符志民在近日召開的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透露,由該公司投資的火箭產業園、衛星產業園的產線建成後,將向廣大商業航天企業開放使用。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是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產業基地。其建設速度與規模,反映了我國商業航天的發展情況。在此次論壇上,大批產業項目籤約入駐該基地。
-
我國衛星物聯網星座實現星間雷射通信
來源:中國青年報記者今天從中國航天科工獲悉,「行雲二號」01星、02星近日實現了建立鏈路流程完整、遙測狀態穩定的雙向通信,這意味著「行雲二號」雙星搭載的雷射通信載荷技術得到成功驗證,我國衛星物聯網星座實現星間雷射通信的最新突破。至此,兩顆衛星自發射入軌開展在軌技術測試以來,核心技術均得到驗證。
-
回望「十三五」 | 中國航天科工成績單!
△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瞬間「十三五」期間,中國航天科工自主研製的500噸級推力商業航天固體運載火箭(一級,減裝藥狀態)地面試車取得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大推力、高質量比固體運載火箭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發射國內首顆天基網際網路和天基物聯網試驗衛星,首次實現國內天基物聯網星間雷射通信;快舟固體火箭形成常態化發射能力……商業航天從
-
我國衛星物聯網星座實現星間雷射通信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1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航天科工獲悉,「行雲二號」01星、02星近日實現了建立鏈路流程完整、遙測狀態穩定的雙向通信,這意味著「行雲二號」雙星搭載的雷射通信載荷技術得到成功驗證,我國衛星物聯網星座實現星間雷射通信的最新突破。至此,兩顆衛星自發射入軌開展在軌技術測試以來,核心技術均得到驗證。
-
快舟一號甲火箭「一箭雙星」發射,中國開建天基物聯...
當天上午9時16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行雲二號」01星(命名為武漢號)和「行雲二號」02星兩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作為中國航天科工天基物聯網星座的首發星——「行雲二號」將正式展開在軌技術驗證和應用測試。
-
中國成功發射資源三號衛星
就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後一天,今日在中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資源三號衛星。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執行一箭三星任務。資源三號03星及搭載的2顆小衛星成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我國首個衛星物聯網完成第一階段建設,預計2023年全球覆蓋
10月19日,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在湖北武漢舉行。從論壇上了解到,我國正在建設的首個衛星物聯網——「行雲工程」進展順利,預計將於2023年前後建設完成由百餘顆衛星組成的「物聯網星座」,形成覆蓋全球的物聯網信息服務系統。目前第一階段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