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這是陽光電源上周五的單日漲幅。
陽光電源10月30日發布了一份大超預期的三季報。財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11.95億元,同比增長115.61%。其中,第三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7.49億元,同比增長237.79%,環比增長161.4%。
「三季報超預期主要得益於公司各項業務共同發力。」據安信電新首席研究員鄧永康分析,公司前三季度逆變器累計出貨19-20吉瓦,僅三季度就出貨9-10吉瓦,接近整個上半年水平。
而盈利方面,公司毛利率提升幅度也較大,主因一是出貨量增加導致成本下降,二是上遊零部件價格降幅較大,三是逆變器海外出貨佔比提升。
此外,公司電站集成業務雖在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盈利微薄,但三季度隨著加強成本管控,盈利也大幅提升,前三季度實現超3億元利潤。最後,變流器前三季度因風電行業搶裝,盈利也同比高增長。
鄧永康認為,公司逆變器市場佔有率未來有望從目前的20%持續提升,且隨著公司加速向海外高毛利地區滲透,逆變器產品盈利也有望維持在良好水平。此外,隨著新能源發電佔比提升、智能電網建設推進,儲能市場有望進入高速發展期,公司儲能業績或持續增長。
三季度以來,光伏板塊異軍突起,一度成為整個A股的領漲板塊。隨著多家光伏上市公司發布靚麗的三季報,這輪上漲變得順理成章。業內認為,行業高景氣度疊加碳中和目標倒逼中國能源大轉型共同鑄就了光伏的這輪高光時刻。
隆基股份10月31日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淨利潤達63.57億,同比增長82.44%。其中,第三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22.41億元,同比增長51.93%。
「隆基的出貨量和盈利能力也是雙雙提升。其中,矽片方面主要受益於三季度產能釋放。雖然三季度矽料價格一度大漲,但公司矽片業務毛利率依然環比提升,主因一是從8月份起公司矽片價格就隨矽料價格向上浮動,鎖定了大部分利潤;二是三季度消耗的矽料中有一部前期採購的低成本庫存,因此成本端漲幅比多晶矽料現貨漲幅小。」鄧永康說。
除了上述兩家公司外,通威股份前三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33.33億元,同比增長48.57%。協鑫能科前三季度實現扣非淨利潤5.38億元,同比增長166.18%。南玻A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7.27億元,同比增長33.53%。福斯特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8.71億元,同比增長47.06%。錦浪科技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2.1億元,同比增長188.84%。
「光伏上市公司業績幾乎全線飄紅,側面印證了行業正在逐步走向一個強者恆強的時期,這不但表現在隆基、通威這樣的龍頭逐漸有了矽片、電池片的定價權,更表現在晶澳、晶科等企業的在手訂單更趨集中。」資深行業人士、山東航禹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丁文磊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評論說。
他表示,已有研究機構認為,隨著平價上網時代到來,光伏行業在新一代技術推動下或將迎來十年十倍的裝機預期。從長期看,光伏需求會更加活躍,相關企業將更為受益。
事實上,光伏行業的火爆從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10月27日發布的《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中也可見端倪。該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風電、太陽能發電、水電投資分別增長138.4%、113.9%、21%,風光投資雙雙翻倍。
國家能源局在四季度網上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光伏發電建設和運行情況也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光伏新增裝機1870萬千瓦,全國光伏發電量200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9%;全國光伏平均利用小時數916小時,同比增加6小時。
「中國已提出要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一目標將倒逼中國能源轉型大幅提速,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有望在『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內倍速發展。這或許是光伏被廣為看好的根本原因。」一位業內人士判斷。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譯陽最近表示,我國光伏產業有望率先實現從端到端、自主可控的高質量發展樣板,成為我國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