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至30日,黑馬投資學院投資營四期在中關村創業大街黑馬學院開營。
在為期兩天的課程中,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王岑,創新工場合伙人郎春暉,真順基金創始合伙人李祝捷,創業黑馬董事長、黑馬投資學院榮譽院長牛文文,黑馬投資學院院長、豐厚資本創始合伙人楊守彬等導師現身,並邀請夥伴基金創始人李佳宇擔任助教。
他們向投資營四期營員分享了多年投資經驗、投資邏輯以及對未來趨勢的判斷,講述了作為一線投資人,他們如何投出周黑鴨、韓後、慈銘體檢、找鋼網、糗事百科等明星項目。
此外,黑馬投資學院還為營員安排了一場項目路演,導師與營員一同對10多個項目進行了實戰點評。
黑馬投資學院由創業黑馬和豐厚資本聯合創辦,以涵蓋天使、VC、PE、併購及LP投資人員的培養為己任,致力於為中國的創業投資機構培育出更多具備全球視野、專業素養、實戰經驗的職業天使投資人,為中國經濟的創業創新創富貢獻新的投資行業精英。
黑馬投資學院的導師團隊包括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梅花天使創始合伙人吳世春、隆領投資創始人蔡文勝、今日投資創始人何伯權、清華控股集團董事長徐井宏、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等,合作機構包括紅杉資本、IDG、軟銀中國、經緯中國、真格基金、創新工場等近50家基金。
此前的營員,已取得了豐厚的投資回報。據統計,投資營一期營員總投資額達500,000,000人民幣,投資項目數量398個,最高投資回報率40倍。投資回報率明星有金俊峰投資搖搖樂獲得20多倍回報,賀文標投資雅訊2年計8倍退出,周宜遊投資雲和數據獲得26倍回報,高暉投資易代儲獲得4倍回報等。投資營2期和新疆創投營營員總投資額200,000,000人民幣,投資項目數量52個,最高投資回報率200倍。
而投資營四期課程經過升級,包括六大模塊:打開天使之門、洞悉行業商機、煉就識人慧眼、玩轉投資工具、決戰投資江湖、結業。
4月22日,投資營四期正式開營。在開營儀式上,榮譽院長牛文文結合自己的創業經歷指出,一個創業者是帶著意識形態的。「當你用盡全部力量、展現全部精神去做一件事,你就能感染身邊的人,能讓不同意你的人變成你的粉絲。死在也要死在戰場上,當你向死而生,決心去死的時候,你死不了。」現在,創業和投資越來越相互融合,投資也是一門實踐科學。
院長楊守彬說,投資是他所能選擇的最好的生活方式。當下,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學習等新模式的來臨,改變了人的行為方式、財富分配方式乃至國家關係。未來5年,很多行業50%的人可能會被機器替代。他認為,投資能幫助人了解行業趨勢,使其思想和認知始終處在時代最前沿,不被時代淘汰。
真順基金創始合伙人李祝捷的演講主題是《B2B捕手是怎樣煉成的》。李祝捷出手敏捷,尊崇「重度投後」路線,最早投資的找鋼網,已經成為估值 100 億人民幣的獨角獸公司。他投資的項目還有找塑料網、宜花、款多多、一起火、淘當鋪、夜聽、壞男孩&小鹿亂撞、水滴互助等。
他認為,做投資一定要處在核心圈,0.01%的人賺走了99.9%的錢。投資行業很大程度上依靠經驗,一開始做投資都很艱難,但投資就是這樣一個遊戲,要保持一定的勝率,保證自己還在牌桌上,然後持續反思,找機會翻盤。投風口需要功力,因此,對新手來說,要「躲風口」,投資冷門還有一定勝率。投資需要根據地,即選定幾個領域,有了根據地,命中率會大大提高。
創新工場合伙人郎春暉以《為什麼早期投資需要連投帶孵》為題做了演講。郎春暉有十多年TMT產業投資與研究經驗,覆蓋領域包括移動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等,服務過的客戶包括摩根斯坦利、MIH、華平、中國移動、中國電信、Google、Microsoft、Intel、IBM、騰訊、百度等眾多投資及TMT領域頂級公司。投資並管理的公司包括糗事百科、TheOne智能鋼琴、房產銷冠、小影、同步網絡、盒子魚等五十幾家。
她指出,創新工場可以說是中國第一家連孵帶投的基金。這在當年頗受詬病,但現在越來越多基金在走「創新工場」模式,重投後,重支持,支撐團隊在不斷擴大。創新工場就有強大的投後支持團隊,佔到全部團隊的55%,足見其對投後的重視。在早期投資中,她的經驗是,要打造網際網路生態,「抱團打群架」,更容易存活。另外,會買更要會賣,投資人每投資一個項目,應該先考慮下一輪誰會投資,為項目做好FA。做早期投資,不只是「保姆」,更是「月嫂」。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王岑結合自己多年投資經驗,講述了投資的幾個「變與不變」。王岑曾獲2010、2011「年度中國十大最佳投資人」,2015、2016年「中國消費投資十大投資人」,被譽為「連鎖王」、「品牌專家」。他主導並參與的項目有Activation奢侈品營銷、溜溜梅休閒食品、韓後化妝品集團、好彩頭(小樣)食品飲料集團、周黑鴨食品連鎖集團、慈銘體檢連鎖集團、伊美爾醫療美容連鎖集團、曼卡龍珠寶連鎖集團、福奈特洗衣連鎖集團、德州扒雞連鎖集團、八馬茶葉連鎖集團等。
王岑認為,很多優秀的投資人有隨大流的傾向,他也曾跟過風,但最後還是堅守住了。他總結,時代在變化,但投資中有些邏輯是基本不變的,應該堅持商業的本質。什麼是好生意?每年有好的現金流和分紅,以較少的資產投入擴張,生意可以持續十年乃至二十年,能持續把錢放在自己口袋裡,這就是好生意的概念,這是不變的。而變化有哪些?他感受到,近幾年在投資行業,如紅杉等一線基金的競爭對手,不是身邊的同行,而是慢慢變成了產業裡的上市公司。現在,產業正在資本化,那麼資本必須產業化,否則很難掙到錢。
經過四天的課程與活動,投資營四期營員完成了第一次課程。據悉,投資營四期集中4次上課,每次課程2-3天時間。五期課程也將在2018年年初陸續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