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達利、快手、今日頭條和愛奇藝,紅杉投資文娛產業的邏輯

2021-01-14 澎湃新聞

原創: 新文化商業 新文化商業

作者 | 邢書博

編輯 | Amy Wang

10月26日消息,紅杉資本創始人唐·瓦倫丁(DonValentine)於美國加州伍德賽德的家中去世,享年87歲。

如果把網際網路一分為二,可以分為傳統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組成移動網際網路的兩大系統就是蘋果和Google。

而他們背後共同的投資人,就是紅杉資本。也就是說,紅杉投資了半個全球網際網路。

而我們熟悉的BAT阿里騰訊百度,MTMD螞蟻金服今日頭條美團滴滴背後的投資公司依然是紅杉。快看漫畫、快手、得到APP等眾多中國文娛產業的獨角獸們,也先後獲得了紅杉的投資。可以說整個中國文娛產業背後都和紅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便是資本的力量。

截至目前,紅杉資本投資了全球500多家公司,捕獲了全球五分之一獨角獸公司。

《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顯示,紅杉以92家獨角獸位列榜單第一,軟銀和騰訊分列二三,阿里排名第七。

矽谷:貝爾實驗室、電晶體、八王之亂

要想弄懂紅杉對於網際網路媒體和文娛的價值,先要理解矽谷的歷史。

1925年1月1日,美國電信運營商AT&T 成立了貝爾實驗室。在二三十年代,貝爾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推出了遠距離電視傳輸和數字計算機,領導了有聲電影和人工喉的開發。兩項資訊時代的重要發明,電晶體和資訊理論都是貝爾實驗室在40年代研究出來的。貝爾實驗室在50和60年代的重大發明有太陽能電池,雷射的理論和通訊衛星。

可以這麼說,沒有貝爾實驗室,好萊塢拍不了電影,美國打不贏二戰,阿波羅11號也上不了太空。

1955年,「電晶體之父」的肖克利(W.Shockley)博士,離開貝爾實驗室後創建「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

當時的肖克利如同現在的AI行業的領袖吳恩達,振臂一呼,八方響應。一時間,全球最好的微電子領域的年輕天才科學家們就雲集於此,年齡最大的只有29歲。

然而事與願違,肖克利雖然是技術領袖,但對公司運營一竅不通。

公司內部,八位胸懷大志的科學家決定出走。他們是:

羅伯特·諾伊斯(N. Noyce)、戈登·摩爾(Gordon Moore)、布蘭克(J.Blank)、克萊爾(E.Kliner)、赫爾尼(J.Hoerni)、拉斯特(J.Last)、羅伯茨(S.Roberts)和格裡尼克(V.Grinich)。

這八位科學家出走創立了仙童半導體。肖克利說他們是「八叛徒」,國內學者更願意叫八王之亂。

但這家矽谷最早也最知名的半導體公司,最開始卻是一家攝影器材公司投資的。對,就和現在從北京東三環一直到東六環那些大大小小的設備租賃公司差不多,不是什麼高科技,所以難免眼界狹窄。

這家公司最初給了仙童3600美元作為創業基金,10年後的1967年,仙童公司年產值達兩億美金,還拿到了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專利,奠定了計算機產業的基礎。這便是天使投資點石成金的魅力。

然而儘管仙童公司一騎絕塵,但投資它的這家攝影器材公司卻發展不利,甚至需要仙童拿自己賺取的利潤補貼家用。

拆東牆補西牆是不公正的,八位科學家再一次選擇出走。

不,是裂變。

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矽谷大約70家半導體公司的半數,是仙童公司的直接或間接後裔,其中包括著名的因特爾和AMD。說仙童是矽谷創業公司的西點軍校,就如同說搜狐是中國長視頻領域的黃埔軍校一樣不誇張。

正如蘋果公司賈伯斯形象比喻的那樣:「仙童半導體公司就象個成熟了的蒲公英,你一吹它,這種創業精神的種子就隨風四處飄揚了。」

紅杉:雅達利、蘋果、創業者的創業者

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公司在讓員工表忠心,依然有很多HR面對頻繁跳槽的履歷棄之如敝屣。

然而矽谷的歷史使我們意識到,因時而變,敢於冒險才是創業精神的精髓。

紅杉資本合伙人沈南鵬認為,創業精神還應該與專業主義精神相結合才有益。

他認為,有擁有職業精神,首先需要有專業的知識和能力。在所在行業裡面成為專家,而對於一位有志成為管理者、領導者的人來講知識應該是多方面的。

如果你是學工程的,當走到一個中高層管理位置的時候,可能也要了解財務。

而作為紅杉的創始人,唐·瓦倫丁當算是最具職業精神的矽谷人了。

從成長經歷上看,他畢業於化學系,做過航空航天工程師,在專業領域有建樹。在仙童公司工作的七年間,他從一位專業工程師成長為銷售管理者。他幫助建立了半導體行業最具競爭力的銷售團隊。在美國國家半導體工作期間,該公司以銷售和運營能力而聞名,這使其成為領先的模擬電路供應商。

跳槽,多種職業背景,商業洞察與專業主義使他成為一個合格的創業者。但唐·瓦倫丁熟悉矽谷和仙童公司的歷史,他認為不合適的投資者對創業者的發展不利,同時他也意識到長期價值對於投資和創業的重要性。

這一理念如同巴菲特的複利理念被股票投資者廣泛接受一樣,紅杉的長期價值理念也讓後續的天使和股權投資者有了借鑑的標準。

一年前,當時我採訪壹諾天使的投資人楊博,他認為價值投資要從兩方面來看:

「第一,單純從VC或者投資方的角度來看的話,它(創業公司)的價值就是能給我們賺錢。這是商業的本質。

第二,站在技術以及對於行業的影響力這個角度上,我們還有一個自己的標準,那就是:創業者必須要為他所在的行業以及他所服務的用戶,帶來幫助。」

帶著「長期價值投資」和「創業者的創業者」這兩個理念,唐·瓦倫丁開始了他和紅杉的投資之旅。

也是在美國國家半導體時期,唐開始對科技公司進行個人投資,他的副業吸引了私人控股的資本集團(Capital Group)的注意,這是最早的共同基金經理人之一。唐與資本集團一起成立了資本管理服務公司(Capital Management Services),並於1974年成立了首個3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基金。

第一隻基金對雅達利進行了投資,這是由Nolan Bushnell創辦的視頻遊戲先鋒公司。

雅達利雖然為紅杉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但卻晚節不保。1983年,史匹柏《ET外星人》上映,萬人空巷.華納想做漫影遊聯動,乘著熱度做IP改編遊戲,結果花了六個星期草草做了一個半成品就賣給了雅達利。雅達利也是豬油蒙了心,就開始賣。然而當時市場佔有率第一的雅達利不曾想到,當他開始為了短期利益售賣偽劣商品的時候,卻讓整個電視遊戲市場失去了信心。在此以後長達四年,美國電視遊戲行業徹底奔潰,雅達利也至此一蹶不振,史稱雅達利大崩潰。

這一基金還投資了蘋果電腦,當時賈伯斯是雅達利的員工,另一個創始人Steve Wozniak是賈伯斯的高中同學,唐·瓦倫丁同時在雅達利公司和蘋果公司的董事會任職。

蘋果早期也命途多舛,蘋果1的成果讓賈伯斯變得剛愎自用,推出的lisa電腦雖然性能優異但售價高昂,對蘋果公司造成損失,被驅逐出董事會。賈伯斯後來創立了皮克斯動畫,信了佛教,痛定思痛回到蘋果。最窮的時候,還向比爾蓋茨借了點錢,才開始了蘋果之後的輝煌。

但無論如何,紅杉一直在雅達利和蘋果的身後默默支持。試想一下,如果紅杉在90年代撤出蘋果,那麼這家偉大的公司還會不會存在。同樣,如果不堅守長期價值投資,紅杉也不會是現在的紅杉。

這些早期的投資使後來被稱為紅杉資本的這家公司一舉成名。唐對於這家公司的名字的選擇和他這個人是一致的。它傳達了最高的紅杉樹的生命力和力量感,同時也傳達了一個人的謙卑,他並沒有用自己的名字來命名自己的生意。

紅杉中國:沈南鵬、藝電、愛奇藝、今日頭條

雅達利雖然昔人已去,但其繼任者藝電公司也在紅杉的庇佑下長成參天大樹。

不同的是,創始人賈伯斯從雅達利出走創立蘋果。霍金斯從蘋果出走創立了藝電(EA)。看來在矽谷,如果創業者不炒幾個老闆彼此都不好意思打招呼,這也算矽谷的文化之一了。

還有一點不同,雅達利做ET外星人同名遊戲失敗了,從此萬劫不復。藝電卻靠《極品飛車》IP拍了好幾部《速度與激情》,口碑出奇的好。還是那句話,IP改編不是原罪,不合格的創作者才是。

這家年營收46億美金的巨頭,草創時期也不過十幾個人七八條槍,還被當時的巨頭打壓,最慘的時候連名字都不讓用。沒有商標的產品,在智慧財產權管理嚴苛的美國,無異於自殺行為。

但藝電熬過來了,紅杉也一直不離不棄。80年代,藝電要從電腦遊戲轉型已被雅達利搞爛了的主機遊戲市場,紅杉給錢給槍。90年代,藝電擴大規模收購需要資金,紅杉義無反顧。00年以後,藝電要國際化,要把美國遊戲帶到世界各地,紅杉先一步將自己的投資機構派駐到世界各地,幫藝電解決政策、禁令、進出口等問題。對比李國慶和俞渝這對奇葩,藝電和紅杉才是守望相助,一生所愛,大地飛歌。

2005年,沈南鵬帶著唐·瓦倫丁的意志成立了紅杉中國。為中國的網際網路和文娛產業添磚加瓦。

風險投資,有得有失,早期風險投資,失手比得手要多。這是多數投資公司難以繞過的坑。

紅杉的長期投資戰略卻成功避開了一些雷區,幫助它在複雜的市場局面下尋找有價值的賽道和創業者。

王興是一個。

王興早年為校內網融資找到紅杉,周鴻禕當時是紅杉投資經理,後來他說王興當時拿鼻孔看人,對他不尊重,於是就沒投。

但一次沒投不要緊,王興後來成立美團。團購網站千篇一律,千團大戰,美團並不出彩,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連視覺標示都和餓了麼一樣是藍色。但紅杉投了巨資,幫助美團千帆過境,最終上市。

還有一個例子是沈南鵬造就的。今日頭條早期融資的時候,張一鳴找到紅杉融資。沈南鵬當時並不認為新聞客戶端是一個好生意,因為幾大門戶的客戶端做的也很好,搜狐新聞客戶端在移動網際網路最初幾年常常拔得頭籌。沈南鵬判斷整個市場已經飽和,今日頭條沒有價值。

但後來的事情讓他意識到,傳統門戶只是滿足了城市白領的閱讀,對於廣大下沉地區的用戶來說輻射率基本為0。更不用說機器分發千人千面,在信息觸達和商業想像上的威力了。更為重要的是,10年前搜索、社交、門戶的商業模式都是在美國成熟之後複製到中國的,而機器推薦很可能是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首次搶在美國之前發明的商業模式。這對於美元基金紅杉來說,是一個不曾解答過的問題,難免馬失前蹄。

但亡羊補牢未為晚也。

2017年,紅杉資本最大的一筆投資給了今日頭條,領投了D輪10億美金。有了這筆錢之後,今日頭條開始了BAT反圍剿新徵程,比如開闢了火山小視頻和西瓜視頻等。尤其是抖音,佔據了短視頻領域半壁江山,tiktok還在美國日本站穩了腳跟,成為網際網路出海典範。可以說因為有了紅杉,新一代中國網際網路人不用再背負抄襲美國模式的原罪,而開始在全球輸出網際網路文化產品和商業模式。

另一次比較大的手筆是愛奇藝。紅杉在愛奇藝15.3億美金的可轉債回購中,紅杉資本也是領投方。此外,紅杉資本還領投了羅輯思維的得到APP、百度文學、捧樂科技、紅豆LIVE、暴雞電競等。

可以看出,紅杉在文娛領域的投資基本都分布在文娛跟網際網路相結合的平臺地帶,而且,輪次相對靠後,這也是為早期對市場和賽道理解不深而買單。紅杉通過今日頭條、愛奇藝等多筆大額投資,進一步鞏固在文化娛樂領域的優勢地位。

紅杉中國基金合伙人浦曉燕表示,紅杉未來會繼續加碼知識付費、泛娛樂、人工智慧等行業的投資。

作為風險投資行業老大,紅杉的表態為資本寒冬下的市場注入了信心。

其實資本寒冬這個詞最早是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提出來的,但儘管她認為資本寒冬尚未結束,但今年還是投資了幾家生鮮電商。

資本的有些概念,聽聽就好,畢竟事在人為。寒冬裡有人會凍死,有人會冬眠,但還有人冬泳和打獵。市場永遠不缺會算計的人,但缺乏有勇氣的人。

紅杉在中國做對了什麼?

斯人已逝,往事如煙。但總結紅杉在中國的經驗,依然值得參考。

一、模式正確

阿里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稱,從第一天起,紅杉就選擇了正確的模式。Neil知道什麼才是適合中國的創業者和產品,而且紅杉中國團隊擁有完全的自主權。

紅杉一位合伙人也說,當時很多美國的投資人只是飛到中國來,做完項目就飛回去,在我們看來,這種模式是錯誤的。與此相反,紅杉希望在中國落地生根。

二、選對了人

矽谷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發文稱,紅杉選擇沈南鵬是因為其在美工作時熟悉資本市場,還成功創辦過攜程和如家兩家上市企業,知道創業如何從0到1。

紅杉希望紮根中國,不是說說而已。

紅杉在全球的投資布局也反映出這一趨勢:無論是投資次數還是規模,中國市場都超越了美國。在業績表現上也與和美國不相上下:紅杉在美團點評上市中的回報和在2004年穀歌上市時的回報大致相同。要知道,紅杉在很早期進入谷歌董事會,並拿到了30%的股權。而近幾年紅杉在中國的投資基金都在中後期。中美業績一致意味著沈南鵬和紅杉的結構性收入其實是高於美國的。這也是中國作為最大的區域市場的價值所在。

三、看中長期價值

沈南鵬和紅杉在美團點評和滴滴快的合併案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以大眾點評為例。

2006年,iPhone還未誕生,紅杉就預見到移動網際網路的爆發,投資了大眾點評。之後紅杉作為A輪唯一投資方投資了美團1200萬美元,甚至在美團點評合併後依然追加投資。美團依靠紅杉強有力的支持,頂住了阿里退出董事會的壓力,頂住了千團大戰,頂住了百度等巨頭的圍剿,成了中國網際網路第四極。

知人善任,長期堅守價值投資,專業主義和職業精神塑造了紅杉的文化。唐·瓦倫丁已經離去,但他的精神遺產依然有價值被學習和借鑑。

作者簡介

邢書博:虎嗅鈦媒體界面艾瑞華商等多家媒體專欄作者,TMT分析師,關注在線教育、人工智慧和大文娛,也是一名影視工作者。

End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愛奇藝下個十年,準備好了和年輕人再次成長
    但鏖戰還在繼續,戰鬥不僅來自他們的核心業務,也來自B站、西瓜視頻甚至快手、抖音的用戶時長挑戰。於是,互相殺入對方腹地,成了當下所有文娛平臺的宿命。下一個十年,代際變遷裡,市場未來的角逐點又在哪? 02 一魚多吃的增長想像下一個十年,種草和拔草是年輕消費者的主流,這使內容衍生成為吸引年輕人的重要因素。可以看到,不管是淘寶還是愛奇藝、快手、抖音,都在用各自的方式重構人貨場。年輕用戶的興趣集合非常廣泛,以至於每個子集裡都有垂類市場。
  • ...曝光趣頭條廣告亂象;Twitter遭遇史上最大規模黑客攻擊丨文娛周報
    :低風險地區電影院7月20日將復工;影院復工後首批定檔新片出爐;趣頭條遭央視315點名,被曝光涉嫌發布虛假廣告;超前點播案後律師再起訴愛奇藝侵犯隱私;北京環球影城結構封頂,2021年上半年試運行;2020年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7月25日起舉辦;Twitter 發生大規模黑客攻擊;D站創始人被批捕。
  • Video++極鏈科技獲C1輪融資 加大文娛AI投入
    本輪融資之後,Video++極鏈科技將聯合投資方阿里巴巴、Face++曠視科技、UBTECH優必選科技共同加速人工智慧產業生態布局。Video++極鏈科技2014年成立於上海,是一家以人工智慧為核心,專注新文娛領域的AI科技公司,深耕以文娛為基礎的計算機視覺技術的自主研發。
  • 一邊出爆款,一邊找買家,今年的愛奇藝有多難?
    愛奇藝屢屢被傳「賣身」談判,今年6月,據路透社報導,騰訊有意成為愛奇藝的最大股東,就此事騰訊已經與擁有愛奇藝56.2%股權的百度進行接洽。據AI財經社報導,目前就入股事宜,騰訊已經和愛奇藝啟動了第二輪談判,但還沒到落定的程度。  除了騰訊,被爆出的買家還包括小米和字節跳動。
  • 紅杉中國的「焦慮」
    2019年二季度至今,紅杉中國在項目退出上近乎毫無建樹。在投資風格上,從VC標杆到更多參與中後期,紅杉中國似乎也失去了往日創業導師的形象。「東方不亮西方亮」,紅杉中國狀告自己被投企業卻屢屢被拱上頭條。實際上,這並不是紅杉資本第一次和創投公司鬧矛盾,2018年4月25日,根據香港法院3月26和4月24日提交的訴訟文件顯示,由於投資交易失敗,紅杉資本起訴了幣安創始人趙長鵬。根據此前趙長鵬與幣安進行談判投資,這筆交易將會讓紅杉獲得將近11%的股份,並對幣安進行大約8000萬美元的估值。
  • 借力紅杉資本,星巴克奇襲中國市場!
    紅杉中國的入局,意味著星巴克中國在投資發展等方面將得到來自資本的助力,這也意味著,沈南鵬手中投資的版圖又一次得到了擴張。而關於雙方之間的合作,數位化創新發展是關鍵。沈南鵬表示; 我們期待與星巴克攜手將中國消費零售業的數位化轉型提升到新的高度。
  • 文娛+地產孵化雲上「新物種」,愛奇藝晚會承制能力再進階
    這是大型直播晚會首度聚焦地產領域的一次嘗試,晚會由樂居主辦,愛奇藝聯合主辦、愛奇藝獨家承制,將行業性年度盛典以娛樂性的Live Show形式呈現,並在愛奇藝和樂居live直播平臺同步播出。 從楊凱街舞團、黃聖依到崔健、李宇春,樂居和愛奇藝通過海報+視頻每天官宣一位藝人,並發起粉絲助力活動,藉助微博投票和轉發集贊調動起粉絲的參與積極性,在微博、微信兩大社交平臺建立起最初的流量場。
  • 網際網路內容產業報告:內容付費崛起,優質內容為王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
    儘管百度與阿里在投資版圖上的戰略與騰訊不盡相同,但也未錯過內容付費的風口。百度在內容付費領域產品有百度視頻、百度音樂、百度閱讀等,投資包括梨視頻、蜻蜓FM、愛奇藝視頻等。阿里在文娛領域自有業務包括阿里音樂、阿里影業、淘寶閱讀等,投資包括優酷土豆、蝦米音樂等。
  • 紅杉資本創始人唐·瓦倫丁去世,又一矽谷傳奇人物隕落
    以下是訃告內容:美國紅杉資本創始人、締造矽谷的領袖之一唐·瓦倫丁,今天在加州伍德賽德的家中去世,享年87歲。他不僅塑造了紅杉,不僅在他的家人和朋友以及與他共事的人身上留下了自己的烙印,也在許多紅杉資本投資的慈善機構那裡留下了自己的烙印,而且在20世紀後期一些最重要的科技公司的創始人和領導者身上留下了自己的烙印。
  • 矽谷傳奇人物紅杉資本創始人去世 蘋果、思科都是他投出來的
    據統計,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中,相當一部分都有紅杉資本的投資,其中不乏偉大的企業,如目前全球市值第一的蘋果、開創遊戲機工業先河的Atari、資料庫軟體公司甲骨文、網絡硬體巨人思科等。一生與矽谷的發展交織在一起投資蘋果和思科紅杉資本一舉成名Don享有「矽谷風險投資之父」的美譽。
  • 火星人今日上市:紅杉中國為最大機構投資方,今年收穫26個IPO
    △ 火星人總經理黃衛斌(中間)與紅杉中國合伙人鄒家佳(右)、紅杉中國副總裁李晶(左)在儀式現場 談及投資火星人的底層邏輯時,紅杉中國合伙人鄒家佳表示
  • 快手領投,紅衫高瓴參投,Nreal完成4000萬美元融資
    本次融資由快手領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金浦科技基金、高瓴創投、以及中金資本旗下中電中金基金跟投,並且由勢能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截至目前,Nreal總融資額已超過7000萬美元,歷史投資人同時包括順為資本、華創資本、光大控股新經濟及特斯聯、洪泰基金、愛奇藝、新松創投等。
  • 張一鳴的投資版圖:TikTok外,7年已布局17個賽道
    在今日頭條的算法邏輯中,流量的增長需要不斷擴容高質量的內容,問題是,今日頭條自己並不生產內容。此時,投資甚至是併購就在補充其內容短板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據《深網》觀察,整個2015年及2016年上半年,今日頭條的投資賽道主要為新聞資訊平臺及自媒體等。
  • 焦點分析 | 愛奇藝下南洋
    聽了太多國外流媒體視頻的全球化故事後,如今國內長視頻網站愛奇藝也要出海了。近日,愛奇藝正式宣布與馬來西亞第一媒體品牌Astro達成戰略合作,合作達成後,愛奇藝將在其國際娛樂服務(iQIYI App)全球化運營的基礎上,通過Astro的媒體和營銷網絡觸達當地用戶,而Astro可以通過愛奇藝的技術產品和內容中臺系統分享愛奇藝的運營能力。
  • 對標抖音剪映、快手快影,愛奇藝推出隨刻創作短視頻製作工具
    在2月28日舉行的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的電話會議上,愛奇藝創始人兼CEO龔宇即透露,公司正在研發測試「隨刻」新產品,主要對標YouTube,產品形態介於愛奇藝(長視頻)和抖音(短視頻)之間,即播放時長在七八分鐘到十幾分鐘的中小視頻。
  • 愛奇藝,賣不出去
    因為行業的不確定性和巨大虧損,所以被做空機構盯上; 因為亟需自救,所以不得不咬牙漲價。 11月27日,路透社報導,阿里巴巴和騰訊暫停了收購愛奇藝的談判。 AT兩家有意收購愛奇藝的傳聞,最早起於今年6月。
  • BAT和B站們的ACG投資布局
    圖自IT桔子這背後的原因,和動、漫畫內容的商業變現模式有關,也與優質內容製作公司已拿到融資或既有業務不需要引入外來資金有直接關係。作為文娛產業裡的兩種重要內容形式,優質動畫和漫畫除了內容本身的商業價值,也是產業發展的重要IP源頭。位於文娛IP產業鏈中下端的衍生品公司、主題店、室內樂園……也在近年來頗受資本青睞。
  • 新消費生態價值網會給十年的愛奇藝帶來哪些競爭力
    身處娛樂營銷領域的愛奇藝,結合行業和廣告主的營銷訴求,以一系列動作作出了嘗試:2019年底整合營銷及電商業務成立新消費事業群,提出消費生態價值網解決方案創造新消費,嘗試覆蓋品牌聲量、用戶好感到共建消費的完整路徑。今年4月初,上線了綜合視頻社區產品「愛奇藝隨刻」,持續擴展生態價值網的版圖,從to B和to C兩個維度上,探索更大的商業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