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打造交通路口語音督導品牌。針對湖裡外來務工人員多、電動摩託車多、違章闖紅燈多的現實,2013年年初,湖裡率先在全區40個主要交通路口開展語音文明督導,通過喇叭警示和文明督導員引導,提醒大家文明過馬路。該措施實施三年來,亂闖紅燈的人員減少80%以上、闖紅燈車輛減少50%以上、擁擠過馬路的人減少95%以上、交通事故減少30%以上、群眾對語音督導滿意度達96%以上。目前,語音督導的教育內容也從最初的文明交通,發展到治安、計生、普法等40多個領域,在教育引導人民群眾文明出行、遵規守紀、遵德守禮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成為文明湖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三是打造文明創建五化建設品牌。為使幹部群眾明白創建什麼,怎樣創建,2013年3月,湖裡率先開展了創建文明城市(區)標準化、精細化、品牌化、常態化、責任化建設,並印製成書下發全區,使全區幹部群眾在文明創建中有目標、有方法、有標準、有責任,較好地克服了盲目創建、突擊創建、平庸創建、推諉創建等老大難問題,實現了被動創建向主動創建轉變的重大跨越。社區、學校等基層單位創建人力、物力減少了60%以上,創建效率提高了60%以上,該經驗總結還被省市文明辦轉發。
四是打造誠信文明示範商業街品牌。選定蔡塘、祥店作為誠信文明示範街的試點街道,與街區商戶籤訂誠信公約以形成自覺自律的誠信行為,定期組織相關職能部門進行誠信督促檢查,組織志願者隊伍進行誠信幫助,不斷在街區添加誠信文明的元素,打造出一條使百姓得實惠的誠信文明示範街。
五是打造抵制十大不文明行為品牌。2015年4月12日,廈門市首個「市民文明行為示範月」暨「文明小白鷺」進社區活動在金山社區啟動,湖裡率先宣布爭當「市民文明行為示範區」行動的方案。緊接著,湖裡率先在6個社區、5所文明學校和5家企業中試點開展抵制十個不文明行為活動,同時結合機關道德講堂下基層活動,倡導機關幹部職工敢於勸導不文明行為等。
六是打造「一日一善」道德建設品牌。2015年10月10日,市民公共文明行為示範園揭牌暨「善行廈門·日行一善」活動在金山社區啟動,「日行一善」網上平臺同步開啟。市民可登錄這個平臺,寫下當天所做的善事,與微信圈的朋友交流「一日一善」的心得,從而使成千上萬的市民在道德實踐活動中從善如流,湧現出一大批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
七是打造和諧鄰裡節活動品牌。2015年9月28日,全市推進和諧鄰裡節工作現場交流會在湖裡召開,與會者參觀了禾山社區創新和諧鄰裡節活動。湖裡區社區鄰裡活動創新實現三大跨越被眾人「點讚」:一是實現了由幾個社區開展鄰裡節活動,向全區所有社區都開展鄰裡活動的跨越;二是實現了由年年一個樣的鄰裡活動內容,向不斷創新發展特色活動內容跨越;三是實現了由單一活動經費保障,向多元化活動經費保障跨越。
八是打造百名專家志願者進社區品牌。去年年初,湖裡區把醫療專家和志願服務結合起來,啟動「百名專家進社區義診」活動,參與活動的醫療專家志願者達280多人。他們利用周末時間為全區百萬社區居民提供義診,一年來,開展40餘場次活動,受益社區居民達50餘萬人,廣受群眾好評。
九是打造小街小巷綜合整治品牌。針對湖裡區「村改居」社區多、小街小巷多的特點,2014年春,湖裡率先開展「村改居」社區200條小街小巷整治工作,採取社區主管、街道主抓、相關職能部門協辦,文明辦負責總結、檢查、評比的模式,協調轄區內的執法、市政、衛生、工商、公安(交警)、地稅、環保等相關職能部門參與配合,並在2014年年底完成了對「村改居」社區200條小街小巷的整治任務,對達到整治標準的小街小巷授予「誠信文明示範小街巷」牌子。
十是打造用「黑匣子」督查市場 監管人員履職品牌。為解決市場監管不到位的問題,2014年年初,湖裡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參照文明創建實地考評細則,對市場監管人員實施「黑匣子」工作法,在農貿市場、超市、校園周邊等建立6個「黑匣子」監控點,把人員是否到場檢查、是否檢查到位、是否監督整改到位等履職情況一一記錄下來,進行反饋,使市場監管人員,出勤率增加60%以上、滿意率達98%以上。(湖裡區文明辦 張舒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