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從不顧家,我想我結婚以後也一樣,這種遺傳決定論害了多少人

2020-12-06 夜間思語

很多男人一輩子呀,都過不了父親在自己童年時,留下的不好的印象那一關。我不知道大家腦海裡有沒有閃過這樣的想法,就是自己父親是怎樣的人,自己以後也可能會如此。比如父親從來不顧家,沒有責任心,他就會想自己可能也是個沒有責任心的男人,以至於不敢面對結婚,或者結婚以後沒有心勁去經營夫妻感情。我想在生活中,這類事情並不新鮮。

可是,事實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呢?我很認真的告訴大家,一定不是的。請大家不要被這種遺傳決定論封住自己的腳步,然後給自己貼上一個個不好的標籤,認為自己是父親生下來的,那就和父親是一樣品質的人。父親做不好的,自己也絕對做不好。

原因其實並不奇怪,因為我們許多人從小就被父母親這樣教育:你看你爸爸!你看你媽媽!所以我們從小就活在了父母的影子當中,認為我們就該像父母親那樣,並且不敢越雷池一步。其實這一點,有好處也有壞處。比如父母做得面面俱到,給當初的我們起到了很好的模範作用,那麼我們成熟以後,就會發展出來許多優良的品質。可如果父母越做越差,給當初的我們帶來許多不好的影響,那麼我們成熟以後,就有可能擺脫不了父母帶來的陰影。

所以今天呢,我想好好的幫助這類人群,從思想上徹底擺脫童年的陰影,以樹立正確的觀念,確保以後在面對婚姻生活時,能夠突破自我,應對自如,創造幸福的婚姻生活。

具有上述觀念的人群,必定是遺傳決定論的忠實信徒。可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父母遺傳給我們的最多是生物性的,比如長相、健康程度、皮膚黑白等等生物屬性,而不會連他們的性格也遺傳給我們。我們之所以與父母的性格相像,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家庭環境所影響的。

由於我們長期與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導致我們的性格與父母雙方的性格有些接近。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並且相信這一點時,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呢?我想,我們從此不會再覺得,自己的性格是固定不變的,是遺傳決定的,而是會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學習,修身養性,就可以從根本上改變。我們會積極努力的去經營自己,去改造自己,而不會消極應對,不會自我否定。

父母親當年做不到的事情,如今的我們不一定做不到。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父母所受到的教育,父母的經歷,父母雙方性格的匹配度,都影響著父母親之間的感情。所以作為孩子,我們不能片面的去評定,父母親是怎樣的人。比如不能認為她們處理不好自己的家庭關係,是因為她們沒有責任心,而要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當時的歷史背景,去分析父親打罵母親的原因。

就好比父親當時是沒有受過教育的農民,不會溝通和解決問題,遇事只會用打罵去解決。而自己是受過教育的,在這一點上和父親是有區別的。所以父親做了打罵母親的事,或許還有情可原,可自己一個受過教育的人,也像父親一樣應對家庭矛盾,那就是不可原諒的了。

我這麼說,不是在貶低誰,而是希望所有遺傳決定論的信徒們,都能夠清醒的認識到,其實自己是可以超越自己的父親,在家庭關係方面處理得更好的。

如果大家還有所懷疑,那麼我們不妨把眼界再放寬一些,看看周圍的人和事,看看歷史人物。看看你的周圍,是不是也有一些父子的性格並不相像的情況。比如一個人是爺爺帶大的,爺爺寬厚仁慈有學問,父親整日酗酒鬧事,那大家不妨看一看,這個人的性格究竟是像爺爺,還是像爸爸。

我想只要這個做爺爺引導的好,那麼這個人的性格必定是跟爺爺想像的。又比如一些偉大的歷史人物,難道他們的父親都是知識分子,都是豪門嗎?我看不見得,就拿我們偉大的毛主席來說,出生於農村,父母都很平凡,可他卻胸襟廣闊,志向遠大,心繫天下,最終做出了一番造福人類的事情。

由此可見,父母親給我們的永遠只是一副軀殼,永遠只是一顆純粹的生命。在未成年以前,我們參照著父母往這副軀殼裡灌輸思想和精神,在成年以後,我們就要參照整個世界,往這副軀殼裡灌輸思想和精神。如此,我們才能夠真正成長起來,才能經營好自己的家庭,經營好自己的人生。

感謝閱讀,我是情感隨聊,明晚22:00,我們再聊。

相關焦點

  • 父親決定身高,母親決定智商?寶寶8個遺傳特徵,爸媽誰說了算?
    有趣的是,孩子一出生,親戚朋友都會討論孩子長得像爸爸還是媽媽,是遺傳爸爸多一點還是遺傳媽媽多一點。似乎所有的媽媽都了解必要的生物學知識一樣,都知道孩子的基因來自母親的比父親的多,人人都會誇孩子的優點,並問一句:「這優點是遺傳誰呀?」媽媽都會不假思索回答,「當然是遺傳我了」,並漏出自信的微笑。父親決定身高,母親決定智商?寶寶8個遺傳特徵,父母誰說了算?
  • 歐巴馬:我的父親母親(組圖)
    很多年後歐巴馬陪母親重新看了這部電影,影片對黑人有些居高臨下的刻畫讓他看不下去,正想退場時,「我突然意識到,我現在在銀幕上看到的對黑人的幼稚描寫,正是我母親多年前懷揣到夏威夷的東西。它反映了一個堪薩斯中產階級白人女孩心中暗藏的簡單幻想,是對另一種充滿溫暖、情慾和異國情調以及與現實迥異的生活的嚮往。」他在回憶錄《我父親的夢想》一書中寫道。
  • 爸爸告誡我:當你想結婚成家時,要先想好四件事
    現在的人結婚最頭疼的可能是彩禮的問題,可是我結婚那會,最頭疼的卻是要過爸爸那一關。 我們家是個比較傳統的家庭,爸爸在家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絕對的大男人主義。但是,爸爸除了對我嚴厲,對我媽可溫柔了。所以從小到大,我只敢對媽媽撒嬌,卻從不敢在爸爸的面前撒野,不然,就只有挨揍的份。
  • 故事:活在父親陰影下的女兒:當我失去孩子後,我決定報復
    3徐明亮點點頭,決定在柳一丁身上尋找突破口。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柳一丁這個年輕小夥子眼中並沒有一絲戾氣,說到被父親的事情,他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別說他喝醉了,就是不喝酒也有可能打人,這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我們母子二人,這些年就是在與狼共舞,拿性命來維持這個家。」
  • 父親我也想你:在我的記憶裡,父親的概念只是一張名片
    父親我也想你射陽湖鎮水泗小學 刁仁東在我的記憶裡,父親的概念只是一張名片。因為我從出生到成年壓根兒就沒見過我的父親。或者說父親的印象絲毫就沒留下來過。但是這並不能說明我就不想念我的父親,只是我的運氣不好,我出生的第二年父親因為疾病的緣故永遠的離開了我和我深愛的家。
  • 「我和婆婆永遠不會有矛盾,因為她嫁給了我的父親,成了我母親」
    看得出來,您很喜歡那些溫馨的婚姻案例,很想多傳達一些正能量。那我就來講講我的故事吧!反正在我看來,我的婚姻是很溫馨的。我跟您剛剛寫的那篇文章中的女人一樣,我也是單親家庭,也是結婚前跟著父親一起生活,也是受父親影響比較大,很懂事,不想讓父親操心。
  • 我有家族遺傳病,老公沒嫌棄娶了我,結婚五年我後悔了,想離婚
    我有家族遺傳病,老公沒嫌棄娶了我,結婚五年我後悔了,想離婚我和老公是通過相親認識的,彼此接觸了一段時間,老公覺得我這人還行,打算把關係確定下來,在我們倆正式戀愛之前,我把我的一些故事告訴了他。我有先天性心臟病,小時候做過手術,雖然手術很成功,但以後也有犯病的可能。在我們交往之前,我媽就叮囑我,不要把這事告訴給老公,可我覺得欺騙人是不對的,於是我就如實的告訴老公關於我的一切。我以為老公會拒絕,畢竟每個男人都希望找一個健康的妻子。老公的表現讓我感到意外,老公說他想呵護我一輩子。
  • 《父親的生物學意義》:我的老父親,可能和我想的不一樣
    記錄片以一個女主持為線索串聯實驗和社會團體,從女性化的父親和男性化的父親分段、分階段描述了父親的生物學意義。【註:實驗的人非同一人,實驗也非同一目標。】異議:毯子是第二個變量,以及父親懷抱嬰兒是作為一種技能學習得到的。我是個哥哥,我有過懷抱嬰兒的經歷,我不認為這種技能是天生的,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我是單身男性的原因,所以我對實驗的結論很排斥,極力的想去否定它。
  • 周立波:想害我的不是美國人,而是在美國的中國人某某
    經歷一年多的審判,近日周立波被宣布無罪釋放,回國後他藉助媒體大談自己在美國的遭遇,宣稱是我國北方某高官前女婿某某陷害自己的,希望能夠藉助媒體將此人繩之於法,也藉此機會將此類人全部查一查。周立波在接受局面欄目專訪時表示:不是美國人想害我,我在美國是被中國人害了。
  • 父親成植物人,親戚勸母親改嫁,最後做出決定讓父親家覺得沒面子
    父親成植物人,親戚勸母親改嫁,最後做出決定讓父親家覺得沒面子我的父親曾經也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是在他30多歲的時候,因為在外面工作不小心砸斷了腰,成了一個植物人。一直以來我母親的娘家人都在勸說母親趕緊改嫁,一直拖累在我父親的身邊,也不會得到想要的幸福。一直都很希望母親能夠找到一個能夠讓她依靠的男人,可是母親卻很倔強,母親總是提出,說父親曾經跟他很要好,兩個人曾經相依為命,一起度過了艱難的歲月,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家庭,說什麼都不會拋棄父親的。
  • ...一切都是遺傳決定的,會不會有生物決定論的問題?_澎湃新聞-The...
    X 請問老師,用進化解釋所有人性和心理問題,一切都是遺傳決定的,會不會有生物決定論的問題?
  • 【法苑——我的家風故事】勤勞持家的父親
    為此,我們特推出「法苑——我的家風故事」專版,選登優秀作品,和大家一起分享鶴壁中院幹警家庭中家風、家訓傳承的精神魅力。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位父親的故事。勤勞持家的父親 賈敬科1954年的夏天,我的父親出生在河南湯陰的一個農村,排行老四。
  • 故事:結婚10年,丈夫從不提孩子的事,一陌生人找上門我才知被騙
    蘭溪答應林雅頌會和江嶺談離婚這事不是騙人的,她對這種事情持著零容忍的態度,當初和江嶺結婚更多的是因為父親看好他,覺得他敦厚老實,將來即使掌管了公司也不會做對不起蘭溪的事。而自己則是醉心藝術對情愛並不熱衷,和人結婚跟找個解決生理需求的同居人感覺沒差。
  • 我的父親史蒂芬·霍金
    作為著名科學家的女兒,外人似乎覺得很特別,但這就是我的生活。我的父親就是我的父親,他陪伴著我一起長大。如果要說壓力,那就是我父母對我們的成績要求很高,他們認為在學校裡表現好、在學術方面有成就非常重要,。他想讓我們也成為科學家,但我不想,我想從事藝術創作事業。
  • 故事:結婚不久我查出懷孕,欣喜之際,閨蜜勸我「這孩子不能留」
    我訕訕笑了一下,想掙脫被她鉗制的手腕:「穎穎,我覺得這事得讓我考慮一下……」「考慮什麼?既然已經決定好了……」她的聲音因為情緒激動略有些提高,引得周圍來做產檢的準父母們紛紛側目。結婚不久我查出懷孕,欣喜之際,閨蜜勸我「這孩子不能留」。
  • 父母誰的基因決定孩子的智商和相貌:神奇的遺傳密碼,後悔晚知道
    2、職業最好是醫生或者是老師,如果是醫生以後孩子生病了,會照顧孩子,如果是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好。3、相親前,最好看看素顏的照片。拋開這些相親條件,看到下一代結婚生子是父母再樸素不過的願望了。只是放開二胎的今天,父母的觀念已然轉變,相比傳宗接代,他們更注重優生優育。
  • 羅布森·沃爾頓:我必須守住父親的江山
    事實上,羅布森四兄弟姐妹,從小就在父親山姆·沃爾頓的嚴厲培養下成長起來的。與同齡的孩子不同,父母從不給他們零花錢,他們只能通過幫父親幹活自己掙零花錢。比如跪在商店地上擦地板,修補漏雨的房頂,夜間幫助卸車。幸運的是,父親付給他們的工錢同店裡的其他工人們一樣多。於是,羅布森對於童年回憶就是倉庫、貨架和包裝箱。他說,「我在爸爸的店鋪裡幹活,搬搬箱子、掃地、鋪瓷磚什麼的。」
  • 兒子為病重父親捐骨髓遭拒絕:我怕救活自己,卻害了兒子
    兒子為病重父親捐骨髓遭拒絕:我怕救活自己,卻害了兒子 2019-04-01 2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為什麼結婚以後的男人越來越不像男人了
    不管失敗多少次,總覺得自己能夠站起來......這就是男人的熱血青春!可是,很多女人發現男人在婚後跟婚前就完全不一樣了。原來男人也會婆婆媽媽,也會兒女情長!什麼男兒膝下有黃金,什麼男兒有淚不輕彈都成了屁話。因為結婚之後的男人不再像之前一樣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了,他們結婚的時候跟另一半承諾過愛她一輩子,要給她幸福,給她溫暖的家。
  • 「我是博士,跟我結婚沒有彩禮,而你得陪嫁一套房」「不敢高攀」
    首先,我覺得相親,就像是去菜市場買菜一樣,需要把自己全方位地展示給對方看,條件好,有機會談談,條件不好,甚至有的人根本就不願意理你。我是30歲結婚的。在結婚之前,我也是把自己所有的人生經歷,都整理在一張A4紙上,然後遞交給那些看起來,全都比我優秀的女孩手裡,讓她們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