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月燁 編輯/鄢子為
1967年5月,25歲的史蒂芬·霍金迎來了他的第一個孩子,羅伯特·霍金。3年後,二女兒露西·霍金出生,1979年,三兒子蒂莫西·霍金誕生。
「我不是沒愛過,我盡力了,但我敗給了物理。」霍金與他的第一任妻子簡·王爾德相伴25年後,他們的婚姻以失敗告終。
霍金21歲患上了罕見的運動神經元病症。在病情不斷惡化之中,他仍然創造了不可思議的奇蹟。1988年《時間簡史》首次出版,霍金成為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儘管經歷了常人無法想像的病痛與折磨,霍金始終保持著幽默與樂觀,他喜歡社交,經常出現在各大演講現場,還客串了很多娛樂影視作品。
很少人知道的是,霍金還是一位好父親,他非常願意花時間陪伴孩子們,儘管他一直行動不便,後來甚至喪失了語言能力。
霍金一家
根據公開資料介紹,大兒子羅伯特是一名微軟的高級工程師,二女兒露西畢業於牛津大學,如今是著名的兒童科普作家,三兒子蒂莫西畢業於埃克賽特大學,是樂高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霍金三兄妹一向行事低調,只有二女兒露西因為工作原因偶爾活躍在公眾的視野中。
父親節前夕,《21CBR》專訪了霍金的二女兒露西,她回憶了一些與霍金相處的細節。
以下為露西自述,經記者整理後發布。
普通父親
當父親真正成名的時候,我已經18歲了,不住在家中。我的生活並沒有因此發生很大的變化。
作為著名科學家的女兒,外人似乎覺得很特別,但這就是我的生活。我的父親就是我的父親,他陪伴著我一起長大。
如果要說壓力,那就是我父母對我們的成績要求很高,他們認為在學校裡表現好、在學術方面有成就非常重要,。
他想讓我們也成為科學家,但我不想,我想從事藝術創作事業。他們對我們有著很高的要求標準,但就像很多父母,他們只希望孩子們過得快樂,享受我們所做的事情。
他跟我們三兄妹都很親近,他是個好父親,非常喜歡花時間與我們在一起。
7歲的時候,他開始跟我和哥哥講解關於黑洞的事。我覺得非常酷。他告訴我們黑洞是如何形成的,當一顆巨星隕落並死亡,它會坍縮成一個黑洞。
他說:「如果我掉進黑洞,你可能再也見不到我了。」
科學家其實也是普通人。就像《萬物理論》電影裡那樣,我父親有很多朋友,他們講笑話,玩得很開心,像普通人一樣有家庭。
他們是非常聰明的人,精力充沛,喜歡派對和參加會議,幾乎每天都有父親的同事們來家裡作客。科學家們經常互相合作,可能很多孩子沒有意識到科學家們是在一起工作的,認為他們很孤單,很無聊。
2006年,在我兒子的生日聚會上,一個小男孩問我父親:「如果我掉進黑洞,會發生什麼?」我父親回答道:「你會變成義大利麵。」那是一個鼓舞人心的時刻,我決定要寫兒童科普。他讓我先寫三章給他看看,後來,他也喜歡這個想法,我來寫故事情節,他來寫科學的部分。
因為寫兒童科普的原因,我和他一起工作了很長時間,我一直在繼續他所做的工作。讓公眾參與科學,是我父親的畢生事業。他希望通過寫作接觸到普通大眾,讓那些沒有受過高等科學教育的人可以理解科學,向人們解釋科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物理狂人
我父親研究的是宇宙,對技術也感興趣。因為他靠醫療技術活了下來,科技讓他能夠說話。
在他的遺作《對大問題的簡明回答》中,父親寫了很多關於人工智慧的東西,包括希望和恐懼。他認為人工智慧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工具,如果我們能找到正確方法來使用它,會非常有用。但如果人工智慧學會了在不需要人類的情況下工作,重新設計自己,它可能會變得比人類聰明得多,我們無法阻止它。他認為這是可怕的。
霍金和女兒露西
他有矛盾的一面。比如,他確實說過,人類應該小心與外星人接觸,以防他們在科技上比我們先進得多。如果外星人來拜訪我們,可能不會和平相處。但是,他也參與了NASA的「突破攝星(Breakthrough Starshot)」計劃,建造一個雷射推進的微型星際飛行器,預計最快用20年抵達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統。
他擔憂很多事情,但總是很樂觀。他認為人類是非常聰明的,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父親曾說,他很幸運花了一生的時間思考理論物理。我覺得,沒有多少人能做到這一點。可他不希望世界上的人只考慮物理,這樣很多事情就沒人做了,沒有人來照顧嬰兒,沒有人種植食物。
今年4月,我看到那張黑洞的照片時非常難過。我想他會喜歡那張照片,因為正是他所描述的那樣。
實習生張丹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