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霍金:人們買《時間簡史》卻不讀 只是好奇我如何克服殘疾...

2020-12-04 界面新聞

按:在這個寒意料峭的早春,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在位於劍橋的家中去世,享年76歲。而今天,恰好也是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誕辰紀念日。

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時間簡史》的暢銷程度常常是要與《聖經》相比的,似乎家中沒有這麼一本的話便缺失了點什麼,就連北京街角販賣盜版書的三輪車上,也時常在一堆歷史小說探案傳奇之間,閃出《時間簡史》的一角。之後的全球暢銷書便又拿自己跟《時間簡史》比,仿佛霍金這本並不那麼「簡」的書,已然成為了出版歷史上暢銷程度的一則標尺。霍金對此,當年也是大吃一驚。

《時間簡史》榮登《紐約時報》最暢銷書榜達五十三周之久;在英國直至1993年2月止已列名倫敦的《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最暢銷書榜上達二百零五周之久。一百八十四周後,由於在這個榜上最出盡風頭而被收入金氏世界紀錄。後被翻譯為了數十種語言的版本……1988年12月,霍金在英國《獨立報》上刊文《之簡史》,講述了他的寫作野心和此書大火之後他的冷靜分析。

在寫完《時間簡史》第一章草稿之後,霍金就告訴了他的文化經紀人,「我要使它成為在機場書攤上出售的那一種書,」對方說,可你又不是懸疑小說家,這根本不可能。現在看來,是經紀人錯了。霍金下了很大功夫,才解決了如何向讀者解釋若干複雜概念的問題。霍金讀了歐洲和美國各大媒體對這本書的書評,發現了一些套路——比如談談他的殘疾,他被禁錮在輪椅之上的生活,以及霍金的理論是否會引導我們尋找到「上帝的精神」?《獨立報》認為,像《時間簡史》這樣一部嚴肅的科學著作竟然也成了巫書,霍金幽默地說:「我的妻子嚇壞了,而我卻因為寫了一部人們把它和《禪與摩託車維修工藝》相比較的書而感到甚受恭維。我希望拙作和《禪》一樣使人們覺得,他們不必自處於偉大的智慧及哲學的問題之外。」

霍金已逝,或許是時候從書架裡找到那本蒙塵的《時間簡史》,再次翻開,並在翻看幾頁之後再一次合上了。經出版社授權,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從《霍金講演錄》中節選了《之簡史》一文,與霍金告別。

《時間簡史》
史蒂芬·霍金 著  許明賢 譯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0年 

《時間簡史》之簡史

文 | 史蒂芬·霍金  譯 | 杜欣欣 等

為慶祝我的《時間簡史》所舉行的招待會迄今仍然使我大吃一驚。此書已在《紐約時報》最暢銷書榜上列名達三十七周之久,在倫敦的《星期日泰晤士報》上達二十八周之久。(它在英國比在美國出版得晚。)它被翻譯成二十種文字(如果你把美語和英語相區分的話,應算作二十一種文字)。這大大超過我在1982年首次打算寫一本有關宇宙的通俗讀物時所預料的。我的部分動機是為我女兒掙一些學費。(事實上,在本書面世時,她在上學校的最後一年。)但是其主要原因是我要向人們解釋,在理解宇宙方面我們已經走到多麼遠的地步:我們也許已經非常接近於找到描述宇宙其中的萬物的完整理論。

如果我準備花時間和精力寫一本書,就要使它有儘可能多的讀者。我以前的專業性的書都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那是一家出色的出版社,但是我覺得它並沒有真正面向我所要觸及的大眾。因此,我就和一位文化經紀人,阿爾·朱克曼接觸。他是由一位同事的親戚介紹給我的。我給了他第一章的草稿,並對他解釋道,我要使它成為在機場書攤上出售的那一種書。他告訴我說,這根本不可能。它也許很受學術界和學生的歡迎,但是要想侵入傑弗裡·阿歇爾(Jeffrey Archer,美國當代懸念通俗小說家)的領地絕無可能。

1984年我把本書的初稿交給朱克曼。他把它送交幾個出版商,並提議我接受諾頓的條件,諾頓是美國的一家相當出色的書籍公司。但是,我卻接受了拜坦姆書社的條件,這是一家更加面向大家的出版社。雖然拜坦姆並不專精於科學書籍,他們的出版物卻遍布機場書攤。他們接受我的書的緣由可能是出於他們的一位編輯彼得·古查底的興趣。他對自己工作非常盡責,並讓我把這本書重寫,寫成像他那樣的非科學家都能理解的程度。我每回寄給他重寫的章節,他都寄回一長列異議和要我澄清的問題。我好幾回想這個過程將會沒完沒了。但是他是對的:這本書因此變得好得多。

年輕時的霍金

在我接受拜坦姆條件之後不久,即得了肺炎。我不得不接受穿氣管的手術,它使我失去說話能力。在一段時間內,我只能靠揚眉來進行交流,這時另一個人指著一塊板上的字母。多虧人家所贈送給我的電腦程式,才使我可能完成此書。它是有一些緩慢,但是那時候我也思維得慢,所以我們可以配合得好。我依賴它幾乎完全重寫了初稿以回應古查底的要求。我在修改之時得到我的學生布裡安·維特的幫助。

雅各布·布朗諾夫斯基(Jacob Bronowski,英國當代人類學家)的電視系列片《人類進化》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它簡略地介紹了人類在僅僅一萬五千年內從以前的初級野人進化到現代狀態的成就。對於朝著完全理解制約宇宙定律的進展方面,我想給人們傳達一種類似的感覺。我很清楚,幾乎無人不對宇宙如何運行感興趣,但是大部分人不能理解數學方程——我本人對方程也不太在乎。其部分原因是我寫方程很困難,但主要是因為我對方程缺乏直覺。相反地,我依照圖像來思維,我的目標是要把這些頭腦中的圖像用語言在該書中表達出來,並藉助於一些熟悉的比喻和圖解。我希望用這種辦法,可以讓大多數人共享到過去二十年間物理學的顯著進步所引起的激動和成就感。

儘管避免了數學,一些思想仍然是非常陌生的、很難闡釋的。我就面臨著這樣兩難的境地:是否要冒著使人混淆的危險去解釋,還是要滑過這些難點呢?某些陌生的概念,譬如說以不同速度運動的觀察者測量同樣的一對事件時會得到不同的時間間隔,這個事實對於我所要描繪的圖像並不是根本的。所以,我覺得只要提到一下而不必深入討論即可以。但是,其他一些困難的思想對於我所要闡述的東西至關要緊。有兩種概念我覺得尤其需要包括進去。第一就是所謂的對歷史的求和。這就是宇宙不僅具有單獨的歷史的思想。對於宇宙而言,存在一整族所有可能的歷史,而且所有這些歷史都是同等實在的(不管其含義是什麼)。另一種思想便是「虛時間」,它對於賦予歷史求和以數學意義不可或缺。現在回想起來,當初我應多花工夫去解釋這兩個非常困難的概念,尤其是後者。虛時間似乎是人們在閱讀時遭遇到的最大障礙。其實,實在沒有必要準確理解何為虛時間——只要認為它和我們稱為實時間的不同即可以了。

在這本書即將出版之際,一位科學家預先收到一冊,他要為《自然》雜誌替本書寫評論,他大吃一驚地發現,該書錯誤百出,照片和圖解的排列及編號是混亂的。他電告拜坦姆書社,後者同樣大吃一驚並決定即日全部收回已印的書並銷毀。他們花了三周時間緊張地改正並重校全書,趕在四月預定的出版日期在書店推出。那時《時代》周刊刊登了我的一幅剪影。儘管如此,編輯還是為市場的需求量而驚訝。現在美國正在印第七版,而英國是第十版。

為什麼這麼多人購買它呢?我本人的立場很難客觀,所以我想列舉他人所說的。我發現大多數評論雖然是好意的,卻是不清晰的。他們喜歡遵循這樣的公式:史蒂芬·霍金患了盧伽雷病(美國的評論),或者運動神經細胞病(英國的評論)。他被禁錮在輪椅上,不能言語,只能挪動X根手指(這兒的X似乎從一變到三,依據評論者所讀的哪篇有關我的不精確的文章而定)。然而,他寫了這部至關重大的書:我們從何處來並往何處去?霍金提供的答案是宇宙既不能創生也不能毀滅:它只是存在。霍金為了表述這個思想引進了虛時間概念,對此我(評論者)有些難於理解。儘管如此,如果霍金是對的,而且我們的確找到一套完整的統一理論,我們就真正地知道了上帝的精神。(我在看校樣時差點兒刪去該書的最後一句話,即我們會知道上帝的精神。如果我那麼做的話,這部書的銷售量就會減半。)

我覺得倫敦的報紙《獨立報》的一篇文章相當清醒,它說甚至像《時間簡史》這樣嚴肅的科學著作也會變成一部巫書。我的妻子嚇壞了,而我卻因為寫了一部人們把它和《禪與摩託車維修工藝》相比較的書而感到甚受恭維。我希望拙作和《禪》一樣使人們覺得,他們不必自處於偉大的智慧及哲學的問題之外。

霍金在模擬倉裡體驗太空生活

毫無疑義,人們對於我克服殘廢而成為理論物理學家的人性好奇心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那些基於人性好奇而購書的會大失所望,因為書中有關我的身體狀況的只有兩處。這本書試圖成為一部宇宙史,而不是我的自傳。這並沒有阻止人們指責拜坦姆可恥地利用我的疾病,並責備我作為同謀允許把照片印在封面上。事實上,在合同中我對封面毫無發言權。然而,我曾鼓動拜坦姆在英國版中用一張好的照片,把美國版的那張悽慘的過時照片換下來。但是,拜坦姆堅持原封不動,據說美國公眾已經把它和我的書相認同。

有人說,大家購買我的書是因為讀了它的評論或者它上了暢銷書榜,但他們並不讀它;他們只是將其放在書架或咖啡桌上,因此不須費力讀通而僅是擁有它就值得炫耀。我斷定會有這種情形發生,但我不知是否比大多數其他的包括《聖經》和莎士比亞著作在內的嚴肅的書籍更甚。另一方面,我知道至少有一些人讀過它,因為我每天都收到一疊有關此書的信件,許多人提出問題或者給出仔細的評論,這表明他們至少讀過它,即便還不能完全理解。我還不時被街上行人攔住,他們告訴我如何欣賞此書。當然,我是比大多數作者更容易被認出,或者說更有特徵,如果不是更傑出的話。但是,我接受到的公眾祝賀的頻繁度(這使我的九歲的兒子十分難為情)似乎表明,購買此書的人士中至少有一部分的確在閱讀它。

現在人們問我下一步準備做什麼。我覺得自己肯定不會寫《時間簡史》的續集。用什麼書名呢?《時間詳史》?《時間終結之後》?《時間之子》?我的經紀人建議我允許拍一部我的傳記片。但是,如果讓演員來飾演我們,則無論是我還是我的家人的自尊心將喪失殆盡。如果我答應並協助別人來撰寫我的生平,其後果將是類似的,只不過程度減輕一些而已。當然,我不能阻止別人獨立地為我作傳,只要那不是誹謗性的,但是我想用自己正準備寫自傳的藉口來應付他們。也許我真的會寫。但是我不著急。畢竟還有許多首先要做的科學問題。

《霍金講演錄》
史蒂芬·霍金 著 杜欣欣 等譯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8年1月

……………………………………

歡迎你來微博找我們,請點這裡。

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相關焦點

  • 霍金曾稱人們不讀《時間簡史》只好奇我如何克服殘疾成科學家
    在寫完《時間簡史》第一章草稿之後,霍金就告訴了他的文化經紀人,「我要使它成為在機場書攤上出售的那一種書,」對方說,可你又不是懸疑小說家,這根本不可能。現在看來,是經紀人錯了。霍金下了很大功夫,才解決了如何向讀者解釋若干複雜概念的問題。
  • 為什麼要讀《時間簡史》?
    人們在高度讚揚他巨大的科學成就,銘記他為人類作出的傑出貢獻,讚美他堅韌不拔的生命勇氣,盛讚他的「科學鬥士」精神的同時,無不提及他的在科學界影響深遠的科學巨著《時間簡史》。霍金的這部科學著作《時間簡史》,首次出版於1988年。
  • 史蒂芬·霍金、《時間簡史》與拓寬我們認知的1988年
    我相信在朋友圈裡轉發各種文章、圖片和感想的人,即使是沒讀過這本書,可能在家中書架的角落上,也有一本盛滿了灰塵的《時間簡史》。即便沒有,想必你也見過在夜晚昏暗的路燈下,塞滿盜版書的三輪車上,賣書人會把它和《如何成為第二個馬雲》這類的書擺在最顯眼的位置。
  • 一個寫下時間簡史的人卻被時間帶走了……
    科學家研究宇宙,卻不研究你因為你比宇宙還難懂。世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他 的 一 生1963年,21歲的他不幸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病。當時,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他只能活兩年,可他一直堅強地活了下來。
  • 史蒂芬·霍金的最後一次演講
    6、時間有沒有盡頭?7、我注意過,即使是那些聲稱「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們無力改變」的人,在過馬路前都會左右看。8、科學家和娼妓都是做他們喜歡的事賺錢。9、一個人如果身體有了殘疾,絕不能讓心靈也有殘疾。10、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
  • 你可以不讀霍金的《時間簡史》,但是不能不讀霍金的這篇文章
    美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北京時間2018年3月14日去世了。霍金一生成就斐然,最能表現霍金思想的就是他的著作《時間簡史》。你可以沒讀過這本書,但是你不能不讀《宇宙的未來》這篇文章。
  • 【薦讀】我和宇宙有個約會史蒂芬·霍金《時間簡史》
    所以小編特意為大家推薦《時間簡史》這本書,說不定能跟教授一同探討呢!我們在它之中的位置如何,以及宇宙和我們從何而來?為何它是這個樣子的?愛因斯坦錯了。他說:「上帝不玩骰子」。對黑洞的研究表明,上帝不光玩骰子,甚至有時候他會把我們弄糊塗,因為他把它們丟到了看不見的地方。」
  • 《時間簡史》:來自科學界的一本暢銷書
    人們在高度讚揚他的巨大的科學成就,銘記他為人類作出的傑出的貢獻,讚美他的堅忍不拔的生命勇氣,盛讚他的「科學鬥士」精神的同時,無不提及他的在科學界影響深遠的科學巨著《時間簡史》。霍金的這部科學著作《時間簡史》,首次出版於1988年。
  • 時間永留簡史!走進《圖解時間簡史》
    霍金曾說:活著就有希望;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考;我有終身追求的理想,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圖解時間簡史》原著:[英] 史蒂芬·霍金編著:王宇琨 / 董志道
  • 在時間的長河裡流浪——檢察官讀《時間簡史》
    與公安的朋友聊天,不知怎麼聊到了《時間簡史》。霍金的這本巨著是他喜歡的書之一。對這本書,多年前我只翻過插圖版的,我有自知之明,這樣的著述雖極為清晰而機智,但讓我覺得有很多難以掌握複雜的概念。好在這本書有好幾種版本,後來我特意為自己選了一本文字版的,為了讓自己更容易體驗到星際太空的廣漠、黑洞的奇妙性質、以及物質和反物質碰撞的粒子物理的微觀世界。
  • 你都沒翻開過《時間簡史》,有什麼理由為霍金緬懷
    而這次:「你連時間簡史都沒看過雖然我除了《時間簡史》這本書和在《生活大爆炸》中和謝耳朵的對戲之外,再想不起關於他的其他關鍵詞。我承認我是如此的無知,甚至到他死我連《時間簡史》這本書都未曾翻開過,但我打心眼裡知道這肯定是整個人類群體的損失。
  • 霍金傳:用生命和時間賽跑——霍金頑強的一生觸動了我
    霍金傳:用生命和時間賽跑——霍金頑強的一生觸動了我這是我讀過非常有意義的一本書,這本書裡的主人公讓我懂得了生命竟如此的頑強,命運竟如此的多舛,他在用自己的生命和時間賽跑,在短暫的生命之旅中把自己最珍貴的知識留了下來,這本書的名字就叫做《霍金傳:用生命和時間賽跑》。
  • 從「時間簡史」到「我的簡史」 讀懂4本書感受霍金的偉大
    霍金的去世,引發全球世人的心靈震動,不知道會不會引發宇宙的一絲變化?作為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霍金引領世人開始了對「時間起始點——宇宙大爆炸奇點」、「時間終結——黑洞」、「上帝是如何啟動宇宙的?——宇宙的起源和命運」進行思索的好奇。
  • 史蒂芬·霍金:只要活著,就有希望!江山後繼有代才人出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 Stephen Hawking 史蒂芬·霍金 的 生命時間簡史As Stephen Hawking was preparing to marry his first wife, Jane, in 1964 his doctors gave him no more than two or three years
  • 為了買一本《人類簡史》,我用上了知網
    打算買本《人類簡史》看看,一搜,竟出現了好多個作者,不同的作者,書名、版式設計竟然都差不多,我就有些迷惑了,我要的是哪本的《人類簡史》呢。又研究了一下我才發現,原來暢銷書後面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山寨、克隆、跟風,就像小時候常見的「旺子」牛奶、「仙唄」餅乾。
  • 霍金演講錄之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 五、《簡史》之簡史「4」
    對於朝著完全理解制約宇宙定律的進展方面,我想給人們傳達一種類似的感覺。我很清楚,幾乎無人不對宇宙如何運行感興趣,但是大部分人不能理解數學方程——我本人對方程也不太在乎。其部分原因是我寫方程很困難,但主要是因為我對方程缺乏直覺。相反地,我依照圖像來思維,我的目標是要把這些頭腦中的圖像用語言在該書中表達出來,並藉助於一些熟悉的比喻和圖解。
  • 《時間簡史》作者史蒂芬·霍金去世,他回到了屬於他的宇宙星辰
    3月14日中午,多家中國媒體轉發外媒報導稱,世界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於今日去世,享年76歲。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時間簡史》,目前全球累積銷售已經高達2500萬冊。但《時間簡史》也險些未能與公眾見面。在完成這本著作前,霍金有過一次坦蕩的經歷。在訪問歐洲原子能研究機構在瑞士日內瓦的量子物理實驗室的時候,霍金不幸染上肺炎。由於病情嚴重,霍金被送到劍橋大學的阿登布魯克醫院進行了氣管切開手術。這次手術雖然挽救了霍金的生命,但他再也不能正常語字清晰地說話了。
  • 時間簡史?
    來源: 周浩金 舉報   據《衛報》和 BBC 報導,當今最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時間簡史
  • 中學時讀《時間簡史》,仿佛就要捕捉到宇宙的全部密碼
    夜空多了一顆最耀眼的星   據多家英國媒體報導,著名科學家史蒂芬·霍金   時間是否有朝一日會倒流,   人類的認知是否有一天會有終點。   物質的最小組成部分是什麼,   為何我們記住過去而不是將來。
  • 霍金《時間簡史》:我們都只是時空中,那微小的塵埃
    ——霍金《時間簡史》閒暇之餘,研讀了《時間簡史》這本書。雖然難讀懂,但也腦洞打開。關於時間,關於宇宙的奧秘,都有了一定的認識。作為物理學得很差的我,對於粒子、反物質的知識難以讀懂,倒不如說這是一本哲學書,讓我明白了時間的意義,去思考自然界為何如此 。雖然我只讀懂了一小部分,但我依然可以從霍金幽默的言語中看到他對自由意志、生命價值和死亡的獨特見解。教會我如何正確的看待這個世界和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