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演講錄之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 五、《簡史》之簡史「4」

2020-12-06 聯動科學自然諮詢

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 五、《簡史》之簡史「4」

  為慶祝我的《時間簡史》所舉行的招待會迄今仍然使我大吃一驚。此書已在《紐約時報》最暢銷書榜上列名達三十七周之久,在倫敦的《星期日泰晤士報》上達二十八周之久。(它在英國比在美國出版得晚。)它被翻譯成二十種文字(如果你把美語和英語相區分的話,應算作二十一種文字)。這大大超過我在1982年首次打算寫一本有關宇宙的通俗讀物時所預料的。我的部分動機是為我女兒掙一些學費。(事實上,在本書面世時,她在上學校的最後一年。)但是其主要原因是我要向人們解釋,在理解宇宙方面我們已經走到多麼遠的地步:我們也許已經非常接近於找到描述宇宙其中的萬物的完整理論。

  「4」作者註:此文原載於1988年12月的《獨立者》上。《時間簡史》榮登《紐約時報》最暢銷書榜達五十三周之久;在英國直至1993年2月止已列名倫敦的《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最暢銷書榜上達二百零五周之久。(一百八十四周後,由於在這個榜上最出盡風頭而被收入吉尼斯氏世界紀錄。)現在已被翻譯成三十三種版本。

  如果我準備花時間和精力寫一本書,就要使它有儘可能多的讀者。我以前的專業性的書都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那是一家出色的出版社,但是我覺得它並沒有真正面向我所要觸及的大眾。因此,我就和一位文化經紀人,阿爾·朱克曼接觸。他是由一位同事的親戚介紹給我的。我給了他第一章的草稿,並對他解釋道,我要使它成為在機場書攤上出售的那一種書。他告訴我說,這根本不可能。它也許很受學術界和學生的歡迎,但是要想侵入傑弗裡·阿歇爾「5」的領地絕無可能。   「5」作者註:傑弗裡·阿歇爾(Jeffrey Archer)是美國當代懸念通俗小說家。

  1984年我把本書的初稿交給朱克曼。他把它送交幾個出版商,並提議我接受諾頓的條件,諾頓是美國的一家相當出色的書籍公司。但是,我卻接受了拜坦姆書社的條件,這是一家更加面向大家的出版社。雖然拜坦姆並不專精於科學書籍,他們的出版物卻遍布機場書攤。他們接受我的書的緣由可能是出於他們的一位編輯彼得·古查底的興趣。他對自己工作非常盡責,並讓我把這本書重寫,寫成像他那樣的非科學家都能理解的程度。我每回寄給他重寫的章節,他都寄回一長列異議和要我澄清的問題。我好幾回想這個過程將會沒完沒了。但是他是對的:這本書因此變得好得多。

  在我接受拜坦姆條件之後不久,即得了肺炎。我不得不接受穿氣管的手術,它使我失去說話能力。在一段時間內,我只能靠揚眉來進行交流,這時另一個人指著一塊板上的字母。多虧人家所贈送給我的電腦程式,才使我可能完成此書。它是有一些緩慢,但是那時候我也思維得慢,所以我們可以配合得好。我依賴它幾乎完全重寫了初稿以回應古查底的要求。我在修改之時得到我的學生布裡安·維特的幫助。

  雅各布·布朗諾夫斯基「6」的電視系列片《人類進化》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它簡略地介紹了人類在僅僅一萬五千年內從以前的初級野人進化到現代狀態的成就。對於朝著完全理解制約宇宙定律的進展方面,我想給人們傳達一種類似的感覺。我很清楚,幾乎無人不對宇宙如何運行感興趣,但是大部分人不能理解數學方程——我本人對方程也不太在乎。其部分原因是我寫方程很困難,但主要是因為我對方程缺乏直覺。相反地,我依照圖像來思維,我的目標是要把這些頭腦中的圖像用語言在該書中表達出來,並藉助於一些熟悉的比喻和圖解。我希望用這種辦法,可以讓大多數人共享到過去二十年間物理學的顯著進步所引起的激動和成就感。   「6」譯者註:雅各布·布朗諾夫斯基(Jacob Bronowski)是英國當代人類學家。

  儘管避免了數學,一些思想仍然是非常陌生的、很難闡釋的。我就面臨著這樣兩難的境地:是否要冒著使人混淆的危險去解釋,還是要滑過這些難點呢?某些陌生的概念,譬如說以不同速度運動的觀察者測量同樣的一對事件時會得到不同的時間間隔,這個事實對於我所要描繪的圖像並不是根本的。所以,我覺得只要提到一下而不必深入討論即可以。但是,其他一些困難的思想對於我所要闡述的東西至關要緊。有兩種概念我覺得尤其需要包括進去。第一就是所謂的對歷史的求和。這就是宇宙不僅具有單獨的歷史的思想。對於宇宙而言,存在一整族所有可能的歷史,而且所有這些歷史都是同等實在的(不管其含義是什麼)。另一種思想便是「虛時間」,它對於賦予歷史求和以數學意義不可或缺。現在回想起來,當初我應多花工夫去解釋這兩個非常困難的概念,尤其是後者。虛時間似乎是人們在閱讀時遭遇到的最大障礙。其實,實在沒有必要準確理解何為虛時間——只要認為它和我們稱為實時間的不同即可以了。

  在這本書即將出版之際,一位科學家預先收到一冊,他要為《自然》雜誌替本書寫評論,他大吃一驚地發現,該書錯誤百出,照片和圖解的排列及編號是混亂的。他電告拜坦姆書社,後者同樣大吃一驚並決定即日全部收回已印的書並銷毀。他們花了三周時間緊張地改正並重校全書,趕在四月預定的出版日期在書店推出。那時《時代》周刊刊登了我的一幅剪影。儘管如此,編輯還是為市場的需求量而驚訝。現在美國正在印第七版,而英國是第十版「7」。   「7」作者註:截至1993年4月,在美國印了精裝的第四十版和平裝的第十九版,而在英國是精裝的第三十九版。

  為什麼這麼多人購買它呢?我本人的立場很難客觀,所以我想列舉他人所說的。我發現大多數評論雖然是好意的,卻是不清晰的。他們喜歡遵循這樣的公式:史蒂芬·霍金患了盧伽雷病(美國的評論),或者運動神經細胞病(英國的評論)。他被禁錮在輪椅上,不能言語,只能挪動X根手指(這兒的X似乎從一變到三,依據評論者所讀的哪篇有關我的不精確的文章而定)。然而,他寫了這部至關重大的書:我們從何處來並往何處去?霍金提供的答案是宇宙既不能創生也不能毀滅:它只是存在。霍金為了表述這個思想引進了虛時間概念,對此我(評論者)有些難於理解。儘管如此,如果霍金是對的,而且我們的確找到一套完整的統一理論,我們就真正地知道了上帝的精神。(我在看校樣時差點兒刪去該書的最後一句話,即我們會知道上帝的精神。如果我那麼做的話,這部書的銷售量就會減半。)

  我覺得倫敦的報紙《獨立者》的一篇文章相當清醒,它說甚至像《時間簡史》這樣嚴肅的科學著作也會變成一部巫書。我的妻子嚇壞了,而我卻因為寫了一部人們把它和《禪與摩託車維修工藝》相比較的書而感到甚受恭維。我希望拙作和《禪》一樣使人們覺得,他們不必自處於偉大的智慧及哲學的問題之外。

  毫無疑義,人們對於我克服殘廢而成為理論物理學家的人性好奇心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那些基於人性好奇而購書的會大失所望,因為書中有關我的身體狀況的只有兩處。這本書試圖成為一部宇宙史,而不是我的自傳。這並沒有阻止人們指責拜坦姆可恥地利用我的疾病,並責備我作為同謀允許把照片印在封面上。事實上,在合同中我對封面毫無發言權。然而,我曾鼓動拜坦姆在英國版中用一張好的照片,把美國版的那張悽慘的果實照片換下來。但是,拜坦姆堅持原封不動,據說美國公眾已經把它和我的書相認同。

  有人說,大家購買我的書是因為讀了它的評論或者它上了暢銷書榜,但他們並不讀它;他們只是將其放在書架或咖啡桌上,因此不須費力讀通而僅是擁有它就值得炫耀。我斷定會有這種情形發生,但我不知是否比大多數其他的包括《聖經》和莎士比亞著作在內的嚴肅的書籍更甚。另一方面,我知道至少有一些人讀過它,因為我每天都收到一疊有關此書的信件,許多人提出問題或者給出仔細的評論,這表明他們至少讀過它,即便還不能完全理解。我還不時被街上行人攔住,他們告訴我如何欣賞此書。當然,我是比大多數作者更容易被認出,或者說更有特徵,如果不是更傑出的話。但是,我接受到的公眾祝賀的頻繁度(這使我的九歲的兒子十分難為情)似乎表明,購買此書的人士中至少有一部分的確在閱讀它。

  現在人們問我下一步準備做什麼。我覺得自己肯定不會寫《時間簡史》的續集。用什麼書名呢?《時間詳史》?《時間終結之後》?《時間之子》?我的經紀人建議我允許拍一部我的傳記片。但是,如果讓演員來飾演我們,則無論是我還是我的家人的自尊心將喪失殆盡。如果我答應並協助別人來撰寫我的生平,其後果將是類似的,只不過程度減輕一些而已。當然,我不能阻止別人獨立地為我作傳,只要那不是誹謗性的,但是我想用自己正準備寫自傳的藉口來應付他們。也許我真的會寫。但是我不著急。畢竟還有許多首先要做的科學問題。

相關焦點

  • 從「時間簡史」到「我的簡史」 讀懂4本書感受霍金的偉大
    《時間簡史》宇宙的存在與意義,人類的存在和意義,在上個世紀即將結束的時候,人類似乎終於找到了答案,逐漸到達了解宇宙之謎的邊緣。這都跟1988年出版的,霍金撰寫的宇宙學科普著作《時間簡史》有關。提到霍金寫過什麼書,相信很多人想到的,都是這本《時間簡史》。
  • 霍金逝世 享年76歲!
    霍與妻兒在牛津大學1988年,霍金出版《時間簡史》,解釋宇宙、黑洞和大爆炸等天文物理學理論。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 《時間簡史》中文譯者將為霍金作翻譯
    霍金將在杭州作公眾演講的消息,令眾多宇宙學愛好者欣喜不已,但不少人也在擔心,霍金的英文演講自己能否「聽懂」?現在這種擔心可以免除,經本報牽線搭橋,霍金的學生、《時間簡史》等科普名著的中文譯者吳忠超教授將擔任公眾演講的翻譯。
  • 從《時間簡史》到《黑洞不是黑的》霍金的「科學洞見」在這些巨著
    原標題:從《時間簡史》到《黑洞不是黑的》,霍金一生的「科學洞見」都在這些巨著裡 追蹤他的思想家的生涯,他解釋早夭的前景如何迫使他取得一個又一個智慧的突破,還論及他的傑作——20世紀標誌性著作之一的《時間簡史》的本源。   這部清晰的、親切的、明智的《我的簡史》為我們打開通往霍金個人宇宙的一扇窗戶。
  • 回憶霍金之《時間簡史》(序章)
    對於霍金先生的離世冷言深深的感覺到理論物理學界又失去了一位殿堂級的神人,最重要的一點是:霍金先生所提出的許多理論都沒有得到證實,這是最讓人痛心的一件事情。霍金先生一生都致力於科普事業,《時間簡史》是霍金先生一生中最知名的著作。
  • 霍金著作有哪些 霍金代表作品介紹
    霍金髮表的著作包括:與G.F.R.艾利斯合著的《時空的大規模結構》,與W.以色 列合著的《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世紀眺望》和與W.以色列合著的《重力300年》以及《果殼中的宇宙》。霍金教授是現代科普小說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寫的《時間簡史》,這是一篇優秀的天文科普小說。
  • 三分鐘讀懂霍金的《時間簡史》和《果殼中的宇宙》
    長大後雖然明白了天上銀河不是人間詩畫,卻並不明白浩瀚的宇宙之博大之深邃之久遠,霍金的《時間簡史》則讓我明白,浩瀚的銀河也不過是宇宙之滄海一粟。是什麼使霍金這個被盧伽雷病禁錮在輪椅上達20年之久的科學家受到全世界人們的欽佩?是宇宙的神奇?還是時空的微妙?或者說是《時間簡史》中所蘊涵的神秘與力量?英國《星期日時報》稱霍金為「童真好奇與天才智慧的結合,當我們領略霍金宇宙之際,為他精神的瑰麗所驚異」。
  • 離開輪椅回歸宇宙 霍金用時間譜下一段簡史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時間簡史》作家霍金逝世,享年76歲。史蒂芬·霍金是現代最偉大的、最為人熟知的物理學家之一。我們永遠不會真正理解他的宇宙論、大爆炸理論、黑洞蒸發理論等在物理學界的意義。霍金的《時間簡史》卻以世界上最暢銷科學著作的成功,將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帶入了現代物理學、宇宙學的世界。
  • 黑洞不黑?一起去看看霍金眼中的宇宙
    霍金的「黑洞輻射」思想漸漸地被理論物理學界所接受。這一思想已成為連接宇宙學與量子力學兩大領域的重要環節。1985年,霍金徹底失去了說話的能力,在演講和回答問題時,只能依靠語音合成器來完成。就在此時,霍金的黑洞思想也碰到麻煩。霍金的黑洞研究已經進入第15年,黑洞方程和理論已經被學術界廣為接受。幾乎沒有人再認為「霍金輻射」是一個值得懷疑的懸念。但霍金卻發現了其中令人疑惑的東西。
  • 《時間簡史》等霍金系列著作電子書全面上線 - 湖南頻道
    通訊員 楊波 供圖  紅網長沙12月10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秦芳 通訊員 楊波)記者從湖南科技出版社了解到,12月10日,史蒂芬·霍金系列著作電子版全面上線,其中《時間簡史》,更是第一次以圖文形式出現在電子屏幕。    「我們在幾乎對世界毫無了解的情形下生活著。
  • 霍金去世:偉大的霍金,依然活在時間簡史裡
    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 細品《時間簡史》:宇宙的魅力無窮無盡
    在宇宙中,你總可以將一個事件解釋為由另一個更早的事件引起的,但是只有當宇宙存在某個開端時,才能用這種方法解釋他本身的存在。不知不覺時間過得如此之快,霍金去世已經兩年了。在2018年,聞名世界的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了,這個消息一出,震驚全世界。
  • 聽霍金講述黑洞: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視頻)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聽力>聽力視頻>新聞視頻>正文聽霍金講述黑洞: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視頻) 2019-04-11 09:11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時間簡史》解讀
    這些年,出現了很多叫《什麼什麼簡史》的書,比如說《萬物簡史》,《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之類的,而霍金教授的《時間簡史》,就是開創了這個命名方法的先河。《時間簡史》這本書並不是很厚,只有200多頁,十幾萬字,但是書中涵蓋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從相對論到量子力學,從宇宙膨脹到基本粒子,從黑洞到蟲洞,霍金教授都進行了介紹。
  • 預告|走進「時間簡史」 · 探索「宇宙奧秘」
    《時間簡史》《時間簡史》是一本世界知名的科普讀物,在全球引起無數讀者研讀、追捧。從1992年霍金的《時間簡史》中文簡體字版在中國大陸首發,初版只印3000冊,到2002年8月《時間簡史》已印刷了27次,累計印數為40多萬冊。
  • 霍金的《時間簡史》讀後感
    霍金的《時間簡史》讀後感我所了解的霍金是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20世紀70年代,他和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皆隨著時間的增加,黑洞的面積不減。
  • 集電子書資源丨《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我的簡史》《黑洞不是黑的》五部合集(pdf、epub、mobi、azw3
    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在1998年首版以來的歲月裡,已成為全球科學著作的裡程碑。它被翻譯840種文字,銷售了1000萬冊,成為國際出版史上的奇觀。《時間簡史(插圖版)》內容是關於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識。但是從那以後無論在微觀還是宏觀宇宙世界的觀測技術方面都有了非凡的進展。
  • 霍金小傳 | 時間永留簡史,世間再無霍金
    霍金者,宇宙超絕之人才也。其生,世人因之鼓舞;其逝,天地為之哀泣。其生也,伽利略去之三百周年也;其逝也,愛因斯坦之一百三十九周年誕辰也。「天不生夫子,萬古如長夜也。」現代科學之巨擘何以綿延而不衰耶?蓋精神相續,志氣相銜,夢想待成,事業未競也。時間永留簡史,世間再無霍金也。
  • 霍金演講錄之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 二、牛津和劍橋
    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 二、牛津和劍橋  我父親非常希望我能進牛津或劍橋。他本人上過牛津的大學學院,所以他認為我應該申請這個學院,這樣我被接受的機會更大些。那時大學學院沒有數學的研究員,這是他要我學習化學的另一個原因:我可以嘗試自然科學而非數學方面的獎學金。
  • 14期贈書《時間簡史》| 時間只留簡史,世間再無霍金!
    》| 時間只留簡史,世間再無霍金!宇宙是無限的還是有限的?霍金教授遨遊到外層空間奇異領域,對遙遠星系、黑洞、夸克、大統一理論、「帶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質、「時間箭頭」等進行了深入探討——其出乎意外的含義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