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中午,多家中國媒體轉發外媒報導稱,世界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於今日去世,享年76歲。
霍金全名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出生於英國牛津,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

即使身體不便,霍金依然憑藉著超強的毅力,完成了一本本物理學著作。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時間簡史》,目前全球累積銷售已經高達2500萬冊。
但《時間簡史》也險些未能與公眾見面。在完成這本著作前,霍金有過一次坦蕩的經歷。在訪問歐洲原子能研究機構在瑞士日內瓦的量子物理實驗室的時候,霍金不幸染上肺炎。由於病情嚴重,霍金被送到劍橋大學的阿登布魯克醫院進行了氣管切開手術。這次手術雖然挽救了霍金的生命,但他再也不能正常語字清晰地說話了。不過霍金的一位朋友為他設計了一個可用手操控的小型電腦語音合成器來「說話」,這對霍金的生活和工作產生了很大幫助。
在《時間簡史》裡,霍金用最前沿的物理學知識,闡述了宇宙和時間的概念。
霍金對「時間簡史」的解釋是「從大爆炸到黑洞」,意思是假定時間和空間是由宇宙大爆炸開始,演化到黑洞結束。
《時間簡史》一書著重解答人類最古老的命題:時間是有始有終的嗎?宇宙是怎樣誕生的?它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霍金在該書中用自己全新的物理理論回答了有關宇宙的基本問題。在具體寫作時,他放棄了所有數學的理論公式,將關於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首次用簡明、易懂的語言介紹給一般讀者,致力於讓更多的人去了解自己生存的宇宙,該書因此成為將高深的理論物理通俗化的科普範本。
2018年3月14日,霍金去世,回到了屬於他的宇宙星辰。
@21世紀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