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霍金——他屬於星辰宇宙

2021-02-21 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

2018年3月14日,著名物理學家、宇宙學家、數學家——史蒂芬·霍金逝世,享年76歲。病魔雖折磨他的身體,但他的生命力卻從不堪的身軀中蓬勃而生。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 , 1942年1月8日 ),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與理論物理學系物理學家,著名物理學家、宇宙學家、數學家。畢業於牛津大學、劍橋大學,1979年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後為榮譽盧卡斯數學教授(牛頓曾任此職,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教授職位)。

作品&榮譽

他的代表作品有《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等,獲得榮譽有總統自由勳章(2009年)、科普利獎(2006年)、沃爾夫物理獎(1988年)、愛因斯坦獎章(1978年)等。

霍金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和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被譽為「宇宙之王」。

霍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他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病),癱瘓並且不能說話。儘管如此,霍金不願向惡疾低頭,所以與之鬥爭。潔恩後來說,「有些人稱這為決斷,有些人稱這為固執,而我曾經在很多時候稱這為既果斷又固執。」

浩瀚宇宙即是他的宇宙,星辰大海即是他眼中的光芒。

此時他的離開必是去往這星辰宇宙。

他給這個世界獻上了太多不可思議,茫茫人海,未曾有幸與他謀面的太多,而他的偉大,是讓這茫茫人海對他懷以崇高的敬意。

撰稿 CSE創想工作室 張一賢

文章資料來自網絡

編輯 CSE創想工作室 張藝璇

相關焦點

  • 《時間簡史》作者史蒂芬·霍金去世,他回到了屬於他的宇宙星辰
    3月14日中午,多家中國媒體轉發外媒報導稱,世界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於今日去世,享年76歲。這次手術雖然挽救了霍金的生命,但他再也不能正常語字清晰地說話了。不過霍金的一位朋友為他設計了一個可用手操控的小型電腦語音合成器來「說話」,這對霍金的生活和工作產生了很大幫助。在《時間簡史》裡,霍金用最前沿的物理學知識,闡述了宇宙和時間的概念。
  • 屬於星辰宇宙的人類——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與理論物理學系物理學家,著名物理學家、宇宙學家、數學家。霍金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和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被譽為「宇宙之王」。他的代表作品有《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等。
  • 紀念丨史蒂芬·霍金去世,仰望星空的人,成為了星空
    今天霍金去世,王俊凱發文緬懷,「您永遠屬於宇宙星辰,您的教誨我也會銘記在心。」而今天熄滅的太陽,就是他自己。有關史蒂芬·霍金的一切都是迷人的:他在絕境中的病體下深藏的天才;他那只有一塊肌肉活動的臉上露出的意味深長的微笑;還有他那機器人的聲音,這種特別的聲音邀請大家分享他的發現的快樂,與他的思想一同去漫遊宇宙最奇異的角落。
  • 宇宙裡再見,史蒂芬·霍金
    《萬物理論》講述了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簡·王爾德始於劍橋大學的愛情故事及霍金患病前後的勵志傳奇。這部電影的主演還獲得2015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雖然影片主線是愛情故事,但多處都體現了霍金對科學的專注。
  • 霍金逝世,享年76歲,他回他的宇宙了!
    就在剛剛一則新聞刷爆了各大媒體平臺著名天文學、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
  • 世界唏噓聲中送別霍金——「他回到了星辰宇宙」
    【環球時報駐英國、德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青木 本報特約記者 丁雨晴 候濤 範凌志 李司坤】「最接近外星人的地球人走了」「他回到了星辰宇宙」「時間永留簡史」……14日中午,一則名人訃告在中國網友的朋友圈瞬間刷屏。
  • 史蒂芬·霍金,戲稱自己是最懶惰學生的他,演繹了傳奇的一生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在2018年3月14日離開了我們,享年76歲,離開了他一直鍾愛的無窮無盡的宇宙世界而在他離開的這一天,人們才開始真正認識霍金這位偉人>鄰居眼中的古怪家庭史蒂芬·霍金,全名史蒂芬·威廉·霍金,出生於1942年1月8日。
  • 關於史蒂芬·霍金,你必須知道的幾部紀錄片
    據英國BBC等外媒14日報導,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他生於伽利略忌日,死於愛因斯坦的誕辰。1942.1.8—2018.3.14, 他留給我們兩項重要的學術貢獻——「奇點定理」和「霍金輻射」。
  • 《萬物理論》:霍金,生命長河中的一位偉人,宇宙星辰是他的歸宿
    《萬物理論》:霍金,生命長河中的一位偉人,宇宙星辰是他的歸宿電影《萬物理論》是用來記述霍金青年時代的一部影片,很幸運能和這樣的人生活在一個時代,他的離去是全人類的損失,我們普通人對於霍金的了解呢,都是在新聞和百度百科裡。
  • 史蒂芬·霍金去世,仰望星空的人成為了星空
    他是一名偉大的科學家,一個卓越的人,他的工作成功將會在未來許多年繼續存在下去。他的勇氣和堅持以及他的天才與幽默鼓舞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他曾經說過:『如果不能為你所愛的人提供一個家,宇宙就沒有什麼意義了。』我們將會永遠懷念他。」霍金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1979至2009年任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是英國最崇高的教授職位。
  • 史蒂芬·霍金的追悼會歡迎「時間旅行者」
    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於今年三月去世,而他的骨灰將於6月葬在西敏寺(又譯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在最後一次展示這位偉大科學家的智慧和對物理學領域的貢獻的儀式上,似乎「時間旅行者」已出現在客人名單上。
  • 史蒂芬·霍金去世 他是這時代知名度最高的科學家
    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今日去世,享年76歲。霍金去世的消息在國內引起外巨大反響。
  • 霍金:一顆星辰隕落了!帶你看霍金與中國的故事
    史蒂芬·霍金,在伽利略的忌日誕生,在愛因斯坦的生日去世,他們都屬於星辰。他於1959年在牛津取得自然科學一級榮譽學士學位,20歲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21歲時霍金患上了罕見的運動神經元病,全身肌肉逐漸萎縮,只有幾根手指能活動,後來連說話也只能利用貼在臉上的傳感器感應臉頰肌肉運動來打字,再用電腦發聲。每兩個句子之間,以電腦不斷發出的細微「滴——滴——」聲間隔。  運動神經元病俗稱漸凍症,是一種漸進性、神經退行性疾病。
  • 史蒂芬·霍金
    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其代表作包括《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等。
  • 當宇宙星辰遇上古詩詞,文人也瘋狂!
    當宇宙星辰遇上古詩詞,文人也瘋狂!三垣二十八宿、恆星背景、行星運轉、空間判斷…… 如果這些「硬核」的知識點出現在古詩詞中,我們該如何解讀古人借星辰表達的情愫呢?那麼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探尋這背後的答案吧!
  • 一代科學巨匠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3月14日中午消息,據多家英國媒體報導
  • 宇宙中有無數的星辰,為什麼我們的星空沒有被填滿?
    宇宙中有無數的星辰,我們的的星空應該被星辰填滿,整個星空應該亮如白晝,為什麼會有大片的黑暗,星辰只是點綴其中呢?可事實上我們的星空卻是大片的黑暗中點綴著少量星辰。奧伯斯自己試著解釋這一切,他說宇宙中還是有氣體和塵埃的,它們會擋住光線,但實際上這個解釋不正確,因為哪怕是氣體和塵埃在吸收了大量光線後也會被點亮,它們也會向外發射電磁波,在我們看來會和星辰一樣是亮的。
  • 史蒂芬·霍金:只要活著,就有希望!江山後繼有代才人出
    史蒂芬·霍金在1964年準備與他第一任妻子簡結婚時,醫生認為他很難活過兩三年。真 愛Someone says that life is short, but there are a lot to learn. A life is like a series of isolated moments.
  • 史蒂芬·霍金——以研究太空而聞名,但他更關心地球上的生命
    史蒂芬·霍金,人們將永遠銘記這位為人類探索外太空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他對合併量子力學的概念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進行了開創性研究,讓我們對黑洞有新的理解。而他的代表作《時間簡史》,讓高深莫測的自然宇宙和歷史概念為大眾所接受。
  • 史蒂芬·霍金去世,冥冥中他與愛因斯坦也有這樣一絲牽絆
    139年前的今天,愛因斯坦來到了這個世上,他提出的「相對論」重新定義了時間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