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公安的朋友聊天,不知怎麼聊到了《時間簡史》。霍金的這本巨著是他喜歡的書之一。對這本書,多年前我只翻過插圖版的,我有自知之明,這樣的著述雖極為清晰而機智,但讓我覺得有很多難以掌握複雜的概念。好在這本書有好幾種版本,後來我特意為自己選了一本文字版的,為了讓自己更容易體驗到星際太空的廣漠、黑洞的奇妙性質、以及物質和反物質碰撞的粒子物理的微觀世界。
掩卷沉思。科學除了它的實用價值外,還有一個精神上的價值——超塵拔俗、清心解憂的價值。雖然科學並不能保證所有的問題都能找到最後的答,但是,夜深人靜,當你仰望天象,腦海裡突然冒出一些煩瑣問題的時候,你的精神便會驟然升華到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的絕高的人生境界。
由此我聯想到生命。人生寄存的時間一般在70年左右。寄存的兩頭,都是無窮大。人從無窮大來,然後再回到無窮大去。所謂人生,就是夾在兩頭無窮大之間的一瞬間。我們努力的方向應是化這短暫的瞬間為永久的價值。老子、孔子、牛頓、愛因斯坦等人,都是化短暫人生為浩氣長存的偉人:「生而必死,聖賢無異於眾人也。死而不亡,與天地並久,日月並明,其為聖賢乎!」精神可以永存,軀體則不能。天體還有隕落之時,何況我們這些不到區區兩米的軀體!
在電視短片裡,我曾經見到過作者——世界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那是一個弱小的身軀,稍向右側傾斜地靠在——或者是被安放在輪椅車背上,除了他的目光,似乎見不到有任何動作——他的輪椅上裝滿了大大小小的機械和電腦,他的面前有顯示屏和特殊的鍵盤,這是IBM公司專門為他設計製造的,所以他才能自如地操縱輪椅,才能傳達自己的思維,才能延續他的生命。而正是這位高度殘疾之身而能寫如此經典著作的精神和業績,我的內心對他充滿了深深的敬意。
時鐘往復,星辰自轉,回不到同一基點,空間有限,時間是一支不停的箭,讓遠去的更遠,世界由此沒有了界限,宇宙裡沒有昨天今天明天,宏觀在膨脹,微觀則以光速運轉個體和天體,各有一條延續的時線,恰似流浪的足跡----有起點無終點,也許終點就是生命的終點。
由此聯想到我們從事的法律工作。一個國家的法治就像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你要給他時間,去呵護,關懷教育他。經過幾代人的努力,這個法治嬰兒總有長大成熟的一天。任何一個國家的法治路程也不是一氣呵成的,是經過了多少人的努力甚至犧牲才有了今天的法治比較完善的結果。我國法治剛剛走過了20年的路程,比起西方發達國家的法治路程來說,這是很短暫的。我們承認中國的法治還不是很完善、很健全,但我們也不能否認中國的法治在一天天的進步。法治的「嬰兒」在一天天的長大成熟。
法治的進程需要時間,法治的進程需要是我們法律工作者不懈地努力,法治的進程需要社會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相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國法治現代化的實現並不僅僅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從來沒有最恰當的預言,時間的長河,我們看不到起點,也不知道終點。過去的時間總也無法再回頭,我們執法者唯一能做的,大概也只能是儘可能地利用好眼前的時間,當回首時可以多幾份欣慰,少幾份遺憾。
(作者單位:揚州開發區檢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