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邀請是假,抓捕是真!美國指控華人科學家:竊取美國晶片技術

2020-07-03 指尖先鋒

引言

我們都知道,我國在晶片科技領域上落後於美國。其實之前我國是有機會在晶片上領域上追上美國的腳步,但是一切都被美國扼殺了。張浩就是我國專攻晶片的一位科學家,並且和他的團隊在這塊領域上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張教授在一次參加美國學術會議邀請時,剛到美國,一下飛機就被美國方面逮捕了,並污衊張教授涉嫌盜取美國的晶片技術。

學術邀請是假,抓捕是真!美國指控華人科學家:竊取美國晶片技術

張浩及其團隊在晶片上的成就

美國在科技領域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美國也利用了他在很多領域上的專利成就來壟斷市場。其中美國在微機電濾波晶片的核心技術上也是一直都領先全球,而該領域上的市場也幾乎都被美國的企業給壟斷了。

學術邀請是假,抓捕是真!美國指控華人科學家:竊取美國晶片技術

但是張浩教授從美國回國後,就帶領著他的團隊開始致力於微機電濾波晶片的研發。在他們的苦心鑽研下,終於在微機電濾波晶片領域上獲得了很大的突破,成為了該領域上的領軍人物。而且他和他的團隊在微機電濾波晶片上獲得了200餘項的專利,成功了打破了美國在微機電濾波晶片上的技術壟斷。

學術邀請是假,抓捕是真!美國指控華人科學家:竊取美國晶片技術

學術邀請是假,抓捕是真

張浩教授取得的成功已經嚴重的影響了美國在科技領域上的地位,也讓美國的利益受損。於是美國就給張浩教授發出了學術會議交流的邀請,也沒有想太多,張教授就直接去美國應邀了。但是美國的學術邀請為假,而對張教授的抓捕才是真的。

學術邀請是假,抓捕是真!美國指控華人科學家:竊取美國晶片技術

在張教授剛剛抵達美國,就在下飛機的那一刻,就被美國給逮捕了。美國不僅逮捕了張教授,還將張教授身上攜帶的有關晶片技術的資料給奪走了,污衊張教授盜取美國的晶片技術帶回中國發展。

學術邀請是假,抓捕是真!美國指控華人科學家:竊取美國晶片技術

直到現在張教授還被扣押在美國,距今已經5年過去了。這5年來,張教授不能回到祖國和家人團圓,同時也不能再做學術研究,這對一個科學家來說是多麼的殘酷。直到今年的8月份,才會對此案件做最終的判決。

學術邀請是假,抓捕是真!美國指控華人科學家:竊取美國晶片技術

美國為了抑制我們國家的發展,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但是我們國家並沒有倒在美國的打壓下,反而越挫越勇,發展十分迅速。每次都在美國的打壓下脫穎而出,中國好樣的!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前往美國開會,剛下飛機就被捕,美媒:竊取晶片技術
    美方政府對華為的晶片禁令,和對孟晚舟的囚禁陷害,代表著他們已經徹底不再顧忌兩方的關係交流,做好了和中國冷戰的決定!而美方這樣做的原因非常的明顯,就是害怕中國科技超越美國,畢竟中方這些年的發展就好像開了加速器一樣!其實,美方對中國的科技制裁很久以前就開始了!還記得在2015年的時候,我國天津大學的張浩教授被美方學術會議邀請,參加研討交流。
  • 天大教授張浩被美國指控竊取晶片技術,到底誰才是「技術小偷」?
    諾思公司反訴美企:到底誰才是「技術小偷」? 2015年5月,美國逮捕並指控張浩「串謀經濟間諜活動」,認為張浩與其同事龐慰在美國工作時竊取了行業巨頭安華高科技公司的濾波晶片相關資料,把其帶回天津大學並以此為創建合資公司諾思微系統,接下來,諾思生產的晶片被出售給中國國家機構和一些公司。
  • 為打壓中國濾波器晶片發展,美國誘捕我國科學家,來竊取專利
    一直以來都是美國在,世界上佔據著絕對的話語權,但是近年來中國迅速發展,科技騰飛,國際地位也越來越高,因此受到了美國的忌憚。在2015年美國以學術研究為由,邀請了天津大學的教授張浩前往美國。  但是在張浩去了美國沒多久,就被美國相關部門逮捕了,並且指控他「串謀間諜經濟活動」。而且認為張浩在美國期間盜取了濾波晶片技術,回國以後在於天津大學與創建了合資公司諾思微系統。
  • 《科學》雜誌官網:美國政府無端冤枉華人科學家洩密
    多名華人科學家「被間諜」的冤案近來引發廣泛關注,美國權威雜誌《科學》網站近日發表長篇通訊指出,近年來被美國政府冤枉為間諜的華人科學家數量之多「令人吃驚」,導致華人科學家人人自危,擔心與中國的正常合作招來美國政府無端猜疑。 文章寫道,越來越多的華人科學家成為美國司法部「不恰當的目標」,數量之多「令人吃驚」。
  • 為打壓中國濾波器晶片發展,美國竊取中國專利,誘捕中國科學家
    多種科技技術的研發、創新已經成為了時代的主流。不知道大家對我國濾波器晶片研發者被美國拘捕的事情有沒有了解?美國為了打壓中國濾波器晶片發展,誘捕中國科學家,竊取中國專利,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分析:l 這件事情的始末都令人非常憤慨,據悉在2015年的5月19號時,美國宣稱誠邀微機電濾波晶片領域的「領頭羊」張浩參加美國的學術大會。
  • 天大教授張浩在美被定罪,美國打擊國產晶片的又一張黑網!
    最近,天津大學教授張浩被美國加州聖何塞法院裁定竊取商業機密罪,最終判決將在8月底發布。事情起因於15年5月,天津大學教授、諾思微系統首席科學家張浩受邀前往美國參加學術研討會,剛落地美國便遭到逮捕。美國為何不遺餘力抓捕一名中國教授?
  • 多名在美華人科學家接連被捕,美國或試圖肅清科學界華人
    近日,又一名著名華人科學家——前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王擎在美被逮捕。在上繳護照,繳納10萬美元高額保釋金後,王擎目前得到保釋。近一周,已經有三名著名華人科學家在美被逮捕、判刑。在美國克利夫蘭州立大學從助理教授做到正教授。2001年,王擎出任克利夫蘭診所心血管遺傳中心主任。克利夫蘭診所是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的一家非營利性多專業學術醫療中心,被譽為世界最著名的醫療機構之一。
  • 華人生物學家在美遭判刑,抓捕過程細思極恐...
    美國新冠疫情異常嚴峻,卻仍沒有放棄對那些曾參與中國人才計劃學者的迫害。5月11日,美國司法部發布新聞稱,著名華人生物學家、前美國埃默裡大學終身教授李曉江被美國某地方法院判為重罪,緩刑一年,罰款35089美元。而美方指控李曉江的罪名是未如實披露個人稅收。
  • 美國瘋狂迫害我國科學家,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而張浩之所以被美國陷害,是因為他的諾思(天津)微系統有限公司研製的濾波晶片打破了美國在該領域的技術壟斷和封鎖,而濾波晶片是現代無線通信、5G、物聯網、人工智慧等諸多行業的核心部件。張浩的被捕可以說是誘捕。2015年5月,美國邀請張浩赴美參加國際微波會議。5月16日,張浩一下飛機,就被FBI逮捕。
  • 盤點近年來被美國「針對」的華裔科學家
    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戰略的不斷深化,經濟技術迎來了的高速發展,許多高精尖技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甚至是第一。我國以驚人的速度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體,並大有趕超美國之勢。正因為如此,美國深深感到了危機,通過外交、貿易戰、技術封鎖等手段企圖掣肘與打壓中國的快速崛起,同時開始阻止兩國的正常科技交流,更有甚者針對與我國進行科技交流的科學家,尤其是華裔的科學家。
  • 美國裁定天津大學張浩竊取FBAR濾波器機密等3項罪名成立
    兩人利用竊取的資料改進了無線電濾波器技術,在美國和中國申請專利,並通過在加勒比海地區開曼群島的一家空殼公司出售這些信息。報導稱,張浩涉嫌竊取的FBAR濾波器技術可以被用於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和其他聲學儀器。該技術過濾進出的無線信號,這樣用戶僅接受和發送其想發送的特定通訊。除了消費品用途外,該技術也被用於一系列軍事和國防通訊技術中。
  • 華人生物學家在美遭抓捕判刑 「美式恐怖」何時休
    原標題:華人生物學家在美遭抓捕判刑,「美式恐怖」何時休美國新冠疫情異常嚴峻,卻仍沒有放棄對那些曾參與中國人才計劃學者的迫害。5月11日,美國司法部發布新聞稱,著名華人生物學家、前美國埃默裡大學終身教授李曉江被美國某地方法院判為重罪,緩刑一年,罰款35089美元。而美方指控李曉江的罪名是未如實披露個人稅收。這與他被起訴的罪名,也是去年5月埃默裡大學突然解僱李曉江並關閉其實驗室聲稱的原因「隱瞞在中國兼職,欺詐美國政府薪資」非常不同。
  • 《自然》雜誌:打壓逼走華人科學家,是美國的巨大損失
    》的文章,該雜誌採訪大量美國科學家及研究負責人後發現,許多美國科學家擔心,美國政府對校園裡外國科研人員的打壓,正把他們從美國趕走,而他們的離去將是美國創新領域的巨大損失。幾位接受《自然》雜誌採訪的科學家表示,他們知道一些來自中國的研究人員因為感到緊張或不安而離開了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生物學家愛麗絲表示,就她所知,過去的兩年中該校已經有四位華人研究人員離開了美國,一些人離開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受到了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或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攻擊。她認為,「美國正在損害自己的科學事業」。
  • 美國頂級晶片專家全是華人?不要以訛傳訛了!真相是這樣的
    隨著近幾年,美國大力打壓中國華為公司的發展,並且嚴禁該國相關公司為華為提供晶片產品。這也讓我們充分的認識到,技不如人就會受限於人。然而目前,我國嚴重的缺乏相關的技術人才,也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就在近期,網絡上不斷傳出與之密切相關的消息,甚至還有些媒體表示,世界上頂級晶片專家的前六名都是中國人。
  • 終身教授被美國開除,暨南大學邀請回國,如今研究成果,讓人佩服
    自從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之後,留在美國的許多華人學者都受到歧視以及監控。在去年的時候,美國埃默裡大學把終身教授李曉江及其妻子,並關閉其實驗室。原因是李曉江夫婦可能存在竊取美國技術的行為,會危害信息技術的安全。這則信息傳到國內以後,引起網友們的關注。
  • 港媒:又有三所美國大學支持華裔美國科學家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25日報導,匹茲堡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最近加入其他12所頂尖學校行列——包括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發表了支持華裔美國科學家的聲明。報導稱,這些舉動的背景是,人們擔心華裔群體被不公平地單獨挑出來,成為中美之間爭執的受害者,這種爭執現已擴大至貿易、經濟問題、技術和國家安全等領域。在匹茲堡大學7月25日發布的一封600字的信件中,校長派屈克·加拉格說,由於獲得最新科技的渠道與不斷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關係之間的聯繫,學校被捲入這場衝突。
  • 天津大學教授張浩被美國判竊取高科技商業機密
    據外媒報導,美國聯邦法院26日裁定,中國天津大學教授張浩竊取美國高科技商業機密、經濟間諜罪等3項罪名成立,將面臨最高10至15年徒刑,以及每項罪名分別最高25萬美元的罰款,預計在8月31日宣判。事件回顧據悉,張浩曾在美國留學,在加州大學攻讀博士期間主攻聲學技術,研究和開發薄膜體聲波諧振器(FBAR)。在2006年取得博士學位後,另一位一桶進修博士的中國人龐慰任職於Avago,張浩則去了Skyworks,兩人都擔任FBAR工程師。
  • 諾思微首席科學家張浩被判監禁18個月
    9月2日,從美國傳出一個消息,加州北區聯邦法院判了,中國科學家張浩將被監禁18個月,被指控在美國從事間諜活動。據了解, 2015年,張浩及其同事突然在美國被逮捕,外界一度稱其將面臨15年的監禁。張浩在美國被捕,實際上就是美國的一起釣魚執法。
  • 突發:著名華人免疫科學家被美國抓走
    1999-2002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醫學院和美國南加州大學(USC)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期間在NIH擔任短期訪問科學家。 2003-2012年任美國USC助教授,副教授和免疫耐受和調節中心主任、USC大使和大學教授晉升委員會委員。兼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正教授。
  • 美國核酸檢測被蓋茨稱「垃圾」 華人科學家發明微陣列檢測技術
    DeepTech 聯繫到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藥物科學系教授、2012 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 榜單(TR 35)上榜者趙偉安,這位華人科學家自 2020 開年以來,一直在為新冠檢測「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