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教授張浩被美國指控竊取晶片技術,到底誰才是「技術小偷」?

2020-12-05 電子發燒友

處在旋渦中心的張浩,迄今已孤身被困異鄉四年無法回國。他的妻子告訴《環球時報》,張浩依然堅信自己無罪,但長期軟禁生活已讓他的身體和精神每況愈下。

(張浩近照,如今他已被困美國四年。張浩妻子範莉萍提供)

(張浩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都不太好,經常失眠、嘔吐。張浩妻子範莉萍提供)

時隔四年,被美國「釣魚執法」逮捕並扣上間諜帽子的天津大學教授張浩一案最近終於取得新進展。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在美方多次拖延後,張浩案終於定於9月10日在美國一家地區法院開庭審理,最終判決有望在幾天或更長一段時間內做出。與此同時,張浩所屬的諾思(天津)微系統有限責任公司則已在中國國內對事件中的美方「主角」安華高科技公司(現更名為博通)發起法律攻勢。

《環球時報》記者經過調查更吃驚地發現,在過去四年中,美國為操縱張浩一案下了無數「黑手」:偽造證據,通過黑客侵入天津大學網絡系統竊密,將公共知識「包裝」成所謂的「商業秘密」,還有一張早有預謀織下的大網……而美國針對張浩的真實目的隨之逐漸浮出水面。處在旋渦中心的張浩,迄今已孤身被困異鄉四年無法回國。他的妻子告訴《環球時報》,張浩依然堅信自己無罪,但長期軟禁生活已讓他的身體和精神每況愈下。

(天津大學的微機電實驗室。)

諾思公司反訴美企:到底誰才是「技術小偷」?

2015年5月,美國逮捕並指控張浩「串謀經濟間諜活動」,認為張浩與其同事龐慰在美國工作時竊取了行業巨頭安華高科技公司的濾波晶片相關資料,把其帶回天津大學並以此為創建合資公司諾思微系統,接下來,諾思生產的晶片被出售給中國國家機構和一些公司。

然而,一名接近張浩和諾思公司的知情人士23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諾思已在天津市一中院反訴安華高銷售給美國蘋果公司的濾波晶片侵犯諾思和張浩的智慧財產權。

據這名知情人士稱,張浩與其同事龐慰在美國時就已是微機電濾波晶片領域的領軍人物,經美國專利部門批准,在美獲得7項專利。二人進入天大並成立諾思後,天大和諾思在該領域獲得200餘項專利。2016年,諾思發現安華高銷售給蘋果公司的濾波晶片使用了龐慰和張浩研發的專利技術,並拆解蘋果公司手持設備取證。2017年9月28日,諾思向天津一中院對蘋果公司提起訴訟。

(被捕前的張浩。左一為張浩,左二為龐慰。)

「諾思有極大的信心可以打贏這場官司」,該人士告訴記者,「因為所有證據都對諾思有利。」

然而,此舉很快遭到蘋果和安華高的大力反撲。「諾思發起訴訟後,對方曾表示,尋求庭外和解,但遭到諾思拒絕。」該人士對《環球時報》透露,隨後,蘋果又以案件管轄地存在問題等理由上訴,也遭天津高院駁回。

眼見未能達到目的,2018年,安華高和蘋果開啟了「拖延戰略」:安華高向天津一中院起訴張浩與諾思的專利的權屬存在問題,而蘋果則在北京智慧財產權法庭起訴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要求其宣告張浩與諾思的專利無效。由於這兩案尚未審理結束,天津市一中院在去年暫時中止對諾思訴蘋果侵權案的審理。

「諾思和天大希望司法機構可以同時審理這三個平行的案件,儘快有一個公正的結果。」該知情人士表示,「他們堅信有充分證據可以勝訴,而這對張浩在美案件的審理也能有所助益。」

黑客竊取、製造偽證…這四年,美國在張浩案中還下了哪些 「黑手」?

眾所周知,2015年張浩被美方以參加學術會議為名誘騙到美國,以「釣魚執法」的形式逮捕。然而,美國在此案中做的「手腳」遠不止與此,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們也陸續浮出水面。

一名接近張浩的知情人士23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安華高科技公司提供給美國法庭和中國法庭的關鍵證據是張浩與龐慰互通的數十封郵件,該公司稱其涉及商業秘密。但這些郵件大部分儲存在天津大學的郵件伺服器中,系美方黑客入侵天大網絡系統非法獲得。此外,這些郵件還有明顯的編輯、修改痕跡。

「天津大學邀請了來自國內著名大學和機構的多名技術專家對安華高提供的郵件進行鑑定,這些專家分析完之後得出一致意見,認為這些並非原始郵件,而是經過編輯修改。這是很明顯的偽證。」他這樣告訴記者。

美方為張浩扣上「間諜」帽子的另一項重要依據,是一名叫詹姆斯·馬爾韋農的所謂「中文語言學家和中國軍事專家」的報告。《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這份報告可笑地聲稱,張浩供職的天津大學和諾思公司都是「中國政府機構」,理由是天津大學隸屬於中國教育部,而教育部掌握中國大學的經費和補貼發放。諾思則因是與天大合資成立,也是中國政府的分支機構。

事實上,天大在諾思公司中的股份只有7%,而馬爾韋農對中國體制的理解也十分粗淺荒謬。值得一提的是,馬爾韋農正是當年「中國山東藍翔技校是對美國網絡黑客攻擊基地」這一「高論」的炮製者之一,該技校實際上一所以傳授烹飪技術和挖掘機駕駛而聞名的中國就業培訓機構。

不僅如此,甚至遠在「釣魚執法」誘捕張浩之前,美國就開始以欺騙的形式悄悄地織就這張「大網」。據上述知情人士告訴《環球時報》,2012年,安華高的高管裡奇·盧比打著學術交流的名義前往天津大學的微機電實驗室參觀,並提出願和天大一起發表論文,合作申請專利。「當時天大人員在心理上完全沒有防備,還請盧比為學生指導和作報告,只是拒絕了盧比提出的提供科研經費和注資收購諾思的提議。」

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盧比此行的目的並非這麼簡單。回國後,此人立即向美國FBI提交了一份報告,誇張且不真實地形容「中國在天津大學完全複製了安華高的濾波晶片生產線」,並再三要求FBI介入此事。「事實上,天大的實驗室只不過兩百平方米,和安華高上萬平米的規模差距之大不可以裡計。而其所用設備更非如盧比形容的那樣,70%以上都是以較低價格採購二來的二手設備供學生實習為主。」該人士透露,隨後的諸多跡象顯示,盧比此人與FBI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美國為何布下這麼大一個局針對張浩與諾思?或許答案就藏在諾思的主要產品——濾波晶片中。濾波晶片技術被視為晶片半導體行業「皇冠上的明珠」,也是現代無線通信、5G、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所有這些行業的核心與基石。直到今天,該技術幾乎一直為美國安華高科技公司壟斷。不過,天津大學和諾思已成為中國國內領先且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濾波晶片研發機構,且已形成小批量供應市場的生產能力,對中國晶片行業取得突破封鎖和打壓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旋渦中心的張浩:壓力、孤獨折磨下的異國四年

《環球時報》記者上周末見到了張浩的妻子和父親。張浩妻子範莉萍告訴記者,案件遲遲未能開庭,給張浩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她向記者展示了張浩的近照,照片中,張浩顯得疲憊而憔悴,與四年前判若兩人。範莉萍表示,除了擔心案件,張浩也特別牽掛自己年邁的父母。去年張母得了幾場重病,今年上半年張父突發大面積腦梗,他都無法回國照料,內心感到十分痛苦和自責。

張浩在美國沒有醫保,當地的醫療費用又很昂貴,所以他一直堅持通過跑步來舒緩壓力。但今年以來,張浩的身體狀況嚴重下滑。「他夜裡經常失眠,吃東西容易嘔吐,所以不敢進食。體質也越來越虛弱,以前可以跑十幾公裡,但現在渾身乏力到幾百米都無法堅持。」範莉萍說,目前張浩被允許7點到21點在北加州活動,佩戴電子監控設備,定期向法官報告。

經範莉萍稱,經諮詢醫生,心理壓力大及孤獨過久可能是張浩身體狀況下滑的主因。她告訴記者,2016年底、2017年美方都曾說要開庭,但隨後又因各種原因未果,「每次一停至少半年」。尤其2018年下半年,案件進展更幾乎出於「完全停擺」的狀態,「遙遙無期,讓人根本看不到希望」。

張浩案進展停滯正值中美緊張局勢愈演愈烈之時。近年來,在美華人科研學者頻頻遭遇打壓,被審查、開除、詢問甚至被起訴逮捕者日益增多。據範莉萍稱,自己去探望張浩進出美國海關時,也經常遭遇飽含偏見的問詢,「比如問我是不是華為的」。而由於擔心通訊設備被美國監控,範莉萍和家人經常不得不關閉手機。

張浩一案不僅讓其個人的學術生涯受到巨大影響,也對天津大學和諾思的發展造成了不小的打擊。張浩在天津大學的同事段學欣告訴《環球時報》,天大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在張浩此前專攻的微機電方向的研究已幾乎完全暫停。而諾思公司也因張浩一案的影響,在融資上遇到極大困難,被資本視為「存在較高風險」。據記者了解,現在諾思為員工發薪都已是勉力支撐。

9月10日,張浩案終於將在美國地區法院加利福尼亞北區聖何塞分院開庭。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黨委書記王海龍對《環球時報》表示,天津大學將繼續成為張浩教授的堅強後盾,幫助並支持張浩教授打官司。

「這四年來,我曾很多次做過這樣一個夢:我的兒子掉進了水裡,我要去救他。」張浩的父親張家其這樣對《環球時報》記者嘆道,「我只希望張浩能打贏官司,儘快平安回來。以後哪怕當個普通老師也好,再也不要去美國了。」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天大教授、諾思微首席科學家張浩被定罪
    繼美國突發下令:逮捕福建晉華總經理。今天,又一針對中國半導體制裁的消息傳來,天津大學教授、諾思微張浩在美國拘禁4年後,正式判定有罪。據彭博社報導,天津大學教授張浩案迎來最新進展,張浩被美國加州聖何塞法院裁定竊取商業機密罪和經濟間諜罪成立,最終判決將在8月31日發布。
  • 天大教授張浩在美被定罪,美國打擊國產晶片的又一張黑網!
    最近,天津大學教授張浩被美國加州聖何塞法院裁定竊取商業機密罪,最終判決將在8月底發布。事情起因於15年5月,天津大學教授、諾思微系統首席科學家張浩受邀前往美國參加學術研討會,剛落地美國便遭到逮捕。美國為何不遺餘力抓捕一名中國教授?
  • 天大教授、諾思微首席科學家張浩案判了
    天大教授、諾思微首席科學家張浩被定罪美國聯邦法院裁定中國天津大學教授張浩竊取美國高科技商業機密、經濟間諜罪等3項罪名成立。9月1日美國法院作出最終判決,——18個月有期徒刑,並賠償47.7萬美元(約330萬人民幣)。
  • 天津大學教授張浩被美國判竊取高科技商業機密
    據外媒報導,美國聯邦法院26日裁定,中國天津大學教授張浩竊取美國高科技商業機密、經濟間諜罪等3項罪名成立,將面臨最高10至15年徒刑,以及每項罪名分別最高25萬美元的罰款,預計在8月31日宣判。2009年,張浩和龐慰辭去美國的工作,回國成為天津大學的教授,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取得了200餘項專利,並於2011年成立了諾思(天津)微系統有限公司。官網資料顯示,總部位於天津,總註冊資本人民幣3億元,是中國首家FBAR生產企業,公司從事無線設備射頻前端MEMS濾波晶片、模塊、應用方案的設計、研發、製造和銷售,核心產品具有國際領先水平。
  • 美國裁定天津大學張浩竊取FBAR濾波器機密等3項罪名成立
    6月27日早間,據彭博社報導,美國聯邦法院裁定中國天津大學教授張浩竊取美國高科技商業機密、經濟間諜罪等3項罪名成立,將面臨最高10至15年監禁,以及每項罪名分別最高25萬美元的罰款,預計在8月31日舉行量刑聽證會並最終判決。
  • 中國科學家前往美國開會,剛下飛機就被捕,美媒:竊取晶片技術
    美方政府對華為的晶片禁令,和對孟晚舟的囚禁陷害,代表著他們已經徹底不再顧忌兩方的關係交流,做好了和中國冷戰的決定!而美方這樣做的原因非常的明顯,就是害怕中國科技超越美國,畢竟中方這些年的發展就好像開了加速器一樣!其實,美方對中國的科技制裁很久以前就開始了!還記得在2015年的時候,我國天津大學的張浩教授被美方學術會議邀請,參加研討交流。
  • 美國指控華人科學家:竊取美國晶片技術
    引言我們都知道,我國在晶片科技領域上落後於美國。其實之前我國是有機會在晶片上領域上追上美國的腳步,但是一切都被美國扼殺了。張浩就是我國專攻晶片的一位科學家,並且和他的團隊在這塊領域上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張教授在一次參加美國學術會議邀請時,剛到美國,一下飛機就被美國方面逮捕了,並污衊張教授涉嫌盜取美國的晶片技術。
  • 張浩竊取商業機密案正式宣判!判刑18個月,罰金330萬元
    集微網消息(文/holly),據彭博社報導,當地時間9月1日,美國法院正式宣判中國天津大學教授張浩竊取美國高科技商業機密、經濟間諜罪等3項罪名成立,判處18個月有期徒刑,起訴期為7年,並賠償47.7萬美元(約330萬人民幣)。
  • 天大教授張浩在美國被定罪,美國打擊中國晶片的又一張黑網
    先說下為什麼美國會打擊中國晶片,甚至5G技術。這事要從1969年說起,那時候美國剛誕生網際網路,而中國正在鬧文革,相對而言,都沒有意識到科技改變命運。但是到了1994年,網際網路開始商業運營,實現商業互通。
  • 為打壓中國濾波器晶片發展,美國誘捕我國科學家,來竊取專利
    一直以來都是美國在,世界上佔據著絕對的話語權,但是近年來中國迅速發展,科技騰飛,國際地位也越來越高,因此受到了美國的忌憚。在2015年美國以學術研究為由,邀請了天津大學的教授張浩前往美國。  但是在張浩去了美國沒多久,就被美國相關部門逮捕了,並且指控他「串謀間諜經濟活動」。而且認為張浩在美國期間盜取了濾波晶片技術,回國以後在於天津大學與創建了合資公司諾思微系統。
  • 天津大學教授張浩在美獲釋
    中新社舊金山7月31日電 被美國移民局海關邊境保護局羈押的中國天津大學海歸教授張浩已在美國西部時間7月29日上午獲釋。其代理律師31日表示,張浩與家人將繼續留在美國等候法庭9月14日進入正式審理程序,他對自己最終將無罪獲釋充滿信心。
  • 為打壓中國濾波器晶片發展,美國竊取中國專利,誘捕中國科學家
    多種科技技術的研發、創新已經成為了時代的主流。不知道大家對我國濾波器晶片研發者被美國拘捕的事情有沒有了解?美國為了打壓中國濾波器晶片發展,誘捕中國科學家,竊取中國專利,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大多數出現在智能的手機和家電中,被人們廣泛應用於生活,由於其晶片利用價值高且先進,一直是比較新穎的高科技技術。 l 在張浩一行人的努力下,「諾思微系統」是現在國內第一家「FBAR射頻濾波晶片」生產公司。其也一直和天津大學有著密切的聯繫,榮獲了好幾百項專利。
  • 遭美國陷害,天津大學張浩教授被裁定經濟間諜罪,或將判定25年
    這是美國對中國晶片領軍人物精準打擊。2015年張浩教授受邀前往美國鳳凰城參加國際微波會議,在洛杉磯國際機場入境時被捕,被控「經濟間諜」、「竊取貿易機密」等罪名。這明顯是陰謀,事先經過精心策劃,等張浩教授一入境便實施逮捕。這其實是美方釣魚執法抓捕中國公民,有點誘騙的意味。
  • 天津大學教授被美國法院判經濟間諜等3項罪名成立
    集微網消息,據外媒報導,美國聯邦法院6月26日裁定,中國天津大學教授張浩竊取美國高科技商業機密、經濟間諜罪等3項罪名成立,將面臨最高10至15年徒刑,以及每項罪名分別最高25萬美元的罰款,預計在8月31日宣判。
  • 諾思微首席科學家張浩被判監禁18個月
    9月2日,從美國傳出一個消息,加州北區聯邦法院判了,中國科學家張浩將被監禁18個月,被指控在美國從事間諜活動。據了解, 2015年,張浩及其同事突然在美國被逮捕,外界一度稱其將面臨15年的監禁。張浩在美國被捕,實際上就是美國的一起釣魚執法。
  • 我國晶片領軍人物遭美國誘捕!能力就是原罪?
    我國晶片領軍人物遭美國誘捕!能力就是原罪?近幾日,美國的法院作出一項最終判決,天津大學的教授張浩,被判了18個月監禁!這個教授本來是國內一家晶片公司的創始人,他在國內學習期間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學霸,後來又去美國留學。留美期間張教授就成績斐然,拿到了美國的七項專利,成為全球晶片領域的領軍人物!
  • 天大教授、諾思微首席科學家張浩案判了
    天大教授、諾思微首席科學家張浩被定罪美國聯邦法院裁定中國天津大學教授張浩竊取美國高科技商業機密(FBAR濾波器)、經濟間諜罪等3項罪名成立。9月1日美國法院作出最終判決,——18個月有期徒刑,並賠償47.7萬美元(約330萬人民幣)。
  • 晶片教授去美國,至今未歸,又是美國的圈套。
    但是我們國家有位晶片教授,去美國參加一個學術會議時被捕了。美國留住人才的方式對於科技人才的重要性,我想大家都知道有多麼重要,正因為這些人才的貢獻,才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科技的領先程度,眾所周知,美國是超級大國也是科技大國。但是美國對於人才,從來都不會覺得夠了,或者滿足。美國每年都會拋出吸引人的待遇,來招攬和留住人才。
  • 美國晶片技術能夠領先全球,靠的是中國人的專利!
    現代科技發展到今天的,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中國的科技水平也從一開始的弱後於人,到現在中國的科技水平逐漸追平很多的發達國家,儘管跟美國相比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但是畢竟能夠有這樣快速的發展本就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我們也沒必要過於苛刻。
  • 晶片教授赴美參加會議,如今還未回來,又是美國的圈套。
    但是我們國家有位晶片教授,去美國參加一個學術會議時被捕了。科技的領先程度,眾所周知,美國是超級大國也是科技大國。但是美國對於人才,從來都不會覺得夠了,或者滿足。美國每年都會拋出吸引人的待遇,來招攬和留住人才。許多在美國留學,工作的科技人才,正因為美國給出的豐厚條件,才留在美國。但是不是每一個人會選擇留在美國,也有許多人才,不為其他,毅然的選擇回國,報效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