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罪名成立!天大教授、諾思微首席科學家張浩被定罪

2021-01-13 聊養生那些事兒

繼美國突發下令:逮捕福建晉華總經理。今天,又一針對中國半導體制裁的消息傳來,天津大學教授、諾思微張浩在美國拘禁4年後,正式判定有罪。

據彭博社報導,天津大學教授張浩案迎來最新進展,張浩被美國加州聖何塞法院裁定竊取商業機密罪和經濟間諜罪成立,最終判決將在8月31日發布。

來源:彭博社

2006年,張浩在南加州大學獲得電氣工程博士學位後,就職於全球無線射頻器件龍頭Skyworks(思佳訊)。而在南加州大學期間,他遇到在Avago(安華高)工作的龐慰,兩人回國任教於天津大學,並於2011年共同成立了諾思(天津)微系統有限公司,主要產品正是被高度壟斷的FBAR濾波器。

2015年,張浩在飛往洛杉磯參加一次學術會議時落地被捕,隨後他被美國政府指控「串謀經濟間諜活動」,認為張浩與龐慰在美國工作時竊取了行業巨頭安華高的濾波晶片相關資料,將其帶回天津大學並創建了諾思微系統,並將生產的晶片出售給中國國家機構和國有企業。

然而,一名接近張浩和諾思公司的知情人士稱,張浩與龐慰在美國時就已是微機電濾波晶片領域的領軍人物,經美國專利部門批准,在美獲得7項專利。二人進入天大並成立諾思後,天大和諾思在該領域就已獲得200餘項專利。

2016年,諾思起訴安華高銷售給蘋果公司的濾波晶片使用了龐慰和張浩研發的專利技術。後因訴訟擱置。

張浩案,美國為打壓中國晶片技術精心編織的又一張黑網

張浩近照,如今他已被困美國四年。張浩妻子範莉萍提供

釣魚執法:張浩被逮捕,引中國半導體行業震動

記者經過調查更吃驚地發現,在過去四年中,美國為操縱張浩一案下了無數「黑手」:偽造證據,通過黑客侵入天津大學網絡系統竊密,將公共知識「包裝」成所謂的「商業秘密」,還有一張早有預謀織下的大網……而美國針對張浩的真實目的隨之逐漸浮出水面。處在旋渦中心的張浩,迄今已孤身被困異鄉四年無法回國。

張浩依然堅信自己無罪,但長期軟禁生活已讓他的身體和精神每況愈下。

天津大學的微機電實驗室。白雲怡攝

諾思公司反訴美企:到底誰才是「技術小偷」?

2015年5月,美國逮捕並指控張浩「串謀經濟間諜活動」,認為張浩與其同事龐慰在美國工作時竊取了行業巨頭安華高科技公司的濾波晶片相關資料,把其帶回天津大學並以此為創建合資公司諾思微系統,接下來,諾思生產的晶片被出售給中國國家機構和一些公司。

據這名知情人士稱,張浩與其同事龐慰在美國時就已是微機電濾波晶片領域的領軍人物,經美國專利部門批准,在美獲得7項專利。二人進入天大並成立諾思後,天大和諾思在該領域獲得200餘項專利。2016年,諾思發現安華高銷售給蘋果公司的濾波晶片使用了龐慰和張浩研發的專利技術,並拆解蘋果公司手持設備取證。2017年9月28日,諾思向天津一中院對蘋果公司提起訴訟。

被捕前的張浩。左一為張浩,左二為龐慰。來自網絡

黑客竊取、製造偽證…這四年,美國在張浩案中還下了哪些 「黑手」?

眾所周知,2015年張浩被美方以參加學術會議為名誘騙到美國,以「釣魚執法」的形式逮捕。然而,美國在此案中做的「手腳」遠不止與此,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們也陸續浮出水面。

一名接近張浩的知情人士23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安華高科技公司提供給美國法庭和中國法庭的關鍵證據是張浩與龐慰互通的數十封郵件,這些郵件還有明顯的編輯、修改痕跡。

美方為張浩扣上「間諜」帽子的另一項重要依據,是一名叫詹姆斯·馬爾韋農的所謂「中文語言學家和中國軍事專家」的報告。這份報告可笑地聲稱,張浩供職的天津大學和諾思公司都是「中國政府機構」。

理由是天津大學隸屬於中國教育部,諾思則因是與天大合資成立,也是中國政府的分支機構。

不僅如此,甚至遠在「釣魚執法」誘捕張浩之前,美國就開始以欺騙的形式悄悄地織就這張「大網」。

2012年,安華高的高管裡奇·盧比打著學術交流的名義前往天津大學的微機電實驗室參觀,並提出願和天大一起發表論文,合作申請專利。拒絕了盧比提出的提供科研經費和注資收購諾思的提議。

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盧比此行的目的並非這麼簡單。回國後,此人立即向美國FBI提交了一份報告,誇張且不真實地形容「中國在天津大學完全複製了安華高的濾波晶片生產線」,並再三要求FBI介入此事。「

美國為何布下這麼大一個局針對張浩與諾思?或許答案就藏在諾思的主要產品——濾波晶片中。

濾波晶片技術被視為晶片半導體行業「皇冠上的明珠」,也是現代無線通信、5G、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所有這些行業的核心與基石。直到今天,該技術幾乎一直為美國安華高科技公司壟斷。

旋渦中心的張浩:壓力、孤獨折磨下的異國四年

今年以來,張浩的身體狀況嚴重下滑。「他夜裡經常失眠,吃東西容易嘔吐,所以不敢進食。體質也越來越虛弱,以前可以跑十幾公裡,但現在渾身乏力到幾百米都無法堅持。」範莉萍說,目前張浩被允許7點到21點在北加州活動,佩戴電子監控設備,定期向法官報告。

2016年底、2017年美方都曾說要開庭,但隨後又因各種原因未果,「每次一停至少半年」。尤其2018年下半年,案件進展更幾乎出於「完全停擺」的狀態,「遙遙無期,讓人根本看不到希望」。

張浩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都不太好,經常失眠、嘔吐。張浩妻子範莉萍提供

相關焦點

  • 天大教授、諾思微首席科學家張浩案判了
    天大教授、諾思微首席科學家張浩被定罪美國聯邦法院裁定中國天津大學教授張浩竊取美國高科技商業機密(FBAR濾波器)、經濟間諜罪等3項罪名成立。9月1日美國法院作出最終判決,——18個月有期徒刑,並賠償47.7萬美元(約330萬人民幣)。
  • 天大教授、諾思微首席科學家張浩案判了
    天大教授、諾思微首席科學家張浩被定罪美國聯邦法院裁定中國天津大學教授張浩竊取美國高科技商業機密、經濟間諜罪等3項罪名成立。9月1日美國法院作出最終判決,——18個月有期徒刑,並賠償47.7萬美元(約330萬人民幣)。
  • 天大教授張浩在美被定罪,美國打擊國產晶片的又一張黑網!
    最近,天津大學教授張浩被美國加州聖何塞法院裁定竊取商業機密罪,最終判決將在8月底發布。事情起因於15年5月,天津大學教授、諾思微系統首席科學家張浩受邀前往美國參加學術研討會,剛落地美國便遭到逮捕。美國為何不遺餘力抓捕一名中國教授?
  • 天大教授張浩在美國被定罪,美國打擊中國晶片的又一張黑網
    張浩教授任職於諾思任職,並且是首席科學家。旗下產品很多涉及到和美國壟斷企業以及技術的對壘。而且斯諾本身就是晶片研發機構,其技術不但動了美國企業的利益,而且還動搖了美國卡在咱們脖子上的關鍵技術堡壘。技術研發在與人,這次張浩教授的定罪,也是美國像不惜斷其根本是原因。這次張浩教授是以間諜和盜竊罪拘捕的,雖然現在被保釋,但是咱們都知道間諜罪和盜竊罪最高可判死刑。
  • 重磅! 諾思微首席科學家張浩被判監禁18個月
    9月2日,從美國傳出一個消息,加州北區聯邦法院判了,中國科學家張浩將被監禁18個月,被指控在美國從事間諜活動。據了解, 2015年,張浩及其同事突然在美國被逮捕,外界一度稱其將面臨15年的監禁。張浩在美國被捕,實際上就是美國的一起釣魚執法。
  • 美國裁定天津大學張浩竊取FBAR濾波器機密等3項罪名成立
    6月27日早間,據彭博社報導,美國聯邦法院裁定中國天津大學教授張浩竊取美國高科技商業機密、經濟間諜罪等3項罪名成立,將面臨最高10至15年監禁,以及每項罪名分別最高25萬美元的罰款,預計在8月31日舉行量刑聽證會並最終判決。
  • 天大教授張浩被美國指控竊取晶片技術,到底誰才是「技術小偷」?
    張浩妻子範莉萍提供) 時隔四年,被美國「釣魚執法」逮捕並扣上間諜帽子的天津大學教授張浩一案最近終於取得新進展。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在美方多次拖延後,張浩案終於定於9月10日在美國一家地區法院開庭審理,最終判決有望在幾天或更長一段時間內做出。與此同時,張浩所屬的諾思(天津)微系統有限責任公司則已在中國國內對事件中的美方「主角」安華高科技公司(現更名為博通)發起法律攻勢。
  • 天津大學教授張浩被美國判竊取高科技商業機密
    據外媒報導,美國聯邦法院26日裁定,中國天津大學教授張浩竊取美國高科技商業機密、經濟間諜罪等3項罪名成立,將面臨最高10至15年徒刑,以及每項罪名分別最高25萬美元的罰款,預計在8月31日宣判。2009年,張浩和龐慰辭去美國的工作,回國成為天津大學的教授,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取得了200餘項專利,並於2011年成立了諾思(天津)微系統有限公司。官網資料顯示,總部位於天津,總註冊資本人民幣3億元,是中國首家FBAR生產企業,公司從事無線設備射頻前端MEMS濾波晶片、模塊、應用方案的設計、研發、製造和銷售,核心產品具有國際領先水平。
  • 遭美國陷害,天津大學張浩教授被裁定經濟間諜罪,或將判定25年
    2015年張浩教授受邀前往美國鳳凰城參加國際微波會議,在洛杉磯國際機場入境時被捕,被控「經濟間諜」、「竊取貿易機密」等罪名。這明顯是陰謀,事先經過精心策劃,等張浩教授一入境便實施逮捕。這其實是美方釣魚執法抓捕中國公民,有點誘騙的意味。張浩教授有留美經歷,博士畢業後就職於無線射頻器龍頭Skyworks,大學期間結識在Avago工作龐慰。
  • 張浩竊取商業機密案正式宣判!判刑18個月,罰金330萬元
    集微網消息(文/holly),據彭博社報導,當地時間9月1日,美國法院正式宣判中國天津大學教授張浩竊取美國高科技商業機密、經濟間諜罪等3項罪名成立,判處18個月有期徒刑,起訴期為7年,並賠償47.7萬美元(約330萬人民幣)。
  • 天津大學教授被美國法院判經濟間諜等3項罪名成立
    集微網消息,據外媒報導,美國聯邦法院6月26日裁定,中國天津大學教授張浩竊取美國高科技商業機密、經濟間諜罪等3項罪名成立,將面臨最高10至15年徒刑,以及每項罪名分別最高25萬美元的罰款,預計在8月31日宣判。
  • 中美博弈的犧牲品:屠刀下的華人科學家,FBI的狩獵對象
    張浩是諾思微系統公司的創始人,而這個公司,則是中國最早一批涉足射頻前端領域的公司之一。2011年,為了加快「科研成果產業化」 ,兩人一起成立了諾思微系統有限責任公司。美國聯邦法院裁定張浩竊取美國高科技商業機密、經濟間諜罪等3項罪名成立。數罪併罰,張浩將面臨最高25年的監禁。損失了如此重要的科技人才,很可能還是被美國陰謀陷害的,國內卻很少有人關注。以前我們老說,科技沒有國界,甚至此話還成為某想的開脫之詞,但現在恐怕沒人再相信這句鬼話了。
  • 天津大學教授張浩在美獲釋
    中新社舊金山7月31日電 被美國移民局海關邊境保護局羈押的中國天津大學海歸教授張浩已在美國西部時間7月29日上午獲釋。其代理律師31日表示,張浩與家人將繼續留在美國等候法庭9月14日進入正式審理程序,他對自己最終將無罪獲釋充滿信心。
  • 為打壓中國濾波器晶片發展,美國誘捕我國科學家,來竊取專利
    在2015年美國以學術研究為由,邀請了天津大學的教授張浩前往美國。  但是在張浩去了美國沒多久,就被美國相關部門逮捕了,並且指控他「串謀間諜經濟活動」。而且認為張浩在美國期間盜取了濾波晶片技術,回國以後在於天津大學與創建了合資公司諾思微系統。  張浩在2015年5月被美國逮捕以後,直到今天還沒有獲得自由,身處美國,無法回國。
  • 美國瘋狂迫害我國科學家,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就是這樣莫須有的罪名,他們也敢拿出來曬,不讓人感到可笑可恥嗎?但是,他們就能夠做出來。這一方面反映了他們對我國的恐懼已經到了歇斯底裡的地步,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他們這樣無情地打擊確實給我們國家帶來了不小的損失——許多頂級科學家被誣陷,被關押,甚至被謀害,我們不能不引起高度的重視。
  • 為打壓中國濾波器晶片發展,美國竊取中國專利,誘捕中國科學家
    美國為了打壓中國濾波器晶片發展,誘捕中國科學家,竊取中國專利,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分析:l 這件事情的始末都令人非常憤慨,據悉在2015年的5月19號時,美國宣稱誠邀微機電濾波晶片領域的「領頭羊」張浩參加美國的學術大會。
  • Nibiru成立創新實驗室 郭延文教授擔任首席科學家
    近日,Nibiru創新實驗室宣布成立,南京大學計算機系和軟體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郭延文教授加入並擔任首席科學家。 作為國內計算機圖形學和虛擬實境以及圖像處理等方面的知名專家,郭教授將利用在圖形圖像領域的最新技術研究成果與Nibiru已有的VR技術相互嫁接,主攻虛擬實境中的VR顯示以及人機互動的自然設計,並在VR系統標準化及VR應用方面作系統的研發
  • 晶片教授去美國,至今未歸,又是美國的圈套。
    但是我們國家有位晶片教授,去美國參加一個學術會議時被捕了。晶片教授的成就張浩教授就在其中,張浩天津大學教授,也是諾思維微系統首席科學家。他在濾波晶片領域的研,有著許多成就。他和他團隊研發的晶片,為我們國家在無線通信,5G技術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趙宇翔:從經驗到理性:定罪裁判五步法
    關鍵詞:定罪裁判 方法 步驟引言作為一種刑事審判程序,定罪裁判所要解決的主要是檢察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和罪名是否成立的問題。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嚴格司法」的要求,指出應健全事實認定符合客觀真相、辦案結果符合實體公正、辦案經過符合程序公正的法律制度。
  • 晶片教授赴美參加會議,如今還未回來,又是美國的圈套。
    但是我們國家有位晶片教授,去美國參加一個學術會議時被捕了。晶片教授的成就張浩教授就在其中,張浩天津大學教授,也是諾思維微系統首席科學家。他在濾波晶片領域的研,有著許多成就。對於張浩教授,美國以學術會議為藉口,讓張浩教授來美國,等到了美國在以洩露機密的理由,把張浩教授給逮捕了。對於美國的做法,真令人感到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