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18個月、罰330萬!天大教授、諾思微首席科學家張浩案判了

2020-09-10 半導體發燒友

判了!天大教授、諾思微首席科學家張浩被定罪


美國聯邦法院裁定中國天津大學教授張浩竊取美國高科技商業機密、經濟間諜罪等3項罪名成立。

9月1日美國法院作出最終判決,——18個月有期徒刑,並賠償47.7萬美元(約330萬人民幣)。

延伸閱讀:《美國裁定天津大學張浩竊取FBAR濾波器機密等3項罪名成立》


來源:彭博社

2006年,張浩在南加州大學獲得電氣工程博士學位後,就職於全球無線射頻器件龍頭Skyworks(思佳訊)。而在南加州大學期間,他遇到在Avago(安華高)工作的龐慰,兩人回國任教於天津大學,並於2011年共同成立了諾思(天津)微系統有限公司,主要產品正是被高度壟斷的FBAR濾波器。

2015年,張浩在飛往洛杉磯參加一次學術會議時落地被捕,隨後他被美國政府指控「串謀經濟間諜活動」,認為張浩與龐慰在美國工作時竊取了行業巨頭安華高的濾波晶片相關資料,將其帶回天津大學並創建了諾思微系統,並將生產的晶片出售給中國國家機構和國有企業。

然而,一名接近張浩和諾思公司的知情人士稱,張浩與龐慰在美國時就已是微機電濾波晶片領域的領軍人物,經美國專利部門批准,在美獲得7項專利。二人進入天大並成立諾思後,天大和諾思在該領域就已獲得200餘項專利。



2016年,諾思起訴安華高銷售給蘋果公司的濾波晶片使用了龐慰和張浩研發的專利技術。後因訴訟擱置。

張浩案,美國為打壓中國晶片技術精心編織的又一張黑網

張浩近照,如今他已被困美國四年。張浩妻子範莉萍提供

釣魚執法:張浩被逮捕,引中國半導體行業震動

記者經過調查更吃驚地發現,在過去四年中,美國為操縱張浩一案下了無數「黑手」:偽造證據,通過黑客侵入天津大學網絡系統竊密,將公共知識「包裝」成所謂的「商業秘密」,還有一張早有預謀織下的大網……而美國針對張浩的真實目的隨之逐漸浮出水面。處在旋渦中心的張浩,迄今已孤身被困異鄉四年無法回國。

張浩依然堅信自己無罪,但長期軟禁生活已讓他的身體和精神每況愈下。

天津大學的微機電實驗室。白雲怡攝

諾思公司反訴美企:到底誰才是「技術小偷」?

2015年5月,美國逮捕並指控張浩「串謀經濟間諜活動」,認為張浩與其同事龐慰在美國工作時竊取了行業巨頭安華高科技公司的濾波晶片相關資料,把其帶回天津大學並以此為創建合資公司諾思微系統,接下來,諾思生產的晶片被出售給中國國家機構和一些公司。

據這名知情人士稱,張浩與其同事龐慰在美國時就已是微機電濾波晶片領域的領軍人物,經美國專利部門批准,在美獲得7項專利。二人進入天大並成立諾思後,天大和諾思在該領域獲得200餘項專利。2016年,諾思發現安華高銷售給蘋果公司的濾波晶片使用了龐慰和張浩研發的專利技術,並拆解蘋果公司手持設備取證。2017年9月28日,諾思向天津一中院對蘋果公司提起訴訟。

被捕前的張浩。左一為張浩,左二為龐慰。來自網絡

黑客竊取、製造偽證…這四年,美國在張浩案中還下了哪些 「黑手」?

眾所周知,2015年張浩被美方以參加學術會議為名誘騙到美國,以「釣魚執法」的形式逮捕。然而,美國在此案中做的「手腳」遠不止與此,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們也陸續浮出水面。

一名接近張浩的知情人士23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安華高科技公司提供給美國法庭和中國法庭的關鍵證據是張浩與龐慰互通的數十封郵件,這些郵件還有明顯的編輯、修改痕跡。

美方為張浩扣上「間諜」帽子的另一項重要依據,是一名叫詹姆斯·馬爾韋農的所謂「中文語言學家和中國軍事專家」的報告。這份報告可笑地聲稱,張浩供職的天津大學和諾思公司都是「中國政府機構」。

理由是天津大學隸屬於中國教育部,諾思則因是與天大合資成立,也是中國政府的分支機構。

不僅如此,甚至遠在「釣魚執法」誘捕張浩之前,美國就開始以欺騙的形式悄悄地織就這張「大網」。

2012年,安華高的高管裡奇·盧比打著學術交流的名義前往天津大學的微機電實驗室參觀,並提出願和天大一起發表論文,合作申請專利。拒絕了盧比提出的提供科研經費和注資收購諾思的提議。

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盧比此行的目的並非這麼簡單。回國後,此人立即向美國FBI提交了一份報告,誇張且不真實地形容「中國在天津大學完全複製了安華高的濾波晶片生產線」,並再三要求FBI介入此事。「

美國為何布下這麼大一個局針對張浩與諾思?或許答案就藏在諾思的主要產品——濾波晶片中。

濾波晶片技術被視為晶片半導體行業「皇冠上的明珠」,也是現代無線通信、5G、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所有這些行業的核心與基石。直到今天,該技術幾乎一直為美國安華高科技公司壟斷。



旋渦中心的張浩:壓力、孤獨折磨下的異國四年

今年以來,張浩的身體狀況嚴重下滑。「他夜裡經常失眠,吃東西容易嘔吐,所以不敢進食。體質也越來越虛弱,以前可以跑十幾公裡,但現在渾身乏力到幾百米都無法堅持。」範莉萍說,目前張浩被允許7點到21點在北加州活動,佩戴電子監控設備,定期向法官報告。

2016年底、2017年美方都曾說要開庭,但隨後又因各種原因未果,「每次一停至少半年」。尤其2018年下半年,案件進展更幾乎出於「完全停擺」的狀態,「遙遙無期,讓人根本看不到希望」。

張浩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都不太好,經常失眠、嘔吐。張浩妻子範莉萍提供

相關焦點

  • 天大教授、諾思微首席科學家張浩案判了
    賀利氏:AgCoat® Prime 鍍金銀線全球首發判了!天大教授、諾思微首席科學家張浩被定罪美國聯邦法院裁定中國天津大學教授張浩竊取美國高科技商業機密(FBAR濾波器)、經濟間諜罪等3項罪名成立。9月1日美國法院作出最終判決,——18個月有期徒刑,並賠償47.7萬美元(約330萬人民幣)。
  • 天大教授、諾思微首席科學家張浩被定罪
    今天,又一針對中國半導體制裁的消息傳來,天津大學教授、諾思微張浩在美國拘禁4年後,正式判定有罪。據彭博社報導,天津大學教授張浩案迎來最新進展,張浩被美國加州聖何塞法院裁定竊取商業機密罪和經濟間諜罪成立,最終判決將在8月31日發布。來源:彭博社2006年,張浩在南加州大學獲得電氣工程博士學位後,就職於全球無線射頻器件龍頭Skyworks(思佳訊)。
  • 諾思微首席科學家張浩被判監禁18個月
    9月2日,從美國傳出一個消息,加州北區聯邦法院判了,中國科學家張浩將被監禁18個月,被指控在美國從事間諜活動。據了解, 2015年,張浩及其同事突然在美國被逮捕,外界一度稱其將面臨15年的監禁。張浩在美國被捕,實際上就是美國的一起釣魚執法。
  • 天大教授張浩在美被定罪,美國打擊國產晶片的又一張黑網!
    最近,天津大學教授張浩被美國加州聖何塞法院裁定竊取商業機密罪,最終判決將在8月底發布。事情起因於15年5月,天津大學教授、諾思微系統首席科學家張浩受邀前往美國參加學術研討會,剛落地美國便遭到逮捕。美國為何不遺餘力抓捕一名中國教授?
  • 天大教授張浩被美國指控竊取晶片技術,到底誰才是「技術小偷」?
    張浩妻子範莉萍提供) 時隔四年,被美國「釣魚執法」逮捕並扣上間諜帽子的天津大學教授張浩一案最近終於取得新進展。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在美方多次拖延後,張浩案終於定於9月10日在美國一家地區法院開庭審理,最終判決有望在幾天或更長一段時間內做出。與此同時,張浩所屬的諾思(天津)微系統有限責任公司則已在中國國內對事件中的美方「主角」安華高科技公司(現更名為博通)發起法律攻勢。
  • 判刑18個月,罰金330萬元
    集微網消息(文/holly),據彭博社報導,當地時間9月1日,美國法院正式宣判中國天津大學教授張浩竊取美國高科技商業機密、經濟間諜罪等3項罪名成立,判處18個月有期徒刑,起訴期為7年,並賠償47.7萬美元(約330萬人民幣)。
  • 美國瘋狂迫害我國科學家,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這一方面反映了他們對我國的恐懼已經到了歇斯底裡的地步,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他們這樣無情地打擊確實給我們國家帶來了不小的損失——許多頂級科學家被誣陷,被關押,甚至被謀害,我們不能不引起高度的重視。2020年6月26日,41歲的中國人張浩被判犯有經濟間諜罪,最高可判15年徒刑,被判竊取商業秘密罪和共謀罪,最高可判10年徒刑,數罪併罰,他將面臨最高25年的牢獄之災。
  • 天津大學教授張浩被美國判竊取高科技商業機密
    據外媒報導,美國聯邦法院26日裁定,中國天津大學教授張浩竊取美國高科技商業機密、經濟間諜罪等3項罪名成立,將面臨最高10至15年徒刑,以及每項罪名分別最高25萬美元的罰款,預計在8月31日宣判。2009年,張浩和龐慰辭去美國的工作,回國成為天津大學的教授,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取得了200餘項專利,並於2011年成立了諾思(天津)微系統有限公司。官網資料顯示,總部位於天津,總註冊資本人民幣3億元,是中國首家FBAR生產企業,公司從事無線設備射頻前端MEMS濾波晶片、模塊、應用方案的設計、研發、製造和銷售,核心產品具有國際領先水平。
  • 大名鼎鼎的他,剛剛,被判了18年
    這個人物,剛剛被判了18年。由此帶來的連鎖效應和趨勢變化,應該不會小。  由於這是新聞,也是敏感人物,我們不敢轉發文章,只能附上權威新聞部門的連結,點這裡看》》》  關鍵詞:貪汙4900多萬、69歲高齡且身居高位、一線超特大城市、判了18年。  這四個關鍵詞,能讓人聯想很多。
  • 天大教授張浩在美國被定罪,美國打擊中國晶片的又一張黑網
    張浩教授任職於諾思任職,並且是首席科學家。旗下產品很多涉及到和美國壟斷企業以及技術的對壘。而且斯諾本身就是晶片研發機構,其技術不但動了美國企業的利益,而且還動搖了美國卡在咱們脖子上的關鍵技術堡壘。技術研發在與人,這次張浩教授的定罪,也是美國像不惜斷其根本是原因。這次張浩教授是以間諜和盜竊罪拘捕的,雖然現在被保釋,但是咱們都知道間諜罪和盜竊罪最高可判死刑。
  • 黃之鋒,判了!
    黃之鋒,判了!>周庭、林朗彥及黃之鋒(圖源:香港中通社)今天下午,香港西九龍裁判法院宣判:黃之鋒被判刑13.5個月,周庭被判刑10個月,林朗彥被判刑7個月。
  • 吉林一團夥捕售127隻貓頭鷹,哥哥判18年弟弟判17年
    吉林一團夥捕售127隻貓頭鷹,哥哥判18年弟弟判17年 中國環境報 2016-12-07 11:10 來源:澎湃新聞
  • 作家懸賞「一錯千金」 較真教授找出172處錯誤!法院最後判了……
    作家懸賞「一錯千金」 較真教授找出172處錯誤!法院最後判了……人民法院報 石巖 黃碩2018年07月10日 17:08 原標題:作家懸賞「一錯千金」,較真教授找出172處錯誤!法院最後判了……  2012年,作家張一一(本名張義)在其新書《帶三隻眼看國人》出版時在微博公開發布懸賞廣告承諾挑出一個錯獎賞1001元。山西大學文學院教授白平認為該書存在172處錯誤,將張義訴至法院索要懸賞獎金17萬餘元。7月9日下午,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一審認定其中18處知識性錯誤,判令張義向白教授支付報酬18018元。
  • 拿走2萬,卻被判賠1000萬?蛋蛋解說控訴虎牙:咋不說4個億?
    隨後蛋蛋解說在微博上解釋了前因後果,他表示當初18年籤了虎牙,結果籤了以後沒給錢,逼他跳槽,他拿著2萬塊錢禮物提成就跳槽去了鬥魚,隨後就被虎牙給告了,虎牙向仲裁院提出仲裁,仲裁院判蛋蛋敗訴,需賠償1000W的違約金,這2萬的禮物提成對1000萬的違約金數字相差太大。
  • 教授製販喪屍藥武漢絕命毒師制喪屍藥遠銷歐美被判無期
    網絡配圖教授製販喪屍藥,武漢絕命毒師制喪屍藥遠銷歐美被判無期引關注!昨日武漢市中院一審宣判高校副教授製販毒案。被告楊某被判死刑,緩刑2年;被告武漢某知名高校副教授張某被判無期;被告馮某、鮑某被判有期徒刑15年。此案毒品被稱「喪屍藥」,張某曾在7個月裡生產193公斤。
  • 爭議追判與情緒漩渦——詳解京深戰爭議判罰
    央視網消息:(原創:筍尖伯)2021年1月10日,北京首鋼迎來和深圳馬可波羅賽季第四次交鋒。比賽現場原聲曾有人提出「時間到了」,但依然沒能阻止裁判觀看回放並做出追判。根據規則,主裁判可以在死球並且計時鐘停止時立即申請即時回放,第四節結束顯然屬於死球的範疇。2.沒有初判是否可以使用即時回放?通常裁判主動使用回放前都會在犯規發生第一時間有最初宣判,沒有初判也是此次吹罰較大的爭議之一。
  • 大學教授判死刑給社會帶來的警示?
    大學教授判死刑給社會帶來的警示?明馮夢龍先生的《東周列國志》第二十六回有這樣一句話:「貪則多失,忿則多難,急則多蹶」。一個人如果犯了貪婪之心,必定會走上不歸之路,因為貪心是永遠得不到滿足的,但對於人性來講,人的私慾是很難得到控制。
  • 河南濮陽一男子捕獵27隻斑鳩 被判拘役四月罰8100元
    河南濮陽一男子捕獵27隻斑鳩 被判拘役四月罰8100元 2020-03-11 18:03:16作者:姜雨薇 責任編輯:姜雨薇     圖為庭審現場 濮陽縣法院供圖   中新網濮陽3月11
  • 【民事研究】交通信號設置不科學 法院判車主逆行不擔責
    【民事研究】交通信號設置不科學 法院判車主逆行不擔責 2021-01-04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若一偉大科學家殺了人判他死刑人類科學可能停滯一百年,怎麼辦?
    若一偉大科學家殺了人,如果判他死刑,人類科學可能停滯一百年,怎麼辦?這個問題的前提是,他對於科學進步的作用巨大非他不可。搞清楚這個道理之後,實際上要想解決這個問題並不難。科學家自然留下對社會有功,但對社會民眾卻很難服從。首先法律是建立在大家尊崇的基礎上,如果因為一個人的例外,世界上就有太多的法律存在意外的情況。自然不可能為每個人開後門,但又該如何處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