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本初中畢業父母陪同,15歲成最年輕男單冠軍,自稱缺乏專業精神

2020-12-05 一男聊體育

張本初中畢業父母陪同,15歲成最年輕男單冠軍,自稱缺乏專業精神。

近日,據悉日本乒壇的「新一哥」張本智和迎來了自己的畢業季。在畢業典禮的當天,張本智和的父母親陪同他一起度過的。從圖片中可以看到一家人還是很開心的。在4月份即將升入高中的他將繼續兼顧訓練和學業,繼續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著。

在近期,日本桌球協會盛大舉辦的T聯賽也是拉下了帷幕。最終男子呢團隊獲得冠軍的是以張本智和、水谷隼領銜的豪華陣容木下東京俱樂部。他們在決賽中以3-1戰勝了崗山隊,奪得了日本T聯賽的首個冠軍。在這場決賽中,在最後的一盤球中,張本智和對陣的是在日本世乒賽第二階段選拔賽上獲得冠軍的左手運動員森園政崇,而這一分也是關鍵的一分。張本智和可以說為了俱樂部最終的奪冠有著絕對的功勞。

在日本T聯賽的後期的MVP是水谷隼,前期的MVP是張本智和。在T聯賽的前期發揮的很好,在比賽中基本上是沒有輸過球的。但是,在聯賽的後期,張本智和的狀態是很低迷的。對於自己在T聯賽中的表現,張本智和表示自己不是很滿意的。同時,張本智和表示自己不能像之前那樣打比賽,自己應該打出自己的風格,不管結果如何都要好好打比賽。與此同時,張本智和還說自己以前沒有職業的球員標準要求自己,還說自己缺乏專業精神。

張本智和從從2歲拿起桌球拍開始練球至今,別看他人不大,球齡卻有10多年了。 他的父母均是中國,原本都是桌球選手出身的。他的父母在1998年到日本生活。2014年3月,他和父親張宇、妹妹張美和等三人一同加入日本國籍,並把原先的姓「張」改為日本姓「張本」。她母親張凌曾與鄧亞萍、喬紅並肩作戰,一起參加過1995年在天津舉辦的世乒賽,並多次在全國錦標賽中獲得冠軍。目前他母親張凌,選擇繼續保留中國國籍。

在2016年6月的斯洛維尼亞公開賽上,不滿13歲的張本智和殺進男單八強,成為國際乒聯公開賽男單成年組歷史上,最年輕的八強選手。在016年日本公開賽u21組別男單冠軍,成為國際乒聯歷史上最年輕的u21組別冠軍。在2016年的世界青少年桌球錦標賽上,成為了世青賽史上最年輕的冠軍得主。在去年年底12月的國際乒聯世界巡迴賽上奪得男單冠軍,成為史上最年輕的總決賽男單冠軍,那時候的他只有15歲。

現在的張本智和還不到16歲,但是卻已經取得了很多不錯的成績了。並且,在近些年的時間裡,張本智和的進步非常大,也是成為了國乒隊的強有力的對手了。所以,他的未來很多人也是非常看好的。

相關焦點

  • 蟬聯奧運冠軍並19破世界紀錄後 羽生結弦從早稻田順利畢業了
    蟬聯奧運冠軍並19破世界紀錄後 羽生結弦從早稻田順利畢業了 今天故事的主題是「 羽生結弦畢業了
  • 16歲替補進國家隊、就打敗世界冠軍
    作為2003年出生的年輕小將,他13歲便打進世乒賽前八、14歲開始擊敗國乒主力、15歲奪得總決賽冠軍、16歲成為世界盃亞軍,這樣的戰績的確是許多同齡人所無法相比的。但父母都來自中國的張本智和肯定也聽過這麼一個老祖宗的典故,那就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許多運動員的確是出道即巔峰,那麼如何才能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呢?
  • 13歲成數獨冠軍,14歲保送清華大學,《最強大腦》是這樣煉成的!
    胡宇軒出生於2005年,小學的時候就考上了著名的育才中科院實驗班即使在這個天才輩出的班級上,他也就9歲完成了小學畢業到了初中因為要參加各種數學競賽而耽誤了許多課程儘管如此,他兩年也就完成了初中學業12歲上高一,就讀於北京第八中學少年班,被清華大學錄取
  • 15歲上海女生蟬聯「最年輕科學家」 執著科研勇于堅持
    近日,一位15歲的小姑娘因為參加了第二屆頂尖科學家大會被刷屏。她成為整個大會最年輕的小科學家。15歲女生蟬聯科學家  事實上,這已是談方琳第二年成為「最年輕科學家」。在去年的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她就成為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座上賓,去年她才14歲,今年繼續參會,仍是「最年輕」紀錄保持者。  談方琳的研究成果是菲波那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
  • 範廷鈺1人挑落7名日韓棋手太驚豔 他是中國最年輕圍棋世界冠軍
    後來為了衝段,範廷鈺11歲的時候就成了「北漂」。2013年3月6日,範廷鈺獲得應氏杯冠軍,以16歲零7個月的年齡成為中國最年輕的世界冠軍、最年輕的九段。近5年他大賽成績有所沉寂,但2016年農心杯豪取7連勝「一桿清臺」;今年農心範廷鈺再次實現了七連勝,個人農心杯總勝局達到17局,距離李昌鎬的19個總勝局僅差兩局。
  • 15歲高中少女成「科學家」,曾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採訪
    今天要介紹的這個人可牛了,別人是長大想後當科學家,而她15歲時就成了正兒八經的科學家。15歲高中少女成「科學家」,曾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採訪。這位15歲的小天才叫做談方琳,談方琳出生自書香門第,父母都是當地有名的老師,父親是華東師範大學的數學教授,曾經多次獲得過國際數學獎項。在父親的影響下,談方琳對數學模型也很感興趣,從小學到初中,談方琳的數學成績一直都是班裡最好的。
  • 有人畢業於美國名校,最慘的他初中肄業
    下面,就為大家盤點幾位很具有代表性的音樂人:在他們中,有人畢業於名校,有人上過大學但不是科班出身。有人只上過初中,甚至也有人連初中都沒有上完就已輟學。透過他們的經歷,也許我們能夠更好的去對比了解、反思規劃自己的人生。
  • 22歲成最年輕教授還獲獎金百萬,他如何走出天才「捧殺」魔咒?
    最開始是「十幾歲少年考上某某名校」,後來逐漸演變到「最年輕博士」「最年輕博導」……只要掛上了「最年輕」三個字,似乎就成了「高流量」的保證。然後呢?然後他們怎樣了?是泯然眾人,還是繼續大力出奇蹟?很少有人關心,莫名其妙走紅之後,他們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比如,還有人記得劉路嗎?
  • 四川「北鬥女神」:16歲高考,32歲成中科院最年輕博士生導師
    如今的她,32歲成中科院最年輕博士生導師,並被稱之為「北鬥女神」。在北京上大學期間,徐穎學習更加努力,並於2003年以優異成績,順利本科畢業,還獲得了北京理工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的碩博連讀的機會。經過6年的勤奮學習,她終於在2009年博士畢業。
  • 中國最年輕的科學家,年僅15歲上高一,解世界難題,婉拒央視採訪
    說起這個世界上有名的科學家,很多小夥伴都或多或少認識很多,那麼如果是世界上最年輕的科學家呢?其實在我國就有一個非常年輕的科學家,僅有15歲,她就是談方琳。可能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談方琳是誰,因為她非常低調。
  • 20歲學渣攻克世界難題,被三名院士舉薦,成了最年輕的博士
    學術最高殿堂的教授也並不是學霸人物的專利,有一個學渣他竟破格提拔為最年輕的教授——年僅20歲攻克了困擾多個數學界數年的世界難題。011989年,劉璐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裡。他的父親在國企上班,母親則在一家企業當工程師。
  • 16歲的「讀博」天才少年,卻被父母逼著在北京買房,如今如何?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我國神童的故事數不勝數,一個13歲的研究生,一個16歲的博士生天才少年:張衛楊從小就表現出和其他孩子不一樣的天賦分,但因為畢業後父母逼著他在北京買房,非常搶手,引起了社會各層面的關注,如今十幾年過去了,曾經的天才少年如今是"泯然眾人矣"還是繼續被"天才兒童"的光環填滿?
  • 她如何做到11歲高中畢業,15歲獲得學士學位,16歲獲得碩士學位?一家10個孩子,個個如此—HST翻譯
    她如何做到11歲高中畢業,15歲獲得學士學位,16歲獲得碩士學位?
  • 20歲學渣攻克了世界級難題,三名院士聯名中央,破格成最年輕教授
    隨著我國近些年的逐漸發達,教育興國成為我國的治國理念和方針,義務教育遍及中華大陸的每一寸土地,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才的湧現也證明了我國方針的正確性。不過隨著教育的發展,優勝劣汰是不可避免的,「學渣」和「學霸」這兩個網絡用語是現在人們最常用來劃分不同成績的孩子的標籤。
  • 蟬聯最年輕科學家,15歲談方琳全靠天賦嗎?數學領域需要執著
    1、談方琳蟬聯最年輕科學家普通家庭的孩子,很難在十幾歲就開始涉足數學領域,但說人家基因好,也是無可厚非。談方琳的父母都是華東師範大學的老師,受家庭的薰陶,她從小就對數學感興趣。她小學就讀於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初中就讀於上海市延安初級中學,高中考入了心儀的華師大二附中。讀初三時,談方琳憑藉課題「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在「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和主席獎(初中生唯一獎)。
  • 42歲,他成中科院最年輕院士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新產生的64名院士中,數學物理學部11人,化學部10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0人,地學部11人,信息技術科學部7人,技術科學部15人。新當選院士中,女性6名;平均年齡55.7歲,最小年齡42歲,最大年齡67歲,60歲(含)以下的佔87.5%。
  • 花滑大獎賽陳巍領跑男單短節目 林姍國際賽首秀
    男單短節目,世界冠軍陳巍以一套完美的發揮,以111.17分排名第一,周知方以99.36分位列第二。  與往年不同的是,本賽季花滑大獎賽大方向上是從「國內賽」角度舉辦,所有賽事必須遵循當地防疫政策。每一站比賽的運動員僅限於東道國的參賽運動員、在參賽國參加日常訓練的運動員。此前受到疫情影響,本賽季大獎賽加拿大站和法國站被迫取消,因此新賽季只有四站比賽。
  • 15歲女兒脖子上有「草莓印」,試紙檢測發現懷孕,媽媽後悔不已
    根據孩子們的發育規律,一般情況下女孩兒的發育更快一些,也更容易引起早熟,女孩兒的青春期從9歲左右就已經開始,男孩兒則是11歲左右開始,所以如果家裡有女兒的話,父母更應該注意及時對女兒進行引導,避免走上早熟、早戀的道路。
  • 殲-20總師楊偉的超級「學霸」之路:初中畢業就高考,15歲上大學
    說起學霸,我國殲-20隱形戰鬥機總設計師楊偉也是超級學霸一枚,而且在中學時期就霸氣側漏;本來高考是高中應屆生的獨木橋,而楊總師在初中畢業之後就通過了獨木橋,令人驚嘆。那麼,當年楊總師的初中畢業成績有多強悍呢?畢業考試需要考6門功課,其中5門功課楊總師全部考出了100滿分,另一門也是99分;這個成績即便是現在,也是傲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