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14]雌雄異株青楊對叢枝真菌、乾旱和種植方式的性別反應

2021-01-15 TASK lab

     大多數陸生植物都能與叢枝菌根(AM)真菌建立共生關係,這種共生現象普遍存在,並被認為可以提高植物固有的抗逆能力,緩解脅迫症狀。菌根植物通過AM共生作用增強了水分和養分(尤其是磷)的運輸,對植物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因此菌根植物能夠獲得更好的耐性。本文推測,雌雄株之間可能存在一些特殊的交流,這種交流可能是由AM真菌促成的。


     本試驗以雌雄異株植物青楊為材料,設置3個因子:(1)AM接種/不接種;(2)充分澆水/水分脅迫;(3)單株模式(只有4雄株或4株雌株)/混性型(2雄株和2雌株)。測定了雌雄幼苗的生長(莖長、地徑、SPAD、平均葉面積、生物量積累)和營養(C、N、P、K、Ca、Mg)分配。

3.1結果乾旱顯著限制了植物的生長和營養積累,特別是雌株,AM的形成緩解了這一負面影響,尤其是雄株。然而,性別效應是複雜的。


3.2混合種植模式緩解了雌雄株在生長和養分積累方面的競爭,甚至緩解了乾旱帶來的負面影響。在混合性別模式中,接種AM的雌雄植株之間的C、N、P、K、Ca含量差異較小,表明AM真菌在養分運輸中具有潛在的作用。


3.3 雄性比雌性對有限的水分有更強的生理反應,從AM形成中獲得更多的優勢。混交種植緩解了雌雄異株植物間的性內競爭,AM共生緩解了雌雄間的差異(圖1)。

     本文證明了混合性別種植模式中的雌雄株表現略優於單一性別種植模式,通訊途徑可能是通過AM真菌進行的。AM真菌同時與不同的植物形成共生體,這也促進了植物之間的交流通道,被稱為共同菌根網絡。通過這個網絡,植物傳遞信號,甚至包括水分和養分,幫助植物克服各種壓力。未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研究這些實驗所涉及的機制,合理利用AM真菌可能是一個潛在的解決辦法。

Li, Z., Wu, N., Liu, T., Tang, M., Chen, H. (2020). Gender-related responses of dioecious plant Populus cathayana to AMF, drought and planting pattern. Scientific Reports, 10(1).doi:10.1038/s41598-020-68112-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0-68112-0

TASK lab:Trees and Soils Key Laboratory ,旨在交流樹木功能性狀、土壤微生物組、土壤生態過程、根土互作關係等領域研究進展,關注樹木地上地下部分的協同機制,探索樹木對逆境脅迫的適應策略,為森林生態系統管理提供科技支持。

相關焦點

  • 每日摘要:美洲黑楊雌雄異株的性別決定基因鑑定(bioRxiv)
    植物的性別決定系統和性染色體相對來說在演化史比較「年輕」。本文中,作者發現一個完全雌雄異株的林木美洲黑楊(Populus deltoides)處於性染色體形成的早期階段,其中雌株和雄株的性別在遺傳上分別由兩小段與X或Y物理連鎖的序列所決定。有趣的是,有兩個Y基因在對應的X染色體上丟失了。
  • 正達農業「叢枝菌根真菌項目」重磅上市!
    叢枝菌根真菌作為地球上最古老的微生物之一,對於解決上述問題,有著巨大的市場前景。因此,正達農業集團與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副院長石兆勇教授達成「叢枝菌根真菌戰略合作項目」,共同開啟千億級市場藍海,並邀約了核心合作夥伴共同見證項目啟動,會上石兆勇教授也向在場嘉賓詳細介紹了叢枝菌根真菌的作用和其商品化應用,以及針對叢枝菌根真菌20餘年的研究成果。
  • 怎樣識別金彈子的雌雄異株
    金彈子是一種非常喜慶的掛果,尤其是每年的元旦至春節期間,掛果金彈子在綠葉中由青變紅,紅綠相映,鐵幹虯枝,生氣盎然。
  • 這種被大學問家朱熹稱為惡木的楮樹,雌雄異株
    楮樹屬於多年生落葉喬木,喜歡日照,適應性強,能夠耐得住乾旱瘠薄,也能生於水邊,楮樹大多生長於石灰巖山地,也能在酸性土及中性土上生長,楮樹這生命力確實夠頑強的,似乎在哪裡都能成活。楮樹樹還耐煙塵,抗大氣汙染力也挺強的,真是優點多多,優勢多多。
  • Plant Cell:獼猴桃的雌雄異株現象是如何產生的?
    雌雄異體在動物中是主要的,但是在植物中,雌雄異株是一種少見的現象,在高等植物中雌雄同株是常見現象,而雌雄異株的植物只有少數
  • 研究駁斥雌雄異株是「進化死胡同」的假說—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華南植物園
  • 成熟果實「臭腳味」很重,樹葉美觀,雌雄異株,不讓結果有方法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成熟果實「臭腳味」很重,樹葉美觀,雌雄異株,不讓結果有方法。銀杏樹屬於是雌雄花不同株的樹木,銀杏樹結果就需要異花授粉後才能夠結果。對銀杏樹嫁接的目的,通常是為了讓銀杏樹提前結果,為了增加結果量的需求,如果不需要銀杏樹結果,一是對實生苗不嫁接,就會推遲15到20年的結果期,或者是在種植的時候,對銀杏樹進行雌雄株區別栽種,也是能夠讓銀杏樹不結果的。
  • 葡萄雌雄異株向雌雄同體的轉變
    組裝結果統計表為了準確鑑定性別位點,研究團隊建立了雜交組合F1家系,選擇2個野生葡萄親本以及子一代中雌雄各5株,進行重測序分析。結合公開的全基因組重測序數據,對靠近性位點的SNP進行檢測,發現這些SNP在雄性中總是雜合的,相反的在雌性中總是純合的。同時還發現在2號染色體上,X型單倍體的性別位點跨越了111kb,結果如圖1所示。
  • 這3種盆栽雌雄異株,只種一棵難結果,成雙成對更好看
    自然界中的很多植物都是雌雄同株,種上一株只要能開花,很多都會結果。但也有一些例外,雌雄異株,要同時種上一雌一雄才能結果,否則就只開花不結果。比如下面這3種盆栽植物,就是雌雄異株,只種一棵難結果,成雙成對才更好看。
  • 叢枝菌根真菌研究取得進展
    叢枝菌根真菌是陸地生態系統中關鍵的微生物。它們參與了碳、氮、磷等多種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能與90%以上的陸地植物形成互惠共生體。通過「生物地下交易」法則,植物和叢枝菌根真菌進行著物質和能量的交換:植物將光合產物以碳源的形式輸送給叢枝菌根真菌;作為反饋,叢枝菌根真菌為植物吸收更多的養分和水分等,以促進植物生長。
  • 銀杏樹也是有性別的,雌雄該如何區分?園林綠化中誰更具有優勢?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見過銀杏樹,也知道有些結果,有些不結果,認為銀杏樹結果只是生長時間長短的問題,卻不知道銀杏樹其實也是有性別的,如果種植的是雄株是永遠也不會結果的。今天,我就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銀杏樹不結果的原因,以及如何來辨別銀杏樹的雌雄,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 叢枝菌根:種植業的至寶,沒它不行!
    在現代農業生產中,施化肥已經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種植方式,化肥中的氮磷鉀等營養元素促進作物生長,提高產量。菌根真菌可以感染生態系統中約95%的植物,形成共生。共生真菌從植物體內獲取必要的碳水化合物及其他營養物質, 而植物也從真菌那裡得到所需的營養及水分等, 從而達到一種互利互助、互通有無的高度統一。它既具有一般植物根系的特徵, 又具有專性真菌的特性。 叢枝菌根到底有哪些作用呢?
  • 生態中心在叢枝菌根提高植物抗旱性分子機制方面取得進展
    有關叢枝菌根在植物抵禦乾旱脅迫中的積極作用已有較多文獻報導,但多數研究集中在AM真菌的間接作用,及菌根影響植物自身抗旱生理方面,而對於AM真菌增強植物抗旱性的直接作用,尤其是乾旱脅迫下AM真菌幫助宿主植物吸收水分的分子證據,還是一項研究空白。
  • PLANT:叢枝菌根真菌群落隨環境梯度的變化
    Abstract環境逐漸變化是植物和相關生物(如叢枝菌根真菌(AMF))配置的決定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評估巴西東北部熱帶半乾旱地區,在形成乾燥森林、稀樹草原狀灌叢和潮溼山地森林的山頂地區在粘土含量下降情況下的AMF物種群落變化規律。通過田間和圈閉培養,共鑑定出AMF菌種80種,隸屬於25個屬,其中無梗黴屬(Acaulospora)和球囊黴屬(Glomus)最具代表性。
  • 川大牽頭提出楊柳科植物性別系統頻繁轉換的分子遺傳學普適模型
    責編 | 王一雌雄兩性的起源和進化一直是生物學家最感興趣的課題之一。植物界中的雌雄異株現象(Dioecy)相對較少,性染色體常處於演化的不同階段,且大多存在非雌雄異株的近緣物種,使得植物成為研究性染色體起源和演化的理想材料。
  • 研究研究揭示榕樹氣生根發育、性別決定和榕-蜂協同多樣化的分子機制
    10月8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陳進課題組與福建農林大學明瑞光課題組等國內外研究團隊合作,發布了榕樹和榕小蜂精細基因組圖譜,並首次在分子機制上揭示了榕樹氣生根發育、性別決定和榕樹-榕小蜂協同多樣化等多項未解之謎,相關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Cell)上。該項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幾項重要發現:一是揭示絞殺榕氣生根形成的分子機制。
  • Plant, Cell & Environment: 紫色酸性磷酸酶GmPAP33參與大豆叢枝菌根共生過程中的叢枝退化
    華南農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的相關研究人員在《Plant,Cell & Environment》雜誌上發表了題為「紫色酸性磷酸酶GmPAP33參與大豆叢枝菌根共生過程中的叢枝退化」的研究論文。叢枝是陸生植物與叢枝菌根真菌共生關係的核心結構。然而,叢枝也是短暫的結構,隨著發展,這些結構很快被消化並最終消失。目前,關於衰老叢枝的消化機制知之甚少。
  • 研究揭示榕樹氣生根發育、性別決定和榕-蜂協同多樣化的分子機制
    該研究還發現具有氣生根小葉榕的生長素合成(YUC2, YUC6和TAR)、級聯反應(CLU1, SINAT5)、運輸(PIN1和GNOM)和光受體(CRY2和PHR2)相關基因呈現大量的擴張,氣生根組織內生長素合成和運輸相關基因都有高度轉錄表達,從而在氣生根內生成更高的IAA生長素(15.65 ng/g)。
  • 浙江:雌雄異株 千年雄銀杏只開花不結果
    浙江植物學會理事長傅承新:自然界大部分植物是雌雄同株的,而銀杏等少數樹種卻是雌雄異株的;雄銀杏只開花不結果,雌銀杏才會結果;就算把雌銀杏的枝條嫁接到雄銀杏樹上,也只有這根枝條結果。一般從外觀上很難區分銀杏樹是雄是雌。兩者在樹形上只有細微差別,雌銀杏的樹冠是向兩邊擴張的,雄銀杏是拼命往上長的,不是內行人不怎麼看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