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村民挖出11斤金箔,上交半年後卻只剩8斤,專家:水分蒸發了

2021-01-18 天天讀詩詞

1970年10月,在陝西西安何家村中,工人們正受命建造一個收容所,大家為了賺工分都格外賣命,有的是為了讓老母親吃上一頓好的,有的是為了讓家裡的小孩換一身新穿的,有的甚至就只是因為閒不住,乾脆就來幹活了。

造房子最重要的就是地基了,只有基礎牢固了,樓房才能蓋得更高更牢固,因此在打地基上,工人們花了很多時間。就在午後時,一個民工正在挖地基,挖下去差不多0.8米的時候,突然聽到一聲震響。

工人連忙定睛一看,發現居然是一個陶甕!西安作為歷史上最有名的古都之一,在城市腳下不知道埋了多少寶貝,比如在1962年專家對秦始皇陵進行系統考察的時候,發現整個陵園的面積廣達56.25平方千米,也就是說在這麼一大片區域內的土地裡,隨處都可能有價值連城的文物寶貝。

因此,工人不敢怠慢,把周圍的工友都招呼過來之後,就下去打開了甕蓋。一時間金光透射,把開蓋工人的臉都映得金光閃閃,在甕罐裡頭,居然是一壇滿滿當當的金子!

那時候所有人都受到過集體教育,一切發現都上報組織,集體榮譽感相當之強,加上發現如此文物是大功一件,獎勵不少,此外更是一份巨大的榮耀,在那個時候,這才是人們最為看重的。

因此,工人們立即上報組織,沒多久之後,專家就趕到了文物出土現場。單獨一個陶甕出現在土裡是十分罕見的,因此專家立即將周圍保護了起來,並且開始小心發掘周圍土地。

結果在不遠處,他們用洛陽鏟又找到了一個大陶甕。考古專家們大喜,也顧不得什麼了,圍過去就開始用小鏟子加手直接刨土,最後在這個坑道裡發現了總共兩個大陶甕和1個銀罐,被稱之為「何家村遺寶」。

專家們將三個大罐發掘出來之後,便開始清點起了文物,發現文物總計超過了1000件!而且其中還有好幾件十分珍貴的國寶!比如「獸首瑪瑙杯」的工藝就十分精細美麗,杯頸以牛首為形,鑲金以為牛嘴,現在已經是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另外就是讓所有古錢幣收藏家都會瘋狂的金開元通寶。在「何家村遺寶」被發現之前,金開元通寶一直都只存在於史料之中,從來沒有真正的金開元通寶面世。但在此陶甕之中,卻發掘出了30枚金開元通寶,雖然收藏家們無法購買收藏,但是能夠在博物館中一睹其姿,對他們而言就已經相當滿足了。

此外,就是在一個叫做「鎏金鸚鵡紋提梁銀罐」中,發現了四塊浸水的金箔,將水瀝乾之後,金箔稱重居然高達11斤之重,令人十分咋舌。而最神秘的是,金箔被轉入博物館珍藏之後,經過半年的時間,居然毫無徵兆地減少了3斤的重量。

博物館裡的安保工作是十分完善的,對金箔的保護措施也是非常完備,而且存放金箔的展室展間都沒有受到過任何破壞,究竟是什麼原因才導致出現了這種現象呢?

在博物館內的工作人員始終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只好不斷招賢,不僅請了好些個考古專家,甚至還從西北大學中請來了物理專家和化學專家,來專門為他們揭開這個現象的謎底。

最後經過物理專家的檢查之後,得出了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結論——這3斤的重量是因為蒸發而損失的,只是蒸發的不是金子,而是水而已。

原來在這4塊金箔內部存在許多空腔,但是進水口卻十分細小,在一千多年的浸泡之下,水分慢慢由小孔進入並填滿了空腔,但是在專家瀝水之時,空腔內的水分卻無法經小孔排出來,就像我們將一個裝滿水的瓶子突然倒過來的時候,因為水膜將瓶口堵住致使空氣無法進入,水也就因為氣壓的原因而無法流出了。

但金箔離開提梁銀罐轉到博物館中之後,水分就開始慢慢蒸發,而水蒸氣完全可以經由小孔拍出,因此也就出現了金箔的質量不斷減小的原因,而這個原理,其實是相當簡單的,因此當專家們聽到原來是這個原因之後,一時之間都哭笑不得了。

相關焦點

  • 「縮水的」金箔:何家村窖藏出土金箔重量之謎
    1970年10月5日,陝西何家村一個基建工地上施工人員挖出一個高65釐米、腹徑60釐米的陶甕,陶甕內裝有大量的金銀器。之後幾天,另一個陶甕和銀罐被發現,共出土文物一千餘件。在眾多出土文物中,最能體現大唐金銀器先進工藝水平之作的當屬鎏金鸚鵡紋提梁罐。
  • 村民挖出罕見的野生「冬筍王」 重量3.5斤
    「溫嶠鎮白巖下村一村民在山上挖到一株冬筍,有3.5斤重,像這樣大的冬筍,我還是第一次見,這株冬筍可以稱得上是『冬筍王』了。」12月28日,台州溫嶺溫嶠鎮嶺腳村村民林衛星打進本報熱線報料說。12月29日上午,記者來到溫嶠鎮白巖下村葉桂香家,她拿出一編織袋的冬筍倒在地上,果然,這株3.5市斤重的「冬筍王」明顯比其他冬筍來得大。
  • 1個拳頭大小的黑洞,居然藏著27件青銅器,專家:上交獎勵一壺油
    其實如果對文物熟悉的朋友,應該會知道肯定是陝西寶雞,寶雞有著「青銅器之鄉」的美譽,如今的許多大型博物館中收藏的青銅器幾乎都是從寶雞出土的。近幾十年來,寶雞真的是挖出了太多的青銅器,其中不少都是老百姓意外挖掘出來,其中1955年、1985年和2003年這三次真的是挖出了太多的青銅器,特別是2003年的那一次,5個村民意外發現一黑洞,結果幫助考古隊挖出27件青銅器,還一舉創下了8項中國考古之最。
  • 藏在古墓下的法老墓,專家挖出700斤黃金棺材後,被「詛咒」而死
    藏在古墓下的法老墓,考古家挖出700斤黃金棺材後,被「詛咒」而死。圖坦卡蒙9歲就成為法老管理國家這座法老墓就是知名的圖坦卡蒙法老墓。圖坦卡蒙曾是古埃及的一位法老,而且他當上法老的時候才9歲,還是個小屁孩的他就已經管理整個國家了,他同樣也是一個短命的法老,年僅19歲就離世了。
  • 村民種樹挖出一頭大象,專家趕來後勸其上交,國內唯一非常珍貴
    這件文物的發現也非常有趣,它是被村民在種樹時意外發現的。 1975年2月的一天,湖南省醴陵縣仙霞公社獅形山大隊村民張立林扛著一捆樹苗,打算在村子旁邊的獅形山種樹。當他在山坡上挖坑時,卻意外的挖出了一頭青銅大象。當時的人都比較樸實,挖出了東西也不敢據為己有,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向上級報告。所以張立林挖出這頭大象後,連樹也不種了,扛著大象急急忙忙去找駐村的公社幹部。
  • 農民打井發現120斤金餅,專家勸其上交國家後,道:還差了200噸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位老農打井,不小心挖出120斤金餅。本想變賣,卻被阻止。專家勸其上交國家後,道:還差了200噸。具體是怎麼回事呢?這件事情要從陝西省西安市的東北郊區一個小山村的農戶說起。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老農民張某在自家菜園裡準備打一口井,當他剛剛打到四五米深時,他的鋤頭突然碰到了一塊硬硬的東西,發出非常清脆的「乓乓」聲。
  • 65斤蟒蛇吞下80斤羊,被村民活捉後吐了一個多小時
    65斤蟒蛇吞下80斤羊,被村民活捉後吐了一個多小時 近段時間來, 福建泉州安溪縣村民姚先生發現 自己家羊圈裡20多頭羊接連失蹤。
  • 撿到貓咪養半年後才發現是雪豹 一頓吃10斤肉 專家這樣說
    在新疆伊寧縣發生了一件震驚全村的事,有一位姓張的牧民在外出放牧的途中撿到了兩隻小花貓,老張以為是被兩隻流浪貓,就把它們帶回了家,準備精心飼養,養了沒多久,張大哥發現這兩隻小貓飯量特別大,根本不是一般小貓的量,甚至吃的食物也不同,頓頓都要吃肉,他越味的時間長,就越覺得不對勁,短短半年時間內
  • 十斤煤燃燒後只剩一斤灰,9斤物質去哪裡了?
    質量守恆是我們中學時候就學過的一個著名定律,在教科書上大家都明白是怎麼回事,但在生活中往往有很多因素擾亂我們的視線,比如話題中那十斤煤燃燒後只剩下一斤灰就是一個迷惑了很多人的話題,質量在哪裡守恆了,那9斤東西去哪了?
  • 18斤狗狗半年減肥6斤 問鼎寵物減肥冠軍[圖]-減肥 冠軍 Ruby 狗狗...
    原標題: 18斤狗狗半年減肥6斤 問鼎寵物減肥冠軍(圖)  Ruby半年內減去6斤,圖為前後對比。  據外媒消息,一年一度的英國寵物減肥大賽近日落下帷幕,今年的冠軍是來自桑德蘭的狗狗傑克羅素梗,名叫Ruby。它在半年時間減掉超過6斤,成功問鼎冠軍。
  • 黑熊被收養十餘年 瀾滄一村民主動上交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人民網瀾滄4月8日電  4月2日,雲南瀾滄縣森林公安局接到當地村民楊某打來的電話,自稱其家裡有一頭收養的黑熊,在知道不能私自圈養野生動物後想要把它上交給森林公安。民警初步估計其體重已經有百餘來斤,不過除有點稍微「肥胖」外,黑熊的健康狀況良好。 據楊某介紹,這隻黑熊是十多年前被其它村民在路邊撿到帶回來的,當時還只有幾斤重,他看到小熊虛弱瘦小,擔心不好好照顧可能會死掉,便說服該村民把小熊帶回自己家裡用奶粉餵養照料。之後小熊健康狀況有所好轉,楊某自己也忙於農活,餵養小熊的事情便交給了母親,自那以後小熊也逐漸長大。
  • 男子家中挖出160斤"太歲"百萬都不賣
    男子家中挖出160斤"太歲"百萬都不賣 2018-06-23 11:28
  • 重慶老農挖出寶貝,距今1.5億年歷史,上交後獲得獎狀
    許多農民幸運地挖出了國家珍貴文物,最後主動上交給國家。家住重慶市綦qí江古南街的一位老農,名叫蔡長銘。他與自己的兒子扛著鋤頭下地幹活,田地坐落於一個荒山的山腳下,蔡長銘決定挖一條池塘準備養點鱔魚。蔡長銘一鋤頭下去挖出了一個奇異物體,他將物體表面的泥土清理乾淨後,發現這個物體是一節牛脛骨。
  • 女生半年瘦50斤 一周快速減肥法
    現在的她面容姣好,身材高挑,體重108斤,這是她半年瘦了50餘斤後的樣子。10月7日凌晨,她寫了一篇減肥心得,如今閱讀量已超過40萬。網友口中的「減肥女神」說,真的就是「堅持」二字。  1995年生的何妍從小到大都是「胖妞一個」,皮膚黑黑,身材壯壯。肉乎乎的她臉上也總是掛著笑容。高二時,她開始打籃球賽,一動起來,身上就開始掉肉。
  • 陝西莊白村民田裡挖出青銅器,考古隊趕到大喜:一鋤頭挖出周朝!
    現在在陝西境內的周原遺址,分布著大量的青銅器窖藏,新中國成立以前,有很多的村落都發現了一些零零散散的青銅器窖藏。就這樣好多的青銅器流落到了民間,有的甚至流落到了國外,甚至有些失去了蹤影。新中國成立以後,陝西省寶雞市莊白村的一個村民,無意間在田裡一鋤頭,碰到了一個青銅器。
  • 新生兒體重多少斤最好?5斤、6斤、8斤差距大,父母千萬別大意
    一、新生兒體重5斤、6斤與8斤差別大都說生孩子是喜事,可剛生完寶寶的小張卻和婆婆大吵一架。原來,小張才從產房出來,就聽到婆婆抱著孩子和老公抱怨:「我乖孫6斤體重都還差4兩,看著就可憐,懷孕時都說讓她多吃點就是不肯聽,這不是害了孩子嗎?」
  • 重慶老人家中挖出大魚泉,每天最多吐魚500斤,一家人因此致富
    重慶老人家中挖出大魚泉,每天最多吐魚500斤,一家人因此致富 魚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的一種食物,它的烹飪並不是特別的複雜,簡單的炒制就能成為一道美味佳餚,一位重慶老人家中就挖出了大魚泉,每天最多吐魚500斤,一家人因此致富,下面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
  • 陝西一農田千年來寸草不生,專家挖掘後驚慌失色:下面是位大人物
    陝西的古代帝王陵,民間有「七十二陵」的說法,還有「陝西的黃土埋皇上」的說辭,而自西周起,先後有14個政權在陝西建都,截止2019年10月,陝西省已發現的帝王陵有82座,包括黃帝、炎帝2陵。
  • 陝西一村民後院取土 挖出12件2500年前青銅器(圖)
    挖掘機鏟土崖挖出幾個「寶物」  「一鏟子下去,倒出的土裡好像就是個青銅片。」昨日,回想起挖出「寶物」的過程,魏炳祥仍很激動。  魏炳祥說,10月16日下午4時左右,他在自家後院一個近10米高的土崖取土時,突然發現挖掘機挖出的一鏟子土裡好像有塊巴掌大的青銅片。他又「狠狠挖了一鏟子」,結果土裡翻滾出幾個「土疙瘩」。
  • 傳說中2萬一斤的太歲 就這麼被我挖著了?
    傳說中2萬一斤的太歲 就這麼被我挖著了?  近一個月來,新民市大民屯的陳先生家裡熱鬧非凡,村民們爭先恐後踏入他家,只為看一樣神奇的東西。一個多月之前,陳先生家在翻建魚塘時,從地裡挖出一大坨白色肉狀物,重300來斤。陳先生上網對比後,認為這個大肉坨可能是傳說中的一斤值2萬元的太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