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口設計 | 路口轉彎半徑越小越好?

2021-01-20 築龍路橋設計

來源:路橋設計師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彎半徑,在公路設計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控制參數,一般考慮安全的需要,是有一個最小值的要求。在城市道路設計中,可能是考慮車輛轉彎過程中車速較低,往往對這個設計參數並不看重,國家規範也沒有明確強制性規定。

以前,行業中轉彎半徑的推薦值是10-20米;但是最近幾年,應該是慢行優先理念的驅動,轉彎半徑一度被呼籲要求降低,甚至出現「轉彎半徑越小越好」的認識,最近審核的一些設計項目也是用了很小的轉彎半徑值,甚至到了6米以下……

轉彎半徑之所以取小,原因有這幾個方面:

一是,小轉彎半徑能夠強制降低車速,有助於安全;

二是,小轉彎半徑能夠縮短行人過街時間,保護慢行;

三是,小轉彎半徑能夠節省用地。

以上三種原因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往往過猶不及,過小的轉彎半徑可能會產生以下不好的後果:

一是,半徑過小,導致停車線比較靠前,隨之人車談判空間不足,加之最近一段時間禮讓斑馬線之風正興,右轉機動車擁堵問題凸顯;

,為克服車輛輪差,只能用過寬的轉彎車道來彌補過小的轉彎半徑帶來的問題,否則會出現越線行駛,恰恰這種過寬的車道本身就是一種安全隱患;

三是,過小半徑使得右轉與直行車流的合流交織角度過大,影響相交道路直行通行能力的同時,存在明顯的合流衝突安全隱患;

四是,正常速度行駛在過小轉彎半徑的車道中,車輛容易發生側滑等風險,降低行車舒適性。

車輛轉彎有輪差,所以轉彎車道寬度要求一般稍大。以常規大巴公交車行駛為例,橫向側距取0.5米,則可以計算得出車道寬度和轉彎半徑的對應關係圖如下。

圖1 轉彎半徑和最小車道寬度的關係 

由上圖可以發現,轉彎半徑小於9米時,車道寬度大於5米且遞減值迅速增大。從安全角度和用地角度都可以認為,小於9米的轉彎半徑不夠合理。

交叉口行車速度應該降低,工程中通常都按照折半計算。若以不同的速度通過不同半徑的彎道,可以計算車輛的橫向力係數,以此反映行車舒適性和安全性,以常見的20km/h和25km/h為例進行說明。

圖2 橫向力係數和最小車道寬度的關係 

上圖可以發現以下結論:

一是,轉彎半徑小於6米時,車輛以常見較小設計速度行駛在常規路面上也有側滑的可能性(摩擦係數按照0.5);

二是,轉彎半徑小於8米時,乘客明顯感覺到彎道行駛帶來的不舒適(橫向力係數大於0.4);

三是,轉彎半徑小於9米時,車輛以較大速度行駛在彎道中也有側滑風險。

第一,轉彎半逕取值應在一定的合理範圍,不能因為過分強調慢行而忽視安全或者造成交通擁堵。

第二,建議:在一般情況下轉彎半徑建議取值不小於9米,特殊情況下應不小於6米



在中國的道路設計上,拐彎半徑城市主幹道一般是20-30米,在拐彎半徑確定的情況下,我們談一下離心力,把離心力以字母F代替,M代表質量,V代表速度,r代表轉彎半徑。我們可以得到公式:F=MV²/r,這樣就比較淺顯易懂,質量相同的車型行駛速度越小,那麼MV²意味著越小,那麼F就越小,則離心力越小,翻車的可能性也就越小。這是關於離心力,那麼咱們來看一個案例。以小編的科魯茲(參配、圖片、詢價) (2013款MTSE)為例,車高粗略計算為1.5米,寬度1.8,車重加上人算作1.5t,重心到地面大約0.5米,到輪胎邊緣大約0.8米也就是力臂。

根據力矩公式F·L1>Mg·L2,F是離心力,L1代表重心,L2代表力臂,Mg代表質車子的重力。0.5F>15000X0.8,所以F>24000牛科魯茲就會發生翻車,那麼F離心力的計算公式我們前文已經提到了是:F=MV2/r,這個時候我們以60km/h的速度會在什麼情況下翻車呢?就可以算出拐彎半徑:F=24000,M=1500,V=60km/h大約等於16.66m/s,那麼r就是1500X16.66²÷24000≈17米,也就是說60邁的速度開的話,要保證不翻車拐彎半徑必須大於17米才行。

如果遇到高速路的匝道,車速必須在進入匝道前降低到40碼甚至更低,因為匝道的轉彎半徑太小,有的地方甚至連8米都不到。還有就是千萬不要等進入匝道再減速,道理很簡單,因為轉彎的瞬間汽車重心會發生偏移,如果剎車會引起側傾更加厲害,甚至出現單邊制動,所以一定要在進入匝道前減速!

城市道路交叉口轉彎半徑(按道路紅線計)按下列標準控制:

主幹道:20米~30米;

次幹道:15米~20米;

非主次道路:10米~20米。

機動車出入口距城市道路交叉口、橋隧坡道起止線應大於50米。

居住區道路紅線轉彎半徑不得小於6米,工業區不小於9米,有 

消防功能的道路,最小轉彎半徑為12米。


這裡包含了公路、道路、橋梁、隧道的全部內容。希望您能從中獲得自己需要的乾貨,也希望小夥伴們在路橋隧工程計的路上走得更遠。

相關焦點

  • 曲率半徑越小越好?
    曲率半徑越小越好? 工程師譚軍 發表於 2018-09-05 08:36:31 本文主要是關於曲率的相關介紹,並著重對曲率的選擇及其半徑進行了詳盡的闡述。
  • 觀光小火車轉彎半徑一般是多少?
    大家都知道,觀光小火車作為景區的一種運營車輛,以火車的造型還有就是長長的車身很是受歡迎,那麼這麼長的車身一般的觀光小火車轉彎半徑是多少呢?無軌觀光小火車鋰電池觀光小火車停車場這個就要具體看車型了,首先我們看無軌觀光小火車的轉彎半徑,這種車子一般是由2節車廂一節車頭組成的,通常車身長度在15米左右,別看這種車子長,但是一般的路面它也是可以行使的,一般只要是車頭可以通過的地方,車廂也可以的,所以他們的轉彎半徑並不會很大,一般在7.5米左右就可以了。
  • T路口詭異無常,民房慘遭十幾次車撞,揭開事故背後的科學真相
    (原屬於大託鎮黑石村)的新開鋪路(也叫書院南路)與湘府西路的交叉口。書院南路(新開鋪路)是一條寬度小於7米的街道,而湘府西路是屬於城市快速路標準的雙向10車道大馬路,在兩條路交匯處,由於左右轉彎的半徑太小,路口的路面又是一個"反超高"的地形狀態,居民房那一邊的路基低於對面的路基,所以車速快的車子來到跟前就很容易造成打方向來不及或者發生側翻的問題。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今年24個小微堵點改造本周收官
    記者從南京市建委了解到,在8月底完成20個小微堵點改造基礎上,年度計劃又增添4個新項目,最後一個本周就將完工。至此,南京兩年來共計完成52個小微堵點改造。   象房村路是一條臨河的單向通行道路,西接龍蟠中路,東連光華路、大明路,道路不寬,卻是分流的重要通道。在此之前,由於右轉入口較小,僅有兩車道,極易在路口形成交織瓶頸,從而引發車輛在龍蟠中路上排隊。
  • 汽車輪轂尺寸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而且如果我們增加了輪轂尺寸,相應的輪胎也需要調整尺寸,更換扁平比小的輪胎來適應更大尺寸的輪轂。平比越小,輪胎側面高度越小,看上去就越薄,對於轎車而言,這種組合可以大大提高輪胎抓地力,提高駕駛體驗,降低相應的減震效果,降低車速,降低油耗。換裝小尺寸輪轂,需大扁比輪胎配合,相應的操控性下降,油耗降低,抓地力減弱。為了追求操作體驗,適當增大輪轂尺寸,減小輪胎平整率。越野車。
  • 照相機的光圈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看了這篇就明白,漲知識
    通常在配置攝影鏡頭時,當然是光圈越大越好。在拍攝小景深畫面時,光圈越大越好。在拍攝大景深畫面時,光圈越小越好。到底是小光圈好還是大光圈好?要看具體是在拍攝什麼題材。一 在拍攝慢門攝影時,小光圈也是不可或缺的。
  • 容積率怎麼算的 容積率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容積率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相關的知識吧。容積率怎麼算的容積率=地上建築總面積÷規劃用地面積,舉例說明:1000平米的院子,改了一個7米高的雙層樓,每層都是300平米。容積率=300x2/1000=0.6。
  • 鏡頭上的焦距段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
    鏡頭上的焦距段越小越好,焦距段越小,成像質量越好。具有短焦距的光學系統比長焦距的光學系統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焦距長短與成像大小成正比,焦距越長成像越大,焦距越短成像越小。鏡頭焦距長短與視角大小成反比,焦距越長視角越小,焦距越短視角越大。
  • 汽車電瓶的內阻值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原因是什麼?
    當然是內阻越小越好了,汽車電瓶可以等視為一個電壓源,電壓源追求的是負載變化時候輸出電壓相對恆定,內阻越小,內部損耗越小,電動勢會越接近於輸出電壓,帶負載的能力會越強,而內阻大了,當然會直接在內部產生壓降,引起輸出電壓下降,請關注:容濟點火器
  • 越小的GPS定位器就越好嗎?
    GPS定位器對大部分使用者來說,隱蔽性很關鍵,因此生產商為了更好地增強隱蔽性,提升安全保障,都是把GPS定位器儘可能往小裡做,最小的GPS定位器以至於不到指甲蓋大小,有的連機殼也沒有,僅有一小塊晶片,直接嵌入到汽車線路裡。如此小的GPS定位器,究竟怎麼樣呢?
  • 大學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大學生真會自我安慰
    到底大學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小呢?就這個問題小編採訪了幾個不同高校的大學生,聽完他們的觀點,小編覺得大學生真會自我安慰。大學生甲,就讀於所謂的「美麗的長春坐落在吉林大學內」的吉林大學。他認為,大學大了,在校生也多了,美女也多了,沒課的時候,在校園內散步,各式各樣的美女,可養眼了。
  • 車主快看,汽車輪轂尺寸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看完就明白了!
    車主快看,汽車輪轂尺寸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看完就明白了!汽車輪轂尺寸大小沒有誰好誰壞的說法,關鍵看是什麼車型,主要用途著重哪一方面,同時其還需要輪胎的配合,下面咱們結合不同車型具體分析一下。第一,轎車。
  • 火車和高鐵是如何轉彎又避免脫軌的?
    那麼火車是怎麼做到轉彎的呢?原來,火車的車輪表面並不是圓柱形,它實際上是一個圓錐面,內側大一些,外側小一點。而鐵軌的安裝也並不是水平的,它會向內側傾斜一個比較小的角度,以使壓力通過其中心向下傳遞到下方的枕木上。為什麼要這樣做?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難道把車輪做平、鐵軌放平,重力垂直向下不好嗎?其實早期的火車車輪就是平的,鐵軌也是平放。
  • 騎行轉彎技巧:通過創造向心力來消除離心力
    ◎ 轉彎時,離心力與轉彎半徑成反比。換句話說,轉彎半徑越小,離心力就越大,越容易造成脫離軌跡。轉彎時速度越快,離心力就越大。因此在轉彎前,先減緩車速,加大轉彎半徑,創造向心力來消除自行車的離心力,這就是減少離心力的要領。
  • 和你講講晶片的製程 數字真的越小越好嗎?
    這個以納米為單位的數字已經逐漸從兩位數邁向一位數發展,但我們除了知道更小的數字意味著更先進的工藝,可能伴隨而來的是更好的能耗之外,其實我們並不清楚製程究竟是什麼,這個數字真的是越小越好,或者說這個數字是永無止境的繼續發展下去嗎?看完下面的介紹,相信你會找到答案的。
  • 轉彎與直行車相撞,一定是轉彎車主責?這幾種情況,直行車負主責
    比如因為汽車數量多,我們在行駛的時候,就非常容易發生堵車的情況,現在哪怕一些小城市都非常容易發生堵車。不僅如此,隨著汽車數量的上升,我國交通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也變大了很多。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樣的情況,轉彎車要讓直行車,直行的車輛擁有很大的優先權。所以說,如果在一般情況下,轉彎車與直行車發生碰撞的話,那麼負主要責任的一定是轉彎車,因為沒有及時讓行。
  • 這樣轉彎等著吃罰單吧!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中規定:機動車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控制也沒有交通警察指揮的交叉路口,除應當遵守第五十一條第(二)項「準備進入環形路口的讓已在路口內的機動車先行」第(三)項「向左轉彎時,靠路口中心點左側轉彎。
  • 買房潛規則:公攤面積真的是越小越好嗎?
    所以不少購房者認為公攤面積越小越好。那麼真的是這樣嗎?一、什麼是公攤面積?公攤面積指每套(單元)商品房依法應當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公用建築面積和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的產權歸整棟樓購房人共有,購房人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其享有權利,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