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何鋼 通訊員 寧建軒) 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既需要大框架式路網布局的完善,也離不開「微創手術」的細節配合。記者從南京市建委了解到,在8月底完成20個小微堵點改造基礎上,年度計劃又增添4個新項目,最後一個本周就將完工。至此,南京兩年來共計完成52個小微堵點改造。
象房村路是一條臨河的單向通行道路,西接龍蟠中路,東連光華路、大明路,道路不寬,卻是分流的重要通道。在此之前,由於右轉入口較小,僅有兩車道,極易在路口形成交織瓶頸,從而引發車輛在龍蟠中路上排隊。秦淮市政公司副經理魏餘峰向記者介紹,改造方案將兩車道擴張為三車道,對路面重新攤鋪、施劃標識線。為確保慢行空間利益,在道路兩側還設置了非機動車隔離帶,路口優化了行人斑馬線。
記者昨天來到象房村路時正值晚高峰,但由於設置了3股車道,機動車的轉彎半徑加大,進入龍蟠中路的通行能力大大增加。「新增的4個小微堵點改造項目我們主要負責3個,每個點的改造基本都在1個月內完成,目前僅餘龍蟠南路與應天大街交叉口,本周就能完工。」魏餘峰表示,龍蟠南路應天大街堵點位於雙橋門立交橋下,車流量大,4個橋墩空間有兩個常有行人、非機動車走捷徑穿行,極易因為視覺盲區造成交通事故和人車交織。改造以綠島形式封堵了兩個橋墩空間,規範行人、非機動車從兩側人行道按信號燈通行。
小微堵點改造是《南京主城交通擁堵治理道路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重要內容,2019年首次實施即完成了鼓樓醫院等28處堵點改造。今年我市繼續實施20個堵點改造,並收集市民、交管、沿路單位反饋意見,又新增龍蟠南路應天大街路口、龍蟠中路象房村路路口、旭光路、堯新大道燕堯路路口等4個改造項目。
小微堵點改造實施「一路一策、因地制宜」的方針,具體改造措施主要分為四大類,包括壓縮現狀中分帶(側分帶)或取消應急車道,優化道路橫斷面,重新分配車道,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增大掉頭車道半徑或調整掉頭車道位置,減小行車幹擾;打通未貫通道路,提升路網通行能力;通過其他措施改善非機動車、行人使用空間和效率。
市建委建設一處處長卞媛媛表示,「小微堵點改造是我市結合主城存量設施現狀,充分挖潛,探索精準治堵的新嘗試。意在以最小的道路幹擾和工程量,讓節點在短時間內消除緩解擁堵,惠及市民。」
據統計,江東中路與應天大街交叉口,通過重新設置掉頭車道、增加車道等形式,使路口早高峰左轉、掉頭、直行、右轉通行量分別提升15.9%、2.3%、2.6%、4%,晚高峰車輛緩行排隊現象基本消除。
象房村路與龍蟠中路小微堵點改造完工。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攝
新聞附件
2020年小微堵點改造項目
1.繞城公路(花神廟立交)
2.江東中路—應天大街(北口)
3.龍蟠路(黃家圩—湖景花園段)
4.御道街—御陽路(東西進口)
5.虎踞南路(漢中路路口)
6.市婦幼保健院(侯家橋—石鼓路段)
7.應天大街(飲馬橋—虹悅路段)
8.昇州路(南側)
9.永豐大道—紫雲大道(南、北、西進口)
10.江東中路—月安街(西進口)
11.江東中路—興隆大街(西進口)
12.紀念館東路—漢中門大街(南進口)
13.興隆大街(海棠園門口)
14.應天大街—燕山路(南進口)
15.虎踞北路(模範馬路路口)
16.定淮門大街(灕江路—江東北路段)
17.鳳凰街—鳳凰西街(交叉口東側)
18.幹河沿前街(市規資局門口)
19.堯新大道(太龍路口)
20.寧蕪公路—鳳舞路(北進口)
21.象房村路(龍蟠中路—扇骨營北路)
22.堯新大道(燕堯路口)
23.旭光路(文安街以南)
24.龍蟠南路(應天大街交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