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建設是城市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年是新中國人民防空創立70周年,日前,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敬華專題調研人防工作時,要求有關方面在提高人防工程戰備能力的前提下,做好經營管理、優化公共服務,實現資源效益的最大化。
記者了解到,我市人防工程中包括停車位、防空防災教育體驗館、地下遊泳館等在內的多個民生設施正在加緊建設,很快將投用。
綠地、廣場、操場均「地下有為」,開發4200個停車位
聚寶山站人防工程位於地鐵4號線聚寶山站西南側公共綠地下方,在承擔戰時功能的同時,平時功能為社會公共停車場。
「工程建成後地面仍為玄武大道綠化帶,地下一層可以提供140個車位。」市人防辦工程建設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於2018年6月開工建設,2019年12月主體建築安裝完工,不久將進行機械車位的安裝施工,計劃今年下半年竣工驗收。
記者從市人防辦了解到,與聚寶山站人防工程同時推進的還有春江學校人防工程。該項目是我市首個P+R地鐵站換乘中心,不僅可以緩解春江新城及周邊老舊小區停車難矛盾,還是春江新城地鐵站換乘中心配套工程,計劃今年年底前竣工驗收。
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城市行車難、停車難問題突出,尤其是老舊小區停車難更加突出。對此,我市積極發揮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優勢,推進在老舊小區利用綠地、廣場、操場等地下空間,建設兼顧人防要求的地下停車場,公教一村、東牌樓、六中、櫻駝花園、康盛花園、安懷東路、南湖體育場、人民中學等一批地下停車場工程陸續建成。
截至目前,市人防辦已自建十幾個人防工程用作停車場,為社會提供停車位約4200個(不包括已完工但尚未投入使用和正在建設中的)。
商用、過街通道、教育體驗館……地下空間開發多元化
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要勇於擔當、敢為人先。
近年來,我市由市人防辦牽頭協調和推進城市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利用工作,研製完成南京市城市地下空間信息系統,完成地下空間總體規劃和地下空間普查工作,制定出臺《南京市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管理規定》,建立起多部門統籌協調的安全監管機制。
我市已建成投入使用的人防工程,並非全部用作地下停車場,而是呈現多元化。
正洪街地下人防工程,是商業用途。南京正洪街地下人防工程分為地下兩層,共13個出入口,1996年8月開工建設,2000年1月竣工。自2003年起,由新街口萊迪購物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租賃,開發利用成為我市有名的地下商業街區,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大行宮廣場和河西中央公園等,是地下停車和商用兼而有之,同時也是應急避難場所。大行宮廣場人防工程共兩層,2004年10月竣工並投入使用,平時主要為家樂福超市和大型停車場,可停放大小型車輛600餘輛,既緩解了該地區停車難矛盾,又方便了周邊市民購物。河西中央公園應急避難所地下一層為大型綜合商場,地下二層平時用作停車場,且與地鐵換乘站元通站相連,結合地面公交、電車、公共自行車,極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長江路人防工程,是地下過街通道。該工程南側連通德基廣場二期負一層地下室,北側連通凱潤金城商業區,平時作為新街口地區至珠江路地區的重要連接通道,能減少地面人流,緩解長江路交通壓力,戰時連通德基廣場及凱潤金城兩個獨立的人防工程,是周邊人防工程的重要補充。工程內建設了一個防空防災教育體驗館,對於普及人防知識、提高市民安全防護技能、陶冶愛國情操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目前,該體驗館已建成,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暫未開放。
兼顧市民休閒娛樂,建設地下遊泳館、人防工程免費開放供納涼
田家炳高級中學操場人防工程更是別有洞天。
該工程位於鼓樓區田家炳高級中學操場地下,記者現場探訪時看到,地下兩層配建有674個停車位,負一層為自走式停車場,負二層設置有300個下沉式機械車位。與其他人防工程不同的是,這裡還建有一個地下遊泳館。據悉,這是市人防辦投資建設帶遊泳館的首個人防工程。遊泳館內設有標準賽道泳池一座、小型遊泳池一座、戲水池一座,此外淋浴等設施已配套到位。「目前該工程已在招租階段,未來遊泳館可隨停車場共同向公眾開放。」市人防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人民防空的根本屬性是為國為民的社會公益事業,我市人防工程既著眼人民群眾防空禦敵的長遠利益,又兼顧市民生活便利和休閒娛樂。
眼下已進入夏季,不少市民又可以選擇去人防工程裡納涼。
自2011年起,每到夏季高溫炎熱之時,我市的北極巖、雨花山、上怡二村、鉛鋅銀礦、獅子山、太子山、菠蘿山等部分人防工程都會免費開放,為廣大市民提供消暑納涼的場所。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市人防辦根據市民反饋意見,不斷對各納涼點進行升級改造,均配備了除溼機、飲水機、桌椅、應急醫藥箱等設備,同時還購置了茶葉、棋牌、休閒書籍等物品,除個別納涼點受條件限制外,大多數納涼點都引入了WiFi。由於納涼環境越來越安全舒適,近兩年納涼人次比往年顯著提高。
南報融媒體記者 徐寧 通訊員 黃鶯
去年7月,市民在北極巖人防工程內納涼休閒。
通訊員 黃鶯 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攝
掃碼關注「紫金山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