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揚子江大道東寶路以南實現快速化

2020-12-05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

  綠博園隧道通車、萬景園隧道通車、中分帶和側分帶裡繁花似錦、慢行系統通暢,兩年攻堅,揚子江大道迎來重大轉變。 

  由市建委牽頭推進實施的重點項目——揚子江大道快速化改造東寶路至河西大街段近日全線貫通(除地鐵9號線綠博園站和清河路站仍有圍擋)。揚子江大道是完善南京主城高快速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南京主城快速外環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工程是城市隧道、綜合管廊、過街通道、地下管理中心「四位一體」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典範項目。 

  優化完善城市道路綜合功能

  揚子江大道位於河西濱江,是我市重要的城市主幹道之一,縱跨建鄴區、鼓樓區,總長近15公裡。 

  根據南京市總體規劃要求,我市快速路系統在「井字加外環」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井字三環、軸向放射、組團快聯」的格局。隨著城西幹道快速化改造工程竣工通車,主城「井」字形快速內環已經形成。在緯一路完成快速化改造後,由緯一路、揚子江大道、江山大街、繞城公路等組成的主城快速外環已躍然成型。 

  隨著河西片區的發展,2012年起,市相關建設部門組織開展了城西區域道路快速化方案研究,重點對揚子江大道的快速化改造進行研究,對道路功能進行優化,取消部分信號燈、完善非機動車道、增加過街設施。

  記者從南京城建隧橋公司了解到,揚子江大道快速化改造範圍北起揚子江隧道南出口接地點,南至河西大街,全長約7.1公裡,同期實施的綜合管廊長約7.2公裡。道路按城市快速路標準設計,採用主六輔四雙向十車道規模,主線設計速度80公裡/小時,輔道設計速度40公裡/小時,全線道路兩側設置人非慢行系統。工程總體採用主線節點下穿的方案,分別在草場門大街、清涼門大街、漢中門大街和水西門大街節點設置1座下穿隧道;同時,在應天大街互通處增設1座人行過街天橋,在夢都大街和奧體大街節點各增設1座人行地下過街通道。改造後揚子江大道將全面實現快速化,道路交通功能完善、主輔分離、過街設施齊全,同時沿線增設人行和非機動車道、港灣式公交站臺,加強監控、降低噪音、消除安全隱患,全面改善和提高現有交通狀況。 

  該工程的建設對完善主城外環快速化功能、強化東西橫向聯繫及區域服務功能、促進濱江風光帶的沿線開發、實現「以人為本」的建設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揚子江大道改造後,可提升沿線居民到達濱江風光帶的通達性。」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說。  

  綠博園和萬景園兩處隧道已開放

  揚子江大道快速化改造二標段北起東寶路,南至應天大街,全長2公裡,主要施工內容為修建綠博園隧道、萬景園隧道和2公裡的綜合管廊,由中鐵十四局負責實施。這兩處隧道通車後,二標段就跟城西幹道一樣實現主線快速化。 

  綠博園隧道寬32.6米,全長560米,隧道內共7車道,東半幅四股道,西半幅三股道,設計時速為每小時80公裡。如今,在水西門節點,從水西門大街有右轉道通往揚子江大道,市民不必再從應天大街或漢中門大街繞行。萬景園隧道寬28.8米,全長600米,隧道內共6車道,每幅各三股道,設計時速為每小時80公裡。如今在漢中門節點,漢中門大街可實現與揚子江大道全方向連通。 

  「隧道建好後,南北方向實現快速化,東西方向相當於打通了兩處斷頭路,以前水西門大街和漢中門大街到揚子江大道這裡就中斷了,想上揚子江大道都得繞行,現在打通後可直接過來。對市民來說,節省了時間,也減少了擁堵。」中鐵十四局項目負責人說。 

  這兩座隧道不僅使揚子江大道實現快速化,隧道頂頭還有斑馬線和紅綠燈,對行人來說,過街也方便了許多。在綠化上,這兩座隧道堪稱全市「最美隧道」,綠化工程負責人介紹,隧道內外側種植了藤本月季、萼距花,隧道上方種植著金鐘和雙莢決明這兩種垂掛植物,隨著微風輕輕蕩漾;敞開段種植的是陽光櫻,以後市民開車進隧道,如走進一幅畫卷。從非機動車道上看過去,隧道的島頭打造了公園般的花境,草皮如茵,黃色、紫色各色三色堇開得一片絢麗,烏桕、香樟、櫻花、紅梅錯落有致,待明年春天,揚子江大道將成為主城又一條景觀大道。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南京建設」微信公眾號

  應天大街人行天橋方便市民過街

  雖然道路西側就是濱江風光帶,但揚子江大道全線以前只有寶船通道、銀城通道、湘江路通道等寥寥幾處人行過街設施,間隔較遠,道路上又無人行道和輔道,居民過街難,濱江的親水、休閒功能很難實現。 

  此次揚子江大道快速化改造後,從應天大街至草場門將新增3處斑馬線,應天大街節點增加一座人行過街天橋,應天大街以南新增2處人行過街通道,加上原有過街設施,總共達到11處,基本符合規劃要求,且設置科學,間隔合理,大大提升市民通行的便利性。 

  目前在揚子江大街與應天大街交叉口,新建的人行天橋已開放。這一施工範圍屬於工程三標段,北起應天大街,南至河西大街,由中鐵十五局負責施工。由於揚子江大道屬於快速車道路,以前三標段僅在綠博園門口有一處行人和非機動車過街通道,上下班高峰期間來往行人及非機動車眾多,極易發生安全事故,新建人行天橋的通行能有效避免行人和非機動車輛過街出現安全事故隱患,並緩解此處高峰期交通壓力。 

  「以前從江心洲往市區的市民從夾江大橋輔道到河西後,非得到綠博園門口,才能過街,現在可以從人行天橋直接到應天大街東邊。」中鐵十五局項目經理介紹,「揚子江大道東邊青桐園、臨江府小區的居民去濱江也更加方便了。」 

  揚子江大道原有的人非混行道路存在寬度不夠、達不到標準等問題,此次中鐵十五局將施工範圍內的慢行系統拓寬到3.5米,設置了邊分帶,對沿線綠化進行提升,並加裝路燈。 

  向陽河東橋位於揚子江大道北向南掉頭車道與向陽河交界處,如今,市民再次經過向陽河的時候,可以看到原先那座要減速慢行的鋼便橋已被拆除,現在的新橋由瀝青鋪設,橋梁全長近52米,並由單車道變成雙車道,增加了通行量,緩解了原有的交通壓力。 

  道路「顏值」大幅提升

  揚子江大道快速化改造綠化工程負責人介紹,這條路上的綠化採用的是公園的設計理念,尤其是隧道的島頭,利用微地形打造出水波流動的感覺,島頭裡還用景觀石設置了旱溪,起到蓄水的作用。全線綠化景觀改造採用「觀葉、觀色和聞香」的理念,打造「逐花異色,彩印濱江」的整體新景觀,實現三季看花、一季看葉的四季景色,形成一條繁花似錦、彩韻動人的印象江景廊道。 

  在樹種的選擇上,行道樹選用秋葉金黃無患子這一色葉樹種,突出了秋季觀葉的主題。中分帶上層選用觀葉的烏桕、銀杏、樸樹和常綠的香樟做線型,中層選用春季開花的梅花、櫻花、海棠、夏秋開花的紫薇做局部點綴,下層選用月季與草花地被搭配,提升了揚子江大道的綠化層次和植被品質。而且以前揚子江大道局部存在西高東低的現象,此次經過整治取消了高差,道路兩側處於同一水平線,視野通透,市民行車時感受更好。 

  東寶路至揚子江隧道口

  將新增兩座隧道

  揚子江大道一標段(揚子江隧道口—東寶路)於去年7月開工,該標段全長2.03公裡,施工內容包括地下綜合管廊、兩座隧道和道路主體及附屬工程。目前2公裡的綜合管廊主體已完成86%,還剩11倉;兩座隧道中草場門隧道已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清涼門隧道本月下旬將全線封閉進行臨時圍護結構施工;隧道完工後將恢復主線交通,並進一步完善輔道及慢行系統。 

  一標段雖然開工晚,但進展並不慢。施工單位中建八局項目負責人介紹,施工伊始,項目部就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實施樁基工程時,為提高效率,項目上將雙軸水泥攪拌樁改為三軸水泥攪拌樁和五軸水泥攪拌樁;待隧道施工高峰期,計劃投入500名工人同時施工,且為加快施工進度所有模板支架一次性投入。在做交通導改方案時,本來計劃保留兩側施工便道,後經優化,保留西側便道,將東側留給社會車輛,這樣一來既能滿足市民的交通需求又能減少導改次數。據了解,兩個隧道將採取多段同步施工的方法進行施工,草場門隧道分兩段施工,清涼門隧道分三段施工。「隧道分敞開段和暗埋段,我們先開挖暗埋段,然後往兩頭敞開段同時推進。」該項目負責人說。 

  一標段有2公裡的地下綜合管廊,為提高效率,標準段管廊模架均採用鋁合金模板快拆體系。該模板支架體系剛度大,結構成型效果好,模板拆裝方便。模板拆除後保留部分立杆,所以無需等混凝土達到100%強度後再拆除,這樣一來可節省三分之一的時間;剩下的部分管廊將使用鋼結構管廊。該項目負責人介紹,鋼結構管廊材料由工廠加工,現場拼裝,施工速度快,相比傳統砼結構現澆管廊,施工周期可節約30%以上;且波紋鋼結構減少了水泥、碎石、砂等自然材料的用量,保護了環境。 

  由於還需施工大半年,中建八局將更加注重精細化施工和管理,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文明教育,做好環保、降塵、降噪工作,盡力將對市民的影響降至最低。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目前一標段的圍擋都已換成新式圍擋,相比較之前的水馬圍擋,這種百葉式圍擋基座更結實、抗風能力強,並可多次循環使用。 

  據了解,草場門隧道處原先是匝道橋,改成隧道後,南北向車輛可直接進隧道,東西向車輛走路面,兩個方向的車輛不會再匯集、擁堵;清涼門隧道處則是平交改立交,實現快速化通行,減少了等待紅燈的時間。 

  記者從市建委了解到, 明年6月底,除受地鐵9號線建設影響的綠博園隧道南出口和綠博園門口段外,揚子江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將全面建成。這條道路實現了全程無紅綠燈,且通過優化慢行道、過街通道等措施,解決了過街難、親江難的問題,讓市民和遊客可以方便抵達濱江風光帶。

  本版撰稿 張愷 寧建新

  攝影 宋贇

相關焦點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0水杉大道.jpg
    -- 版次:[ T16 ] 水杉大道 南京日報社主辦南京日報總編輯:丁輝宇國內統一刊號:CN32-0030南京日報廣告刊例表南京日報信息熱線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今年24個小微堵點改造本周收官
    至此,南京兩年來共計完成52個小微堵點改造。   象房村路是一條臨河的單向通行道路,西接龍蟠中路,東連光華路、大明路,道路不寬,卻是分流的重要通道。在此之前,由於右轉入口較小,僅有兩車道,極易在路口形成交織瓶頸,從而引發車輛在龍蟠中路上排隊。秦淮市政公司副經理魏餘峰向記者介紹,改造方案將兩車道擴張為三車道,對路面重新攤鋪、施劃標識線。
  • 揚子江城市群規划起草 專家建議打造揚子江高鐵環
    現代快報訊(記者 鹿偉 通訊員 餘麗莎)一個涵蓋沿江八市的揚子江城市群正呼之欲出!7月22日,揚子江城市群協同發展高層會議在南京舉行。會上透露,揚子江城市群「1+X+8」規劃體系正在起草中。與會專家認為,揚子江城市群要瞄準六大世界級城市群,對此,他們分別從生態、產業、交通等多個方面為揚子江城市群的發展出謀劃策。什麼是揚子江城市群?揚子江城市群,涵蓋江蘇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揚州、泰州、南通沿江八市。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溧水草莓迎來採摘高峰期
    淡雪的種植環境要求很高,美莓源草莓基地通過技術改良,實現本土化種植。趙良嶽告訴記者,基地從2019年開始種植淡雪,採用立體草莓種植和無毒化栽培技術,兩年來,實現本地種植後,草莓的價格降低了近一半,但仍高達180元/斤,算下來每顆就值10元。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南京玻纖院與高校企業共建國家平臺
    本報訊(通訊員 俞曉 融媒體記者 徐寧) 為突破測試評價瓶頸,解決我國新材料產業「有材不好用,好材不敢用」的問題,在昨天上午舉行的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複合材料行業中心共建暨南京玻纖院發展大會上,南京玻纖院與六家高校、上下遊企業籤約五項合作共建協議,共同打造一流的國家級行業服務平臺。
  • 這座「地下城市」別有洞天_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
    今年是新中國人民防空創立70周年,日前,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敬華專題調研人防工作時,要求有關方面在提高人防工程戰備能力的前提下,做好經營管理、優化公共服務,實現資源效益的最大化。     記者了解到,我市人防工程中包括停車位、防空防災教育體驗館、地下遊泳館等在內的多個民生設施正在加緊建設,很快將投用。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0不老村.jpg
    版次:[ T13 ] 不老村一景 南京日報社主辦南京日報總編輯:丁輝宇國內統一刊號:CN32-0030南京日報廣告刊例表南京日報信息熱線:4008885998南報網新聞熱線:025-84686110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有趣的昆蟲博物館
    赤壁路小學二(5)班 楊鈺婷 指導老師 駱源源  國慶假期,我和爸爸一起參觀了南京紫金山昆蟲博物館,那裡有各種昆蟲。   在昆蟲博物館,我看見了蝴蝶、天牛、金龜子、蜻蜓、蜘蛛等昆蟲,還學習了昆蟲的相關知識。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專項項目招標公告
    具體申報條件、研究時限和成果要求、申請書等,可從南京社科網(http://ass.nanjing.gov.cn/)「社科規劃」欄目下載。  聯繫人:朱老師,聯繫電話:83610178。  附件:選題方向  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  2021年1月15日  附件   選題方向  重大項目:  1.新發展格局下南京依靠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的對策研究  2.
  • 區域一體化推進城鄉協調發展 南京開啟「雙主城」格局
    12月24日,江心洲長江大橋、上壩夾江大橋兩條過江通道同時通車,南京繞城公路快速環實現閉合。全市形成「6橋2隧3軌」布局合理、層次分明的過江通道體系,高效支撐兩岸融合和江北新區與主城聯動發展,助力構建「擁江發展」大格局。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度假酒店進村,盤活鄉村經濟
    南京金箔鍛制技藝,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京民營企業金箔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真金箔生產基地。  建設度假酒店,提供扶貧崗位;利用多產業布局優勢,引導特色農產品種植。在助力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中,金箔集團也像「打金箔」一樣,誠心、細心、耐心、精心,一錘一錘打牢扶貧產業的基礎,打實農民增收的「家底」。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20南京同溧晶體材料研究院.jpg
    奮進新徵程 -- 版次:[ T04 ] 南京同溧晶體材料研究院 南京日報社主辦南京日報總編輯:丁輝宇國內統一刊號:CN32-0030南京日報廣告刊例表南京日報信息熱線
  • 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用黑科技為長三角生態護航
    新華網南京10月17日電(龐雪汀)通過對水中環境DNA的檢測,就能了解到水中的生物類型構成;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提前15分鐘預報極端災害天氣……近日「潮湧長三角•共建進行時」主題網絡傳播活動採訪團來到南京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蟲子旁
  • 這裡,南京真正的宇宙中心!
    河西南一直是南京樓市的高價地,也是很多南京買房人關注的焦點。 前段時間有一所學校正式掛牌河西南—「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鄴城路學校」,由於版塊內教育資源沒能跟上,這次這所名校的落地,給這個板塊帶來更多的關注度。
  • 上海兩港大道快速化工程首件鋼結構箱梁開始吊裝
    原標題:上海兩港大道快速化工程首件鋼結構箱梁開始吊裝摘要:2020年12月10日, 上海兩港大道(S2-大治河)快速化工程首件鋼結構箱梁開始吊裝,首件鋼結構箱梁的吊裝為北段全線貫通奠定了基礎。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人造肉」上餐桌還要5—10年
    11月24日至25日,2020年江蘇省研究生「食品營養與健康」學術創新論壇在南京農業大學舉辦。全國14所高校食品學院近200名研究生帶來了他們的學術創新成果,還與專家學者一起,探討「食品營養與健康」的未來。   去年11月,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成功生產研發出我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培養肉」。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打卡湛江天空之鏡,玩轉大美粵西
    具體內容包括手機常用的APP使用、12306課程、百度網盤以及南京文旅資訊,豐富中老年會員朋友的生活,更快享受手機時代的便利,具體課程歡迎詳詢。  價格:1999元起  出發日期:11月29日,12月1/6日  南京虎鳳蝶旅遊文化有限公司  許可證號:L-JS-CJ100004  地址:南京市龍蟠中路233號報業傳媒大廈902  明故宮店地址:玄武區中山東路311號明故宮遺址公園內(西北角) 諮詢電話:025-84686313 84686274
  • 南京金陵美景鑑賞—梧桐大道薈萃
    南京的梧桐大道,美到窒息……四季景不同的梧桐樹大道提起南京,蘊藏著古都的神秘感,有著歷經風雨的滄桑。而有一種情懷深深地刻印在了南京人及曾經流連在南京的留客們的心裡,腦海裡,那就是偉岸、挺拔、浪漫的梧桐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