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了!科學家第一次拍到兩個原子化學鍵斷裂的實景視頻了!

2020-12-03 徐德文科學頻道

原子是構成我們這個宇宙的基礎,它們之間通過化學鍵結合在一起,又因為化學鍵的斷裂和重新結合而構成不同的物質形態,讓這個世界五彩繽紛,千姿百態。

然而,原子究竟是什麼模樣的呢?它們究竟是如何結合在一起的呢?除了一些想像圖外,我們很難看到真實的原子照片,畢竟原子的尺寸非常地小,一根頭髮絲的寬度,就等於50萬個碳原子排列在一起,連最精細的顯微鏡,都已經無能為力了。

不過最近,來自英國諾丁漢大學的納米材料教授安德烈·霍爾比斯託夫,和德國烏爾姆大學研究助理曹克誠博士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卻藉助碳納米管的約束和透射電子顯微鏡(TEM),拍到了有史以來第一個原子之間互相運動及化學鍵斷裂的視頻,為未來研究化學反應開闢了新的方法。

研究人員利用直徑僅1至2納米的碳納米管作為「微型試管」,把兩個錸原子置入其中。錸是元素周期表中最後一個被發現的穩定元素,由於原子序數高,「塊頭」大,更容易被高能電子束識別,在納米管中成為兩個模糊的圓形暗點。

錸原子的直徑大約在0.1到0.3納米之間。當兩個錸原子鍵合在一起的時候,透射電子顯微鏡發現它們形成了分子,開始振動,變成了橢圓形;不久後,它們之間的鍵又突然斷裂,恢復為錸原子,停止振動。由於碳納米管的精確約束,科學家們可以看到它們分分合合,化學鍵不斷斷裂又結合的過程。

研究人員認為,這個實驗中觀察到的兩個錸原子,在碳納米管中運動時,鍵長會發生變化,表明鍵的強弱取決於原子周圍的環境;它們主要是通過四重鍵結合,這為過渡金屬化學提供了新的基本見解。

是不是非常奇妙?人類的科技水平,已經能夠窺知一根頭髮絲50萬分之一的尺度了,在不為人知,肉眼難見的微觀領域,究竟還有多少未知的秘密呢?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未來我們或許可以看到更多匪夷所思的奇妙現象。

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首次捕捉到原子化學鍵形成和斷裂視頻
    據外媒報導,原子以形成化學鍵和分裂化學鍵而聞名,這一過程對宇宙萬物來說至關重要。但因為它發生在非常小的範圍內,所以很難對其展開研究和記錄。現在,來自諾丁漢大學和烏爾姆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通過視頻捕捉到了原子的形成和化學鍵的斷裂。
  • 人類首次捕捉到原子化學鍵形成和斷裂視頻及其物理意義
    作者:彭曉韜日期:2020.10.03 【文章摘要】:據報導:諾丁漢大學和烏爾姆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通過視頻捕捉到了原子化學鍵的形成和斷裂過程 一、視頻成果情況簡介據外媒報導,原子以形成化學鍵和分裂化學鍵而聞名,這一過程對宇宙萬物來說至關重要。但因為它發生在非常小的範圍內,所以很難對其展開研究和記錄。現在,來自諾丁漢大學和烏爾姆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通過視頻捕捉到了原子的形成和化學鍵的斷裂。
  • 與原子同行,記錄化學鍵的產生和斷裂
    自從認知原子是世界的基本組成部分以來,科學家就一直試圖了解原子它們具體是如何以及為什麼彼此結合的。不管是一個以特定方式連接在一起的一組原子的分子,還是一塊材料或整個生物,最終,一切都由原子鍵合和鍵斷裂的方式控制。
  • 模糊了化學鍵的定義:科學家發現了有史以來最強的氫鍵
    科學家們最近發現了一種全新的化學鍵,是有史以來最強的氫鍵。
  • 化學鍵知識點歸納
    化學鍵(chemical bond)是純淨物分子內或晶體內相鄰兩個或多個原子(或離子)間強烈的相互作用力的統稱。
  • 新化學鍵的發現,打破了傳統已知的化學鍵類型,且其強度還很高
    什麼是化學鍵?化學鍵都有哪些類型?化學鍵(chemical bond)是純淨物分子內或晶體內相鄰兩個或多個原子(或離子)間強烈的相互作用力的統稱。使離子相結合或原子相結合的作用力通稱為化學鍵。化學鍵有3種類型 ,即離子鍵、共價鍵、金屬鍵(氫鍵不是化學鍵,它是分子間力的一種)。
  • 名師精講|第13講 原子結構和化學鍵
    第13講原子結構和化學鍵【知識梳理】一、原子的組成二、化學鍵1.化學鍵:化學反應的實質就是舊的化學鍵斷裂,新的化學鍵的形成。化學鍵是相鄰的兩個或多個原子間強烈的相互作用。>12.2020年2月,科學家報導了利用磁性納米Fe3O4顆粒除去水體草甘膦汙染物的方法,其原理如圖所示:(Fe3O4顆粒在水中表面會帶—OH,在水體pH≈4時除汙效果最好)。
  • 化學鍵與化學反應,你都弄懂了嗎?
    化學考試中常考各種化學鍵,離子鍵、共價鍵、氫鍵等等,那麼,各種化學鍵怎麼區分?有哪些規律?化學姐為大家總結了這部分知識,有需要的轉走哦!1定義:相鄰的兩個或多個原子(或離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學鍵。2類型:  Ⅰ離子鍵:由陰、陽離子之間通過靜電作用所形成的化學鍵。
  • 化學鍵能資料庫iBonD向全球免費開放
    原標題:化學鍵能資料庫iBonD向全球免費開放 國際上首個網絡版化學鍵能資料庫iBonD正式上線。該資料庫是迄今為止國際上關於鍵能領域綜合度最高、收錄數目最多的大型資料庫,並免費向全球科研人員開放,同時支持PC端和移動端訪問。
  • 科學家們像「撥動」吉他弦一樣撥動分子的化學鍵
    原子力顯微鏡顯示了分子內部的化學鍵(灰色部分)。更熱的顏色表示需要更多的能量來保持「彈奏」。就像「撥動」一根小小的吉他弦一樣,科學家們也撥動了化學鍵。要想把兩個相距140億分之一毫米的碳原子連接起來,需要非常小的力。
  • 人類第一次直接觀測到激發態的電子結構
    觀察到第一步,就打開了觀察化學鍵形成和斷裂的大門。圖註:科學家們首次直接看到了光碟機動化學反應的第一步。 他們在SLAC上使用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以捕獲當光撞擊到稱為CHD的環形分子時電子分布的幾乎瞬時變化。 在30飛秒或十億分之一秒的百萬分之一內,電子云變形為更大,更彌散的雲,與受激電子狀態相對應。
  • 化學鍵專題詳解
    鈉與氯氣反應是,鈉原子的最外層電子上的1個電子轉移到氯原子的最外電子層上,形成帶正電的鈉離子和帶負電的氯原子。帶相反電荷的鈉離子和氯離子,通過靜電作用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單質鈉和了長期性質完全不同的氯化鈉。1.概念:陰、陽離子通過靜電作用而形成的化學鍵。  ①成鍵微粒:活潑金屬的陽離子與活潑非金屬的陰離子。
  • 科學家首次拍攝到令人驚嘆的原子單個化學鍵
    IBM科學家獲得的圖像能清晰觀察到單一化學鍵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IBM科學家最近宣布獲得了令人驚嘆的顯微圖像——通過這些圖片能夠觀察到原子間的單個化學鍵。這組科學家於2009年因捕獲到單個分子特寫鏡頭而聞名。  他們是怎樣獲得如此令人驚嘆的微觀圖像的?通過原子力顯微鏡,科學家能夠通過兩種截然不同的機制捕獲到兩個圖像。
  • 247×10^-21秒:人類實際測量到的最短時間
    科學家已測量出有史以來最短暫的時間進程:輕粒子穿過氫分子所花費的時間。新的記錄是247仄秒(zeptosecond)。1仄秒=0.000000000000000000001秒,小數點後跟20個零。測量最短的時間跨度,是為了理解化學過程中,分子和原子間實際的作用:如化學鍵斷裂時究竟發生了什麼。相應的學科被稱為飛秒化學,由199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艾哈邁德·澤維爾(Ahmed H.Zewail)創立。大家不妨猜猜澤維爾的獲獎理由——創立了飛秒化學。很巧啊有沒有。
  • 化學鍵與分子間作用力知識點總結
    今天一起來分享化學鍵與分子間作用力相關知識點。一.化學鍵概念:相鄰的原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分類:化學鍵分為離子鍵(帶相反電荷離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共價鍵(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所形成的相互作用),電子對偏移(極性鍵);電子對不偏移(非極性鍵)。
  • 難得一見的視頻:掃描電鏡下看金屬拉伸斷裂過程
    法律顧問:趙建英律師 先看一個頭髮的拉伸斷裂視頻: 是不是第一次見?微觀的世界足夠震撼的。
  • Sci Adv重磅:原位觀察會「跳舞」的錸雙原子分子
    研究背景 1、同核雙原子分子是兩個同種原子通過單鍵或多重化學鍵組成的單質,N2、O2 和H2等是大家熟知的非金屬同核雙原子分子Cotton在[Re2X8]2−中發現其中兩個錸原子通過Re-Re四重鍵連接從而開創並推動了過渡金屬多重化學鍵的研究3、上世紀90年代,科學家在金屬蒸汽發現同核金屬雙原子分子,並在極低的溫度下研究這些分子的近紅外或者紫外光譜,然而在常溫下獲得單個的同核金屬雙原子分子,並且通過透射電子顯微鏡(TEM)直接觀察它們的行為仍然是非常大的挑戰!
  • 為什麼高能磷酸鍵與化學鍵相反,在斷裂時釋放能量
    很多人在學習高能磷酸鍵概念的時候會有一個疑問,這個高能磷酸鍵是不是化學鍵?為什麼它與化學鍵的設定相反,斷裂的時候反而放出能量?其實,生化中的高能磷酸鍵並不是化學鍵,它是根據反應總的能量變化特別定義的一個概念。
  • 化學鍵與供應鏈
    現在雖然沒有從事相關行業,但我發現世間萬物道理相通,很多化學上的概念可以共通到很多地方,比如化學鍵和供應鏈。化學鍵是純淨物分子內或晶體內相鄰兩個或多個原子(或離子)間強烈的相互作用力的統稱。在一個水分子中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就是通過化學鍵結合成水分子。由於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所以我們可以說,所有的化學鍵都是由兩個或多個原子核對電子同時吸引的結果所形成。
  • 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拍到水分子內部結構
    北京大學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拍到水分子的內部結構,並揭示了單個水分子和四分子水團簇的空間姿態。這一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自然-材料》雜誌上。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拍到水分子的內部結構。以前科學家用金屬作為襯底,曾經觀測到模糊的水分子外形,沒有任何的內部結構。這次我國科學家選取氯化鈉(NaCl)薄膜作為背景,將水分子吸附在鹽表面進行觀察,捕捉到水分子更清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