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瓊島疍家人生活煥發新生機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海口10月3日電 題:瓊島疍家人生活煥發新生機

中新社記者 洪堅鵬 王曉斌

疍家是一個古老的群體,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廣西、海南等區域。他們以舟為室、以海為路、以漁為業。如今,生活在海南島的疍家人,生產生活方式不斷改變,煥發著新的生機。

晾曬章魚。 徐紹榮 攝

在海南省文昌市鋪前鎮一隅的鋪漁村,來自廣東陽江一帶的疍家人已在此居住了幾代。說起疍家人生活的變遷,在自家3層小樓前和鄰居們忙碌著的79歲疍家人楊愛娥,打開了話匣子。

「那時候我們都搭茅草房居住,颳風下雨天會漏雨,一家人就只能圍坐在一起,想睡也睡不了。」楊愛娥說,小時候和家人都在船上居住,在廣東、海南沿海東奔西走捕魚,直到海南島解放後,才在鋪前上岸,逐漸形成了現在近兩千人的鋪漁村。

「鋪前人多知書達理、民風好,我們將船拋錨後可以一覺睡到天亮。鋪前港離漁場也很近。」楊愛娥這樣講述選在鋪前「上岸」的原因。

鋪漁村90%的村民以捕魚謀生,但也正在發生著變化。鋪漁村村委會主任楊繩騰介紹說,鋪前靠近海南省會海口,部分疍家人已經部分轉型營商,做魚販批發海鮮或是養殖。他還希望政府部門對鋪前漁港、騎樓老街進行保護和維護,將鋪前鎮打造成文化小鎮吸引遊客,讓疍家人可以從中獲益。

距離鋪前200多公裡的海南陵水新村港,也居住著眾多疍家人,築屋漁排之上,形成了一座浮動的「威尼斯城」。

據海南地方志記載,上世紀八十年代,一位香港商人在新村港內建立起第一個浮式網箱魚排,漁民們紛紛效仿,並在漁排上建起了房子,浮動「漁村」自此成片在水面拓展,成街成市。

「二百多年前疍家人祖先浮海而來,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都住在錨泊港的船上。」74歲的疍家調陵水縣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郭世榮說。漁船裡出生的郭世榮整個童年時光都在船上度過,直到15歲那年,他家才在港邊沙灘上建起高腳屋。

「潮水的落差有一兩米,漲潮的時候水緊貼著房子的地面,房子就像直接建在水面上,直到退潮才露出高腳屋的本來面目。」郭世榮回憶道,最多時,兩百多棟高腳屋密密麻麻建在新村港邊。

上世紀七十年代,在當地政府的號召和安排下,船上及高腳屋裡居住的疍家人全部上岸,在岸邊幾百米的新村劃地建房。高腳屋消逝,新房漸次蓋起,最終形成了「新村鎮」。

「如今新村港的漁排和漁船一樣,成為陵水疍家文化的主要載體。」陵水縣新村鎮文化站負責人鄭家養介紹,積年累月,當地產生了疍家漁排的家神崇拜。疍家漁排的家神,是用一塊狀似墓碑的紅木板,板邊刻畫龍鳳,正面寫著家裡已去世五代人的姓名簡歷。家神被安放在漁排上的一間木房裡,神位前擺放香爐,供奉水果煙茶。

新村港上千養殖漁排籠口令當地疍家人的生活日漸紅火。漁排籠口養殖的石斑魚、金鯧魚、軍曹魚等水產,是陵水所在「大三亞旅遊圈」的緊俏貨,滿足著廣大遊客的味蕾。

「現在我大部分籠口養的是龍蝦。」如果行情正常,擁有36個籠口的疍家人黃亞尾年收入輕鬆超過大多數都市白領,「旅遊旺季就要來了,希望今年的行情一如既往地好。」(完)

相關焦點

  • 美媒探秘水上生活的廣東疍家人:最後的文化漸消失
    參考消息網2月4日報導 美媒稱,廣東省大塘鎮水上漁村的居民屬於疍家人,一個曾經分布在華南各地的古老民族。疍家人在沿海的水道上謀生,在社會邊緣生存,但廣東是一口製造業和城市增長的沸騰大鍋,城市化發展吞噬了一度安靜的鎮子,疍家人的生活方式正在消失。
  • 深圳市粵劇團開排《南海疍家人》
    廣東本土粵劇也不例外,如今,他們試圖通過百年前深圳本土疍家人極富傳奇性的堅守故事,來吸引年輕觀眾走進劇場。 ◎ 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媚/文 齊潔爽/圖 在深圳沿海,自古有一個除了廣府人和客家人之外的小小族群,這就是疍家人。他們不是一個獨立的民族,卻有著獨特的文化,然而長期以來,許多人卻對他們知之甚少。
  • 從空中探秘:海南陵水疍家人的海上生活,什麼是詩和遠方
    但除了逢年過節,平日裡漁民們會整天在漁排上生活工作。房子的四周浮著一個個網格狀用木塊圍成的大小相仿、呈井田式規則排列的養殖網箱,這就是當地人俗稱的「漁排」。疍家漁民素有「海上街市」之稱,是陵水「八景之一」。新村港已有500多年歷史,他們的祖先多數來自福建泉州,還有廣東的南海、順德等地,靠打魚為生,以舟楫為家,雖經歷史變遷卻仍保留著與別的民族截然不同的民俗。
  • 海南陵水新村漁港:疍家人的「兩棲」新生活
    世代以水為伴的疍家人築屋漁排上,形成了一座浮動的「威尼斯城」。航拍陵水新村漁港,港內漁排密布。(資料圖)。 王曉斌 攝這座漁排上的「浮水之城」如此富有特色,乃至一度被訛傳為「古陵水八景」之一。殊不知它的誕生時間比新村還新,是一個地道的「80後」。
  • 兩廣、福建的水上人家:即將消失的特殊漢族,你聽說過疍家人嗎?
    在中國,有著很多令人感覺十分奇異的故事與人,這些故事與人吸引著我們不斷的去探索、去了解、去研究,而疍家人就是其中之一。疍民,又稱蛋民、蛋家、疍戶、蜑、蜒、遊艇子、泉郎、白水郎、盧亭子、龍戶等。他們世代居住在海上,「以船為生,以船為家」就是對他們生活最好的詮釋。那麼,疍家人又是從何而來?他們有什麼特殊的地方?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 惠州文脈:惠陽淡水老街:千年古城煥發新生機
    守護>>>>>> 結合旅遊,煥發新生機 淡水老街歷史資源豐富。
  • 百年博杜安煥新生機 濰柴動力進博會上展示船用產品實力
    原標題:百年博杜安煥新生機 濰柴動力進博會上展示船用產品實力   11月4日晚,第三屆中國國際
  • 液態金屬:神奇材料煥發新生機—新聞—科學網
    這也意味著,液態金屬這一新材料的應用將煥發新的生機。 神奇的材料 提到液態金屬,很多人都會聯想到電影《終結者2》中的機器人T1000。它可以在固態和液態之間隨意轉換,當它受傷或中彈之後,會像液體那樣自動恢復,同時,雖然它並未攜帶武器,卻可以將身體局部瞬間變形為尖銳的利器。
  • 「歷史文化+幸福河湖」讓古城煥發新生機
    同時,對經營性的景點,按照「誰投資、誰受益」原則,運用市場機制,廣泛吸收社會資金,不斷改善交通、通訊、餐飲、住宿、娛樂、供水、供電、供氣等基礎設施條件,大力優化水利旅遊消費環境。新修、改造區與幹線公路之間道路,修建停車場8處,新規劃車位1800餘個;新修、改造城內步行街、景區內排水設施;新增、改造供變電設施,改善景區內的照明條件,新建、改建公共衛生、通訊設施;對景區(點)進行綠化、美化;新建、續建、修復、改造景點十餘處,使商丘古城水利風景區初具規模。
  • 海南周刊|瓊島雨林生萬物
    瞧,一隻雲豹蹲在樹幹上等候獵物,幾隻海南豹貓伏於細長的樹枝和棕櫚葉上如履平地,海南新毛蝟從灌木叢中探出頭,海南水獺、圓鼻巨蜥、海南疣螈也輪番登場,它們和自在穿梭於丘陵、臺地間的海南坡鹿一起,共同成為瓊島的一抹別樣景致。  動物之間構成複雜的生物鏈與食物網,每一種植物同樣也在為活著而努力拼搏。
  • 天氣通精進升級 打造氣象智慧生活
    天氣通精進升級 打造氣象智慧生活 來源:財訊網 • 2020-09-24 11:49:24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極速發展以及生活服務市場的旺盛需求
  • 8月將有1~2個熱帶氣旋影響瓊島
    8月將有1~2個熱帶氣旋影響瓊島 2020-07-29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林草科普|瓊島蕨跡
    請跟隨本期《海南周刊》一起去探尋瓊島「蕨」跡。抱樹蓮。
  • 9日起「晴冷」霸佔瓊島 氣溫回落低至個位數
    【以上節選自中國氣象科普網】  相關新聞》》》  未來3天瓊島多雲間晴為主 9日白天瓊州海峽風力大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2月8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陳望 通訊員 符曉虹、陳紅)今日的海口依舊是陰天和小雨互換的天氣,2月8日下午,記者從海南省氣象臺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