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廣、福建的水上人家:即將消失的特殊漢族,你聽說過疍家人嗎?

2020-12-06 浩然文史

在中國,有著很多令人感覺十分奇異的故事與人,這些故事與人吸引著我們不斷的去探索、去了解、去研究,而疍家人就是其中之一。疍民,又稱蛋民、蛋家、疍戶、蜑、蜒、遊艇子、泉郎、白水郎、盧亭子、龍戶等。他們世代居住在海上,「以船為生,以船為家」就是對他們生活最好的詮釋。那麼,疍家人又是從何而來?他們有什麼特殊的地方?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海上的疍家人

一、疍家人及「疍家人」名字的起源

疍家人的祖先是什麼人?他們為何要在海上生活?這些目前還沒有定論,在學界有幾種說法,僅供大家參考。

1.大部分研究者認為,疍家人的祖先是當時秦始皇徵發五十萬大軍開戍南嶺時,當地的不甘為秦所擄而逃往江湖以漁業為生的部分土著越人。歷史上疍民的分布首先集中在四川、雲南等地。秦漢以來,巴蜀、湘、黔地區等地區都有關於疍家人的記載,「蜒」這一記載最早見於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其地東至魚腹,而至僰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其屬有濮、賨、苴、共、努、賨苴、夷、蜒之蠻。」《南齊書·高逸·名僧傳》亦載:「建元之年為巴州刺史,綏壞蠻蜒。」《隋書·地理志》「:長沙郡又雜有夷蜒,名曰莫徭。」

隋唐之後,疍家人開始向東南遷移,主要遷往兩廣、福建沿海地區。《隋書·南蠻傳》載:「南蠻雜類,與華人錯居,曰蜒、曰儴、曰俚、曰僚、曰伍,俱無君長,隨山洞而居,古先所謂百越是也。」另外,宋代周去非《嶺外代答》、清人屈大均《廣東新語》以及《廣西通志》、《廣東通志》等史書及地方志都有兩廣、福建地區疍民的活動記載。在明清時疍家人發展到了高峰,遍布在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島等東南沿海一帶。

2.還有一種說法是,疍家人是成吉思汗的後代。在元末那個動亂的時代,一部分蒙古人為了躲避戰亂,南下遷徙,其中一部分成為了海盜,另一部分人在海上漂泊,以捕魚為生。這些也就是今天疍家人的祖先。

雖然疍家人的先祖並不能確定,它在不同歷史時期融入了不同的族群;但是在現代人類學家的考察分析下,證實了疍家人不屬於一個獨立民族,而是我國沿海地區水上居民的一個統稱,屬於漢族。

疍家人的漁船

而「疍家人」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好幾種說法。有一種說法是因為早前他們居住的船,外形就像蛋殼漂浮於水面,所以叫做「疍家人」;另一種說法是因為這些人一直生活在海上,就像是浮在海上的雞蛋,所以被稱為「疍家人」;而疍家人自己則認為,他們常年在海上與風浪搏鬥,生死難以預料,如同蛋殼一般脆弱,所以稱自己為「疍家人」。

疍家棚

二、疍家人的服飾

疍家人的服飾與漢族區別並不是很大,其傳統服飾形式一般以黑、藍為主。其中較有特色的就是「疍家帽」。疍家帽是一種用竹篾竹葉做成的鬥笠,直徑約40釐米,帽簷會微微下垂5釐米左右,帽子頂部是一個正六邊形,這樣的設計可以防雨水,也有遮風避雨的作用。疍家的姑娘們還會用材質各異的配件裝飾在疍家帽上。此外,為了使疍家帽不容易被風吹落,帽上有一個以紅、橙、黃、白、紫、藍、黑等膠絲配上閃閃發亮的貝類小珠編織而成的四耳笠帶。

疍家棚

三、鹹水歌與疍家人的婚禮

鹹水歌是疍家人口口相傳的歌曲,它沒有固定的歌譜,基本就一個調。而鹹水歌之所以被稱為鹹水歌,一說是它傳唱的地方基本位於海上,都是鹹水,所以叫鹹水歌;二是,有學者認為「鹹」字在粵方言中繼承了古義,主要指與男女愛情有關的事。而鹹水歌的內容也是以男女愛情為主,所以叫做「鹹水歌」。因此在明清後,鹹水歌就為疍家人傳唱並成為了婚嫁當中的重要內容。在旁晚時分,親朋好友齊齊赴宴,新娘就會一邊敬茶,一邊唱著鹹水歌,收取盤茶紅包。

粵劇《疍家女》

而除了唱鹹水歌外,疍家人結婚時,親朋都會用製作疍家衣的布料作為賀禮送給新人。新娘的家人,也會送新娘6尺的布料作為嫁妝。在結婚前,新娘便會選取其中紅色的布料製作婚服。

疍家人的婚禮

四、疍家人的禁忌

因為是水上人家,疍家人也有著屬於自己的一些禁忌。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說「翻,沉,擱」等字,因為這是不吉利的,會使得船翻沉,擱淺等,因此需要用其他字眼代替,「翻個頭」要說「轉個頭」,「擱」要說「放」等等。煎魚時,只能煎一面,不能翻過來煎,同理,吃魚時,不可以吃完一邊後,把魚翻過去吃,而是應該吃完上面的肉,把骨頭剔開,再吃下面的魚肉;而且吃魚時,第一筷不能動魚頭,魚頭代表船頭,第一筷吃魚頭會有將船毀了的不吉利的寓意。

五、明清之後,疍家人的困境與轉型

在明代,由於東南沿海及海上並未平定,加之有倭寇經常擾邊,實行了海禁政策,後代雖有時廢除,但基本沿用,直至1840年。而這也使得「以海為田」的疍家人的生存空間受到了很嚴重的壓縮。再加上嚴重的漁業稅收,法律上地位的低下,豪紳的欺凌,使得疍家人的生存越發困難。

面對這樣的困境,疍家人不得不或主動或被動的轉型。有的人從事商業,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沿海地區的商業的發展;還有的人由出海捕撈轉型為水產養殖,使海洋漁業經濟的發展朝著專業化方向發展;而充當船手等傭工的疍家人補充了東南沿海經濟發展時遇到的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投身軍隊成為海軍的疍家人也維護了海防;亦或是被動的成為地主的佃農進行農業耕作。直至今日,疍家文化慢慢地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大家基本也只有在個別地區能看到少數的疍家人及疍家文化。

深圳漁人碼頭

文史君說

疍家人雖不確定起源於什麼時候,但距今至少也有幾百年的歷史。見證並經歷了無數歷史的他們如今也因為時代的發展,很難跟上現今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如許許多多曾經存在於過去中的事物一樣,慢慢消逝。這不禁讓人感到惋惜。因此,文史君覺得:雖然誰也無法擋住歷史長河的衝刷,但我們能努力收集和保護好疍家人傳統的風物風俗,使得疍家人,這些特殊的漢族人,不被歷史所遺忘,使得更多歷史的痕跡得以保持。

參考文獻:

1.葛旭:《明清時期東南沿海疍民生存困境與轉型之路》,《淮南師範學院學報》,2017年第1期。

2.張先清、劉長儀:《從「他者」到「國民」 —近代中國關於疍民的公共話語與族界建構》,《學術月刊》,2018年第12期。

3.黃麗華:《海南疍家人的民俗文化及其旅遊開發》,《中州大學學報》,2019年第4期。

(作者:浩然文史·江西師大瑤湖讀史)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帳號!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相關焦點

  • 美媒探秘水上生活的廣東疍家人:最後的文化漸消失
    參考消息網2月4日報導 美媒稱,廣東省大塘鎮水上漁村的居民屬於疍家人,一個曾經分布在華南各地的古老民族。疍家人在沿海的水道上謀生,在社會邊緣生存,但廣東是一口製造業和城市增長的沸騰大鍋,城市化發展吞噬了一度安靜的鎮子,疍家人的生活方式正在消失。
  • 最具漢族文藝的仙俠世界,霹靂布袋戲你聽說過嗎?
    最具漢族文藝的仙俠世界,霹靂布袋戲你聽說過嗎?出自臺灣的布袋戲,已有了三十多年的,已連載了數千集,一集為六十分鐘,是非常獨特的國產神劇,既已是存在了這麼久的東西,必然就有它存在的價值所在。前身最早是由福建閩南地區的泉州、漳州等地的木偶戲、傀儡戲、掌中戲演變而來,經過不斷變化,才成為了現代的布袋戲劇集。對於布袋戲來說,喜歡它的人,對它欲罷不能;不喜歡的人,覺得就是幾個木偶在那裡瞎晃悠,根本提不上半點興趣。
  • 深圳市粵劇團開排《南海疍家人》
    廣東本土粵劇也不例外,如今,他們試圖通過百年前深圳本土疍家人極富傳奇性的堅守故事,來吸引年輕觀眾走進劇場。 ◎ 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媚/文 齊潔爽/圖 在深圳沿海,自古有一個除了廣府人和客家人之外的小小族群,這就是疍家人。他們不是一個獨立的民族,卻有著獨特的文化,然而長期以來,許多人卻對他們知之甚少。
  • 通訊:瓊島疍家人生活煥發新生機
    中新社海口10月3日電 題:瓊島疍家人生活煥發新生機中新社記者 洪堅鵬 王曉斌疍家是一個古老的群體,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廣西、海南等區域。他們以舟為室、以海為路、以漁為業。如今,生活在海南島的疍家人,生產生活方式不斷改變,煥發著新的生機。晾曬章魚。 徐紹榮 攝在海南省文昌市鋪前鎮一隅的鋪漁村,來自廣東陽江一帶的疍家人已在此居住了幾代。說起疍家人生活的變遷,在自家3層小樓前和鄰居們忙碌著的79歲疍家人楊愛娥,打開了話匣子。
  • 從空中探秘:海南陵水疍家人的海上生活,什麼是詩和遠方
    新村港灣上密密層層的漁船,順著航道延綿數裡,就像水上城市一般。但除了逢年過節,平日裡漁民們會整天在漁排上生活工作。房子的四周浮著一個個網格狀用木塊圍成的大小相仿、呈井田式規則排列的養殖網箱,這就是當地人俗稱的「漁排」。疍家漁民素有「海上街市」之稱,是陵水「八景之一」。
  • 如果你的味覺即將消失,最後你會吃什麼?
    你知道失去味覺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嗎?味覺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感知能力,我們習慣了它的存在,習慣了用味覺品嘗人世間的酸甜苦辣鹹。可是有一天,如果你的味覺即將消失了,從此以後,你將真正的「食不知味」,你分辨不出一個食物是否美味,你不知道它是什麼口味,只有機械的咀嚼和吞咽。
  • 如人間仙境一般的水上江南,煙雨朦朧的蘇州,你來過這裡嗎?
    如人間仙境一般的水上江南,煙雨朦朧的蘇州,你來過這裡嗎?說起古城,內地其實還真不少。但是唯一一個能讓人想起來古時候江南景象的,恐怕也只有蘇州了吧。在小編的印象裡,這個城市總是霧蒙蒙的,下過雨以後,整個城市就好像蒙上了一層水霧一樣,雖然天氣陰沉,但是卻帶著一股別樣的溫柔氣息。
  • 這些快要消失的原始部落,你都聽說過嗎?最後一個部落被稱為泥人
    這些快要消失的原始部落,你都聽說過嗎?最後一個部落被稱為泥人雖然現在都是文明社會了,但是在這個世界上還是存在著很多不為人知的原始部落的,有些已經快要消失了,他們生活在人跡稀罕的地方,分布在世界各地,有英國的攝影師就讓這些原始的部落為人們所知,一共有15個,這裡小編就只介紹幾個。
  • 海南陵水新村漁港:疍家人的「兩棲」新生活
    王曉斌 攝中新網海南陵水9月21日電 題:海南陵水新村漁港:疍家人的「兩棲」新生活中新網記者 王曉斌海南省竣工最早的國家級中心漁港是陵水新村中心漁港(下稱「新村港」)。新村港擁有二十多平方公裡水域面積的天然潟湖,這相當於30個故宮的佔地面積。
  • 用蘆葦編織而成的「神奇」浮島,在水上漂浮千年,你見過嗎
    出門旅遊的時候想必大家都會聽說很多去奇聞趣事,有的確實是真是存在的,有的可能就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所形成的傳奇故事,因此在外旅行的時候除了看風景品美食以外,聊聊傳奇故事,探索一些奇特的文明也是一個不錯的事哦。
  • 你知了解近很火的福建平潭的「藍眼淚」,海洋裡的極光嗎?
    你知道海洋裡的極光嗎?你想偶遇這種極光並用腳踩出藍色的浪花嗎?近期福建平潭便出現了「藍眼淚」這種奇觀,這種奇觀如夢幻般來襲,螢光般的海浪波濤,赤腳踩在水上猶如人間的星河,綿延的海岸線全部變成了晶瑩的藍色。
  • 聽說過猿猴也聽說過猿人,你有沒有聽說過猿狗啊?
    1.猿狗 聽說過猿猴也聽說過猿人,你有沒有聽說過猿狗啊? 看看這個圖片上的大母狗,它還有這麼多孩子在吃奶,多溫馨的場面啊,可是,你知道嗎,你現在看到的這個圖片其實只是拍攝的一個雕塑。
  • 你聽說過蘇美爾文明嗎,他是歷史課本中沒有被提及過的超恐怖文明
    你聽說過蘇美爾文明嗎,他是歷史課本中沒有被提及過的超恐怖文明從小學開始,我們就從課本上學到了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還有中國,但是事實上有非常燦爛的古代文明的並不是只有這麼四個,像是古羅馬就是其中,還有蘇美爾文明也算是其中一個
  • 連科學都無法解釋的幾件事,你聽說過嗎
    因為人類創造文明也不過幾萬年的時間,探索和發展科學技術不過幾百年的時間,這與宇宙相比,無異於滄海一粟,所以在這個世界上存在一些就連科學都無法解釋的事情,這不足為奇,甚至其中一種我們經常做,你聽說過幾個呢?
  • 福州這些消失的東西,你還記得幾樣?
    很多人會問,盒馬背後不是有強大阿里支撐嗎?為何不選擇堅守?應該是虧得太厲害,而且短期內看不到回天的希望。在永輝和樸樸的線上線下密集覆蓋下,留給盒馬的蛋糕真的太少太少了。 當然,也有人說福州缺乏高端消費,也不盡然。定位高端的福州山姆會員店不是也活得有滋有味嗎?要知道全國山姆會員店沒剩幾家。問題還是出在盒馬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