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創業英雄匯》)人可以輕鬆地靠視覺來判斷物體的位置、形狀,可是機器不行。如果給機器裝上「眼睛」,那它的工作將更順暢、更智能。究竟是什麼樣的神器,能給機器人當「眼睛」?創業者周翔帶來的「高精度3D相機」將給我們答案。
2003年周翔在西安交通大學攻讀碩士時,3D成像技術就是他的主攻方向。隨後他又赴英國攻讀博士後,潛心鑽研光學3D成像與人工智慧結合技術,成為了國際上最早研究3D動態成像技術的那批人之一。周翔看到了中國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對於科技的需求越來越多,而相應的核心硬體卻有著較大缺口。在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環境中,他堅信,「我們靠自己同樣可以做出優秀產品」。借著科技創新熱潮席捲全球的契機,周翔在2014年的夏天,創立了科技公司,決心用過硬的實力開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周翔和團隊著重研究「3D成像與人工智慧」技術,今年自主研發了一款具備獨立智慧財產權的高精度3D相機,可以讓機器人擁有具備立體視覺的真正「眼睛」。在他們看來,這項技術的廣泛應用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無論是美容整形、高端製造還是安防等領域,都亟需高科技助力。
儘管創業過程並非一帆順風,周翔和他的團隊還是堅持不懈、不斷克服重重困難,努力把一件小事做到極致。為了將晶片體積縮小到1毫米;將掃描速度從10秒推進到0.01秒;將掃描的點雲密度從3萬點提升到100萬點……他們不斷突破技術瓶頸,一點點將不可能變成可能。如今,這款產品已經在工業生產的識別、定位、路徑跟蹤等多個應用中也有著穩定且優異的表現。
回顧十幾年的研發之路,周翔表示,他的秘訣是一直保持著樂觀心態,帶著韌勁兒和決心,積極吸取經驗教訓。他把自己的科技夢從象牙塔延續到社會實際中,透過小小的3D相機鏡頭眺望著科技未來,並不斷砥礪前行。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周五22:00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財經頻道《創業英雄匯》!
編輯:邵冠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