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乾旱在發生?衛星數據顯示歐洲正面臨威脅,未來或影響50億人

2020-06-28 猩猩科學頻道

進入2020年,我們看到很多災害,也看到了地球出現了一些變化,先是野火肆虐、蝗災橫掃多國,再到南極地區出現20.75℃高溫、南極出現「血雪」,隨後,很多地區先後傳來出現創紀錄氣溫的情況,如很多地區度過了一個史上最溫暖的冬天。現在已經是夏季,在上一周北極圈的維爾霍揚斯克小鎮地區也出現了達到38℃的高溫。北極地區出現這樣的高溫,確實是有點讓人吃驚。

超級乾旱在發生?衛星數據顯示歐洲正面臨威脅,未來或影響50億人

從字面的情況來看,地球溫度越來越高,我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越來越熱了,地球變熱,真的會對我們人類造成威脅嗎?如果僅僅考慮到氣溫的情況,對我們的威脅可能只是「熱」,不過地球升溫,會出現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可能會對地球生態系統、食物鏈造成威脅,最後影響到的其實還是我們人類自己。

超級乾旱在發生?衛星數據顯示歐洲正面臨威脅,未來或影響50億人

因為隨著氣溫的上升,地球的氣候環境也會隨之發生變化,不僅僅是更熱,降雨等天氣也會變得更加極端,有一些地區可能會出現嚴重的洪澇,有一些地區則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乾旱。這些洪澇、乾旱等問題,又會進一步引發一系列的災害,如乾旱、高溫天氣可能會引發野火肆虐,而某些沙漠地區降雨異常增多,又可能會導致蝗蟲泛濫最後變成蝗災。現在有研究表明,地球很多地區都出現了乾旱,其中歐洲地球正在面臨了乾旱的威脅。

超級乾旱在發生?衛星數據顯示歐洲正面臨威脅,未來或影響50億人

歐洲地區正面臨乾旱的威脅

據2020年6月27日的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的衛星數據顯示,歐洲地區出現了乾旱的問題,很多地區的地下水位都出現了下降。從衛星地圖中,我們可以很直觀地看到不同地區的乾旱情況,其中標註了深紅色的區域現在處於非常乾燥的狀態,而藍色區域降雨相對較多。隨著2020年地球氣溫持續維持高溫狀態,歐洲地區已經連續第三年面臨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中心(C3S)也表示,在東歐地區也出現了乾旱的問題,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這一個情況可能會蔓延到其它地區。因為在6月、7月、8月時候,歐洲很多地區的降雨量也將會低於平均水平。所以,整體來說,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這些地區的降雨是偏少的。隨著降雨量減少,乾旱的問題也可能會變得更加嚴峻。

超級乾旱在發生?衛星數據顯示歐洲正面臨威脅,未來或影響50億人

超級乾旱可能正在發生

雖然這一項研究報告中提到的是歐洲地區的乾旱問題,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氣候變暖帶來的問題,是全球性的,在其他的地區可能也會面臨類似的威脅。此前我們也有分享過一個話題,研究人員對美國一些地區的乾旱情況進行了研究,得出一個結論,一場超級大乾旱很可能正在發生。在美國歷史上,曾經出現了4次超級大乾旱,其中1575年至1603年期間的第4次超級大乾旱是最嚴重的,當前的乾旱水平和第4次超級大乾旱差別不大。戈達德空間科學研究所的Benjamin Cook表示,隨著地球持續變暖,在未來可能會持續出現乾旱的問題。按照這樣的趨勢,預計到2050年世界上將會有50億人生活在缺水地區。

超級乾旱在發生?衛星數據顯示歐洲正面臨威脅,未來或影響50億人

如果在未來真的有50億人的用水受到影響,這個問題確實是需要重視,因為我們可能會是其中一員。可能有一些朋友表示,我們地球水基本上不會逃逸到外太空,地球的水並不會出現大幅度減少,為什麼我們會面臨缺水的問題呢?雖然地球表面大約有71%是海洋,但是這些海水並不能直接使用。我們現在所使用到的水資源主要指的是淡水資源。

超級乾旱在發生?衛星數據顯示歐洲正面臨威脅,未來或影響50億人

隨著地球氣候變暖,一方面降雨會出現異常,分布更加不均勻,可能會導致有一些原本就乾旱的地區變得更加乾旱。另一方面,隨著地球氣溫的上升,高山積雪、南北極等地區的冰川也會加快融化的速度。對於很多地區來說,上遊地區的高山積雪季節性融化,可以為他們帶來充足的水源。隨著這些冰川加快融化、流失,意味著冰雪的存量會持續減少,最後在某個時刻可能會出現沒有可以融化的積雪,沒法為下遊地區提供足夠的季節性雪水。於是這些地區也開始出現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超級乾旱在發生?衛星數據顯示歐洲正面臨威脅,未來或影響50億人

如何緩解這些問題?

不管未來是否真的會出現50億人面臨缺水的問題,如何緩解地球氣候變暖的趨勢,都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因為氣候變暖確實是會帶來很多問題。由於氣候變暖的一個原因是排放了大量的溫室氣體,所以緩解氣候變暖,可以從減少溫室氣體入手。一方面,可以減少碳排放,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植樹造林等方法,將已經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下來。這些年來,我們也一直在採取這些措施,雖然氣候變暖還沒完全得到緩解,但是隨著更多有效措施的推進,氣候變暖是可以得到緩解的,不過這個過程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努力。

相關焦點

  • 歐洲將在2020年下半年面臨乾旱,NASA給出證據
    相信最近一段時間,南方的小夥伴深有體會,多個地方成了現實版「水上威尼斯」,這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但是,在世界的另一個地方卻截然相反,歐洲在經歷了溫暖的春天和炎熱的夏季之後,正面臨著夏季的乾旱。2019年至2020年的冬天,歐洲是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冬天,全年的溫度都沒有下降。
  • 歐洲境內極端乾旱頻率可能上升
    據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6日發表的一項氣候變化研究,科學家通過全球氣候長期數據分析與計算機模擬預測發現,歐洲境內極端乾旱的發生頻率將上升——如果溫室氣體預估排放量不會下降,那麼到本世紀末,像2018—2019年中歐乾旱那樣的破紀錄兩年期乾旱,發生頻率將大幅上升。儘管地球上的一些區域正面臨著洪澇災害,但在歐洲,部分地區已經歷了數年的降水不足。
  • 南極告急:NASA監測到末日冰川極度不穩,未來四億人受影響!
    另據《自然》期刊上兩項研究顯示,當前南極冰蓋消融的速度是1990年代快6倍,IPCC根據南極和格陵蘭島冰川流失速度的數據提出了相當嚴厲的警告:如果再不迅速減少碳排放,到本世紀末,海平面上升會導致4億人受到影響!全球變暖、冰川消失的後果有多嚴重?
  • 軌道衛星使得天文學領域正面臨一個關乎存亡的威脅
    當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批准亞馬遜公司的「柯伊伯計劃」(一項將3236顆近地軌道衛星送入軌道的計劃)時,天文學界集體表示震驚。近地軌道衛星像小星體一樣在夜空中迅速移動,這會干擾天文觀測站拍攝遙遠天體所需進行的長曝光。圍繞地球運行的衛星越多,一顆或多顆衛星幹擾觀測的可能性就越大。
  • 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量不下降,歐洲境內極端乾旱頻率可能上升
    據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6日發表的一項氣候變化研究,科學家通過全球氣候長期數據分析與計算機模擬預測發現,歐洲境內極端乾旱的發生頻率將上升——如果溫室氣體預估排放量不會下降,那麼到本世紀末,像2018—2019年中歐乾旱那樣的破紀錄兩年期乾旱,發生頻率將大幅上升。
  • 地球溫度將持續升高,未來50年內,可能會影響35億人的生存!
    地球溫度將持續升高,未來50年內,可能會影響35億人的生存!在地球的發展過程之中,曾經出現過很多變化。據說在地球剛誕生的時候,到處是一片荒涼的狀態,隨著不斷地演變,才有了如今的這般模樣。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高溫、乾旱、強降雨等現象似乎成為了一種常態,並且其範圍甚至波及到了全球的每一個角落,這對人類來講無疑是一個十分不好的消息。一些科學雜誌指出,在氣候影響之下,人類的生活將面臨極大的困難,將有多次自然災害發生,最為明顯的就是地球將出現持續性升溫,而這種高溫天氣是人類沒有辦法承受的。
  • 氣候變化研究:歐洲極端乾旱發生頻率預計將上升
    中新網北京8月7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項氣候變化研究的論文稱,如果溫室氣體預估排放量不會下降,那麼到本世紀末,像2018-2019年中歐乾旱那樣的破紀錄兩年期乾旱的發生頻率,預計將上升。
  • 人類面臨的七大威脅:從核冬天到超級火山爆發
    (原標題:人類面臨的七大威脅) 人類面臨的七大威脅
  • 「超級乾旱」,要來了嗎?
    2019年,捷克99.5%的地區受到乾旱影響,作物經濟損失達43億捷克克朗(約合1.71億美元)。預計今年夏季,捷克仍會面臨乾旱狀況。斯洛伐克與捷克有著歷史淵源的斯洛伐克,從冬季起,就遭遇異常溫暖、乾旱的氣候,包括北部高緯度和山區在內,全國都遭受乾旱狀況。當地氣象部門表示,上次出現有效降水還是在3月初。
  • 氣候劇變影響世界,高溫熱浪將使歐洲死亡人數增加50倍!
    從7月份開始,歐美國家就頻頻遭遇高溫熱浪襲擊,當中,美國西部、歐洲西部和南部更是高溫持續,也引發了多起森林大火。即便到了8月份,南歐依然籠罩在超過40度的酷熱中。歐洲南部的義大利、西班牙和位處巴爾幹半島的克羅埃西亞等國氣溫居高不下。
  • 不用等50億年後,地球未來的10大災難事件預測
    澳大利亞和南極洲不會被超級大陸的形成排除在外,它們將開始向北與亞洲合併,因為這一切現在正在發生。美洲將從歐洲和非洲採取西行路線,與亞洲建立一個聯盟(合併),在這次合併和併購之後,據推測,大西洋會擴大。地殼板塊俯衝帶將會從西部邊界周圍進入,並將大西洋海底帶入地下,這將迫使美洲改變方向,在2.5億年後進入歐亞超級大陸的東部邊界。
  • 美媒:衛星軌跡幹擾觀測 天文領域面臨重大威脅
    新華社北京9月3日新媒體專電 據美國沙龍網站8月27日報導,當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批准亞馬遜公司的「柯伊伯計劃」(一項將3236顆近地軌道衛星送入軌道的計劃)時,天文學界集體表示震驚。近地軌道衛星像小星體一樣在夜空中迅速移動,這會干擾天文觀測站拍攝遙遠天體所需進行的長曝光。圍繞地球運行的衛星越多,一顆或多顆衛星幹擾觀測的可能性就越大。根據有關傳聞,天文學家過去幾年表達了擔憂,他們有時公開大聲疾呼。還有幾篇研究報告試圖量化這種影響。現在,美國天文學會發布的一份來自一個天文學家工作小組的最新深度報告顯示了這些衛星可能怎樣徹底改變在地球上開展的天文學工作。
  • 預測全球變暖對人類影響:未來歐洲死亡人數或猛增
    預測全球變暖對人類影響:未來歐洲死亡人數或猛增 2017-08-08  研究人員查看了28個歐盟成員國加上瑞士、挪威和冰島的氣象記錄,對1981年到2010年的30年「參考期」數據進行了分析,得出的研究結論對全球變暖的預測持悲觀態度:除非全球變暖能作為緊急事態得到遏制,否則,在本世紀末之前,約3.5億歐洲人年年都會面臨極端氣候的威脅。
  • 歐洲狼群遺傳或面臨威脅,「垮種族」雜交明顯
    作者:文/虞子期在科學中,地球生態系統的變化對生物的影響可以說非常的大,如今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生物面臨滅絕和減少的情況,而除了環境對生物生態系統的影響之外,其次就是生物本身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根據科學報告顯示,狼群的遺傳特性可能會受到威脅,就是因為自己在生態系統的適應之中,進行了「跨種族」之間的遺傳。科學研究人員警告稱,狼群雜交動物的「群體」可能會導致歐洲狼群不再存在。也就是「歐洲狼群」有可能面臨直接的消失。在棲息地的破壞和人類進入狼群的地區,雜交的增加正使它們與國內的自由「狗」進行更多接觸。
  • 盤點人類面臨的七大威脅:超級火山爆發等
    超級火山爆發:超級火山爆發是超級火山作用,能夠釋放1000立方千米的宇宙物質進入空中,同時,爆發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燃燒物質,對相當於歐洲面積的地理區域造成燃燒破壞。超級火山爆發釋放的有害氣體進入同溫層,將對人類生存帶來災難,還會在全球形成硫酸煙霧層,持續幾年時間,這將導致氣候系統極不穩定。
  • 歐洲極端性乾旱或增加7倍,人類何去何從?
    根據《自然》雜誌《科學報告》一項新的研究數據表明,新一輪的氣候變化將可能導致全球氣候的大變,如果未來溫室氣體排放未得到遏制,那麼歐洲地區將會更強的面臨極端性乾旱天氣,同時還會觸發更多的連鎖效應問題。所以研究警告也說明了,如果不抑制溫室氣體排放,到2100年歐洲極端乾旱的數量可能會增加7倍,這可以說是一個可怕的事件,這對生活在歐洲地區的人來說,算是一個「生命之災」了,地球氣候正在大變。
  • 人類或面臨這些威脅,值得重視
    研究表明,太陽的生命周期大約為100億年,預計在50億年後會變成紅巨星,從時間來看,太陽現在其實是處於青壯年期,離太陽老逝還有近50億年的時間。從這一點來看,似乎我們我們還有近50億年的時間。由於太陽當前處於主序帶階段,光度、溫度都在提升,預計在未來10億年後,地球可能會因為變得越來越熱,液態水將不再存在,地球的生物也會趨於滅絕。如果考慮到這一點,留給我們的時間就沒有50億年這麼多了,縮減到大約10億年。
  • 科普|人類面臨的七大威脅——從核冬天到毀滅性的超級火山爆發
    爆炸聲傳到數百公裡外;壓力波將整座森林夷為平地;熱浪融化了冰川;引發毀滅性泥石流,奪去57人的生命,導致數千隻野生動物死亡,數百平方公裡地區變成一片廢墟。火山灰柱噴射十多個小時,衝上24公裡外的高空,撒落在華盛頓州東部及其他十個州,造成的損失超過10億美元。    地質學家從未見過超級火山爆發,但根據之前災難留下的遺蹟,他們推測出超級火山爆發的細節。
  • 摩拜單車正面臨柏林數據保護監管機構調查
    摩拜單車正面臨德國數據監管機構的調查,原因是該公司被懷疑可能違反了歐盟的數據法。 12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摩拜單車正面臨德國數據監管機構的調查,原因是該公司被懷疑可能違反了歐盟的數據法。
  • 全球32億人口面臨水資源短缺 水資源綜合管理迫在眉睫
    報告顯示,當前全球32億人口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約有12億人生活在嚴重缺水和水資源短缺的農業地區。  「水是各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基石。」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屈冬玉表示,灌溉農業佔全球總用水量的70%以上,農業離不開水,人類生計和文明的延續更離不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