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0年,我們看到很多災害,也看到了地球出現了一些變化,先是野火肆虐、蝗災橫掃多國,再到南極地區出現20.75℃高溫、南極出現「血雪」,隨後,很多地區先後傳來出現創紀錄氣溫的情況,如很多地區度過了一個史上最溫暖的冬天。現在已經是夏季,在上一周北極圈的維爾霍揚斯克小鎮地區也出現了達到38℃的高溫。北極地區出現這樣的高溫,確實是有點讓人吃驚。
從字面的情況來看,地球溫度越來越高,我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越來越熱了,地球變熱,真的會對我們人類造成威脅嗎?如果僅僅考慮到氣溫的情況,對我們的威脅可能只是「熱」,不過地球升溫,會出現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可能會對地球生態系統、食物鏈造成威脅,最後影響到的其實還是我們人類自己。
因為隨著氣溫的上升,地球的氣候環境也會隨之發生變化,不僅僅是更熱,降雨等天氣也會變得更加極端,有一些地區可能會出現嚴重的洪澇,有一些地區則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乾旱。這些洪澇、乾旱等問題,又會進一步引發一系列的災害,如乾旱、高溫天氣可能會引發野火肆虐,而某些沙漠地區降雨異常增多,又可能會導致蝗蟲泛濫最後變成蝗災。現在有研究表明,地球很多地區都出現了乾旱,其中歐洲地球正在面臨了乾旱的威脅。
據2020年6月27日的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的衛星數據顯示,歐洲地區出現了乾旱的問題,很多地區的地下水位都出現了下降。從衛星地圖中,我們可以很直觀地看到不同地區的乾旱情況,其中標註了深紅色的區域現在處於非常乾燥的狀態,而藍色區域降雨相對較多。隨著2020年地球氣溫持續維持高溫狀態,歐洲地區已經連續第三年面臨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中心(C3S)也表示,在東歐地區也出現了乾旱的問題,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這一個情況可能會蔓延到其它地區。因為在6月、7月、8月時候,歐洲很多地區的降雨量也將會低於平均水平。所以,整體來說,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這些地區的降雨是偏少的。隨著降雨量減少,乾旱的問題也可能會變得更加嚴峻。
雖然這一項研究報告中提到的是歐洲地區的乾旱問題,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氣候變暖帶來的問題,是全球性的,在其他的地區可能也會面臨類似的威脅。此前我們也有分享過一個話題,研究人員對美國一些地區的乾旱情況進行了研究,得出一個結論,一場超級大乾旱很可能正在發生。在美國歷史上,曾經出現了4次超級大乾旱,其中1575年至1603年期間的第4次超級大乾旱是最嚴重的,當前的乾旱水平和第4次超級大乾旱差別不大。戈達德空間科學研究所的Benjamin Cook表示,隨著地球持續變暖,在未來可能會持續出現乾旱的問題。按照這樣的趨勢,預計到2050年世界上將會有50億人生活在缺水地區。
如果在未來真的有50億人的用水受到影響,這個問題確實是需要重視,因為我們可能會是其中一員。可能有一些朋友表示,我們地球水基本上不會逃逸到外太空,地球的水並不會出現大幅度減少,為什麼我們會面臨缺水的問題呢?雖然地球表面大約有71%是海洋,但是這些海水並不能直接使用。我們現在所使用到的水資源主要指的是淡水資源。
隨著地球氣候變暖,一方面降雨會出現異常,分布更加不均勻,可能會導致有一些原本就乾旱的地區變得更加乾旱。另一方面,隨著地球氣溫的上升,高山積雪、南北極等地區的冰川也會加快融化的速度。對於很多地區來說,上遊地區的高山積雪季節性融化,可以為他們帶來充足的水源。隨著這些冰川加快融化、流失,意味著冰雪的存量會持續減少,最後在某個時刻可能會出現沒有可以融化的積雪,沒法為下遊地區提供足夠的季節性雪水。於是這些地區也開始出現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不管未來是否真的會出現50億人面臨缺水的問題,如何緩解地球氣候變暖的趨勢,都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因為氣候變暖確實是會帶來很多問題。由於氣候變暖的一個原因是排放了大量的溫室氣體,所以緩解氣候變暖,可以從減少溫室氣體入手。一方面,可以減少碳排放,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植樹造林等方法,將已經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下來。這些年來,我們也一直在採取這些措施,雖然氣候變暖還沒完全得到緩解,但是隨著更多有效措施的推進,氣候變暖是可以得到緩解的,不過這個過程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