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境內極端乾旱頻率可能上升

2020-08-07 光明網

據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6日發表的一項氣候變化研究,科學家通過全球氣候長期數據分析與計算機模擬預測發現,歐洲境內極端乾旱的發生頻率將上升——如果溫室氣體預估排放量不會下降,那麼到本世紀末,像2018—2019年中歐乾旱那樣的破紀錄兩年期乾旱,發生頻率將大幅上升。

儘管地球上的一些區域正面臨著洪澇災害,但在歐洲,部分地區已經歷了數年的降水不足。數據顯示,歐洲今年的乾旱情況首先於年初的春季在東歐開始,4月和5月,天氣乾旱情況迅速擴大,到6月中下旬,歐洲大部分區域地下水水平非常低,是「超強幹旱」的表現。在中歐地區的波蘭,農業乾旱十分嚴重,水力發電難以為繼,波蘭氣候學家稱,這是一百年來最嚴重的乾旱之一;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羅馬尼亞等國的乾旱情況也十分嚴重。

鑑於此類現象在近年頻繁出現,德國亥姆霍茲環境研究中心科學家維特爾·哈裡及其同事,使用1766—2019年的全球氣候長期數據,對2018—2019年中歐乾旱的影響進行了評估。他們發現,2018—2019年夏季的乾燥程度均高於均值,屬於有記錄以來最熱夏季前3之列。中歐50%以上的區域遭受了嚴重乾旱——有記錄以來規模最大、影響最強的兩年期乾旱。緊隨其後的是1949—1950年的乾旱,但是影響範圍小33%。

研究團隊利用全球氣候變化計算機模型,來預測未來幾十年兩年期乾旱的發生頻率可能發生什麼變化,以及溫室氣體排放是否會產生影響。在模擬溫室氣體排放增速最高的氣候場景下,研究團隊預測,歐洲在本世紀下半葉(2051—2100年)的兩年期乾旱數量將增加7倍。預測結果還顯示,中歐受乾旱影響的農地面積將增加近一倍,包括4000多萬公頃的耕地。

在模擬溫室氣體中等排放的氣候場景下,預測的兩年期乾旱數量減少近一半;在低排放的氣候場景下,乾旱發生頻率將降低90%以上;這兩種場景下的乾旱易發地區數量預計將分別減少37%和60%。

以上發現也表明,採取措施降低未來的碳排放,或許可以降低歐洲頻繁發生連續性乾旱事件的風險。(記者 張夢然)

相關焦點

  • 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量不下降,歐洲境內極端乾旱頻率可能上升
    據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6日發表的一項氣候變化研究,科學家通過全球氣候長期數據分析與計算機模擬預測發現,歐洲境內極端乾旱的發生頻率將上升——如果溫室氣體預估排放量不會下降,那麼到本世紀末,像2018—2019年中歐乾旱那樣的破紀錄兩年期乾旱,發生頻率將大幅上升。
  • 氣候變化研究:歐洲極端乾旱發生頻率預計將上升
    中新網北京8月7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項氣候變化研究的論文稱,如果溫室氣體預估排放量不會下降,那麼到本世紀末,像2018-2019年中歐乾旱那樣的破紀錄兩年期乾旱的發生頻率,預計將上升。
  • 歐洲極端性乾旱或增加7倍,人類何去何從?
    根據《自然》雜誌《科學報告》一項新的研究數據表明,新一輪的氣候變化將可能導致全球氣候的大變,如果未來溫室氣體排放未得到遏制,那麼歐洲地區將會更強的面臨極端性乾旱天氣,同時還會觸發更多的連鎖效應問題。所以研究警告也說明了,如果不抑制溫室氣體排放,到2100年歐洲極端乾旱的數量可能會增加7倍,這可以說是一個可怕的事件,這對生活在歐洲地區的人來說,算是一個「生命之災」了,地球氣候正在大變。
  • 這個夏天,歐洲乾旱亞洲水患澳洲酷寒……都有些極端
    中新網7月25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25日報導,這個夏天,全球多處出現極端天氣,日本經歷暴雨和酷熱,奪去多人性命,原本多雨水的英國卻正在經歷有紀錄以來最乾旱的夏季,南半球澳洲也在經歷特別寒冷的冬天。當地時間7月24日,日本高溫天氣下的東京街頭。
  • 海平面可能上升82釐米或更高
    科學家們關於全球變暖的很多預測正在發生:平均氣溫上升、極端天氣頻發、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野生動物種群和棲息地的變化等。世界各地野火頻發全球變暖使旱季突發大火的概率增加,在過去一年裡,全球範圍內野火頻發。2019年夏季,被稱為「地球之肺」的亞馬孫地區森林大火持續燃燒數周,引發全球關注。
  • 極端高溫「炙烤」歐洲 多地氣溫破紀錄
    中新網7月1日電 綜合報導,歐洲這幾天遭罕見熱浪侵襲,法國出現45.9度的歷史新高氣溫,西班牙部分地區溫度超40攝氏度。高溫引發各種事故,歐洲各地發生多起森林火災,許多地方飛機停飛、鐵軌變形、學校停課……為什麼歐洲會熱成這樣?
  • 歐洲多地現極端天氣 北極圈內罕見高溫達32℃
    據當地氣象部門預測,西班牙中、南部地區將在2日和3日繼續升溫,最高氣溫可能升至42攝氏度至44攝氏度。當地氣象部門表示,由於大量熱空氣從非洲上升到達西班牙,導致西班牙氣溫持續升高。其中西南部、中部和埃布羅河地區尤為酷熱。氣象專家認為,升溫可能一直持續到5日,政府已向當地居民發出健康警告。同樣受到熱浪侵襲的還有瑞士。
  • 科學網—研究揭示植物性狀對極端乾旱的響應規律
    近年來,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極端乾旱事件的發生頻率和強度不斷加劇,對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產生了巨大影響。解析群落中物種內和物種間性狀變異能夠有效地反映群落內植物的相互作用以及植物對新環境的適應,是理解群落穩定性與功能性狀格局關係的新視角,但目前相關數據和證據還比較缺乏。
  • 超級乾旱在發生?衛星數據顯示歐洲正面臨威脅,未來或影響50億人
    因為隨著氣溫的上升,地球的氣候環境也會隨之發生變化,不僅僅是更熱,降雨等天氣也會變得更加極端,有一些地區可能會出現嚴重的洪澇,有一些地區則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乾旱。這些洪澇、乾旱等問題,又會進一步引發一系列的災害,如乾旱、高溫天氣可能會引發野火肆虐,而某些沙漠地區降雨異常增多,又可能會導致蝗蟲泛濫最後變成蝗災。現在有研究表明,地球很多地區都出現了乾旱,其中歐洲地球正在面臨了乾旱的威脅。
  • 熱浪持續 極端高溫「炙烤」歐洲經濟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記者秦天弘)《經濟參考報》7月30日刊發題為《熱浪持續 極端高溫「炙烤」歐洲經濟》的報導。文章稱,近日,熱浪席捲整個歐洲,德國、法國、比利時等多個國家進入持續「燒烤模式」,紛紛刷新當地最高氣溫紀錄。在如此極端氣候的影響下,歐洲國家的基礎設施、交通運輸、工業和農業等各方面經濟生產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 極端氣候工程地質:乾旱災害及對策研究進展
    關鍵詞: 氣候變化,地質災害,極端乾旱氣候,土體工程性質,蒸發-收縮-龜裂,氣候-土體相互作用1 極端氣候工程地質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研究報告指出,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各種極端氣候事件發生的頻率、強度、空間範圍及持續時間都呈顯著加劇趨勢,如強降雨、長時間乾旱、多年一遇的低溫寒潮或高溫熱浪等
  • 瀋陽生態所揭示植物性狀對極端乾旱事件的響應規律
    瀋陽生態所揭示植物性狀對極端乾旱事件的響應規律 2019-09-18 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美加州氣候趨於極端 洪澇乾旱將成為常客
    在本世紀末之前,加州可能再次遭遇洪水的襲擊,就像臭名昭著的「1862年大洪水」那樣,那次洪水將長達300英裡的州淹沒在水下。而且,這種情況可能不止一次發生。一項新的研究警告說,加州的天氣很可能趨於極端化,要麼極端乾旱,要麼極其潮溼,這種現象被稱為「氣候暴風」。
  • 厄爾尼諾與全球極端天氣事件
    預計將在今夏持續加強,並至少維持到秋季,可能達到強厄爾尼諾事件。   厄爾尼諾事件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平均海表溫度持續偏高的一種現象。目前,科學家採用赤道中東太平洋平均海表溫度距平(指當前值與常年同期值之差)作為厄爾尼諾事件的判定依據。當海水表面溫度持續3個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0.5℃,表明已進入厄爾尼諾狀態。當海水表面溫度持續6個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0.5℃,則確認為一次厄爾尼諾事件。
  • 面對極端天氣 其他國家如何應對?
    加勒比共同體預測說,如果再不採取措施降低極端天氣發生頻率,到2025年該地區各國的GDP將因此損失5%,到2100年增至75%之多,這包括考慮海平面上升對沙灘的侵蝕引起旅遊業下滑和基礎設施毀壞等成本。溫室氣體濃度增加氣候變化速度加劇美國每日科學網站7月29日援引一個科學家小組在《自然地學》雜誌上發表的報告稱,極端天氣增多是全球變暖的結果。
  • 極端高溫炙烤歐洲什麼情況 法國出現45.9度的歷史新高氣溫_國際...
    中新網7月1日電 綜合報導,歐洲這幾天遭罕見熱浪侵襲,法國出現45.9度的歷史新高氣溫,西班牙部分地區溫度超40攝氏度。高溫引發各種事故,歐洲各地發生多起森林火災,許多地方飛機停飛、鐵軌變形、學校停課……為什麼歐洲會熱成這樣?
  • 極端天氣全球頻發 專家稱此現象可能「常態化」
    去冬今春北半球的冰凍低溫和持續乾旱還讓我們記憶猶新,今夏熱浪、乾旱、洪澇又在全球各地上演。而今,極端天氣可謂是一波接一波,讓人目不暇接。人們不禁發問,全球氣候怎麼了?我們的地球怎麼了?一貫涼爽的俄羅斯連續兩月酷熱難耐,一貫少雨的巴基斯坦竟洪水滔天,而一場強降雨使得原本乾旱的中國舟曲遭遇泥石流侵襲……  80後的陳海欣說,現在每天翻看報紙、打開電視、點擊網頁,時常都會蹦出某某地方又遭遇極端天氣,或是暴雨、或是乾旱、或是高溫。「而且動不動就是『極端的』、『異常的』、『罕見的』,現在天氣規律好像完全亂套了。」
  • 歐洲城市所面臨的極端天氣比預期的更多
    2月20日每日科學網站報導,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新研究首次使用所有氣候模式分析了歐洲所有城市的洪水、乾旱和熱浪的變化情況。研究成果發表在《環境研究快報》。  研究顯示,所有571個城市的熱浪有所加劇;乾旱狀況日益嚴峻,特別是在南歐地區;河流洪水有所增加,特別是在西北歐的一些城市。在最壞的預測下,大多數歐洲城市的所有災害都會增加;即使在最樂觀的情況下,預計英國85%有河流的城市都將面臨更多的河流洪水。利用所有可用的氣候模式所作的預估,研究人員指出了三種可能的未來結果,稱之為高、中、低影響情景。
  • 極端氣候事件對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的影響 |研究
    因此, 在極端氣候事件的影響下, 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的變化將是陸地生態系統響應極端氣候事件的綜合體現. 另一方面, 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在減緩大氣CO2濃度增加以及全球溫度上升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Ciais等, 2013). 大量證據表明, 全球陸地生態系統是一個巨大的碳匯.
  • 極端高溫已經來臨!科學家:為何「潮溼」氣候比乾旱更致命?
    根據外媒《The Gardian》的報導,近期的科學研究顯示,能威脅人類生存的極端高溫已經發生了;此外,「潮溼」的氣候乾旱更致命。例如在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區域,這些致命天氣就發生了數十次;而波斯灣沿岸是極端天氣最嚴重的區域,有14次超過人類的生存極限。 科學界對此感到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