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歐洲乾旱亞洲水患澳洲酷寒……都有些極端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25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25日報導,這個夏天,全球多處出現極端天氣,日本經歷暴雨和酷熱,奪去多人性命,原本多雨水的英國卻正在經歷有紀錄以來最乾旱的夏季,南半球澳洲也在經歷特別寒冷的冬天。

當地時間7月24日,日本高溫天氣下的東京街頭。日本氣象廳23日在緊急記者會上表示,近期罕見的高溫天氣預計將持續到8月上旬,呼籲人們預防中暑,避免出現生命危險。

  日本:酷熱緊跟暴雨

  日本7月初經歷了幾十年來死亡人數最多的水災,造成超過200人死亡,多處雨量破紀錄,部分地區雨量上千毫米。

  水災過後不久,又遇上反常的酷熱天氣,多處地區近日氣溫攀升至超過攝氏40度高溫,東京都內達到40度以上是觀測史上首次,關東甲信地區比常年高出4.1度等,各地氣溫上升,同期為1961年開始統計以來最熱。

  根據共同社報導,7月16日至22日,日本全國中暑送院救醫人數至少2.1萬人,並且有65人死亡。

  日本氣象廳估計,酷熱天氣會持續到8月上旬,提醒民眾這是有生命危險的酷熱,是一種「災害」。氣象廳官員認為這次熱浪是受全球暖化的影響。

當地時間2018年7月24日,英國,英國遭遇罕見的高溫乾旱天氣,對英國地貌產生巨大影響。土地乾枯、水庫乾涸,綠色的鄉村景觀變成枯黃一片。英國部分地區今夏以來持續高溫乾旱,已創下半個世紀以來最乾旱夏天的紀錄。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英國:缺水的酷暑

  英國受到熱浪侵襲,部分地區錄得33度或以上的高溫,溫度或許會繼續上升。

  氣象部門表示,受到歐陸暖流以及英國高氣壓影響,當地酷熱天氣持續。

  當局對英格蘭東部及東南部發出酷熱天氣警告,建議民眾在中午時期避免在室外曬太陽──不過氣象部門這個警告惹來一些旅遊部門和政客反對,認為這個建議不合理,熱浪反而應該是推動旅遊業的大好時機。

  但對上班族來說,酷熱天氣或許令工作效率降低,英國並非所有地方都有空調,而法例上,對工作環境氣溫沒有任何規定。有組織倡議,室內氣溫不應高於攝氏30度,一些體力勞動的工作則應該設在27度。一些公司放寬員工衣著要求,可以穿一些清涼的衣服。

  雖然溫度未破紀錄,但今年英國的乾旱程度卻是近年罕見。

  英國部分地區連續48日沒有雨水。氣象部門發言人說,這半個夏天是1961年以來最乾旱,全國錄得的雨量是平時預計的20%,英格蘭南部更只是平時的6%。

  同樣地,這個乾旱情況可能會維持一段時間,當局表示當地供水仍然充足。

當地消防部門說,約70名消防員趕往現場,30輛消防車、滅火直升機等也參與了滅火。由於風力較強,滅火難度很大。

  希臘與瑞典的山火

  除了英國,瑞典同樣面對酷熱乾旱天氣,並發生一場當地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山火。當地氣候專家指,這些地區本來不常有山火,但全球熱浪讓這些地區更脆弱。

  瑞典依靠其他歐洲國家協助救火之際,歐洲南部的希臘也發生嚴重山火,據報造成幾十人死亡、過百人受傷。

  居民轉移到沿海地區,總理齊普拉斯宣布山火地區進入緊急狀態,並尋求其他歐洲國家協助救援。

  當局正在加緊撲救,但由於氣溫上升,增加救火的難度。

  澳大利亞:寒冷後的狂風暴雨

  澳洲本月中先受到冷空氣吹襲,多處溫度跌破零度,東岸一些地區的低溫突破幾十年來的紀錄,甚至消防用的水喉也結冰。

  這個嚴寒中,澳大利亞也受到狂風、雷雨影響,維多利亞、塔斯馬尼亞等地錄得每小時120公裡的風速。其中,維多利亞當局在一日內收到586宗求助,和180宗建築物損毀報告。

相關焦點

  • 崩潰的消息,澳洲人都哭了!澳洲溫度極度飆升,即將迎來更致命、更熱的夏天...
    澳洲迎來了近些年來最溫暖的一個7月份,澳洲還經歷了2002年以來最乾旱的7月。除塔州之外,各州和領地的降雨量都低於歷史平均水平。澳洲東部長時間的乾旱已經對農業和畜牧業造成了極大地影響,甚至有農場主因為破產選擇自殺。
  • 澳洲極端高溫天氣來襲,最高50.7℃!誰也無法倖免...
    或許很多人都在疑惑,專家在早春的時候就已經預測過,澳洲今年夏季的溫度將會遠超想像的高。可是眼看著已經正式進入夏天了,溫度還是忽高忽低,甚至墨爾本還出現了一秒入冬的情況。無數小夥伴都在好奇,說好的高溫呢?我們短袖短褲都準備好了,就給我們看這個?
  • 歐洲境內極端乾旱頻率可能上升
    據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6日發表的一項氣候變化研究,科學家通過全球氣候長期數據分析與計算機模擬預測發現,歐洲境內極端乾旱的發生頻率將上升——如果溫室氣體預估排放量不會下降,那麼到本世紀末,像2018—2019年中歐乾旱那樣的破紀錄兩年期乾旱,發生頻率將大幅上升。儘管地球上的一些區域正面臨著洪澇災害,但在歐洲,部分地區已經歷了數年的降水不足。
  • 澳洲氣象局警告:冬天已取消!極端高溫肆虐全球!未來的日子...
    昆州已經乾旱了...就在澳洲的這個七月大部分區域平均降水都遠低於往年的平均值ABC News更是爆出今年秋季的降水量是有記錄以來第二少的一次👇唉...這還沒完,因為除此之外,氣象學家Graeme Brittain更是表示澳洲的這個八月將會繼續保持這樣「高於平均值的」溫度
  • 歐洲極端性乾旱或增加7倍,人類何去何從?
    所以研究警告也說明了,如果不抑制溫室氣體排放,到2100年歐洲極端乾旱的數量可能會增加7倍,這可以說是一個可怕的事件,這對生活在歐洲地區的人來說,算是一個「生命之災」了,地球氣候正在大變。歐洲的乾旱預計會有多嚴重?
  • 不自知的人類跳進了地球這個慢慢加熱的鍋中,成了那只可笑的青蛙
    過去很少出現大水患的長江以南的地區,降雨量的強度都超過了歷史的極端記錄。2009年11月29日,澳洲發生了近70年來規模最大的最嚴重的沙塵暴。聖誕夜前夕,歐洲許多地區降溫,氣溫直逼零下22度,甚至40度,就像一片南極的大極地。
  • 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量不下降,歐洲境內極端乾旱頻率可能上升
    據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6日發表的一項氣候變化研究,科學家通過全球氣候長期數據分析與計算機模擬預測發現,歐洲境內極端乾旱的發生頻率將上升——如果溫室氣體預估排放量不會下降,那麼到本世紀末,像2018—2019年中歐乾旱那樣的破紀錄兩年期乾旱,發生頻率將大幅上升。
  • 這個夏天,南方為何降雨不斷?
    新華社北京6月21日電題:新聞分析:這個夏天,南方為何降雨不斷?不少人還記得,去年夏季,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北部非洲同時出現極端高溫天氣,熱浪席捲北半球。怎麼到了今年夏天又成了大雨唱主角?是不是極端天氣在增加?高輝表示,當前氣候變暖的大背景,確實有利於部分極端天氣事件的增多,最典型的就是高溫和強降水,且這種趨勢是全球性的。
  • 澳洲野狗與亞洲土狗的淵源
    亞洲的澳洲野犬生活在村莊附近,人們給它們提供食物和遮風擋雨的地方,讓它們為自己看家護院。 但是它們主要還是吃小動物,特別是引進的歐洲兔子。亞洲的野犬住在人家附近,主要吃一些人類有意或無意提供的食物,包括米飯、果子和小雞、魚或蟹肉。在泰國有些野犬被觀察到在狩獵蜥蜴和鼠。野犬是機會主義的掠食動物。
  • 亞洲、歐洲、美洲、澳洲、聯合國繪製的世界地圖是不一樣的
    ,就是每一個國家都把自己國家放在世界地圖的中間,這樣能使突出自己國家在世界的位置,有一種國家民族自豪感。當時,在十六世紀、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歐洲人為了在航海中探知未知的世界,於是就使用荷蘭科學家墨卡託繪製的世界地圖。  由於地球是圓的,地圖是方的,墨卡託就是把地球表面切成若干份,然後每一份都平展鋪在平面上,之後把每一部分的兩頭拉伸,直到兩端連在一起。在墨卡託影地圖上,離南北兩極地方伸拉幅度是最大的,處在北極的格陵蘭島也顯得碩大無比。
  • 歐洲安全認證?澳洲安全認證?這些到底都是什麼?
    就在最近(12月18日),名爵HS和純電動名爵 EZS分別拿下「歐洲五星安全」認證,打包「雙五星」,這是中國「出海」品牌的第一次,是出海的硬核保障!名爵HS還拿到了「澳洲五星安全」認證,可以說名爵已經達到了全球最嚴苛的安全標準。
  • 美國-50°C,澳洲50°C!極端天氣頻發,我們算了一筆經濟帳
    美國-50°C,澳洲50°C!,歐洲多地大雪成災,巴西、智利和印度尼西亞等地則洪水肆虐。氣候學家Judah Cohen補充表示,由於氣候變化,地球總體正在變暖,但北極附近地區變暖的速度是全球其他地區的兩倍多,「北極放大效應」(Arctic amplification)會削弱或擾亂極地渦旋,導致冷暖氣流的重新分布,將冷空氣團向南轉移到了歐洲、亞洲和美國,而這種變化最近數十年更頻繁地發生。
  • 全球氣候變暖引發極端天氣 低碳經濟是人類自救
    全球氣候變暖是人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可是近日來,歐洲、美洲、亞洲多個國家陸續出現暴雪、暴雨等極端天氣,北京更是遭遇了60年同期最大暴雪,氣溫屢創新低。而去年哥本哈根會議不是一直說全球氣候變暖嗎?為什麼氣候會異常寒冷呢?
  • 極端高溫天氣「烤」驗四大洲 北極圈一些地區超30℃
    這是世界天氣史上罕見的一組「熱」鏡頭——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北部非洲同時出現極端高溫天氣,熱浪席捲北半球;北極圈內一些地區氣溫超過30℃,高溫延續使得北極圈內森林火災頻發;中國連續22天發布高溫預警……
  • 歐洲多地現極端天氣 北極圈內罕見高溫達32℃
    中新社北京8月2日電綜合消息:今年入夏以來,歐洲多國持續受到熱浪侵襲,各地不斷出現創紀錄高溫。西班牙國家氣象局8月1日數據顯示,該國於當日記錄到40攝氏度酷熱高溫。據英國《衛報》報導,歐洲北極圈也收到極端氣溫侵襲。衛報援引歐洲氣象網站「惡劣天氣(severe-weather)」數據稱,位於北極圈內的挪威班納克7月30日測到32攝氏度的氣溫,挪威其它部分地區甚至測到更高溫度。自七月起,北歐諸國一直受到高溫和乾旱侵襲。
  • 四大洲同現極端高溫天氣 中國連續22天發高溫預警
    挪威、加拿大、尼泊爾等地在戶外活動時需要用水降溫這是世界天氣史上罕見的一組「熱」鏡頭——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北部非洲同時出現極端高溫天氣,熱浪席捲北半球;北極圈內一些地區氣溫超過30℃,高溫延續使得北極圈內森林火災頻發;中國連續22天發布高溫預警……為何今夏整個北半球都在「發燒」?什麼原因導致高溫肆虐?
  • 新報告探討氣候變化與極端天氣之間的關係
    中國氣象網訊據世界氣象組織11月6日消息,一篇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表明,溫室氣體排放和土地利用對2014年的某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產生了影響,這些事件包括:太平洋中部的熱帶氣旋,歐洲的強降水,東非的乾旱,澳洲、亞洲和南美的極端高溫。
  • 世界氣象組織專家:極端天氣事件發生頻次將增加
    卡西姆·阿斯拉爾:2010年有很多的極端氣象事件,這裡列舉當中的主要部分:在2009~2010年間的冬季,包括歐洲、亞洲和北美洲在內的北半球被極端寒冷大範圍籠罩著。在美國,數以百計的日最低溫度被刷新。在歐洲,暴雪中斷了空中和陸路交通。相反,在北極和加拿大情況卻減緩了很多。
  • 2020極端氣候頻發:歐洲世紀暴風雨,南極洲氣溫首破20度
    時代周報記者:袁潤秋2020年的開端,全球各地也在變暖的氣候環境下,上演著一幕幕的極端環境事件:整整持續了7個月的澳大利亞大火終於被暴雨撲滅,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洪水的威脅;南極洲首次出現了超過20℃的高溫,企鵝的生存環境受到威脅;歐洲世紀暴風雨席捲而來,損失慘重……
  • 澳洲即將進入200年來最乾旱時期,或持續20年!
    最近,澳洲的氣象專家們都有點恐慌…因為在仔仔細細分析了歷年來的數據之後,他們被自己的預測嚇到了:結果顯示,澳洲可能即將進入一場持續20年的大乾旱!一般而言,厄爾尼諾現象會帶來嚴重的乾旱、反常的高溫天氣、更少的降水和更高的森林火災風險…這就意味著,從理論上說,澳洲確實有可能出現罕見的大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