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高溫已經來臨!科學家:為何「潮溼」氣候比乾旱更致命?

2020-08-14 九零年呆



根據科學家統計,全球平均溫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然而氣候危機來得比科學界原先預期的快!根據外媒《The Gardian》的報導,近期的科學研究顯示,能威脅人類生存的極端高溫已經發生了;此外,「潮溼」的氣候乾旱更致命。

極端氣候已經發生,比科學家預期得早

過去,科學家透過研究大範圍地區的平均溫度、溼度來探討氣候趨勢;而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團隊研究7,877個特定小區域,抓出更精細、地區化的氣候趨勢。根據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的資料,從1979到2017年,致命高溫與溼度的發生次數成長了兩倍,強度也增強。例如在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區域,這些致命天氣就發生了數十次;而波斯灣沿岸是極端天氣最嚴重的區域,有14次超過人類的生存極限。

科學界對此感到驚訝。哥倫比亞大學教授Colin Raymond 表示,科學界原先預期,極端天氣在數十年後才會發生,但沒料到現在就已經來了;此外,Raymond警告,極端天氣的次數會再成長,影響的區域也會擴大。

而且「潮溼」讓高溫更致命。

潮溼影響排汗散熱,比乾燥更致命

在高溫環境下,人類會透過排汗來降溫,而汗水降溫的原理是「蒸發」帶走熱量。在乾燥氣候中,汗水可以順利的蒸發,但潮溼會抑制和水蒸發的速度,造成體溫累積。

為了將溼度的效應列入考量,科學家發展「溼球溫度」的計量指標。對一個健康的人來說,溼球攝氏溫度32度是戶外活動的極限,而溼球攝氏溫度35度則是「理論上」的生存極限。根據科學家統計,沙烏地阿拉伯、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都發生過超過溼球攝氏溫度35度的溫度。

科學界認為,這種極端天氣在印度、巴基斯坦、澳洲東北部、紅海沿海地帶、墨西哥灣地區的發生頻率將會增加。

極端氣候可能會拉大貧富差距。在經濟較為富裕的國家,可以使用冷氣降低極端高溫的影響,維持工作人口的生產力;但貧窮國家就難以負擔冷氣與能源費用。

極端氣候已是確定的趨勢,目前人類能做的是降低它發生的頻率與強度。此外,除了乾旱,潮溼也是人類需要注意的極端氣候議題。

相關焦點

  • 全球變暖使極端天氣頻發,科學家警告:高溫高溼天氣更有致命風險
    氣候變暖的加劇讓高溫熱浪不斷席捲各國,世界各地最高氣溫不斷被打破。2020年5月,已經有109個國家的氣象觀測站的氣溫達到或突破5月上旬極值。「五一」期間鄭州更是爆出了40℃以上的高溫。我們一直在談氣候變暖,其實反常的高溫天氣就是離我們最近的氣候變化。研究氣候變化的科研人員甚至發出過,「地球再過50年將出現近乎不適合居住的高溫天氣「這樣的警告。
  • 極端氣候事件:緊急呼籲防範未然!關乎地球存亡!
    這引起極端氣候事件反撲,例如熾烈熱浪、異常暴雨、強烈颶風和強大颱風。最近科學研究發現,全球暖化對於惡劣氣候事件的影響往往被低估,全球溫度小幅升高能顯著加劇這些現象發生。由史丹佛大學地球系統科學教授,諾亞.迪芬堡博士,進行研究並發表於2020年3月發行《科學前緣》期刊上,關於他的發現。迪芬堡博士說:「我們年復一年看到極端事件發生率攀升,對人類和生態系統產生了重大影響。」
  • 極端氣候事件:緊急呼籲防範未然!關乎地球存亡
    這引起極端氣候事件反撲,例如熾烈熱浪、異常暴雨、強烈颶風和強大颱風。最近科學研究發現,全球暖化對於惡劣氣候事件的影響往往被低估,全球溫度小幅升高能顯著加劇這些現象發生。由史丹佛大學地球系統科學教授,諾亞.迪芬堡博士,進行研究並發表於2020年3月發行《科學前緣》期刊上,關於他的發現。迪芬堡博士說:「我們年復一年看到極端事件發生率攀升,對人類和生態系統產生了重大影響。」
  • 我國8月降雪,美國54度高溫,為何氣候會變得如此極端?
    我國8月降雪,美國54度高溫,為何氣候會變得如此極端?2020年詮釋了什麼叫做冰火兩重天,曾經科學家就預測,未來地球溫度的變化極端性的氣候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多,人類的生活環境將會越發惡劣,我國青海在今年8月份出現了罕見的飄雪現象,而在世界的另一端美國出現了54攝氏度的高溫,冰火兩重天的極端環境,讓人擔憂不已,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伴隨著全球氣候變遷,極端氣候襲加州將越來越常見,已成為另一種「新常態」.
    讓你的生活更有趣,洛杉磯世界日報推出全新微信公眾號「LA玩NOW」130度以上的高溫、龍捲風與火龍捲、山火與火成雲
  • 颶風、野火、洪水、乾旱、融冰……2020年全球氣候危機再度破表!
    10月,美國加州野火延燒人類對於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災難與危機似乎已經麻木2020年又是一個燙手山芋般的案例:多項氣候紀錄被打破,颶風、野火、熱浪、洪水、乾旱、融冰此起彼落爆發。換言之,2020年的氣候更極端了。
  • 氣候變化升級!歐洲極端性乾旱或增加7倍,人類何去何從?
    根據《自然》雜誌《科學報告》一項新的研究數據表明,新一輪的氣候變化將可能導致全球氣候的大變,如果未來溫室氣體排放未得到遏制,那麼歐洲地區將會更強的面臨極端性乾旱天氣,同時還會觸發更多的連鎖效應問題。根據科學研究人員表示,這樣的「極端乾旱」其實已經出現過,在2018-2019年期間中歐地區就遇到了一次,並且對大約五分之一的農作物「種植地」造成了負面影響。而這次事件是過去250年以來前所未有的。其實我們從2020年以來歐洲地區的氣溫也可以看到,極端性的高溫影響在歐洲地區非常明顯,其中前幾天歐洲還出現了創紀錄的40多度高溫。
  • 美加州氣候趨於極端 洪澇乾旱將成為常客
    一項新的研究警告說,加州的天氣很可能趨於極端化,要麼極端乾旱,要麼極其潮溼,這種現象被稱為「氣候暴風」。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研究人員警告說,洪水引發風暴的可能性將會急劇上升,這將使國家面臨數萬億美元的災難救濟風險。
  • 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現 天氣君為何變成「暴脾氣」
    在氣象學中,對於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由超出一定閾值的天氣氣候極端值直接或間接導致的影響人類社會和生態環境的某種自然災害發生的事件。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總體可以分為極端降水、極端高溫、極端低溫、極端乾旱等幾類。一般是50年或100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對人類社會和生態環境產生巨大負面影響。
  • 致命性高溫、高溼來襲 研究:極端天氣頻率與強度持續增加
    一項發表於《科學進展》期刊的研究顯示,全球暖化的最糟狀況正在發生,極端潮溼和高溫將可能威脅人類的生存。溼熱比乾熱更危險,因為會影響人體自然的體溫調節系統——流汗。科學家們在亞洲、非洲、澳大利亞、南美和北美的部分地區,包括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的幾個熱點,發現數千件前所未見的致命極端天氣事件。
  • 高溫暴雨颱風乾旱席捲北半球,聯合國高呼異常!地球已經生病了?
    儘管非洲7月歷史最高記錄高達55度,但阿爾及利亞的高溫也足夠驚人。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死亡谷國家公園的氣象站則在7月8日記錄下了52度的高溫,加利福尼亞州的其他地區也受到極端高溫的影響。洛杉磯市中心7月7日創下7月夜間氣溫最高紀錄26.1度。位於洛杉磯附近的奇諾(Chino)的溫度創紀錄的達到了48.9度,伯班克機場在7月6日則創造了45.6度的新歷史記錄。
  • 比北極圈32℃高溫更恐怖的,是北極熊「正在滅絕」
    可比起能躲進空調房的人類,北極圈的生物們更難熬。據英國《衛報》報導,7月30日,位於北極圈內的挪威班納克氣溫高達32℃。極端天氣正在向人類發出警告。關注微信公眾號「網易新聞」,並在公號對話框回復關鍵詞「氣候」,即可獲取短片《難以忽視的真相》觀看連結前段時間,一段令人心碎的視頻在網絡上廣泛傳播,畫面顯示一隻肌肉萎縮骨瘦如柴的北極熊正在垃圾桶中覓食。
  • 中國連續18天高溫,加州進入緊急狀態...這個夏天怎麼了?
    由於天氣持續乾旱高溫,目前加州北部、中部和南部有三處大火烈焰熊熊,過火面積已超過323平方公裡,只有5%的面積得到控制。  希臘雅典:  森林大火失控蔓延,遊客跳海逃生  希臘首都雅典東南的彭特利庫斯山在7月23日發生的森林大火,正在演變成近100年來最為致命的一場山火。
  • 被低估的氣候災難:危險的極端溼熱天氣比預期早幾十年出現
    溼熱是最被低估的局部氣候變化災難,過去科學家認為幾十年後才會出現的極端溼熱天氣已開始出現,並日趨頻繁,提醒我們不得不早一些注意致命風險。現在,一項新研究發現,難以忍受的高溫和高溼天氣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出現,比預期提前了幾十年。除南極洲外,所有大陸都出現了數千次異常或前所未有的極端高溼熱。這種情況不僅會破壞經濟,甚至可能超過人類生存的生理極限。
  • 極端氣候頻發 是否純屬巧合?
    該組織提出的一份報告中也提到了中國舟曲的泥石流災難和全球其他諸多地區的異常天氣,如南撒哈拉的嚴重乾旱以及格陵蘭島彼德曼冰川出現大面積崩塌等氣候事件。世界氣象組織稱這一系列極端天氣現象的「嚴重程度、持續時間和波及面積」超過歷史上最嚴重的極端氣候事件,同時警告未來會出現更多極端氣候事件。
  • 科學家警告:地球氣候開始兩極分化!南方繼續多雨,北方將更乾旱
    受到全球變暖影響而引發的氣候變化不止是溫度上升這麼簡單,隨之而來的還有更加極端的乾燥或潮溼,地球氣候開始兩極分化......對於普通人來說,這無疑是個壞消息——意味著我們將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氣候威脅。研究發現,之前受旱季和雨季的影響而遭受極端天氣的地區,隨著氣候進一步變化,這一趨勢將變得更加強烈。
  • 世界最乾旱的地方出現了綠色,科學家卻很擔憂,為何會這樣?
    前段時間以美國宇航局為單位發表的一篇調查報告指出,位於智利的一座名為阿塔卡馬沙漠已經出現了綠色的生命。要知道阿塔卡馬沙漠正是一個已經有400多年沒有下過雨的沙漠,這也讓它成為了地球上最乾旱的地區之一。然而根據NASA人造衛星的監測發現,這座沙漠在去年六七月份裡下了三場雨,直接讓原來毫無生機的阿塔卡馬沙漠開始變得有生命出現。
  • 今年會是個乾旱高溫年嗎?美國專家表示:2020年或是最熱的一年!
    而旱災的本質是土壤缺水,所以除了高溫會蒸發水這個因素以外,那些江河水資源豐富的地方往往也更不容易發生乾旱。簡單來說,高溫跟乾旱之間不是必然關係,但2020年的確大概率上是一個高溫年,至少會比剛剛過去的2019年更熱。
  • 四大洲同現極端高溫天氣 中國連續22天發高溫預警
    挪威、加拿大、尼泊爾等地在戶外活動時需要用水降溫這是世界天氣史上罕見的一組「熱」鏡頭——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北部非洲同時出現極端高溫天氣,熱浪席捲北半球;北極圈內一些地區氣溫超過30℃,高溫延續使得北極圈內森林火災頻發;中國連續22天發布高溫預警……為何今夏整個北半球都在「發燒」?什麼原因導致高溫肆虐?
  • 面對極端氣候災難,我們該如何減少碳排放?
    最近,中國氣象局在8月新聞發布會上說,7月以來,中國、南亞、歐洲、北美在今年夏天都出現了嚴重的高溫天氣,而且在8月末高溫還會階段性出現。氣候變化說明在全球變暖的幾年中,極端天氣出現的越來越頻繁。  之前,澳大利亞智庫突破性國家氣候恢復中心的一項研究表明,電影中的末日災難,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