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中文字幕將採自中文版小說
作者託爾金的手繪插圖《The Trolls》
就在彼得·傑克遜導演的奇幻大片《霍比特人》今天上映之際,全球暢銷75年的電影同名原著小說全新中文版也在今天由世紀文景出版,並在書中收入了作者J.R.R.託爾金的手繪插圖。
遵循託爾金的翻譯指導
《霍比特人》首版於1937年,至今已被翻譯成64種語言,銷售超過1億冊。在《霍比特人》出版17年後,其續作《魔戒》才出版。《霍比特人》的故事主角比爾博,一個熱愛安逸生活的霍比特人,在某一個早晨,因巫師甘道夫的到來而被打破了生活的寧靜。「越過冰冷而又霧蒙蒙的大山,在那深深的地下洞穴已有千年……」吟著古老的歌謠,十三個矮人將比爾博拽進冒險遠行的隊伍。在這趟「意外之旅」之中,與世無爭的比爾博在山底洞穴中發現了足以改變整個世界的戒指——魔戒。在託爾金設置的時代背景裡,這個故事發生在精靈強盛的時代之後、人類統治的時代之前。
《霍比特人》的譯者、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教授吳剛說:「75年來,一代代讀者發現,比爾博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徘徊在懦弱與勇敢之間。我們之所以沒有成為英雄,或許只是沒有等到我們的甘道夫而已。」
除了和電影上映同步上市的書籍《霍比特人》,世紀文景已經獲得託爾金全系列作品簡體中文版版權,並均將推出全新譯本。在文景版的全新譯本體系當中,一個全新的譯名系統也即將浮出水面。託爾金生前曾經留下專為翻譯者提供建議的《〈魔戒〉名稱指南》(Guide to the Names in The Lord of the Rings),對翻譯文中各種專名提供了翻譯原則的指導,對於大量的名稱究竟應該選擇音譯還是意譯,也提出過明確具體的意見。世紀文景版的譯名體系,正是以託爾金原始意見為原則的一次全新整理和重譯。出版方與華納兄弟公司還在今年達成協議,即將上映的《霍比特人》中文字幕將採用中國出版方的譯法。
為迎接小說版和電影版《霍比特人》的同時上市,世紀文景從今天起聯合全國幾十家書店營造「霍比特人」主題聖誕,其中包括上海的上海書城、博庫書城和大眾書局等。
創立一個神話體系
英國作家J.R.R.託爾金(1892-1973)創作了暢銷至今的《霍比特人》和《魔戒》,彼得·傑克遜的《魔戒》電影三部曲也已經成為過去10年最成功的魔幻電影。託爾金是一位天才的語言學家,牛津大學默頓學院英國語言與文學教授,在1919-1920年曾任牛津英語詞典(OED)的編委。因為《霍比特人》和《魔戒》以及他所創造的中洲世界,託爾金被譽為「現代奇幻文學之父」,這不僅意味著他是這一門類的思想源頭——比如羅琳、喬治·馬丁、史蒂芬·金等都深受託爾金的影響,更因為他的創作將奇幻文學這一門類,從關於龍和魔法的類型故事中擢拔出來。
奇幻小說的古老源頭是神話故事,如古希臘羅馬神話,荷馬的《奧德賽》,北歐神話《薩迦》,日耳曼史詩《貝奧武夫》;近者如中世紀騎士文學,比如《亞瑟王傳奇》。深諳古典神話體系的託爾金滿懷雄心壯志,他不是要寫作一個傳奇故事,或者一部史詩,他是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建立一個屬於英語世界的神話體系。在託爾金去世之後,他的兒子克里斯多福·託爾金整理出十二卷本的《中洲歷史》以及《精靈寶鑽》、《胡林的子女》等集中篇幅於這一宇宙中某一特定紀元時期的作品,原來在《霍比特人》《魔戒》當中隨筆帶過的一草一木一歌一嘆,都有著無與倫比的篇篇故事與傳奇在背後支撐。
在《霍比特人》和《魔戒》裡,託爾金以瑰麗的想像和精深的語言,以一己之力建立了一個英語世界的全新神話體系:發生在阿爾達(Arda)這片虛構的瑰麗世界裡可歌可泣的史詩與傳奇故事。託爾金通過數以萬計的箋釋為阿爾達世界塑造了完整而傳承有序的編年歷史,壯闊而富於細節的地理面貌,精確而各司其職的神明系統;而《霍比特人》與《魔戒》的故事,就發生在處於第三紀元晚期時的阿爾達世界的中洲裡。這裡的精靈、人類、霍比特人、矮人、恩特樹人等諸多種族,以及他們的語言、傳統、生活風俗,相互之間都存在著密切的聯繫。
J.K.羅琳說:「《哈利·波特》寫到最後一卷時,我仍然堅持認為自己不會超越託爾金,他的作品裡有全新的語言和神話,而我的魔幻世界裡沒有這些東西。」《冰與火之歌》的作者喬治·馬丁說:「我從來沒有想過去追趕託爾金,他是真正的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