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到底能延續多少代?我們身上還有祖先多少基因?

2020-08-27 北京金岱

​在古代,滴血認親是辨認血緣的重要手段,人們區分是不是一個家族的重要標誌就是血緣關係。

現代,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我們對血緣有個更深層次的認識,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基因。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基因,也正由於基因的關係,每個人的外貌基本都不同,並且生活習性和性格也不同。我們的基因都是繼承自父母親,而父母親的基因來自於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


這時候就有一個疑問了,在我們身上到底還有多少祖先留下來的基因?這些基因可以追溯到多少代之前?

人體每個細胞有46條染色體

染色體是遺傳信息的主要載體

從家族譜系來說,

我們的遺傳信息都是來自父母雙方的。

往前追溯的話,

每一代都是由父母各貢獻二分之一的遺傳物質

父母的雙方父母又各貢獻四分之一

……

每個人都有父母2人,

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共4人,

曾祖父母和外曾祖父母共8人

……以此類推


在後代中,

基因減半的過程每傳一代都會發生一次,

所以後代繼承某個特定祖先基因的數量,

隨遺傳代數的增加而按幾何級數遞減。


上溯20代(約跨越600年左右),

每個人就應有約2的20次方,

——100萬個祖先。

即從100萬個祖先各繼承

百萬分之一的遺傳物質。


也就是說追溯到歷史上的某個時期,可能只有部分祖先貢獻了遺傳信息給我們。還有一些祖先雖然在我們的家族譜上,但我們並沒有從他們那裡獲得遺傳信息。即便是那些遺傳給我們基因片段的祖先,每個人所貢獻的也只是很小的一點比例。


遺傳是門很神奇的學問,即使歲月已經衝淡了老祖先的基因。但是,我們身上攜帶著近幾代家族長輩的基因是不能否定的。既然有基因的存在,基因中攜帶的遺傳片段就會代代相傳,其中遺傳性疾病便是其中之一!


遺傳性疾病具有先天性、家族性、終身性、遺傳性的特點。目前已發現的遺傳病約有6500多種,估計每100個新生兒中有3-10個患有各種程度不同的遺傳病,住院兒童中約10%以上患有遺傳病。


大多數疾病的發生和基因有關,研究發現,遺傳性的先天疾病是可以通過一些人為方法改變的。通過基因檢測可以提前預知某些疾病的風險,那麼我們就可以針對性地避開不良環境、改變生活習慣,讓疾病不能表達,起到真正的預防疾病的目的。


為了不給自己的後代子孫留下遺傳性疾病。我們要培養好的生活習慣,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自己的子孫。

ps:本文由「金岱基因」編輯成文,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您身邊的精準醫學檢測專家!歡迎百度「北京金岱」找到我們!

相關焦點

  • 孫子體內有多少基因來自爺爺?5000年前祖先的基因還在你的體內嗎
    基因被稱為生命的密碼,我們表現出來的性狀,幾乎都是由基因決定的。一個人是雙眼皮,體內就有對應雙眼皮顯性基因,沒有對應單眼皮的隱性基因。當然,由於基因擁有遺傳性,孩子身上所表現出來的性狀,會受到父母雙方的影響。
  • 孫子有多少基因來自爺爺?2000年前祖先的基因還在你身體嗎?
    很多人都很好奇這個問題,我們和四位祖父母的基因關係有多密切,也就是我們身體內有多少基因來自四位祖父母?還有一個更加神秘的問題,2000年前,甚至是5000年前我們祖先的基因,還存在我們身體裡嗎?這麼長的時間,我們是不是已經沒有祖先的基因了呢?今天就說下這個問題!
  • 黑人的基因太強大?需要多少代混血,膚色才能變白?
    黑人的基因太強大?需要多少代混血,膚色才能變白?當然因為決定人類膚色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基因,而遺傳的膚色,也是依靠的基因,要知道,在我們的遺傳細胞當中,存在這有DNA構成的染色體,一共有23對,而這些染色體就是決定後代膚色的主要原因,說得再具體一點,其實就是染色體當中的基因控制的。
  • 人體內的基因,有多少自祖父?或能解釋為何有「重男輕女」現象!
    人體內的基因,有多少自祖父?或能解釋為何有「重男輕女」現象!當一個新生兒出生的時候,周圍的親戚都會說這孩子長得跟父母也太像了吧,因為在我們的心中認為,孩子遺傳了父母的基因,各自佔了50%,所以會和父母很像,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我們可以遺傳父親和母親的基因,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的身體裡還有爺爺和奶奶的基因,甚至還有2000年前的祖先呢?要回答這一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這些基因到底是如何遺傳的。
  • 你到底有多少基因?科學家公布人類基因數量引發爭議
    圖片來源:Alan Phillips/Getty   估測人類基因組中基因數量的最早嘗試涉及喝醉酒的基因學家、美國紐約冷泉港的一個酒吧以及純粹的臆測。   那是2000年。   當時,人類基因組序列草圖仍在繪製中。   基因學家正在打賭人類擁有多少基因,賭注從幾萬個到幾十萬個不等。
  • 黑人需要多少代混血,才能完全擁有白人特徵?
    這個問題,實際上要兩種情況來看,一種就是自然狀態下,經歷多少代能實現一個區域所有的黑色皮膚人種變成白色皮膚,還有一種就是讓黑人不斷和白人繁衍後,子代再和白人一直繁衍下去。那這兩種各需要多少代呢?人類膚色的演化史我們先從第一種情況說起。我們都知道生物是會發生演化的,至於為什麼呢?
  • 為我們的基因喝彩!
    先天和後天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我們的行為中哪些是生而有之,哪些是受父母影響,哪些是受同伴影響,甚至是電視媒體和網際網路的影響。一種比較流行的觀點是先天因素與後天環境相互作用。對行為產生影響。其實適者生存這句話是赫伯特斯賓塞自傳,並非出自達爾文,而是他對達爾文理論的總結。重要的是大家現在也都覺得這句話也有所誤導,現在的進化學家認為生存不是人類最關鍵的問題,繁衍才是核心議題。
  • 黑人需要多少代混血才能變成白人?翻閱大量資料,終於找到答案
    接下來是白種人:白種人的頭髮顏色並不固定,比方說我們看一些歐美人的照片,會發現他們的頭髮有的是金色的,有的是棕色的,還有的是黑色或者是白色的、紅色的,現代科學研究認為,最早白種人也是起源於非洲的,只不過他們的祖先患有白化病,時間長了,通過擴散和遷徙,也就逐漸演化成了白種人。
  • 從基因角度看,誰是最古老的中國人祖先?
    我們從基因的角度去重新復原一下,注意:這裡的「中國」是指地理概念。我們講證據,不瞎猜。小編結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付巧妹的數據去解答。那個時候已經有少量的新亞洲人在此居住了,而在新亞洲之前還有一批老亞洲人,老亞洲人四五萬年前就出現在中國大陸,他們為了繁衍後代,和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發生了基因交流。後來,老亞洲人在競爭之中,落敗於新亞洲人,此為後話。
  • 為了保證基因多樣性,你猜殖民外星球需要多少人
    要是最終還有人會到達,那也是人類不知經過了多少代繁衍後才遺傳下來的後代。所以,在到達目的地之前將會有一代又一代的人在飛船上出生、生活和死亡。要知道,這還是離地球最近的比鄰星,尚且都需要幾千年的時間,更何況是那些更遠的星球哩!    看來,在星際飛行的漫長旅途中,需要好多代人類的先驅。因此,我們不得不考慮一個問題:就是怎麼讓人類在飛船上正常繁殖?
  • 人類的祖先曾遇到過多少「表親」?
    圖片來源:Wikipedia有多少種人類曾經與我們的祖先共存?如今隨著前沿技術不斷揭示新證據,重新評估舊發現,我們距離問題的答案越來越近。但在我們的大部分歷史中存在著演化上的表親,他們也是人類,但與我們不太相似,於同一時期在不同地域共同生存,共同演化。在現已滅絕的我們的近親中,有的廣為人知,如尼安德特人。而其他人種,如最近發現的丹尼索瓦人和納萊迪人(Homo naledi),還幾乎沒能被寫入教科書。還有更多其他形態的人類已在不完整的化石和基因圖樣中被發現,我們對他們仍然知之甚少。
  • 只是為了延續基因:人類只是基因的奴隸
    不用嘲笑掘地蜂,你並不比它高明多少,人人都是掘地蜂。哲學家丹尼特提出了一個有點恐怖的問題:「你憑什麼確信自己不是掘地蜂?」我例舉這這兩個故事,是想說明我們並不是理性的。人類的認知並不是為了求真而進化的,而是為了求存,求生存。準確地說,是為了基因的生存和繁殖而存在的。我們活著並不是為了自己,我們和所有的生命體一樣,只是基因延續的工具。
  • 《自私的基因》:人類只是基因的生存機器,那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現代進化論認為:生命的種族、繁衍、生長、死亡等過程都是基因決定的。基因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保證自己的存在和延續,基因最關心的是個體的生存和繁殖。有一些表面的利他行為,比如父母花費很大的代價養育子女等等,我們常常誤解為這是個體為了群體利益犧牲自己,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父母養育子女也是為了基因能夠延續下去,獲得進化的機會。
  • 華大基因王俊:基因技術如何改變人類健康?
    當我們講數位化的時候,講計算機,講IT,習慣於以矽為體系。但是在講到生命的時候是以碳為體系。生命的基礎是碳,生命是數位化的,為什麼講生命是數位化的?它能夠儲存嗎?能夠編程嗎?能夠用不同的程序改變來實現不同的生命形式嗎?可以做克隆嗎?行還是不行?當然是行的,我們是很容易做克隆的。它能存儲嗎?能,為什麼能那麼簡單從一個羊身上提一個細胞變成另一個羊呢?
  • 人類究竟有多少基因
    2003年4月14日,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測序工作已經完成。但目前為止,人類究竟有多少基因這個問題,仍未有統一答案。即使是在人類基因組項目完成十多年後的今天,鑑定基因仍然是一個挑戰。2000年,當時人類基因組測序仍處於籌備階段;遺傳學家就猜測了人類究竟有多少個基因。將近二十年過去了,手握實際數據的科學家們依然無法就這一數字達成一致,並且他們認為這個知識缺口會阻礙人們發現疾病相關的基因突變。5月29日,生物學期刊上刊登了一項人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所做出的新嘗試。
  • 「基因編輯」刷屏了,基因對我們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我們能阻止某種DNA傳承嗎?這兩天被「基因編輯嬰兒」的事件刷屏了。據說是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副教授通過媒體宣布,11月在中國誕生了一對CCR5基因編輯的嬰兒。現在,我們可以透過基因逐步解密歷史;也許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就可以透過基因改變未來了。正如肯奈利在書中所言:基因是你人生拿到的第一副牌,怎麼打就看你的了!
  • 軍人的身上,到底能承受多少重量?
    到底可以承受多少重量且讓衝鋒君為您揭曉5kg在很多人的眼中炊事班似乎是一個神仙單位挺著大肚子、吃嘛嘛香不練體能、不用拉練更是半個「指導員」一記鐵勺「指點江山」夥食的好壞搭配直接影響著連隊所有人的戰鬥力一身廚師服「光芒萬丈」似乎在告訴著大家,有我別怕哦對了,還有那口鍋
  • 有些古老型人類被認為滅絕了,但我們身上有他們的基因
    我必須要強調一點,北京猿人不是一個個體,也不是一個家族,而是大概在距今30到70萬年之間,生活在周口店乃至華北地區的一些季節性遷徙移動的人群,我們在演化階段上叫他們直立人。他們並不總是在洞穴裡生活著,只有少部分人在洞穴裡生存過,留下化石供我們今天發掘和研究。那北京猿人到底跟我們有沒有關係?他們是我們的祖先嗎?
  • 基因檢測需要多少錢?安我基因檢測等你來體驗
    基因檢測需要多少錢?當初在做之前其實是有些猶豫的,畢竟這東西過於專業,很多都不了解,不知道基因檢測需要多少錢、也不知道到底準不準。所以我自己做了不少功課,對基因檢測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基因檢測需要多少錢,需求不同價格不同 在選擇基因檢測品牌的時候,看了各家的價格,真是嚇了一跳,價格差距有些大,有的需要上萬元,有的幾百塊就夠了。
  • 我們從吃蟲的祖先那繼承了什麼樣的基因
    吃蟲,不僅僅是小動物們的專利,曾經也是我們人類的一大愛好。根據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們對107種不同哺乳動物基因組的分析,得出結論:「在6600萬年前,哺乳動物的祖先大多都是昆蟲食肉者」。科學家們推測這一點是因為,所有哺乳動物的早期祖先消化昆蟲的酶的基因,在今天的哺乳動物基因組中都還存在。即使像老虎和海豹這樣「背叛」了它們老祖先飲食規律,永遠不會觸及昆蟲的動物,其基因的非功能性片段也有這種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