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滴血認親是辨認血緣的重要手段,人們區分是不是一個家族的重要標誌就是血緣關係。
現代,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我們對血緣有個更深層次的認識,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基因。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基因,也正由於基因的關係,每個人的外貌基本都不同,並且生活習性和性格也不同。我們的基因都是繼承自父母親,而父母親的基因來自於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
這時候就有一個疑問了,在我們身上到底還有多少祖先留下來的基因?這些基因可以追溯到多少代之前?
人體每個細胞有46條染色體
染色體是遺傳信息的主要載體
從家族譜系來說,
我們的遺傳信息都是來自父母雙方的。
往前追溯的話,
每一代都是由父母各貢獻二分之一的遺傳物質
父母的雙方父母又各貢獻四分之一
……
每個人都有父母2人,
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共4人,
曾祖父母和外曾祖父母共8人
……以此類推
在後代中,
基因減半的過程每傳一代都會發生一次,
所以後代繼承某個特定祖先基因的數量,
隨遺傳代數的增加而按幾何級數遞減。
上溯20代(約跨越600年左右),
每個人就應有約2的20次方,
——100萬個祖先。
即從100萬個祖先各繼承
百萬分之一的遺傳物質。
也就是說追溯到歷史上的某個時期,可能只有部分祖先貢獻了遺傳信息給我們。還有一些祖先雖然在我們的家族譜上,但我們並沒有從他們那裡獲得遺傳信息。即便是那些遺傳給我們基因片段的祖先,每個人所貢獻的也只是很小的一點比例。
遺傳是門很神奇的學問,即使歲月已經衝淡了老祖先的基因。但是,我們身上攜帶著近幾代家族長輩的基因是不能否定的。既然有基因的存在,基因中攜帶的遺傳片段就會代代相傳,其中遺傳性疾病便是其中之一!
遺傳性疾病具有先天性、家族性、終身性、遺傳性的特點。目前已發現的遺傳病約有6500多種,估計每100個新生兒中有3-10個患有各種程度不同的遺傳病,住院兒童中約10%以上患有遺傳病。
大多數疾病的發生和基因有關,研究發現,遺傳性的先天疾病是可以通過一些人為方法改變的。通過基因檢測可以提前預知某些疾病的風險,那麼我們就可以針對性地避開不良環境、改變生活習慣,讓疾病不能表達,起到真正的預防疾病的目的。
為了不給自己的後代子孫留下遺傳性疾病。我們要培養好的生活習慣,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自己的子孫。
ps:本文由「金岱基因」編輯成文,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您身邊的精準醫學檢測專家!歡迎百度「北京金岱」找到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