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江帆1
中國光伏行業正在經歷高速發展期。
12月10日,「2020年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年度大會」在義烏舉行。會上,中國光伏行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發布了《光伏行業「十三五」發展回顧與「十四五」形勢展望》的報告(下稱《報告》)。
《報告》指出,「十三五」期間,光伏行業製造端各環節實現翻倍增長,其中矽片增長超2倍,電池片接近2倍。
價格方面,「十三五」期間,多晶矽價格下降近25%;矽片、電池片、組件價格均下降50%;系統價格下降約47%。
中國光伏產品出口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2016-2020第三季度,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總額達800億美元。其中,組件出口總額為630億美元。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組件出口約53.6 GW,出口額約120億美元。
多晶矽自給能力也在持續提升。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多晶矽進口量7.2萬噸,較去年的14萬噸下降近一半。
同時,中國光伏產業融資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中國光伏上市公司已由2015年的43家,增長至2020年的80家;總市值也翻番至2萬億元。其中,13家為新上市企業。
這些公司列入統計的標準是,光伏在總業務的佔比達3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光伏裝備製造企業和輔材輔料企業上市數量正在增多。王勃華認為,這說明中國光伏行業的綜合實力正在增強,短板正在被補齊。
據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預計,今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達35 GW,發電累計裝機達2.4億千瓦,將超越風電成為國內第三大電源。這一裝機量是2015年的5.6倍。
「中國目前擁有全球最利於光伏發展的政策環境。」王勃華指出,國家平均每年下發15-20個扶持光伏發展的相關政策,涉及規模管理、規範監管、消納收購、價格財稅、土地管理等,這樣的政策密度非常少見。
王勃華認為,預計「十四五」國內年均光伏新增裝機規模為70 GW,樂觀預計則可達到90 GW。
任育之在會上透露,能源局正在測算「十四五」、「十五五」的新能源發展目標。其中,「十四五」光伏發電的發展目標將遠高於「十三五」。
上述《報告》認為,「十四五」期間,光伏製造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優化光伏產業鏈供應體系。
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2019-2020年光伏企業發布的擴產計劃共186個,行業集中度預計快速提升,擴產單體規模擴大,並以頭部企業為主,加速技術升級。
產業布局也將趨於合理。王勃華指出,目前光伏產業耗能較大的環節,如矽料和矽片等,都在往用電成本較低的地區轉移,已基本形成西北、西南的產業集群;東部則主要集聚了電池片、組件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