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總有一群「天才」的存在,他們總有些遠超年齡的智商和能力,他們總能把普通人秒得渣都不剩。
這兩天的這位靠《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論文獲獎的小學生,就是這樣一個「天才」。
這篇論文,深入討論了關於C10Oorf67……好吧,我的文化水準不允許我在這方面不懂裝懂,我承認,我連論文的題目都沒辦法看懂,唉,真是吃了沒文化的虧……
所以我只好通過那些業界大佬們的評價,來判斷這篇論文的水平。令我震驚的是,大家一致認為,這篇論文,竟有研究生的水準。
一個小學生,竟然能發表研究生水準的文章,這得是個萬中無一的天降奇才吧!
你以為這就是全部了嗎?從這位小學生的實驗日記裡可以看出,五天之前,他甚至連「基因」是什麼都不知道!而五天後,就可以判斷細胞表達水平了!驚不驚喜,意不意外,慚不慚愧?人家小學生,從零開始,只用了五天,就得出了研究生或許需要幾個月才能得出的結果,並寫成一篇有水準的文章,而大部分正在接受教育的研究生們,有多少能比過這個孩子?
我記得正義聯盟中閃電俠問過蝙蝠俠一個問題:「你有什麼超能力。」而蝙蝠俠的回答是:「我超有錢。」
這個孩子也擁有這種「超能力」,他的父母是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博士,這篇論文,基本上都是他的父母的研究成果,而孩子所做的事情與這複雜的項目相比,基本上可以用「擺拍」二字來概括。
我無意打擊孩子們對科學研究的積極性,只是這樣子的科學研究,意義在哪裡?讓孩子做一些無關痛癢的工作,就得到至高的榮譽?這對孩子有任何的好處?
擁有一對人才父母,是這個孩子的幸運,他的起點毫無疑問,要比許多人都高,他能享受的資源,也比許多人要多,這個即便我們羨慕,也是沒法改變的,合乎常理的事實。令人沒辦法接受的是,如今連孩子們之間的比賽,竟然都開始拼爹了!
設立比賽的目的是什麼?是發掘每個孩子的家庭背景,解釋更多更頂尖的學生家長嗎?當然不可能是,也不應該是。比賽為的是開發孩子對科學研究的興趣,不是要孩子作為一個傀儡,出去展示一些父母或者老師們遠超孩子年齡的實驗成果。
可是還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呢!這篇被廣泛認為是研究生水準的論文,在比賽中,也只是得了三等獎而已!
那麼我們來看看其他參賽作品的水準,上面這個小學組裡,大部分作品還沒有超出我的認知,而高中組的就厲害了,來看圖感受一下。
怎麼樣,大家看來是不是有好幾個,光是看題目,就一頭霧水?是不是開始懷疑自己的智商?是不是不禁要問,現在的孩子是吃什麼長大的?
你以為現在遍地都是天才,可事實是,我們並沒有這麼多天才,有些一等獎的背後,是一個又一個高端人才的辛勤付出。而這個所謂的青少年科創大賽,也漸漸從孩子間的競爭,變成了導師間,家長間的競爭!
我不懷疑每個孩子都有成為社會棟梁的能力,只要給他們足夠的時間,他們肯定會成長成為一個個世界不可或缺的人物,但不是現在,不是你花幾天時間隨便了解一些東西,隨便做一些導師或家長留下的無足輕重的工作,就能成為新一代領軍人物的。
雖然我說了這麼多質疑,但我還是在想,這群孩子裡,一定有靠著自己做出實踐成果的,或許有的得了獎,或許有的沒得獎,但這部分孩子,才是我們更需要去鼓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