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PECVD技術來提高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生產

2020-11-22 OFweek維科網

中科院電工研究所  王文靜

  一 引言

  為了提高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通常需要減少太陽電池正表面的反射,還需要對晶體矽表面進行鈍化處理,以降低表面缺陷對於少數載流子的複合作用。

  矽的折射率為3.8,如果直接將光滑的矽表面放置在折射率為1.0的空氣中,其對光的反射率可達到30%左右。人們使用表面的織構化降低了一部分反射,但是還是很難將反射率降得很低,尤其是對多晶矽,使用各向同性的酸腐蝕液,如果腐蝕過深,會影響到PN結的漏電流,因此其對表面反射降低的效果不明顯。因此,考慮在矽表面與空氣之間插一層折射率適中的透光介質膜,以降低表面的反射,在工業化應用中,SiNx膜被選擇作為矽表面的減反射膜,SiNx膜的折射率隨著x值的不同,可以從1.9變到2.3左右,這樣比較適合於在3.8的矽和1.0的空氣中進行可見光的減反射設計,是一種較為優良的減反射膜。

  另一方面,矽表面有很多懸掛鍵,對於N 型發射區的非平衡載流子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使得少數載流子發生複合作用,從而減少電流。因此需要使用一些原子或分子將這些表面的懸掛鍵飽和。實驗發現,含氫的SiNx膜對於矽表面具有很強的鈍化作用,減少了表面不飽和的懸掛鍵,減少了表面能級。

  綜合來看,SiNx膜被製備在矽的表面起到兩個最用,其一是減少表面對可見光的反射;其二,表面鈍化作用。

  二 PECVD技術的分類

  用來製備SiNx膜的方法有很多種,包括:化學氣相沉積法(CVD法)、等離子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ECVD法)、低壓化學氣相沉積法(LPCVD法)。在目前產業上常用的是PECVD法。

  PECVD法按沉積腔室等離子源與樣品的關係上可以分成兩種類型:

  直接法:樣品直接接觸等離子體,樣品或樣品的支撐體就是電極的一部分。

  間接法:或稱離域法。待沉積的樣品在等離子區域之外,等離子體不直接打到樣品表面,樣品或其支撐體也不是電極的一部分。

  直接法又分成兩種:

  (1)管式PECVD系統:即使用像擴散爐管一樣的石英管作為沉積腔室,使用電阻爐作為加熱體,將一個可以放置多片矽片的石墨舟插進石英管中進行沉積。這種設備的主要製造商為德國的Centrotherm公司、中國的第四十八研究所、七星華創公司。

  (2)板式PECVD系統:即將多片矽片放置在一個石墨或碳纖維支架上,放入一個金屬的沉積腔室中,腔室中有平板型的電極,與樣品支架形成一個放電迴路,在腔室中的工藝氣體在兩個極板之間的交流電場的作用下在空間形成等離子體,分解SiH4中的Si和H,以及NH3種的N形成SiNx沉積到矽表面。這種沉積系統目前主要是日本島津公司在進行生產。

  間接法又分成兩種:

  (1)微波法:使用微波作為激發等離子體的頻段。微波源置於樣品區域之外,先將氨氣離化,再轟擊矽烷氣,產生SiNx分子沉積在樣品表面。這種設備目前的主要製造商為德國的Roth&Rau公司。

  (2)直流法:使用直流源激發等離子體,進一步離化氨氣和矽烷氣。樣品也不與等離子體接觸。這種設備由荷蘭的OTB公司生產。

  目前,在中國微波法PECVD系統佔據市場的主流,而管式PECVD系統也佔據不少份額,而島津的板式系統只有5~6條生產線在使用。直流法PECVD系統還沒有進入中國市場。

  除了上述幾種模式的PECVD系統外,美國的Applied Material公司還開發了磁控濺射PECVD系統,該系統使用磁控濺射源轟擊高純矽靶,在氨氣的氣氛中反應濺射,形成SiNx分子沉積到樣品表面。這種技術的優點是不使用易爆的矽烷氣,安全性提高很多,另外沉積速率很高。

  如果按照PECVD系統所使用的頻率範圍,又可將其分成以下幾類:

  ■ 0 Hz:直流間接法——OTB公司

  ■ 40 KHz:Centrotherm公司管式直接法PECVD和Applied Material公司的磁控濺射系統

  ■ 250 kHz:島津公司的板式直接法系統

  ■ 440 kHz:Semco公司的板式直接法

  ■ 460 kHz:Centrotherm公司管式直接法

  ■ 13.6 MHz:Semco公司和MVSystem公司的板式直接法系統

  ■ 2450 MHz:Roth&Rau公司的板式間接法系統。

 

相關焦點

  • PECVD技術對提高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生產的影響
    各種不同的技術的沉積特性的比較列於表2表2 各種PECVD方法的沉積特性比較  沉積薄膜的均勻性是一項很重要的指標,目前市場上太陽電池標準訂的越來越高,儘管有些色差片的效率很高,也只能按照B級片處理。各種設備的標稱均勻性列於表3。表3 各種PECVD法的均勻性比較
  • 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工廠
    自2011年以來,交谷太陽能一直是全球領先的光伏電池生產商,並確立了一流光伏組件供應商的地位。交谷太陽能利用已有光伏電池技術的優勢,致力於提供卓越的高轉換效率、高發電效率和高可靠性的光伏組件,使客戶在光伏項目上的效益最大化。交谷太陽能已發展成為覆蓋矽片、電池、組件及電站業務的垂直一體化全球光伏領軍企業。
  • 用於晶體矽太陽電池生產的PECVD技術進展
    發表於:2009-06-15 14:52:16     作者:王文靜來源:中國新能源  中科院電工研究所  王文靜一 引言  為了降低晶體矽太陽電池的效率,通常需要減少太陽電池正表面的反射,還需要對晶體矽表面進行鈍化處理,
  • 加拿大科學家發現低成本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生產技術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加拿大的科學家發現了一項具有前景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生產技術。讓電池直接生長在矽襯底上是一項有前途的策略,能夠削減某些技術過高的生產成本。通過使用多孔矽,科學家能夠朝著以更低成本生產高性能III-V太陽能電池的目標邁進一大步。砷化鎵(GaAs)和其他III-V材料(按照它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組命名)是廣為人知的高性能太陽能電池材料,它們在轉換效率綜合記錄中佔據大多數席位。
  • 加拿大科學家發現低成本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生產技術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加拿大的科學家發現了一項具有前景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生產技術。讓電池直接生長在矽襯底上是一項有前途的策略,能夠削減某些技術過高的生產成本。通過使用多孔矽,科學家能夠朝著以更低成本生產高性能III-V太陽能電池的目標邁進一大步。砷化鎵(GaAs)和其他III-V材料(按照它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組命名)是廣為人知的高性能太陽能電池材料,它們在轉換效率綜合記錄中佔據大多數席位。
  • 晶體矽太陽能電池製造工藝流程詳解解說
    提高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和降低成本是太陽能電池技術發展的主流。  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的製造工藝流程說明如下:(1) 切片:採用多線切割,將矽棒切割成正方形的矽片。(5) 周邊刻蝕:擴散時在矽片周邊表面形成的擴散層,會使電池上下電極短路,用掩蔽溼法腐蝕或等離子幹法腐蝕去除周邊擴散層。(6) 去除背面PN+結。常用溼法腐蝕或磨片法除去背面PN+結。(7) 製作上下電極:用真空蒸鍍、化學鍍鎳或鋁漿印刷燒結等工藝。先製作下電極,然後製作上電極。鋁漿印刷是大量採用的工藝方法。
  • 管式PECVD流量對太陽能電池氮化矽膜影響的工藝研究
    索比光伏網訊:氮化矽膜作為晶體矽太陽能電池減反射鈍化膜是目前太陽能電池製備的主流,然而由於用PECVD來製備的氮化矽膜,是以SixNyHz方式來表達的,其中的x,y,z的數值直接影響了膜的光學性能和對晶體矽太陽電池表面和體內的鈍化作用,因為其數值對於膜的折射率、消光係數、緻密性都有直接的影響,本文的目的就是研究工藝氣體流量對膜性能的影響。
  • ...公司使用超募資金建設年產1000萬平方米增透晶體矽太陽能電池...
    四、年產1000萬平方米增透晶體矽太陽能電池封裝玻璃生產線的情況 增透晶體矽太陽能電池封裝玻璃是一種利用壓延工藝特製的超白壓延玻璃,主要應用於太陽能多晶矽電池,作為封裝基板把框架、半導體多晶矽片、電路線精確封裝在一起,起到保護太陽能電池和提高太陽能透過率的作用。
  • PECVD:晶矽太陽能電池效率提升技術
    2020-11-19 OxfordPV目前正在BrandenburganderHavel建設一家晶體矽-鈣鈦礦串疊型太陽能電池
  • 未來的太陽能電池:提高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的系統
    與由晶體矽製成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相比,有機太陽能電池的生產成本更低且更具柔性可以通過使用的宏模塊來「調整」吸收太陽光的波長。塗有吸收紅色和紅外光譜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辦公室窗戶不僅可以屏蔽熱輻射,而且還可以同時發電。 考慮到氣候變化,一個變得越來越重要的標準是運行期,在此之後太陽能電池產生的能量超過了製造所需的能量。所謂的能量回收時間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所使用的技術和光伏(PV)系統的位置。
  • 詳細分析太陽能電池技術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太陽能是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清潔能源,不產生任何的環境汙染。在太陽能的有效利用當中,大陽能光電利用是近些年來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研究領域,是其中最受矚目的項目之一。
  • 你知道報廢后的太陽能電池板是怎麼回收利用的嗎?
    要知道,我們的太陽能電池板的使用壽命平均是20-30年左右。隨著光伏行業的迅速發展,大量太陽能生產廠家不斷成立,太陽能組件得到大量的生產。當25之後年後,太陽能組件陸續走完它的生命歷程,迎來報廢期。據統計。到2050年太陽能電池板的報廢量高達數千萬噸!
  • ...的是傳統晶體矽太陽能電池而不是最初的CIGS(銅、銦、鎵、硒...
    美國光伏安裝商RGS Energy (RGSE)收購了陶氏化學『POWERHOUSE』品牌下的第三代光伏瓦片專有技術,但公司使用的是傳統晶體矽太陽能電池而不是最初的CIGS(銅、銦、鎵、硒)薄膜基材。美國光伏安裝商RGS Energy (RGSE)收購了陶氏化學『POWERHOUSE』品牌下的第三代光伏瓦片專有技術,但公司使用的是傳統晶體矽太陽能電池而不是最初的CIGS(銅、銦、鎵、硒)薄膜基材。中國光伏製造商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為RGS Energy的一家主要供應商。東方日升於2017年首次躋身PV Tech 10大組件製造商榜單。
  • 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項目
    主要生產銅銦鎵硒太陽能電池板,產品光電轉換效率居各種薄膜太陽能電池之首,接近晶體矽太陽電池,而成本則是晶體矽電池的三分之一,被國際上稱為「下一時代非常有前途的新型薄膜太陽電池」。>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一直以來都是業界關注的焦點。
  • 太陽能電池的發展新趨勢
    下面對21世紀前20年期間世界太陽能電池的發展趨勢作一簡要預測。高效率低成本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的研究開發晶體矽太陽能電池在21世紀的前20年內仍將是居主導地位的光伏器件,在生產和應用總量中佔首位,並將向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方向發展。
  • 鈣鈦礦與晶體矽完美搭配,串疊型太陽能效率有望達30%
    提高太陽能板轉換效率的方法有許多種,有些研究機構從材料著手,全力開發新型的太陽能電池材料,有些人則是在製程方面添新意,而美國科學家決定利用一加一大於二的概念,將兩種太陽能電池並在一起,最終成功將轉換效率提高到27%。
  • 科學家嘗試用打孔方式讓太陽能電池的晶體矽變透明
    原標題:[圖]科學家嘗試用打孔方式讓太陽能電池的晶體矽變透明來源:cnBeta.COM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晶體矽一直是太陽能電池製造商的首選材料。相比較其他同類材料,晶體矽具備最高的轉換效率和穩定性,不過它也有缺陷,那就是透明度。
  • HIT太陽能電池的發展概況
    太陽能光伏發電是~種利用光伏效應將太陽光輻射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新型發電技術,兇具有資源充足、清潔、安全、壽命長等優點,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可再生能源技術之一,已成為可再生能源技術中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研究領域。
  • 太陽能電池板如何進行分類?
    (1)單晶矽( Single Crystaline-Si)太陽能電池板單晶矽太陽電池是採用單晶矽片來製造的太陽能電池板,這類太陽能電池板發展最早,技術也最為成熟。與其他種類的電池相比,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板的性能穩定,轉換效率高,目前規模化生產的商品電池效率已達17% ~22%。
  • HIT太陽能電池的發展現狀
    太陽能電池,是基於光生伏特效應開發出來的一種光電轉換器件,日前國際光伏市場上的太陽能電池主要有晶體矽(包括單晶矽、多晶矽)、非晶/單晶異質結(HIT)、非晶矽薄膜、碲化鎘(CdTe)薄膜及銅銦硒(CIS)薄膜太陽電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