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PECVD流量對太陽能電池氮化矽膜影響的工藝研究

2020-11-22 索比光伏網

索比光伏網訊:氮化矽膜作為晶體矽太陽能電池減反射鈍化膜是目前太陽能電池製備的主流,然而由於用PECVD來製備的氮化矽膜,是以SixNyHz方式來表達的,其中的x,y,z的數值直接影響了膜的光學性能和對晶體矽太陽電池表面和體內的鈍化作用,因為其數值對於膜的折射率、消光係數、緻密性都有直接的影響,本文的目的就是研究工藝氣體流量對膜性能的影響。

一、機理分析

1.1氣體的輸運在CVD系統中,氣體的流動處於黏滯流的狀態。氣體的輸運過程對薄膜的沉積速度、薄膜厚度的均勻性、反應物的利用效率等都有重要的影響。氣體在CVD系統中發生兩種宏觀流動,一是外部壓力造成的壓力梯度使氣體從壓力高的地方向壓力低的地方流動,即氣體的強制對流。二是氣體溫度的不均勻性引起的高溫氣體上升、低溫氣體下降的流動,即氣體的自然對流。對一般尺寸的CVD反應容器(直徑430mm內)來說,在流速不高(約10cm/s)時,氣體將處於黏滯流的層流狀態。

1.2PECVD過程中的微觀過程

(1)氣體分子與等離子體中的電子發生碰撞,產生出活性基團和離子。其中,形成離子的機率要低得多,因為分子離化過程所需的能量較高。(2)活性基團可以直接擴散到襯底表面。

(3)活性基團也可以與其他氣體分子或活性基團發生相互作用,進而形成沉積所需的化學基團。

(4)沉積所需的化學基團擴散到襯底表面。

(5)氣體分子也可能沒有經過活化過程而直接擴散到襯底附近。

(6)氣體分子被直接排出系統之外。

(7)到達襯底表面的各種化學基團發生各種沉積反應並釋放出反應產物。

假設一個極端的情況:假設在襯底表面處,反應進行得很徹底,沒有殘餘的反應物存在;假設在裝置的上界面Y=B處,物質的擴散項等於零;假設輸入氣體的初始濃度為c0。可以得到如式(1):

這一結果表明,沉積速率將沿著氣體的流動方向呈指數形式的下降,如圖1所示,其中V1~V4為氣體流速,且V4>V3>V2>V1,為流動方向的長度。可以理解,原因的產生是反應物隨著距離的增加而逐漸貧化,因此當流速太低時,尾部的氣體濃度迅速減少而導致尾部的生長速度變慢;當提高流速時,尾部的氣體濃度沒有明顯降低而顯著提高生長的一致性。

圖1氣體流量對沉積速率的影響

根據這現象,提高薄膜沉積均勻性的措施有:提高氣體流速和裝置的尺寸B;調整裝置內溫度分布,影響擴散係數的分布。

二、實驗方法

本文針對的是管式PECVD設備的流量實驗,在石墨舟的前後依次沿軸線放置7片拋光片,通過測量膜厚來鑑定膜的生長速度,通過不同的流量來分析流量對成膜性能的影響,對膜性能測試是在固定其它參數的情況獲得的。對於電性能的測定則通過穩定的太陽能電池生產線來批量求得結果。反應室的結構、氣體流向示意如圖2所示。

圖2反應室的結構、氣體流向

三、結論和探討

通過實驗可以看出,見表1,隨著工藝氣體總流量的增加,膜的厚度呈上升趨勢,也即成膜速度呈遞增趨勢,但超過一定流量後又呈下降趨勢。對這個變化的解釋是,當流量的增加,等離子濃度也呈上升趨勢,但是當超過一定值後,由於等離子能量在呈下降趨勢,導致繼續等離子化難度增加,這樣當流量繼續增加時,等離子的濃度反而會降低,成膜速度呈遞減趨勢[1]。

隨著工藝氣體總流量的增加,折射率緩慢增加。在用等離子體形成的氮化矽膜的折射率與緻密性沒有必然的聯繫,並不是折射率越高緻密性就一定高。這點與用LPCVD所形成的氮化矽膜是有差異的。

隨著工藝氣體總流量的增加,吸光係數也緩慢增加,HF酸腐蝕的速度也緩慢提高,可見緻密性在變差。主要原因是當流量增加時氮化矽膜的成分在發生很大的變化,離四氮化三矽越來越遠,其實我們所稱的等離子下形成的氮化矽膜是一個相當籠統的說法,其膜成分的配比無數,能適合做高效太陽能電池減反射鈍化膜的氮化矽膜的要求是相當高的[2]。絕對不是肉眼看到的,以為都一樣。

隨著工藝氣體總流量的增加,少數載流子的壽命也發生了變化,剛開始呈上升趨勢,然後呈下降趨勢。從少數載流子的壽命變化可以看出鈍化的效能變化,當總流量變化時,等離子的擴散長度也在改變,其實在初期等離子激發時,對矽表面非但沒有鈍化作用,而存在一個損傷的過程,但是當膜增長到一定厚度時,這種損傷將消失[3],然後會被補償並增強鈍化作用,而並不是說沉積膜的全過程都是鈍化過程。

在效率方面,當工藝氣體總流量增加時,效率有一個最佳值,如圖3所示,其中η為轉換效率,f為流量。當然,這個效率的獲得與整線其它工序有一個匹配的問題,在這裡是要說明一個問題,膜的特性將影響著最佳電池性能[4]。而這是結論,原因在於實驗一的對膜性能的改變。膜的性能直接影響製作正面電極的難易程度,同時直接影響轉換效率。

圖3氣體流量對效率的影響

四、結語

可以看出,管式PECVD設備的工藝氣體流量的改變,會直接改變膜厚、折射率、吸光係數、少子壽命、轉換效率,而其變化不是單調上升或單調下降的,通過該技術分析,可以避免在工藝中為了獲得膜均勻而忽略了流量是和電池轉換效率密切相關的事實,可以讓大家進一步明白電池轉換效率與膜性能的密切聯繫。

這個分析也可以適用於平板型PECVD技術。對進一步提高晶體矽電池的轉換效率,對我國晶體矽電池產業獲取更大的利潤或降低生產成本都有直接的幫助。(作者 李軍陽)

相關焦點

  • 是什麼造成了管式PECVD氮化矽膜出現色差?
    是什麼造成了管式PECVD氮化矽膜出現色差?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採用管式PECVD的方法對矽片進行氮化矽鍍膜,通過分析PECVD鍍膜原理,探索了矽片表面均一性、卡點的導電導熱性、反應溫度的均勻性以及電場均勻性對氮化矽膜色差的影響。
  • PECVD技術對提高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生產的影響
    沉積薄膜的均勻性是一項很重要的指標,目前市場上太陽電池標準訂的越來越高,儘管有些色差片的效率很高,也只能按照B級片處理。各種設備的標稱均勻性列於表3。表3 各種PECVD法的均勻性比較管式PECVD系統由於其石墨舟中間鏤空,因此利用了矽片作為電極的一部分,因此輝光放電的特性就與矽片表面的特性有了一定的關係,比如矽片表面織構化所生成的金子塔尖端的狀態就對等離子體放電產生影響,而目前矽片的電導率的不同也影響到等離子場的均勻性。另外管式PECVD的氣流是從石英管一端引入,這樣也會造成工藝氣體分布的不均勻。
  • 管式PECVD如何退火 氮化矽薄膜工藝參數最佳?
    摘要:研究了在真空與氮氣兩種環境中不同的退火溫度和退火時間對氮化膜薄膜性能影響,測試了退火後氮化矽薄膜的膜厚、折射率、少子壽命以及電性能參數。結果表明,多晶矽管式PECVD真空退火環境優於氮氣,並確定當退火溫度在450℃、退火時間20min時,工藝參數最佳。當溫度過高過低均不利於膜厚的增加也不利於形成良好的歐姆接觸,且此時光電轉換效率較差。
  • 管式PECVD如何應對大尺寸矽片
    從156.75 mm到166 mm,大尺寸矽片已經悄然進入市場,矽片尺寸增大在電池片製造、組件封裝等環節能夠實現成本節約,據了解M6電池片各製程的工藝時間與M2製程時間相差不大,因此在電池製造過程中每片大約可降低0.05元成本。
  • 大尺寸矽片管式PECVD設備應用需面臨哪些挑戰
    ,矽片尺寸增大在電池片製造、組件封裝等環節能夠實現成本節約,據了解M6電池片各製程的工藝時間與M2製程時間相差不大,因此在電池製造過程中每片大約可降低0.05元成本。管式PECVD 圖2. 單臺管式PECVD設備產能提升情況 PECVD是電池片產線上重要的鍍膜設備,製備得到的減反鈍化膜可以有效減少電池片表面反射率,增加光的吸收,同時對矽片表面和體內的複合中心起到鈍化作用。PECVD從結構上可分為管式和板式兩類。
  • 管式PECVD鍍膜均勻性改善
    >鍍膜原理,探索了矽片表面均一性、卡點的導電導熱性、反應溫度的均勻性以及電場均勻性對氮化矽膜色差的影響。Amtech指出,其中一個訂單包括多個Tempress PECVD系統,對於日本一家領先的太陽能電池和組件製造商。Amtech執行長Fokko Pentinga表示:「我們非常高興在2015財年第二季度初公布這些訂單。這一進展加入我們在2015財年第一季度擁有的良性預定中,並進一步證明了我們成功參與在目前太陽能市場中選擇性產能擴張的機會。
  • 三層氮化矽減反射膜工藝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摘要:本文研究了通過等離子氣相沉積(PECVD)在多晶矽片上製作三層氮化矽減反射膜層,設計的折射率逐漸減小的三層氮化矽膜層能更好的鈍化多晶矽片的體表面和減小光的反射,提高了多晶太陽電池的開路電壓和短路電流,從而有效的提高了多晶太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
  • 背膜工藝佔功比對PERC太陽電池效率影響的研究
    相較於傳統工藝生產的太陽電池,PERC太陽電池的效率提升明顯,這主要是因為其工藝是在電池背面生長一層A12O3薄膜作為鈍化層,然後在A12O3薄膜表面覆蓋一層SiNx薄膜,通過雷射開槽的方式使金屬電極與矽形成歐姆接觸導出電流。從生產工藝來看,PERC太陽電池新增加的原子層沉積或化學氣相沉積A12O3、背面鍍膜、雷射開槽這3個工序對電池效率產生了較大影響。
  • 捷佳偉創成功推出管式PECVD鍍氧化鋁膜設備
    深圳市捷佳偉創新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發團隊經過兩年的持續努力,在管式PECVD鍍氮氧化矽膜基礎上自主研製成功管式PECVD鍍氧化鋁膜設備,並且實現了同一臺設備鍍兩種膜的工藝,日前已在客戶端驗證,電池轉換效率超過22%。相關技術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已申請並取得了相關專利。
  • 太陽能光伏電池暗電流的研究
    太陽能光伏電池暗電流的研究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本文對太陽能電池的暗電流產生原因進行了系統的研究。暗電流不僅僅包括反向飽和電流。還包括薄層漏電流和體漏電流。在太陽能電池實際生產中,暗電流高於5A的電池比例偏高,其產生的原因多種多樣。我們經過長期大量的實驗,研究了暗電流高的原因。並在生產中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
  • 用於晶體矽太陽電池生產的PECVD技術進展
    發表於:2009-06-15 14:52:16     作者:王文靜來源:中國新能源  中科院電工研究所  王文靜一 引言  為了降低晶體矽太陽電池的效率,通常需要減少太陽電池正表面的反射,還需要對晶體矽表面進行鈍化處理,
  • 太陽能電池擴散工藝研究
    一、背景技術在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生產工藝中,擴散是核心工序。在矽片表面形成均勻的高質量的 p-n 結是電池效率提升的關鍵,也是工藝追求的目標。目前,常規生產的擴散工藝是在管式的擴散爐內,通過液態磷源(或硼源)的揮發,在矽片表面沉積磷原子(或硼原子),然後進行向矽片體內擴散,製成 p-n 結。
  • 如何降低PERC電池EL不良品?
    如何降低PERC電池EL不良品?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生產過程中,PERC電池鈍化膜損傷及各種EL缺陷等造成成品率下降頗為嚴重。本文通過對PERC電池片生產工藝、設備、生產管理上探究一定優化解決方案。2、PERC電池EL缺陷分析2.1 局部劃傷在PERC電池製備工程中,難免存在局部劃傷痕跡,對於背表面非常好的鈍化膜來說,劃傷痕跡使得背表面複合速率局部下降,這些劃痕可能不影響整體效率,但從EL照片看會出現劃痕陰影,歸為次品,有些企業這種因劃傷造成的EL次品會達20%~30%。
  • 太陽能光伏PECVD鍍膜設備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概述前面幾章已經介紹了太陽電池生產線上的清洗制絨、擴散和刻蝕等設備結構及性能參數。本章將著重闡述鍍膜設備———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lasmaEnhancedChemicalVaporDeposition,簡稱PECVD)。
  • 利用PECVD技術來提高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生產
    中科院電工研究所  王文靜  一 引言  為了提高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通常需要減少太陽電池正表面的反射,還需要對晶體矽表面進行鈍化處理,以降低表面缺陷對於少數載流子的複合作用。人們使用表面的織構化降低了一部分反射,但是還是很難將反射率降得很低,尤其是對多晶矽,使用各向同性的酸腐蝕液,如果腐蝕過深,會影響到PN結的漏電流,因此其對表面反射降低的效果不明顯。
  • 提升晶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看低壓擴散工藝!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隨著高效晶矽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發展,低壓擴散工藝以其均勻性好,產量大,成本低的優勢,成為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對低壓擴散工藝進行優化研究可以提高擴散均勻性,從而提升晶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
  • 多晶矽太陽能電池製作工藝概述
    眾所周知,利用太陽能有許多優點,光伏發電將為人類提供主要的能源,但目前來講,要使太陽能發電具有較大的市場,被廣大的消費者接受,提高太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應該是我們追求的最大目標,從目前國際太陽電池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其發展趨勢為單晶矽、多晶矽、帶狀矽、薄膜材料(包括微晶矽基薄膜、化合物基薄膜及染料薄膜)。
  • 太陽能電池PECVD後基板表層氮化矽的清洗研究
    太陽能電池片的生產工藝比較複雜,簡單說來,目前的太陽能電池片的生產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主要步驟:S11、超聲清洗,利用超聲波清洗矽片表面;S12、制絨面,通過化學反應在原本光滑的矽片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結構,以增強光的吸收;S13、擴散,將P 型的矽片放入擴散爐內,通過矽原子之間的空隙使N 型雜質原子由矽片表面層向矽片內部擴散,形成 PN 結,使電子和空穴在流動後不再回到原處
  • 多晶矽電池無網結網版印刷工藝匹配性研究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摘要:通過實驗優化擴散方阻、選擇適當正銀漿料以最佳匹配無網結網版,達到提高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結果表明:適當提高擴散方阻、採用特定漿料結合無網結網版能夠提高副柵線的高寬比,減少受光面積,進一步提高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太陽能是清潔能源,是人類取之不盡的可再生能源。太陽能光伏是近年來最受關注的研究領域。
  • 中國太陽能PECVD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太陽能PECVD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是相關太陽能PECVD企業、研究單位、政府等準確、全面、迅速了解太陽能PECVD行業發展動向、制定發展戰略不可或缺的專業性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