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PECVD如何退火 氮化矽薄膜工藝參數最佳?

2020-11-22 索比光伏網

摘要:研究了在真空與氮氣兩種環境中不同的退火溫度和退火時間對氮化膜薄膜性能影響,測試了退火後氮化矽薄膜的膜厚、折射率、少子壽命以及電性能參數。結果表明,多晶矽管式PECVD真空退火環境優於氮氣,並確定當退火溫度在450℃、退火時間20min時,工藝參數最佳。當溫度過高過低均不利於膜厚的增加也不利於形成良好的歐姆接觸,且此時光電轉換效率較差。折射率的變化卻不同,其最大值是在低溫下達到的,此時氮氣環境更有利於高折射率的獲得。此外,還就膜厚和折射率隨溫度、環境變化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討論。

1引言

氮化矽薄膜製備在太陽能電池生產中起著減少矽片表面的反射、進而增加光的利用率的作用,是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的重要步驟之一。其關鍵在於該薄膜不僅減少矽表面反射,還鈍化矽材料中大量的雜質和缺陷,並通過改變禁帶中能帶為價帶或導帶以提高矽片中的載流子遷移率,延長少子壽命調高光電轉化效率的目的[1-3]。因此如何更好的增強鍍減反射膜的鈍化效果,對於電池片效率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在太陽能光伏領域常用的鈍化方法有:氫氣氛退火、微波誘導遠距等離子氫鈍化、等離子增強化學氣相沉積即PECVD法三種[4]。通常PECVD法的鈍化效果並不理想,因此如何進一步提高氫的鈍化效果,以達到提高少子壽命和短路電流從而最終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就顯得尤為重要。故本文針對PECVD不同溫度下真空和氮氣兩種環境中的退火對電池片的影響進行了研究。

2實驗

本實驗需在PECVD工藝配方中的沉積步驟後增加一個退火步驟,即對已完成沉積步驟的矽片保持真空度均為1700mtoor,其退火溫度分別為350℃,400℃,450℃,500℃溫度的條件下、真空和氮氣兩種不同環境中、不同退火時間內在PECVD管內完成退火工藝。測試其退火熱處理前後載流子少子壽命,並觀察其對絲網印刷效率等工藝參數的影響。

2.1實驗原料及儀器

實驗所選矽片導電類型為P型多晶矽片,電阻率為1~3Ω·cm,厚度為(200±20)μm,矽片尺寸為156mm×156mm。氮化矽薄膜製備設備採用德國Centrotherm公司生產的管式低頻PECVD設備,利用SE400advPV型橢偏儀測試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利用WT2000設備掃描測試少子壽命,並在多晶電池產線上完成整個太陽能工藝步驟。

2.2實驗過程

本實驗在真空和氮氣氛圍下進行,實驗使用五組無差別生產片完成。其中一組為對照組即不退火,其餘四組為在氮氣和真空兩種環境下進行的退火時間分別為10min及20min的退火實驗,每組各200片。退火使用的矽片經過正常的清洗制絨,擴散制結,溼法切邊,然後在PECVD爐內採用高折射率工藝完成退火。下面分別就膜厚、折射率,少子壽命,電學參數四個不同方面隨退火溫度和工藝退火時間的影響而發生的變化的過程進行研究。

3結果與討論

3.1膜厚、折射率


圖1給出了真空環境中不同的退火溫度對膜厚折射率的影響關係圖。從圖中可看到當退火時間為10min時,隨著退火溫度的增加,膜厚呈先升高後下降的趨勢。原因是當溫度較低時,氮化矽薄膜隨著溫度的升高其生長速率大於沉積速率,故膜生長的較快,並且膜厚在450℃時達到極大值。但溫度再升高時,由於沉積速率趕不上氮化矽膜生長速率,且反應粒子活化率較高,薄膜生長不均勻、薄膜結構緻密,故膜厚會下降,這同文獻[5]研究結果相同,但折射率在圖1和圖2中均表現出先升高趨勢。根據文獻[6]可知,溫度越高,粒子的遷移率就越大,薄膜就越緻密,因此折射率先會呈現一段上升趨勢。但若溫度持續升高,會導致內部損傷增大、針孔增多,鈍化作用變差,薄膜易發生龜裂,折射率故而下降。如圖3少子壽命也能說明這一點。這表明膜厚從退火時間上看退火時間和膜厚呈負相關;儘管折射率在兩種不同的退火時間均隨退火溫度的升高均呈現先增大後減小趨勢,但氮氣退火折射率在400℃達到極大值,比真空的折射率提前50℃到達。說明氮氣退火時的折射率的膜結構改變要早於真空環境的退火狀態。可能是在氮氣氣氛下,N2更多的進入薄膜,高溫退火後Si-N和N-H鍵被破壞,H逸出薄膜表面造成體內缺陷增多,產生不飽合鍵,故氮氣環境下的膜厚也在下降。


3.2少子壽命

儘管五組片子是取自晶向一致的同一批片子,但初始的少子壽命並不相同,而我們關心的是鍍膜前後少子壽命的變化。因此,這裡採用少子壽命的增量來研究不同環境下的少數載流子的變化情況。從圖3可看出,不論是真空退火還是氮氣氛圍退火,少子壽命都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加,但達到一個極大值後,又會下降的一個過程。這主要是因為當低溫退火時,有利於離子態的H向矽基表面和體內擴散,鈍化矽中的懸掛鍵,這樣使H的活性下降,使得光子在被複合前被收集,因此少子壽命會上升(如圖3所示)。而兩種環境退火時間越長,少子壽命上升斜率越大,這和文獻[6]研究結果相似,這也正是開路電壓和短路電流同時升高的原因如表2。同時還發現真空中的退火環境要比氮氣氛圍少子壽命偏高一些。原因是相比氮氣環境,真空環境密度低,離子自由度下降,反應活性差,鈍化性能較好,氮氣環境對SixHy表面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所致。當溫度上升到450℃,少子壽命較不退火時達到一個極大值,之後隨著溫度的繼續升高,少子壽命此時卻表現為下降的一個過程。這說明可能是高溫處理後,矽態中的H已經過一個飽和值從而逸出表面,使得鈍化作用削弱,光子被大量複合,表面複合速率上升[7]。同時此時的開路電壓和短路電流也均表現為下降趨勢如表1所示。


3.3電學參數

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的環境條件下,隨著溫度升高效率會有如下變化過程:當溫度達到450℃時效率達到最大值,這說明高溫燒結使得矽表面缺陷減少,禁帶內的複合中心也減少,鈍化效果增強故少子壽命升高[8]。


同時可看到此時的開路電壓和短路電流也達到最大,說明電池內部載流子的遷移率和導電力較強產生較好的電性能,即矽表面形成良好的歐姆接觸,此時的光電轉換效率也最強;之後隨著溫度的升高,效率反而呈下降趨勢,開路電壓和短路電流總體也隨之下降。這說明過高的溫度不利於少子壽命的增加,因為過高的溫度使得矽體內氫和雜質的鍵斷裂,氫逸散出矽表面,使得表面的晶格缺陷增加,複合中心變多,少子壽命也會下降,氫鈍化作用削弱、晶格差異變大、晶格失配加大等缺點,促使歐姆接觸性能退化,開路電壓和短路電流也會下降,最終電池的電學性能光電轉換效率也顯著降低。從表2可看出相同的退火環條件時真空環境下的電性能優於氮氣,這是由於純氮氣環境下不利於歐姆接觸,而真空環境下具備的密度低、反應活性差、鈍化性能較好、晶格匹配性良好等優點更利於形成良好的歐姆接觸;同時可以看出長的退火時間可以產生較好的電性能參數,因為在相對長的時間裡更有利於氫鈍化晶界的位錯懸掛鍵等缺陷,減少晶格失配。

4結論

(1)氮化矽的膜厚在真空退火10min、溫度在450℃前有一個短暫的上升趨勢,其餘條件下均隨溫度升高而下降的結果表明:真空環境中沒有氮氣參與Si-N和N-H鍵未被破壞存在,但延長退火時間或在氮氣氛圍下不利於膜厚的增加。

(2)氮化矽折射率在不同的退火環境和溫度下,都呈現一個向下的拋物線形態,且其折射率的拋物線頂點即溫度的極大值要早於真空表明:氮氣環境中鈍化作用削弱,低溫下可獲得較高的折射率,高溫時折射率則偏小。

(3)氮化矽的少子壽命實驗表明:兩種環境不同時間內低溫氫的鈍化效果優於高溫,真空環境退火要優於氮氣環境。同時發現450℃是管式PECVD退火的極值,這表明若要提高退火對氮化矽電學性能的影響,退火溫度不要偏離450℃,退火時間20min為佳。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魔鬼在細節~氮化矽鍍膜工藝參數優化
    摘要:利用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ECVD)法沉積給定折射率的氮化矽薄膜,通過正交實驗法對襯底溫度、NH3流量和射頻功率3個對氮化矽薄膜沉積速率影響較大的工藝參數進行全局優化和調整,得到了氮化矽鍍膜的最優工藝參數。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ECVD)的氮化矽薄膜作為理想的減反射膜,具有很好的表面鈍化作用,已被廣泛地用於半導體器件[1]。
  • 是什麼造成了管式PECVD氮化矽膜出現色差?
    目前,常用等離子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ECVD)法沉積氮化矽,在晶矽太陽電池表面上一層小於100納米的薄膜,氮化矽薄膜作為一種重要的薄膜材料,具有優良的光電性能、鈍化性能和機械性能。它不僅是優良的太陽電池減反射膜,而且還有很好的表面和體鈍化作用,能提高太陽電池的轉換效率。
  • 三層氮化矽減反射膜工藝
    氮化矽薄膜作為表面介質層在傳統晶矽太陽電池製造中被廣泛應用,它能夠很好地鈍化多晶矽片表面及體內的缺陷和減少入射光的反射。氮化矽膜層中矽的含量增高,折射率和消光係數均相應增高,隨之氮化矽對光的吸收就會增強,所以高折射率、高消光係數的薄膜不適合作為減反膜,但是相應地增加矽的含量,表面鈍化作用呈現增強趨勢[1]。
  • 管式PECVD鍍膜均勻性改善
    等離子增強化學氣相澱積(PECVD:PlasmaEnhanceChemicalVapourDeposition),在矽片表面沉積一層氮化矽減反射膜,以增加入射在矽片上的光的透射,減少反射,氫原子攙雜在氮化矽中附加了氫的鈍化作用
  • 單晶PECVD工藝
    優點:在沉積工藝中,伴有大量的氫原子和氫離子的產生,使得矽片的氫鈍化性十分良好,且可以改變矽烷對氨氣的比率,來得到不同的折射率。3.PECVD沉積氮化矽薄膜鈍化太陽電池的作用從原理看實際上是薄膜中富含的氫對襯底矽中的雜質和缺陷的鈍化;3. 薄膜中的H能夠進入矽晶體中,鈍化矽中的缺陷,降低表面態密度,抑制電池表面複合,增加少子壽命,從而提高太陽電池Isc和Voc;
  • 管式PECVD流量對太陽能電池氮化矽膜影響的工藝研究
    氣體的輸運過程對薄膜的沉積速度、薄膜厚度的均勻性、反應物的利用效率等都有重要的影響。氣體在CVD系統中發生兩種宏觀流動,一是外部壓力造成的壓力梯度使氣體從壓力高的地方向壓力低的地方流動,即氣體的強制對流。二是氣體溫度的不均勻性引起的高溫氣體上升、低溫氣體下降的流動,即氣體的自然對流。對一般尺寸的CVD反應容器(直徑430mm內)來說,在流速不高(約10cm/s)時,氣體將處於黏滯流的層流狀態。
  • 管式PECVD如何應對大尺寸矽片
    管式PECVD圖2.單臺管式PECVD設備產能提升情況PECVD是電池片產線上重要的鍍膜設備,製備得到的減反鈍化膜可以有效減少電池片表面反射率,增加光的吸收,同時對矽片表面和體內的複合中心起到鈍化作用。PECVD從結構上可分為管式和板式兩類。如表一所示,與板式PECVD相比,管式PECVD優點是開機率高、維護周期長、退火和鈍化效果好。
  • PECVD技術對提高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生產的影響
    沉積薄膜的均勻性是一項很重要的指標,目前市場上太陽電池標準訂的越來越高,儘管有些色差片的效率很高,也只能按照B級片處理。各種設備的標稱均勻性列於表3。表3 各種PECVD法的均勻性比較管式PECVD系統由於其石墨舟中間鏤空,因此利用了矽片作為電極的一部分,因此輝光放電的特性就與矽片表面的特性有了一定的關係,比如矽片表面織構化所生成的金子塔尖端的狀態就對等離子體放電產生影響,而目前矽片的電導率的不同也影響到等離子場的均勻性。另外管式PECVD的氣流是從石英管一端引入,這樣也會造成工藝氣體分布的不均勻。
  • TEM/SEM顯微鏡微孔氮化矽薄膜觀測窗口
    在以前,實驗室使用電子顯微鏡觀測樣品做實驗使用的耗材,這些氮化矽薄膜觀測窗口基本都是從國外進口。耗材成本先不說,就購買的時間成本是非常長的。如果實驗數據不是很理想,還要花時間和費用去購買耗材,非常不便捷。
  • 等離子清洗機可以改變氮化矽層的形貌?
    真空等離子清洗機的刻蝕工藝在半導體集成電路中,既可以刻蝕表層的光刻膠,也能夠刻蝕下層的氮化矽層,通過對真空等離子清洗機的部分參數調整,是能夠形成一定的氮化矽層形貌,即側壁蝕刻傾斜度。1 氮化矽材料特點氮化矽(Si3N4)是目前炙手可熱的新材料之一,具有密度小、硬度大、彈性模量高、熱穩定性好等特點,在諸多領域都有應用。
  • 用於晶體矽太陽電池生產的PECVD技術進展
    (2)板式PECVD系統:即將多片矽片放置在一個石墨或碳纖維支架上,放入一個金屬的沉積腔室中,腔室中有平板型的電極,與樣品支架形成一個放電迴路,在腔室中的工藝氣體在兩個極板之間的交流電場的作用下在空間形成等離子體,分解SiH4中的Si和H,以及NH3種的N形成SiNx沉積到矽表面。這種沉積系統目前主要是日本島津公司在進行生產。
  • 雷射脈衝退火提高先進器件的性能
    LSA的一個重要貢獻在於其能夠輕鬆地與標準CMOS工藝相集成。簡單來說,可以直接使用LSA來替代現有的快速熱退火工藝(RTA),而無須對已有工藝做任何調整;由於提高了雜質的激活率以及減少了多晶矽耗盡層寬度,因而改善了器件的驅動電流。更進一步的優化可以通過降低RTA退火溫度以及改進源/漏區雜質分布來實現。最終,單純的LSA工藝可以實現最佳的器件性能(圖1)。
  • 大尺寸矽片管式PECVD設備應用需面臨哪些挑戰
    管式PECVD 圖2. 單臺管式PECVD設備產能提升情況 PECVD是電池片產線上重要的鍍膜設備,製備得到的減反鈍化膜可以有效減少電池片表面反射率,增加光的吸收,同時對矽片表面和體內的複合中心起到鈍化作用。PECVD從結構上可分為管式和板式兩類。
  • 太陽能電池PECVD後基板表層氮化矽的清洗研究
    太陽能電池片的生產工藝比較複雜,簡單說來,目前的太陽能電池片的生產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主要步驟:S11、超聲清洗,利用超聲波清洗矽片表面;S12、制絨面,通過化學反應在原本光滑的矽片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結構,以增強光的吸收;S13、擴散,將P 型的矽片放入擴散爐內,通過矽原子之間的空隙使N 型雜質原子由矽片表面層向矽片內部擴散,形成 PN 結,使電子和空穴在流動後不再回到原處
  • 管式螺旋輸送機型號及參數
    GX管式螺旋輸送機和LS螺旋輸送機兩種,本文將圍繞管式螺旋輸送機參數為大家進行介紹,方便大家在選型時作為參考:一、GX管式螺旋輸送機GX型管式螺旋輸送機是按照JB/T679-95《螺旋輸送機》標準設計製造,是LS型螺旋輸送機的換代產品,適宜輸送顆粒度較小和粉狀物料,不適宜輸送易變質、黏性和易結塊的物料,可以分為水平式螺旋輸送機和垂直式螺旋輸送機兩大類型
  • 多晶矽太陽能電池製作工藝概述
    眾所周知,利用太陽能有許多優點,光伏發電將為人類提供主要的能源,但目前來講,要使太陽能發電具有較大的市場,被廣大的消費者接受,提高太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應該是我們追求的最大目標,從目前國際太陽電池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出其發展趨勢為單晶矽、多晶矽、帶狀矽、薄膜材料(包括微晶矽基薄膜、化合物基薄膜及染料薄膜)。
  • 上海光機所在氧化銦錫薄膜雷射退火技術研究中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薄膜光學實驗室在1064nm準連續雷射退火氧化銦錫(ITO)薄膜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發現準連續雷射退火誘導ITO薄膜表面形貌的變化和溫升的依賴關係。相關成果發表在《光學材料快報》(Optical Materials Express)上。
  • 捷佳偉創成功推出管式PECVD鍍氧化鋁膜設備
    深圳市捷佳偉創新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發團隊經過兩年的持續努力,在管式PECVD鍍氮氧化矽膜基礎上自主研製成功管式PECVD鍍氧化鋁膜設備,並且實現了同一臺設備鍍兩種膜的工藝,日前已在客戶端驗證,電池轉換效率超過22%。相關技術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已申請並取得了相關專利。
  • 太陽能電池片科普系列——(鍍膜)PECVD篇
    據測算,光在矽表面的反射損失率高達35%左右,減反膜可以極高地提高電池片對太陽光的利用率,有助於提高光生電流密度,進而提高轉換效率,同時薄膜中的氫對於電池片表面的鈍化降低了發射結的表面複合速率,減小了暗電流,提升了開路電壓,提高了光電轉換效率;在燒穿工藝中的高溫瞬時退火斷裂了一些Si-H、N-H鍵,游離出來的H進一步加強了對電池的鈍化。
  • 熱處理工藝退火種類
    金屬零部件在使用前,為了提高其使用硬度等,可以通過熱處理工藝效果進行提升,其退火工藝是熱處理過程中常見的方式,熱處理工藝退火主要有:不完全退火、等溫退火、均勻化退火(擴散退火)和完全退火四大方式,根據具體需求情況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中華標準件根據具體了解分享四種退火工藝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