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量子磁力儀測量磁場矢量最終理論精度極限找到

2020-07-16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編輯:彭水萍

近日,中國科大官網信息顯示,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合作者合作,在量子磁力儀同時測量磁場矢量三個分量的平行糾纏方案中,找到了平衡不同參數測量精度間的最小制衡方法,首次給出同時測量磁場矢量三分量的最終理論精度極限。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突破!量子磁力儀測量磁場矢量最終理論精度極限找到

量子磁力儀研究磁場測量的最高精度,是量子精密測量的一個重要應用。在數十年研究中,人們已經能夠通過採用糾纏等量子資源在磁場單個分量測量中達到最高精度。但是磁場是一個矢量,有三個分量,不同磁場分量的最優量子測量方案一般不同,在同時測量磁場矢量的三個分量時,不同參數的測量精度之間會有制衡。如何平衡不同磁場分量之間的精度制衡,磁場矢量測量的最終精度極限在哪裡,是否能達到,如何達到,這些都是量子精密測量理論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項國勇等人發現這種精度制衡源於最優探針態之間的不兼容性,並且巧妙的將磁場三個分量的測量精度與探針態的不兼容性建立聯繫。最終他們找到了一種平衡不同磁場分量精度制衡的方法,得到了磁場矢量測量的最終理論精度極限。此外,研究團隊進一步證明了這個精度極限可以達到,並且構造出了所需的最優量子探針態和最優量子測量。

突破!量子磁力儀測量磁場矢量最終理論精度極限找到突破!量子磁力儀測量磁場矢量最終理論精度極限找到

量子磁力儀對磁場矢量三個分量同時測量的最終精度極限

相比於之前量子磁力儀集中研究測量單個磁場分量,該研究回答了磁場矢量三個分量同時測量的最終精度極限,並且發現了不同磁場分量精度制衡的底層物理是源自於量子探針態的不兼容性。

該成果不僅解決了磁場矢量測量的最終精度極限問題,也提供了一套解決其他多參數量子精密測量問題的新方法。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大找到量子磁力儀測量磁場矢量的最終理論精度極限
    我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量子精密測量研究中取得重要理論進展。該團隊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香港中文大學袁海東教授在量子磁力儀同時測量磁場矢量三個分量的平行糾纏方案中,找到了平衡不同參數測量精度間的最小制衡方法,首次給出同時測量磁場矢量三分量的最終理論精度極限。該研究成果於7月8日在線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 中國科大多參數量子精密測量獲得重要進展:達到海森堡極限最優測量
    據了解,項國勇等人近年來著力解決多參數量子精密測量中的精度制衡問題:首先在實驗上發展了集體測量技術,減小了量子態測量和量子定向中的精度制衡問題;其次徹底優化了量子糾纏探針態,獲得了磁場矢量測量的最小精度制衡。
  • 中國科大同時實現「超海森堡極限」與海森堡極限的量子精密測量
    該團隊教授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袁海東在量子精密測量實驗中,首次實現了兩個參數同時分別達到「超海森堡極限」和海森堡極限的最優測量。2月18日,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並被選作該期的封面文章。
  • 華中科大提出量子傳感新方法 為突破海森堡極限測量精度提供可能
    量子科學與技術是二十一世紀的重要研究領域,引領著物質科學和信息技術的巨大變革。量子傳感與精密測量作為量子信息領域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在現實世界有著極富前景的應用。如何利用量子資源突破標準量子極限測量精度是這一研究方向的關鍵科學問題。
  • 我科學家實現三參數同時達到海森堡極限的量子精密測量
    記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香港中文大學袁海東教授合作,在量子精密測量實驗中同時實現三個參數達到海森堡極限精度的測量,測量精度比經典方法提高13.27分貝。該成果1月1日在線發表於《科學進展》上。
  • 【科大新聞】中國科大同時實現「超海森堡極限」與海森堡極限的量子精密測量
    精密測量的精度隨著消耗的資源增加而提高,數學上用T-k來描述,其中T為資源(如測量時間),k是評價不同測量方法優劣的最重要標準精度增長階數。在諸如相位估計、磁力儀和量子陀螺儀等眾多應用中,研究發現k在經典測量方法和量子測量方法中分別是0.5和1,分別被稱作散粒噪聲極限和海森堡極限。然而存在多體相互作用或含時演化的時候,人們發現k可以超越1,稱之為「超海森堡極限」。
  • 航磁三分量矢量勘查技術研發實現突破
    由中國地調局航遙中心承擔的國家863計劃主題項目課題「航磁三分量矢量勘查系統與航磁全張量技術研究」近日通過課題自驗收。  該課題攻克了航磁三分量測量補償/校準技術、航磁三分量測量系統集成及飛機改裝技術等關鍵技術,研發了多參數高精度改正處理和反演解釋方法及軟體系統,研製了以航磁三分量測量系統為代表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儀器系統,包括航磁三分量磁力儀、航磁三分量補償儀及數據收錄系統、航空超導全張量磁梯度測量樣機、適合航磁測量的高靈敏度雙共振暗態新型原子磁力儀樣機等。
  • 中科大郭光燦院士團隊實現量子精密測量新突破
    2月23日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多參數量子精密測量研究中取得重要實驗進展。該團隊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香港中文大學袁海東教授在量子精密測量實驗中,首次實現了兩個參數同時分別達到「超海森堡極限」和海森堡極限的最優測量。該研究成果2021年於2月18日在線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並被選作該期的封面文章。
  • 中國科技大學學者實現高精度量子相位測量
    本報訊 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郭光燦院士領導的量子光學小組實現了高精度的量子相位測量,衝破了「標準量子極限」,並十分接近於量子力學的理論極限——海森堡極限。這種新穎的相位測量方案原則上突破了因測量引發光子數損耗的局限,可望在其他物理量的高精度測量中得到重要應用。
  • :同時實現「超海森堡極限」與海森堡極限的量子精密測量
    中國科大郭光燦院士團隊在多參數量子精密測量研究中取得重要實驗進展。該團隊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香港中文大學袁海東教授在量子精密測量實驗中,首次實現了兩個參數同時分別達到「超海森堡極限」和海森堡極限的最優測量。該研究成果2021年於2月18日在線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並被選作該期的封面文章。
  • ...基於原子磁力儀的無磁屏蔽人腦磁圖測量系統的研製中取得重要進展
    2020/10/26 信息來源: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編輯:悠然 | 責編:山石 腦磁圖測量系統以高靈敏度磁力儀為基礎,通過記錄由腦部自發電流產生的磁場,無創傷性地探測腦部電磁生理信號
  • 【中國科技網】我科學家實現三參數同時達到海森堡極限的量子精密...
    【中國科技網】我科學家實現三參數同時達到海森堡極限的量子精密測量 記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香港中文大學袁海東教授合作
  • 【中國科學報】中國科大等實現多參數同時最優量子精密測量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團隊的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袁海東合作,在量子精密測量實驗中同時實現3個參數達到海森堡極限精度的測量,測量精度比經典方法提高13.27分貝。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科學進展》。  多參數量子精密測量中,每個參數的最優測量方案一般不兼容,參數之間存在精度制衡。
  • 研究| 量子測量技術發展與關鍵問題剖析
    量子測量基於量子特性,具有超高的測量精度,甚至可以突破經典測量的極限,其中某些領域有望進一步集成化、晶片化,受到學術界以及產業界的廣泛關注。通過對不同種類量子系統中獨特的量子特性進行控制與檢測,可以實現量子定位導航、量子目標識別、量子重力測量、量子磁場測量、量子時間基準五大領域的精密測量。 高精度是量子測量的核心優勢。比如傳統機電式陀螺儀的精度約為10e-6°/h,而量子陀螺的理論精度可達10e-12°/h;又如傳統時間同步技術最高精度是100ps,而量子時間同步協議的精度可達到皮秒量級。
  • 光電探測器量子效率突破理論極限
    紫外線觸發納米結構內的電子倍增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科技日報北京8月17日電(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芬蘭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黑矽光電探測器,其外部量子效率達130%,這是光伏器件這一效率首次超過100%的理論極限,有望大大提高光電探測設備的效率,而這些設備廣泛應用於汽車、手機、智能手錶和醫療設備內。
  • 光電探測器量子效率突破理論極限
    紫外線觸發納米結構內的電子倍增 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芬蘭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黑矽光電探測器,其外部量子效率達130%,這是光伏器件這一效率首次超過100%的理論極限,有望大大提高光電探測設備的效率,而這些設備廣泛應用於汽車、手機、智能手錶和醫療設備內。
  • 測量精度提高13.27分貝!我國科學家研究量子精密測量獲重要進展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項國勇研究組與香港中文大學袁海東教授合作,近期在量子精密測量實驗中同時實現3個參數達到海森堡極限精度的測量,測量精度比經典方法提高13.27分貝。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進展》日前發表了該成果。
  • 我國巨型太陽望遠鏡突破光學 探測器 磁場測量等多領域技術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是我國首顆空間太陽專用觀測衛星,將揭示太陽磁場、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的形成及相互關係。先進地基太陽天文臺的科學目標,就是要觀測和研究太陽磁場、太陽耀斑、日冕物質拋射三者之間的關係,簡稱「一磁兩暴」。
  • 基於MSP430的質子旋進式磁力儀設計
    目前地磁測量所使用的磁力儀多數是進口產品,價格昂貴。國產的磁力儀以北京地質儀器廠生產的CZM-2型質子旋進式磁力儀居多。該儀器為20世紀80 年代產品,使用簡單方便。但受當時技術條件限制,儀器功耗大,穩定性較差,精度較低(±1nT)。根據我國地磁流動測量與定點觀測的需要,研製新型高精度的質子旋進磁力儀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