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0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出爐—附120年來醫學獎統計

2020-10-08 我們每天多學習一點

對於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最先出爐的是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在2020年10月5日的17:30,終於被宣布。

今年的生理醫學獎頒給了「病毒學」領域,分別授予3位學者,以表彰他們在"C肝病毒的發現"的突出性貢獻。另外,我們統計了120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1性別分析

通過檢索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性別,發現男性佔了絕大部分,有207人獲獎;而女性只有12個人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有我們最熟悉的中國學者屠呦呦教授,同時她也是女性獲獎者年齡最高的,當時獲獎年齡為85歲,因為使用青蒿素治療瘧疾的新方法;另外不得不提一下,有倆對夫妻同時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分別是Carl Cori夫妻(1947年,因為闡述了糖原催化轉化過程而獲獎)及May-Britt Moser夫妻(2014年,因為發現構成大腦定位系統的細胞而獲獎)。

2年齡分析

所有的獲獎者的平均年齡是58.0歲,男性獲獎者平均年齡是57.7歲,而女性是63.5歲,這說明男性相比於女性而言,相對於更年輕。這要獲獎者分布在41-70歲之間,人數達到168人,佔了絕大部分,這說明要獲得諾獎,一般都是中老年有一定的等待時期。

最年輕的獲獎者只有32歲,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Frederick G. Banting(1923年,因為胰島素的發現及應用而獲獎),當時只有32歲,曾經有一部 Glory Enough For All(共同的榮譽),就是講述 Banting發現胰島素的過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下載,重溫一下胰島素發現。

年紀最大的獲獎者居然達到了87歲,有倆位,分別是Peyton Rous(1966年,因為發現發現病毒誘導腫瘤而獲獎)及Karl von Frisch(1973年,因為發現個體與社會性行為模式的組織而獲獎,他使用的模式生物是蜜蜂)。
總的來說,要獲得諾貝爾獎,一定要長壽,如果您不在,即使您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貢獻,諾獎也與您無緣,一般而言,諾獎是不會頒給已故的人,但還是有例外,如2011年獲獎的Ralph M. Steinman(發現了樹突狀細胞及其在適應性免疫),他在當年的9月30日去世,由於諾獎委員會沒有提前獲知他已經去世了,故諾獎委員會經過討論,對獲獎人不進行更改,他獲獎了。

3獎項共享情況

僅授予1人的,共出現了39次;授予2人的,共出現了33次;授予3人的,共出現了38次;有趣的是,在21世紀,單人獲得諾獎的情況比較少,一般都是出現共享的情況。

4領域分析

主要頒發給5個領域,分別是生理學(43位),遺傳學(19位),生物化學(15位),代謝學(14位)及免疫學(13位)。所有頒獎的都是很基礎的科學研究,如青黴素的使用,鏈黴素抗結核病,三羧酸循環,瘧疾的治療工作等。

5國家分布

在1945年以前,德國及英國及法國一直是諾獎獲得的主要國家。但是,經過二戰以後,世界的經濟格局發生了改變,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從歐洲轉移到了美國。經過分析獲獎國家前5名依次是美國(96位),英國(25位),德國(19位),法國(13位)和瑞典(8位,瑞典是永久中立國,1戰及2戰中,經濟很少受到影響受到,同時吸引了大量外來的人才,再加上基礎研究投入的比較多)。在美國獲獎的95位當中,其中有21位是移民的,接著還在下面分析。

6移民分析

由於出現了2次世界大戰,導致歐洲的經濟全線衰落,經濟中心轉移到了美國,另外由於德國的仇視猶太人的政策,導致大量的猶太人移民到美國,經過統計可知。移民的去向主要有三個國家,分別是美國(21位,貢獻了美國獲獎人數的23%),奧地利(3位)及瑞士(1位)。這要分析一下美國的移民,在這21位移民當中,有4位來自德國,3位來自義大利,3位來自加拿大,2位來自英國等,這也說明了美國當初對於這些人的吸引力,以及給這些人提供了政治庇護,同時也說明了美國移民政策的正確性,吸引了很多的高端人才。

7受教育學校分析

其中獲獎者受教育學校前5名依次是哈佛大學(20個),劍橋大學(15位)哥倫比亞大學(11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10位),及加利福尼亞大學(8位)。同時我們也統計了獲獎者排名前20名的學校,在下圖可以看到;這些學校提供了非常的優質教育,為後續的獲獎者進一步成長,打好了非常堅實的基礎。還想什麼了,去這20所大學念書,能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機率比其他學校高多了,小夥伴們,如果有機會,就趕快去吧。

:加利福尼亞大學包括各個分校。


8工作單位分析

諾貝生理醫學獎獲得者最喜歡的的工作單位前5名依次是哈佛大學(14位),洛克菲勒大學(11位),劍橋大學(7位),巴斯德研究所(7位)及加利福尼亞大學(6位),佔了諾貝爾化學獎總獲獎人數的21%。說明這些學校或者是研究所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足吸引到如此多的優秀的人才,匯集一堂。

最後還附有歷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獲得者的名單(從1901-2019年,圖表來源於百度百科)。


註:所有的數據來源於諾貝爾獎官網。

相關焦點

  • 120年全部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獲得者統計:屠呦呦為最高女性獲獎者
    202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將在北京時間2020年10月5日17:30被宣布。 值此之機,iNature編輯部系統盤點了從1901年到2020年諾獎獲得者的情況,主要從性別,年齡,領域,獲獎者國家分布等情況進行分析: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1901年至2020年期間總共頒發了110次,有219位獲獎者; 經過統計,僅僅有12位女性獲獎;
  • 120年全部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獲得者統計:獲獎最小年齡為32歲,屠呦呦為最高女性獲獎者
    202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將在北京時間2020年10月5日17:30被宣布。值此之機,iNature編輯部系統盤點了從1901年到2020年諾獎獲得者的情況,主要從性別,年齡,領域,獲獎者國家分布等情況進行分析: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1901年至2020年期間總共頒發了110次,有219位獲獎者;經過統計,僅僅有12位女性獲獎
  • 120年全部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獲得者統計:獲獎最小年齡為32歲,屠...
    202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將在北京時間2020年10月5日17:30被宣布。值此之機,iNature編輯部系統盤點了從1901年到2020年諾獎獲得者的情況,主要從性別,年齡,領域,獲獎者國家分布等情況進行分析: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1901年至2020年期間總共頒發了110次,有219位獲獎者;經過統計,僅僅有12位女性獲獎;僅授予1人的,共出現了39次;授予2人的,共出現了33次;授予3人的,共出現了38次;所有的獲獎者的平均年齡是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今晚就要出爐啦!快看看過去10年來的獲獎人
    來自諾貝爾獎官網消息: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將於北京時間2020年根據iNature編輯部統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1901年至2020年期間總共頒發了110次,有219位獲獎者。經過統計,僅僅有12位女性獲獎;僅授予1人的,共出現了39次;授予2人的,共出現了33次;授予3人的,共出現了38次。
  • 2020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正式發布獲獎名單!
    諾貝爾是1900年6月根據諾貝爾的遺囑設立的,屬諾貝爾獎之一。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於10月5日(星期一),當地時間11:30(北京時間18:30)公布。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獲獎者是誰。北京時間10月5日,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獲獎名單,Harvey J.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哈維·阿爾特(Harvey J.Alter)美國病毒學家,出生在紐約市,1956年在羅徹斯特大學獲得文學士學位,1960年在該校得到醫學學位。1964年與後來的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塞繆爾·布隆伯格發現了澳大利亞抗原,後來被認為是B肝病毒的一部分。他還以動物模型來研究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並確定了C型肝炎病毒。2000年獲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2013年獲蓋爾德納國際獎。
  • 解讀: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北京時間10月5日17時33分,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 Rice三人共同獲獎,獲獎理由是:發現C型肝炎病毒。
  • 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即將公布,近10年誰曾載譽而歸?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徐婷婷、王永文)2020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將在北京時間10月5日17:30被宣布。作為與人類生命健康息息相關的獎項,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在頒發的逾一個世紀中,見證了生理學和醫學領域的發展。
  • 百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2020年10月5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Harvey J. Alter, Michael Houghton 和 Charles M. Rice獲得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他們「發現了C型肝炎病毒」。
  • 盤點10年來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得主—新聞—科學網
    2015年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成為亞洲第一位獲得這一獎項的女性科學家,也讓這一獎項更為中國人所熟知。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所獲成果,長期以來為人類的生命健康作出了突出貢獻。現整理近10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獲得者名單如下: 2015年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因為「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提出了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的療法」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同時,愛爾蘭科學家威廉•坎貝爾和日本科學家大村智因「發現對一種由蛔蟲寄生病引發的感染採取了新的療法」同獲該獎。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今年的諾獎意義何在?
    導語 今年的任何一個諾獎,都可能蘊含著抗擊新冠病毒的希望! 2020年諾貝爾獎近期陸續頒布,受新冠疫情影響,傳統的頒獎典禮和晚宴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電視轉播頒獎典禮。
  • 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檔案:近10年誰曾載譽而歸?
    中新網10月1日電 北京時間10月1日17時30分,美國免疫學家James P Allison 和日本免疫學家Tasuku Honjo因發現抑制負免疫調節的癌症療法,榮獲2018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作為與人類生命健康息息相關的獎項,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在頒發的逾一個世紀中,見證了生物和醫學領域的發展。
  • 重磅!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哈維·阿爾特(Harvey J.Alter),美國病毒學家,出生在紐約市,1956年在羅徹斯特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1960年在該校得到醫學學位。
  • 重磅!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得主被曝涉嫌論文造假!
    2019年,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聯合授予William G. Kaelin Jr、Sir Peter J. Ratcliffe和Gregg L. Semenza,以表彰他們「對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的發現」。近日卻有消息稱,Gregg L. Semenza涉嫌論文造假。
  • 重磅!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今年的諾獎為何如此特殊→
    2020年諾貝爾獎今天起至10月12日陸續頒布,受新冠疫情影響,傳統的頒獎典禮和晚宴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電視轉播頒獎典禮。得主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Harvey J.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今年的諾獎意義何在?
    今年的任何一個諾獎,都可能蘊含著抗擊新冠病毒的希望!2020年諾貝爾獎近期陸續頒布,受新冠疫情影響,傳統的頒獎典禮和晚宴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電視轉播頒獎典禮。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而獲獎瑞典卡羅琳醫學院近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哈維·阿爾特、查爾斯·賴斯以及英國科學家麥可
  • 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日揭曉 今日揭曉諾貝爾物理學獎
    現如今諾貝爾獎是世界上影響最大的獎,已經成為學術界個人的最高榮譽,是各界科學家都為之奮鬥的目標。諾貝爾獎得獎人數也常被用來評判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每年10月就進入了諾貝爾獎的開獎月份,這個時候世界的目光都會投向瑞典,矚目著到底會是誰摘得桂冠。2017年諾貝爾的開獎昨天(2日)已經正式拉開帷幕,生理學或醫學獎被三位美國遺傳學家獲得。
  • 解讀2014諾貝爾生理醫學獎:你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
    【新聞連結】207人獲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其中11位女科學家       1901年至2014年的114年間,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共頒發105次,207位科學家獲獎。       這11位女性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除了2014年的梅-布莉特·莫澤,還包括:       因對糖代謝的研究,1947年,出生在捷克的蓋蒂·科裡與丈夫卡爾·斐迪南·科裡以及阿根廷生理學家伯納多·阿伯託·胡賽分享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簡稱「諾獎」)。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網友熱議:科學沒有國界,謝謝你們...
    虎撲10月6日訊 北京時間10月5日,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 #2020諾貝爾獎#【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北京時間10月5日,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病毒學家哈維·奧爾特,英國生物化學家麥可·霍頓,美國病毒學家查爾斯·M· 萊斯,三位科學家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獲獎。哈維·奧爾特是美國病毒學家、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輸血醫學家。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三位美英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 2020 年 10 月 5 日下午 5 點 30 分,2020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重磅公布,美國病毒學家 Harvey James AlterRice 和英國科學家 Michael Houghton,因為發現了C型肝炎病毒,而獲得 2020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