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活廉價藥不能只靠「強心針」

2021-01-09 中國法院網

2011-09-16 11:12:47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王君平

  從醫改宏觀視野入手,形成藥品的合理定價機制,切斷醫院與藥品之間的利益鏈條,廉價藥的生產才不至於總是「要死不活」

  「救命藥」魚精蛋白注射液缺貨的緊急狀況,正有望得到緩解。據悉,在各方關注下,國家藥監局日前正積極協調相關企業,展開應急生產。

  一支10元左右的魚精蛋白,是心外科手術中必須用到的藥物,而且目前沒有替代藥,被稱為「救命藥」。如此「不可替代」,按說應是製藥企業的寵兒,為何現在的短缺卻不是因為市場需求量的急增,反而是由於藥廠主動停產?

  讓人揪心的是,這種緊缺的原因和狀況,在廉價藥身上已是頻頻上演。1元1支的氯黴素滴眼液、幾塊錢一盒的氟哌酸、8元100片的牙周靈片等,幾乎都在國內銷聲匿跡了。據一項對國內12個城市42家醫院臨床用藥情況的調查,醫院廉價藥缺口高達342種,其中130種藥在10元以下,5元以下的藥品佔了69%。

  靠著政府的應急,「救命藥」的「命」眼下總算讓人鬆了口氣。然而,「病灶」不除,「強心針」只能起一時之效。為什麼患者歡迎的藥卻難以獲得生產企業的青睞?其深層原因需要深思。

  經典廉價藥的短缺,首先暴露出我國藥價管理的不完善。我國藥品價格實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或市場調節價。藥物指導價是「藥物最高限價」,稱之為「藥物的天花板價」,政府希望藉此降低看病費用、緩解「看病貴」。但「天花板價」是把雙刃劍,抑制了藥價虛高的同時也對廉價藥有殺傷力。

  魚精蛋白是一種用了幾十年的廉價老藥。企業的「停產」也是一種市場本能,藥品成本價一旦高於市場定價,廉價經典藥的消失便不難理解。

  也因此,救活廉價藥,不能只靠應急生產的「強心針」,而要對「症」下藥。只有實行藥品動態定價,建立嚴格的成本監測體系,通過專家評估、行業評審等制度確定藥品成本價,增強定價過程的公開化、民主化,才能既防範製藥企業虛報成本,又保障廉價藥物的合理成本,形成藥品的合理定價機制。

  防止藥品「降價死」,同樣需要政府運用調控手段,保障藥品不會因低價競爭而「招標死」。北京在藥品招標採購過程中就規定,低價短缺藥無需競價。那些一元錢以下的針劑、一毛錢以下的膠囊等低價藥品,企業直接掛網報價,形成低價藥、短缺藥成交品種目錄,這樣的做法收效不錯,許多低價藥品得以在市場重現。

  廉價藥的短缺,某種程度上也是醫改諸多問題的縮影。如果公立醫院以藥養醫的機制不變,高價藥自然比廉價藥受歡迎——道理很簡單,只有開高價藥,醫生的回扣才會越大,醫院的利潤才會越多。

  在這個意義上,只有從醫改宏觀視野入手,切斷醫院與藥品之間的利益鏈條,讓藥品回歸其單純治病的屬性,廉價藥才不至於總是「要死不活」。

相關焦點

  • 市場上難找廉價藥 黑市廉價藥從哪來
    可是最近令她十分焦慮的是,這種必備藥非常難找,無處購買。這段時間她跑遍了北京各大醫院,協和、301、武警總院等都去了,都沒有,最後還是在一家網站上買到了4瓶。溴吡斯的明片,作為重症肌無力患者必備藥,也是廉價救命藥,每瓶60片只賣30元左右,目前國內只有一家企業生產。而今年9月初,該藥由生產企業召回,直接的後果就是多地患者陷入了無藥可用的危險境地。藥品一度被黑市炒到800多元一瓶。
  • 「藥到」之後 「病除」卻遲遲未見 全球救市「強心針」效果難測
    「藥到」之後 「病除」卻遲遲未見 全球救市「強心針」效果難測 2020-03-10 10:00:14 來源:時代周報 據新華社3月8日報導,截至歐洲中部時間3月8日10時(北京時間8日17時),世衛組織收到的各國報告數據顯示,中國以外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國家和地區數量已達
  • 廉價抗癌藥喜樹鹼為何一針難求?
    記者調查後發現,作為癌症患者的廉價「救命藥」,價值69.46元一支的喜樹鹼針劑目前一針難求,而最便宜的替代藥尼莫司汀,一支也要200元。廉價喜樹鹼針劑一針難求近日,潛江市民李先生向本報反映,他母親剛剛被查出直腸癌,醫生開了抗癌藥喜樹鹼針劑的處方。「可是,不僅就診的醫院沒有這個藥,跑遍了整個潛江市的大小醫院,也都斷貨。」
  • 生髮藥HeyBro米諾地爾搽劑是男人強心針
    雖然在目前醫學手段下,人類尚不能治癒或根治脫髮,但不代表科學家不能「逆天改命」。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科學家們已先後攻克了兩款治療脫髮的藥物:非那雄胺和米諾地爾。耐人尋味的是,這兩款藥物也獲得了FDA和CFDA的公開「站臺」。
  • 受疫情影響的行業靠什麼轉型,直播和網絡平臺只是強心針
    沒有做過企業的人可能難以理解帶了款的重要性,假設你是一家幾百人的企業,在疫情期間不能開工營業,但是所有的費用基本上都不能免除,每個月還是要定期支出,而且不是私人之間借錢那種小數目,這種大額的數目只能向銀行借錢。
  • 打政策強心針不可取
    打政策強心針不可取 2015年09月21日 06:00 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作者:韓忠楠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打政策強心針不可取  理論上說,市場不好是有利於調整的,但是市場還沒有不好到那個程度。」
  • 媒體曝19種廉價特效藥被替代消失 藥企揭密
    低價特效藥消失有個「委婉」的過程:短缺、續供、再度短缺、消失呂坪(化名)低頭認真地掰著手指頭算,隨即抬頭皺眉說,「30年了,不是件容易的事」。北京安貞醫院是北京兩家主要做心臟手術的醫院之一,自從魚精蛋白緊缺後,「排上號,需要做手術的病人,得推遲手術時間,沒藥可用啊!」安貞醫院黨委辦公室主任吳興海介紹。以前,安貞醫院一直從魚精蛋白的國內唯一生產廠家「上海第一生化」進藥。
  • 醫藥輿情:「馬兜鈴酸致癌」引爭議 華法林鈉漲價再曝廉價藥問題
    媒體曝光心臟病藥華法林鈉片漲價近8倍,廉價藥問題再引爭議,如何平衡公眾和藥企利益成為監管部門的難題。 熱門話題解讀 1.含馬兜鈴酸中藥致癌引熱議 輿論呼籲加強安全性檢查 10月18日,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誌刊登的封面論文《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與臺灣和亞洲其他地區肝癌相關》引發輿論關注。
  • 打完強心針等待續命藥 隊員:遼足早就該贏球了
    這場勝利對遼足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雖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讓遼足上下恢復了自信心。  一位遼足主力對記者說:「其實遼足早就應該贏球了,只是運氣太差了。如果有個好外援在前面,估計早贏了好幾場了,還用在降級區裡轉悠啊?不過瀋陽也贏球了,我們還處在危險區域,只能爭取在主場把他們拿下了!這樣才能感覺安全一些。」
  • 專家:治療性疫苗並非B肝特效藥
    在醫學還沒有治癒B肝特效藥的今天,這無疑是一劑強心針,給我國9300萬B肝病毒攜帶者、2000萬患者以莫大的希望。   日前,有媒體稱「治療性B肝疫苗已陸續完成二、三期臨床階段,即將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文號上市。」
  • 賭王何鴻燊去世,去世前靠強心針保命卻無法挽回生命?
    雖然在醫院分秒必爭,賭王的身體也並沒有多大的起色,甚至需要靠強心針來保命,最終還是沒能爭得過命運,賭王還是去世了。雖然何超儀曾表示自己父親狀態挺好,何超瓊更是在聽到父親病危這個問題時直接回答絕無此事,但是賭王還是離開了人間。其實從女兒何超雲面對媒體的面無表情,和加快的腳步也可以看得出,賭王並不像何超儀所說的那樣好。
  • 醫院配不到 藥店買不到,慢性病患者問:廉價經典藥去哪兒了
    原標題:醫院配不到 藥店買不到,慢性病患者問:廉價經典藥去哪兒了 售價與成本倒掛已停產  日前,記者諮詢了上海10家醫院,其中8家說沒有,因為廠家不生產了。「去年我們生產了近20億片,但一卡車藥,只賣幾萬元錢,一紙箱藥480瓶,只有500多元。售價和成本倒掛,只好停產了。 」  其實,這一情況並非個案。黃學範說:「我廠生產的維生素B1、B2、B6、復B1等,都是實實在在的小塑料瓶100粒裝,深受市場歡迎。但是出廠價只賣九毛九到一塊二,還不及一個饅頭貴。
  • 兒子為病重父親捐骨髓遭拒絕:我怕救活自己,卻害了兒子
    兒子為病重父親捐骨髓遭拒絕:我怕救活自己,卻害了兒子 2019-04-01 2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原料藥漲價致部分「救命藥」告急,要寄希望於黑市?
    醫院裡一盒ACTH只需要7-8元,而黑市上卻炒到了4000元,翻了500倍之多。這28支ACTH,只能來自黑市。近年來,不少類似好用的廉價藥,如「魚精蛋白」、在心臟手術中用來控制血管痙攣的「罌粟鹼」等,都曾出現緊缺。遼寧省也曾一度出現因原料壓力無法正常供應的藥品,包括臨床休克搶救藥鹽酸多巴胺、抗心律失常藥及局部麻醉藥鹽酸利多卡因等多種臨床救命藥、常用藥和低價藥。
  • 小雛菊焉了怎麼救活?用這種簡單的方法,就能輕鬆救活!
    當出現焉了的現象後,我們需要找到原因,針對於原因去解決才能救活小雛菊。下面月姐姐來給大家詳細的講解一下。小雛菊出現焉了的現象,很可能是因為水分不足導致的,長期的缺水後,甚至會導致小雛菊直接枯萎死掉。當出現這種情況後,需要合理的澆水,不要上來直接一次性澆透水,甚至出現積水。那樣只會讓小雛菊直接死掉。我們需要選擇澆水後確保土壤溼潤,每天早上澆水一次,這樣漸漸就能夠讓小雛菊慢慢恢復起來。
  • 廉價藥短缺、藥價上漲,背後原因是原料藥壟斷?製藥企業、原料藥企...
    原料藥的質量、價格等直接傳導至下遊製藥企業,如一直在風口浪尖上的廉價藥短缺、藥價大幅上漲等,很多都是受制於原料藥壟斷。在上述結果出爐之後,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試圖聯繫部分原料藥企進行採訪未果,他們都選擇了噤聲。圖片來源 / 21世紀經濟報導(jjbd21)宋文輝 攝但,該有的「戰爭」還是會有,製藥企業「提槍而戰」。
  • 女兒的信就像「強心針」
    此時此刻,就像一劑強心針注入,連日的辛苦疲勞煙消雲散,反而給我帶來了繼續戰鬥的力量!女兒,媽媽的小棉襖,我一定不讓你失望,會和叔叔阿姨們一起共同戰勝病毒!   如果說女兒寫給我一封信是強心針,那麼來自我曾經的小學老師、大學老師,甚至來自女兒老師的關心慰問則是我的精神支撐。
  • 他是"抗癌"院士,低價轉讓專利讓患者用上廉價抗癌藥,創效超80億!
    在數十年的研究中,他致力於將科研成果變成產品造福社會,研製出廉價新型抗癌藥,造福了無數癌症患者。面對無數讚譽,他卻總是謙虛地說自己"一輩子只專注做了一件事"。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原上海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系1964屆校友林國強。
  • 大陸記者臺灣過年體驗:青蛙蝴蝶蜻蜓救活一個村
    大陸記者臺灣過年體驗:青蛙蝴蝶蜻蜓救活一個村 2013年02月04日 15:43 來源:東南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賭王何鴻燊被曝已病重,打了數支強心針,靠花費巨資來維持生命
    這對一個98歲的老人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內部人士說,他現在完全靠意志力支撐著。他只能通過點頭和搖頭來回應與家人的交流,他已經到了不知道自己是誰的情況。據媒體報導,何家花了一大筆錢聘請「八大名醫」分別保護何鴻燊的「腦、心、肝、脾、肺、腎」,以此來延續何鴻燊的生命。這些醫生為了保護何鴻燊的生命,在當天給他打了數支強心針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