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輿情:「馬兜鈴酸致癌」引爭議 華法林鈉漲價再曝廉價藥問題

2020-12-04 輿情頻道

醫藥行業輿情綜述

10月30日至11月5日期間,馬兜鈴酸致癌問題風波再起,「馬兜鈴酸致肝癌」引發網友熱議,導致含有此成分的相關中藥安全性受質疑,同時,此類中藥的生產企業公信力受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總局關於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註冊申請情況的公告(2017年第128號)>》,42種相關藥品的上報企業面臨「大考」,臨床試驗數據真實性和有效性監管再度趨嚴。媒體曝光心臟病藥華法林鈉片漲價近8倍,廉價藥問題再引爭議,如何平衡公眾和藥企利益成為監管部門的難題。

熱門話題解讀

1.含馬兜鈴酸中藥致癌引熱議 輿論呼籲加強安全性檢查

10月18日,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誌刊登的封面論文《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與臺灣和亞洲其他地區肝癌相關》引發輿論關注。此次,是繼馬兜鈴酸致腎毒性問題後,再爆出其或致肝癌。馬兜鈴酸中藥材的臨床安全性再起爭端,並引發網友熱議,發酵期較長,此次事件受到監管部門高度重視,國家食藥監總局陸續發文,表明對其安全性進行重新評估。該話題熱度逐漸回落。

輿論觀點:馬兜鈴酸安全性問題待查驗

專家學者觀點認為,馬兜鈴酸和肝癌之間因果關係需要進行進一步研究。監管機構則認為,雖然馬兜鈴酸與肝癌的直接相關性尚無直接有力數據支撐,但馬兜鈴酸具有明顯腎毒性。我國已對含馬兜鈴酸藥材及中成藥採取了一系列風險控制措施。新華媒體電訊指出,馬兜鈴酸安全性問題,反映出中醫藥的現代化必須進一步加強。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誠然,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瑰寶,是5000多年文明的結晶,我們不能因為馬兜鈴酸問題而因噎廢食,輕易否定中醫藥;但也要看到,由於古人認識的不足和實驗手段的缺乏,一些中醫藥也確實存在不足和糟粕,必須藉助科學手段去蕪存菁,把馬兜鈴酸事件引發的「危」,轉化為促進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的「機」。

「含馬兜鈴酸屬藥材的已上市中成藥品種名單」在朋友圈的瘋傳,造成部分網民的恐慌情緒。馬兜鈴酸安全性話題也再次引發中藥療效的爭議。部分網民認為「為了治療感冒等疾病承擔這麼高的代價,風險和收益完全不對」,應該禁止含馬兜鈴酸的中藥。另有網民認為,國家食藥監局應該有更多作為,給予公眾安全指導。

輿情點評:中藥安全性研究應加速開展

近年來,「馬兜鈴酸及其衍生物」以及近年來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顯示,中藥注射液佔比較高等等與中藥用藥安全有關的話題,均存在爭議。中藥臨床安全性類話題易於演變為熱點話題,引發網友圍觀,一定程度上影響中藥企業的信譽度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關部門普及中藥用藥安全常識,人們對此類話題認識能力提升,期望能夠有更多科學的數據來論證臨床安全性問題。監管部門還需督促把含馬兜鈴酸藥材作為原料生產製劑的企業,進行安全性評價,提供安全性數據,並完善藥品說明書,保障公眾知情權。

2.藥品數據自查再發布 營造嚴監管氛圍

10月3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總局關於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註冊申請情況的公告(2017年第128號)>》。公示10個工作日後該中心將通知現場核查日期,不再接受藥品註冊申請人的撤回申請。此次核查包括42種藥品,涉及阿斯利康的達格列淨片、恆瑞醫藥的馬來酸吡咯替尼片、甘李藥業的甘精胰島素注射、四川科倫的磷酸西格列汀片、齊魯製藥的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

輿論觀點:行業人士認為42個藥品面臨「大考」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發布品種均為相關企業重要品種。大部分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監管機構自2015年7月CFDA公布首批藥品臨床試驗數據核查結果以來,近期,總局辦公廳公開徵求《<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徵求意見稿)》,內容提及將對存在資料和數據造假和被吊銷許可證的單位及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十年內行業禁入。媒體分析指出,上述相關舉措,表明總局對數據真實性高度重視。

輿情點評:重視藥品研發環節 提升企業誠信

監管部門發布試驗數據自查公告,表明監管部門日益重視新藥臨床試驗的審評環節,看重試驗資料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醫藥環境監管態勢明顯趨嚴。在高壓態勢下,企業需樹立第一責任人意識,主動對相關品種進行自主核查和管理,作好產品安全保障工作,此舉將有助於提升企業誠信,有效提高產品和品牌美譽度。

3.心臟病藥華法林鈉片漲價近8倍 廉價藥問題再引爭議

11月1日,央廣網發布《心臟病藥華法林鈉漲價近8倍 地方衛計委約談藥企》,報導指出,華法林鈉片在南京某醫院的價格從原本一瓶10多元突然漲到了120元,漲價程度驚人,同樣的規格、生產廠家,藥店卻仍然維持原價。目前,江蘇省衛計委表示,對相關企業進行約談。

輿論觀點:企業須按中標價格供應藥品

媒體重點調查了華法林鈉的漲價原因。醫院人士指出,華法林鈉片屬於短缺藥品,加上原料緊張,多重因素導致進貨價格上漲,藥店可能因前期存貨,維持低價在賣,或者進貨渠道有所不同。江蘇省藥品採購中心表示已經關注到華法林鈉片擅自漲價的問題,並多次約談,向藥企指出在新的招標價格未出來之前,企業必須按照原中標價格供應,否則可將其列入不良企業。但也有觀點認為,藥企面臨生產和放棄的兩難抉擇,藥企為了維持廉價藥的生產,選擇一定範圍的漲價也情有可原。

專家分析認為,作為心臟病常用藥,華法林鈉片漲價8倍是一個警示,即監管部門藥品定價不能「一放了之」,市場培育與監管要加快配套,加快形成藥企競爭有序的市場機制。藥品尤其是常用藥品的產銷以及相關的市場機制要健全,防止出現藥品生產與銷售的壟斷。

輿情點評:救命藥價格問題頻發 價格監管機制亟待改革

廉價藥斷供和漲價問題時常刺痛輿論神經,目前尚未得到有效改善。藥企生產廉價藥利潤低是導致斷供的主要原因,價格暴漲又往往容易引發公眾不滿,職能部門在其中的監管和指導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如何改善價格監管機制,既保障藥企的利潤,又控制其漲得過高過快,成為監管部門的一大難題。此外,政府部門還需適當對廉價藥生產企業給予資金、稅收等扶持政策傾斜,鼓勵企業承擔起社會責任,保障廉價藥的正常有序供給。

(責編:王曉華、朱明剛)

相關焦點

  • 馬兜鈴酸致癌?哪些中藥含馬兜鈴酸?
    最近幾天,一個關於「馬兜鈴酸致癌」的話題令醫療圈不淡定了。馬兜鈴酸是什麼?馬兜鈴酸真的致癌嗎?哪些中藥含馬兜鈴酸?  據港媒報導,2017年10月19日,臺灣長庚醫院的一項研究結果問世了,研究人員在分析了98名肝癌患者基因的基礎上,發現有80%和馬兜鈴酸關係密切:76名患者的肝癌基因中含有「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
  • 島內禁用含馬兜鈴酸中藥材 川貝枇杷膏在列
    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是否有毒,已經爭議多年,西醫認為它具腎毒性且致癌,應早日禁用,中醫卻認為,腎毒性與劑量及民眾使用方法有關,不能以偏概全,不過,為避免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再引爭議,臺灣「衛生署」昨晚緊急決定,即日起全面禁用含馬兜鈴酸中藥材及其製劑,市面藥材將全面回收。
  • 馬兜鈴酸毒性再引關注:雖然被認識 從來未解決
    馬兜鈴酸毒性再引關注:雖然被認識 從來未解決 2017-10-26除此以外,中國內地 47%、東南亞 56% 的肝癌樣品,都發生過明確的「馬兜鈴酸突變」,而歐美的肝癌中只有不到 5% 和馬兜鈴酸有關。  和以往的中醫藥論戰不同,這回有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轉化醫學》為反方站臺,它以《一種草藥的陰暗面》為標題,發表了這項研究,指出馬兜鈴酸能誘變肝癌——這已經是馬兜鈴酸第二次上封面了,早在1993年,馬兜鈴酸的腎毒性文章就榮登封面。
  • 馬兜鈴酸致癌?醫療圈吵起來了……
    本號昨日轉文這個研究火了,馬兜鈴酸致肝癌?!,引起讀者廣泛熱議。主題內容是,一篇馬兜鈴酸的重磅論文發表在權威醫學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上,並榮登該雜誌封面——發現它可致肝癌。  儘管此前已有大量流行病學及基礎研究證實馬兜鈴酸及衍生物(AA)會誘導比較高比例的基因突變,從而導致疾病及癌症的發生。
  • 馬兜鈴酸致癌 官方提醒這些中藥要少吃
    核心提示:馬兜鈴酸致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於近日發布《含馬兜鈴屬藥材的已上市中成藥品種名單》以及《可能含有馬兜鈴酸的馬兜鈴科藥材名單》,對上述名單的中成藥以及中藥材,消費者需慎用。   「是藥三分毒」的觀念普遍存在消費者的腦海中,大部分崇尚西醫西藥的消費者甚至認為「中藥有毒」。
  • 引發醫學界大爭議的馬兜鈴酸,是否真的有致癌風險?
    但是俗話說的好「是藥三分毒」,中藥也存在著毒副作用,並且不同中草藥存在毒性的強烈程度也是有區別的。某些中藥毒副作用極強,能夠損傷病人的肝腎功能,甚至會誘發患者致癌。馬兜鈴酸真的會致癌?前不久,一篇關於「中草藥致癌」的論文引起熱議,其闡述內容就是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草藥會導致肝癌發生,一時間讓青睞中藥的人難以接受。
  • 馬兜鈴酸致癌?權威部門給出了最新回應!
    早前報導  馬兜鈴酸是亞洲地區肝癌高發的元兇嗎?  連日來,一篇關於馬兜鈴酸可能導致肝癌的科研論文在國內引發熱議。  馬兜鈴酸致癌的說法從何而來?馬兜鈴酸是亞洲一些地區肝癌高發的元兇嗎?  黃偉添解釋說,對於馬兜鈴酸「指紋」,  「所有(其他)已知誘變物都不會產生這種標籤,我們分析了肝癌患者的基因組,發現大量這類突變,其中一些突變位於一旦變異就可能致癌的基因中。」  至於攝入馬兜鈴酸與患肝癌之間究竟有無因果關係,黃偉添說,這個問題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一,是馬兜鈴酸造成突變的嗎?  二,這些突變致癌風險有多大?
  • 馬兜鈴酸被指致癌冤不冤?
    有研究顯示,馬兜鈴酸不但可以導致尿毒症,還會導致腎癌、膀胱癌、尿道上皮腫瘤等一系列腫瘤。而此次與肝癌扯上關係,又讓馬兜鈴酸「罪加一等」。  馬兜鈴酸致癌不用談劑量?  不僅在朋友圈,馬兜鈴酸在醫生群裡也成了「網紅」。但多篇解讀文章將矛頭對準中醫中藥,讓不少業內專家們覺得:「炒作太過了」。
  • 馬兜鈴酸又攤上大事 或是導致肝癌的元兇
    黃偉添說,這個問題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馬兜鈴酸造成突變的嗎?二、這些突變致癌風險有多大?他們現在「99%肯定」是馬兜鈴酸造成突變,而這些突變更準確地說只是致癌風險因素,不同程度的馬兜鈴酸暴露怎樣增加肝癌風險尚需進一步研究。
  • 中藥裡的馬兜鈴酸致癌?食藥監總局回應
    馬兜鈴酸具有明顯腎毒性,可造成腎小管功能受損,甚至存在引發腎癌的風險。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馬兜鈴酸列為潛在致癌物質,2012年將其列入Ⅰ類致癌物質,截至目前列入Ⅰ類致癌物質的還有黃麴黴毒素、菸草、酒精飲料等共116種。
  • 談「馬兜鈴酸」色變 大可不必
    「致癌這個鍋,馬兜鈴酸不背」   文獻記載,馬兜鈴酸是一種植物次生代謝物,存在於幾乎所有的馬兜鈴屬植物中。雖然,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具有一定毒性,但因其具有清肺降氣、止咳平喘、清腸消痔等功能,是治療肺熱咳喘的一個較常用的藥物。如果合理控制劑量,對毒副作用事先告知且嚴格監控,完全可以解決問題、限制其毒性。
  • 「中藥含馬兜鈴酸致肝癌」論文引爭議,專家:警惕藥物肝損傷
    馬兜鈴酸真的會導致肝癌發生嗎?這些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草藥都不能用了嗎?上海仁濟醫院消化內科茅益民教授在國內率先牽頭開展藥物肝損傷的相關研究,並創建了國內首個關注藥物性肝損傷的網絡平臺。他看到這篇論文後表示,「醫學界對這篇論文的爭議很大,研究只說明馬兜鈴酸與肝癌發生關聯,但不能說明具有因果關係,不過研究提醒我們對含有馬兜鈴酸的藥物要非常警惕。」
  • 治病還是致癌?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你還敢吃嗎?
    眾多中藥成分中含有馬兜鈴酸,其與癌症發生的關係存在爭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研究者發現馬兜鈴酸能夠引起馬兜鈴酸腎病,繼而可能引起尿路上皮癌,因此其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Ⅰ類人類致癌物。近年來,馬兜鈴酸與肝癌的關係引起更大爭議,尤其我國肝癌發病率很高,是否與服用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有關沒有定論。2012年,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韓澤廣團隊曾對國內肝癌樣本進行全外顯子組測序,首次發現肝癌存在特徵性DNA鹼基A>T顛換,提出植物藥中馬兜鈴酸可能導致肝癌的觀點。
  • 闢謠特工隊|馬兜鈴酸真會致癌嗎(Ⅱ)?
    作者 | 夏冬編輯 | 蔡佳凝音頻主播 | 危為安 王棉棉前段時間一份「含馬兜鈴屬藥材的已上市中成藥品種名單」在朋友圈瘋傳,藿香正氣口服液等常用藥赫然在列。有業內人士指出,藿香正氣口服液中有一味厚樸,而厚樸作為一味含馬兜鈴酸的藥材,正被廣泛應用於許多非處方中成藥中。
  • 「馬兜鈴酸致癌」風波如何定紛止爭?
    目前,人們廣泛討論的馬兜鈴酸問題主要如下:馬兜鈴酸的利弊各是什麼?馬兜鈴酸有無安全劑量?如果有安全劑量,這個劑量又是多大?已經服用過的人是否將來還會有「後患」?今後中醫師開中藥處方及患者服用含馬兜鈴酸屬藥品時應該注意什麼?能不能制定出安全使用指南,或者有沒有馬兜鈴酸的替代藥材……關於這些問題,目前大部分已發表的文章表達的都屬於「專家意見」,期待接下來能有以科研數據為依據的答案。
  • 馬兜鈴酸致癌?中藥還能吃嗎?
    而含有微量馬兜鈴酸的細辛、木香等中藥在臨床應用中也常常是與甘草配伍應用,因此,甘草對前藥所含的「馬兜鈴酸」正好可以發揮其最擅長的解毒作用!又如,細辛在用於止咳時,常與麻黃等藥配伍使用,如醫聖仲景小青龍湯,由麻黃、細辛、炙甘草、白芍、乾薑、桂枝、五味子、法半夏 8味中藥組成,文獻報導,此方煎煮後的藥液中僅檢出微量的鹽酸麻黃鹼,並未檢出馬兜鈴酸的含量,這可能是麻黃鹼與馬兜鈴酸起中和反應而降低了其毒性所致,也可能是甘草在調和藥性方面起了一定的解毒作用。
  • 南方日報:馬兜鈴酸被指致癌冤不冤?
    有研究顯示,馬兜鈴酸不但可以導致尿毒症,還會導致腎癌、膀胱癌、尿道上皮腫瘤等一系列腫瘤。而此次與肝癌扯上關係,又讓馬兜鈴酸「罪加一等」。馬兜鈴酸致癌不用談劑量?不僅在朋友圈,馬兜鈴酸在醫生群裡也成了「網紅」。但多篇解讀文章將矛頭對準中醫中藥,讓不少業內專家們覺得:「炒作太過了」。
  • 馬兜鈴酸,及含馬兜鈴酸的中成藥和中草藥!
    研究人員也統計了國內肝癌患者接觸馬兜鈴酸的情況——在隨機選取62位中國肝癌患者中,有多於1/4的患者接觸過馬兜鈴酸。並且,和在小鼠中不同,馬兜鈴酸可以在人類中引起多個不同的基因突變,其中包括TP53等著名的癌基因。 總結一下就是,馬兜鈴酸確實能導致肝癌——如果致癌能力從強到弱有鄙視鏈的話,那它應該位置還挺靠近頂端的。
  • 馬兜鈴酸有致癌風險嗎?目前只證實馬兜鈴酸有明顯腎毒性
    食藥監總局新聞發言人介紹,根據流行病學大樣本、大數據分析,我國肝癌患者主要由B肝病毒感染引起,是否與馬兜鈴酸有直接關係,尚無直接有力的數據支撐。  馬兜鈴酸具有明顯腎毒性,可造成腎小管功能受損,甚至存在引發腎癌的風險。
  • 馬兜鈴酸致癌,這些中草藥、魚腥草還能吃嗎?
    最早引起人們警惕的,是馬兜鈴酸和泌尿系統癌症的關係——馬兜鈴酸早在2001年,美國藥品食品監督局(FDA)就發出過警告,提醒消費者不要服用含有馬兜鈴酸的植物產品。2008年,世界衛生組織將馬兜鈴酸列為了一類致癌物——也就是說,馬兜鈴酸對人類有明確的致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