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在8個領域建立量子研發基地

2020-08-28 情稍縱即逝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為推動量子計算機等量子技術實用化,日本政府將構建產業、政府、科研一體化的研發體制,並在5年內陸續完善。在2020年度內成立負責整體管理和協調的主管機構,在8個領域建立核心研發基地。
  8個研發基地包括:超導量子計算機、量子元件、量子材料、量子安全、量子生命、量子計算機利用技術、量子軟體、量子慣性傳感器與光晶格鍾等。歐美和中國在量子技術研究投入巨額資金,因此日本能在多大程度上構建具備競爭力的體製成為焦點。
  在「超導量子計算機」方面,日本計劃在位於埼玉縣的理化學研究所設置核心研究基地,以項目負責人中村泰信為中心加快開發。中村泰信曾於1999年任職NEC期間首次製造出量子計算機的基本元件「量子位」。
  在「量子計算機利用技術」方面,基地計劃設在東京大學,將聚焦研究可在哪些領域使用量子計算機。東京大學已於2019年12月確定與美國IBM合作,正在積極推進相關研究,將攜手產業界推進量子計算機邁向實用化。
  在「量子生命」方面,將結合量子力學和生命科學的「量子生命科學(量子生物學)」,力爭通過捕捉細胞內溫度等細微變化的超敏「量子傳感器」,實現癌症發病前預測。在位於千葉市的量子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將建設新的研究大樓,打造可供100-200名研究者使用最尖端設備和儀器的研究環境。該機構的量子生命科學領域負責人馬場嘉信表示,「將充分運用研究者任職於多個機構的交叉任職制度等,從大學和企業匯聚人才,構建『All Japan』(全日本)體制」。
  此外,「量子元件和量子材料」基地將設在茨城縣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和物質與材料研究機構,「量子安全」基地設在東京都情報通信研究機構。在「量子軟體」「量子慣性傳感器」和「光晶格鍾」方面,日本將面向大學和研究機構,招募候選基地。
  為完善建立這些基地,日本政府將在2019年度的補充預算和2020年度預算中總計列入100多億日元(約6.7億人民幣),最終投資額有可能達到200億日元規模(約13.4億人民幣)。核心基地將享受稅制方面的支援並靈活使用特區制度等,還將吸引民間資金,以及從海外邀請頂尖研究者,把基地作為年輕研究者的人才培養平臺加以利用。
  日本政府今年1月敲定了「量子技術創新戰略」。首相安倍晉三也在1月的施政方針演說中表示,「針對作為新一代密碼等基礎的量子技術,將構建從國內外吸引頂級水平研究者和企業的創新基地」。


相關焦點

  • 日本宣布建8個量子研發基地,狂追中、美兩國,意味著什麼?
    量子客導讀:量子計算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潛力。有遠見的國家已經在幾年前開始布局,為推動量子計算機等量子技術儘早落地使用,日本政府急設8個研發基地,旨在與歐美和中國競爭未來。 引日本經濟新聞,為了下一代高速計算機如量子計算等量子技術早期落地使用,日本政府開始構建產、學、研一體化研發體制。
  • 中美量子競爭再升溫,川普政府建多個量子計算中心覆蓋量子領域
    白宮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昨日宣布,將投資7500萬美元(約合5.2億RMB)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三個量子計算中心。新的量子飛躍挑戰研究所(Quantum Leap Challenge Institutes,QLCI)將獲得2500萬美元的資金用於量子計算領域的研究和開發,同時幫助開發量子計算領域的內容,以幫助增加該領域的人才儲備,帶動該領域發展。
  • 日本與美國合作 在美國建立月球著陸器研發基地 旨在2024年重返月球
    【南方+11月26日訊】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月球探索公司ispace(一家日本私營公司,開發用於建造著陸器和漫遊者的機器人太空飛行器技術)表示,將在2020年年底之前在美國建立一個月球著陸器研發基地,以此支持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商業月球有效載荷服務計劃。
  • 量子信息周報:美在全國推廣量子教育;加拿大將發射量子通信衛星
    日本將在8個領域建立量子研發基地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為推動量子計算機等量子技術實用化,日本政府將構建產業、政府、科研一體化的研發體制,並在5年內陸續完善。在2020年度內成立負責整體管理和協調的主管機構,在8個領域建立核心研發基地。
  • 日媒:日本將大力培養「量子人才」
    日媒稱,圍繞量子技術的研發競爭日益激烈,其中以量子計算機為代表。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國內研究機構和大學開始下大力氣培養肩負未來的「量子人才」,目的是增加他們獲取新知的機會,從根本上提高研發能力。日本已經在該領域被美中遠遠甩在身後,為了實現逆襲,日本需要持之以恆的努力。
  • 日本東芝目標:2030年在量子密碼學領域佔有全球1/4市場
    日本電子巨頭東芝公司周一表示,到2030年,公司將從其用於數據保護的先進加密技術中獲得 這種被稱為量子密鑰分發(QKD)的網絡安全技術,利用量子物理學的特性,向兩個遠程方提供不受量子計算機驅動的網絡攻擊的加密密鑰。 量子計算機的巨大計算能力可以輕鬆破解金融、國防和醫療保健領域普遍使用的傳統數學加密密鑰。
  • 日本量子領域科技預算比2020年度增加約50%
    打開APP 日本量子領域科技預算比2020年度增加約50% 科技部網站 發表於 2021-01-08 14:51:24   據《
  • 東芝計劃2030年在量子密碼學領域實現30億美元收入
    這種被稱為量子密鑰分發(QKD)的網絡安全技術,利用量子物理學的特性,能夠在不安全的網絡中建立密鑰,與傳統的加密技術完全不同。東芝公司預計,隨著量子計算機的發展,全球量子密鑰分發(QKD)市場將在10年內增長至120億美元。
  • 國家層面的量子計算布局解析,誰將搶佔下一個科技發展「制高點」
    法國法國已將量子計算視為「主要關注領域」,其量子技術國家戰略計劃提出, 2021 年起法國國家研究局(ANR)的「量子技術中心」實施 AAPR 專項,每年超 1000 萬歐元,並在巴黎、薩克雷和格勒三個城市和地區創建三個「樞紐中心」,以支持涉及量子通信專家、網絡安全專家和電信設備製造商的 QKD 技術的研究。
  • 我國在量子信息領域究竟什麼水平?
    我國量子信息技術整體水平處於世界第一梯隊,與最發達的美國、歐盟、日本相差不大。具體領域上,我國在量子通信上處於國際一流水平,在量子計算與量子精密測量上相對落後。所以,我國並非在整個量子信息領域領先世界。那在具體領域,我國領先多少?又落後在哪呢?
  • 擔心被中美甩在身後,日本決心在此領域發力
    日媒稱,圍繞量子技術的研發競爭日益激烈,其中以量子計算機為代表。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國內研究機構和大學開始下大力氣培養肩負未來的「量子人才」,目的是增加他們獲取新知的機會,從根本上提高研發能力。日本已經在該領域被美中遠遠甩在身後,為了實現逆襲,日本需要持之以恆的努力。
  • 探索生物奧秘,中建八局「築」力首個國家級生物技術研發基地衝出地平面!
    國家級生物技術研發基地——該項目建成後將極大的提升我國在物質科學及相關領域的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綜合實力。它聚焦航天領域的重大基礎性科學技術問題,構建我國首個空間綜合環境與太空飛行器、生命體和等離子體作用科學領域的大型研究基地,對我國加快實現從「航天大國」到「航天強國」的跨越有著重要的意義。
  • 中國成分析儀器潛力市場 國際巨頭紛紛建立研發生產基地
    2013年已經是8月份,今年以來,分析儀器的市場算不上景氣。根據相關報導,耶拿的核心業務、最大業務單元——分析儀器業務的收入同比下降2.0%,為4320萬歐元(去年同期:4410萬歐元)。自今年以來,幾大國際巨頭都在國內建立了自己的研發生產基地。  RephiLe上海新生產基地盛大開業   2013年4月12日,RephiLe公司的又一個新的生產基地誕生並舉行了隆重的開業慶典。
  • 無錫深化與日本產業鏈對接 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領域將合作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無錫深化與日本產業鏈對接,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領域將合作無錫與其最大的對外貿易夥伴日本,將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產業領域展開更緊密的合作。無錫日本產業鏈對接合作大會現場。日本認識到,日資企業需要比以往更加致力於增加供應鏈的韌性,包括生產基地多元化、構建可持續的供給體制等。無錫地處長三角地區地理中心。2019年GDP達11852.32億元,人均GDP達18萬元,在全國排名第二,僅次於深圳。
  • 量子衛星升空 將催生通信產業鏈千億市場
    中國率先在這一領域的突破,將催生量子通信千億市場,引發世界新一輪的通信技術研發競爭。量子通信產業鏈主要包含元器件、通訊設備、量子通信網絡運營及專網應用服務四個環節。這其中,無論哪一個環節都充滿商機。目前,歐盟計劃啟動10億歐元的量子技術旗艦項目,旨在建立極具競爭力的歐洲量子產業。  美國同樣積極,美國國防部支持的「高級研發活動」計劃將量子通信應用拓展到衛星通信、城域以及長距離光纖網絡;NASA也計劃在其總部和噴氣推進實驗室之間建立一個直線600公裡、包含10個骨幹節點的遠距離光纖量子通信幹線,並計劃拓展到星地通信。
  • 俄羅斯啟動國家量子實驗室 擬研發量子計算機
    該實驗室將致力於量子技術的出口並開發相關基礎設施,但其最主要的任務是研發量子計算機。尤努索夫在接受俄羅斯商業諮詢報的採訪時詳述了俄羅斯國家量子實驗室的主要任務: 幫助希望將量子技術領域研發成果出口到國外的俄羅斯公司正確申請智慧財產權並獲得國際專利; 幫助吸引蘇聯解體後流失海外的俄羅斯學者回國,幫助吸引外國專家赴俄; 在俄羅斯開發用於創建量子處理器的基礎設施,例如用於開展研究的實驗室和用於創建解決方案的工廠
  • 超導量子比特晶片研發成功,或將超越超級計算機
    近日,新華社發表報導,由浙大、中科院等組成的團隊成功研發出一款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同時還實現全局糾纏,刷新固態量子器件中生成糾纏態中量子比特數目的世界紀錄。這一成果也被發表在了《科學》雜誌上。
  • 量子領域重大突破:潘建偉團隊將力壓谷歌,量子計算機將出世
    近日有新消息表示,我國的量子領域有了新的突破,潘建偉院士的團隊在學術交流會上表示,在年內這個備受矚目的團隊將實現60比特量子計算,這也就意味著谷歌的53比特量子計算水平已經成為過去,潘建偉團隊將做到突破。
  • 光子、量子計算機的研發,運算速度超乎想像,並將投入商用
    這個研發方向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雷射技術,科學家們將提升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和容量寄託於光子計算機,根據多年的研究光用於儲存數據的表現確實不俗,還有基宇光子技術的彩色雷射複印和全息圖像。日本佳能公司研發的彩色雷射複印機在德國漢諾瓦博覽會上大放異彩,為當場的遊客複印美元以及身份證,其逼真程度讓在場所有人吃驚。
  • 日本計劃建設新火箭基地 發射數量將翻番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將於2019年在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建設新的火箭發射基地。《日本經濟新聞》4日透露稱,日本將配合2020年投放正在開發的新型主力火箭「H3(暫稱)」,將引進最新的組裝設施和自動檢查系統,發射準備時間縮短至不到1個月,使之每年能發射10枚以上火箭,達到此前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