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量子競爭再升溫,川普政府建多個量子計算中心覆蓋量子領域

2020-08-19 量子客

白宮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昨日宣布,將投資7500萬美元(約合5.2億RMB)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三個量子計算中心。

新的量子飛躍挑戰研究所(Quantum Leap Challenge Institutes,QLCI)將獲得2500萬美元的資金用於量子計算領域的研究和開發,同時幫助開發量子計算領域的內容,以幫助增加該領域的人才儲備,帶動該領域發展。


三個量子計算中心將分別建立在不同的大學,且每個中心所攻堅的方向不盡相同。

中心一建立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主要負責解決當前以及未來量子計算面臨的問題;

中心二建立在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將專注於混合量子結構和網絡的研究;

中心三將建立在科羅拉多大學,其主要研究方向是量子傳感器,該研究的目的是幫助各領域進行更精確的測量。

而就在宣布三家新量子研究所建立的同時,川普政府也做出了大膽的聲明,表示美國仍將是全球QIS研究的家園,新成立的QLCI將推進美國長期以來的突破性發現,並將在未來幾年內取得重大進展。

該中心是根據經川普總統批准並於2018年籤署成為法律的《國家量子計劃法案》的一項規定建立,法律要求NSF向大學提供資金,以幫助建立多個跨學科「量子研究和教育中心」。

多維度布局

從三個量子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可以看出,美國此次量子領域的布局,涵蓋了量子領域的幾大研究方向,而且注重量子人才的培養。

圖1 | 《國家量子計劃法案》(來源:congress)


從2018年籤署的《國家量子計劃法案》,到2020年2月川普總統提出的提案,2021財年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預算增加50%;

再到2020年5月推出的《Endless Frontiers Act 》法案 ,NSF設立一個技術理事會,該理事會將在5年內提供1000億美元,用於投資包括量子計算在內的研究和技術;

再到昨日宣布的三個量子研究中心的建立,無一不體現出美國政府對量子技術領域的重視。

川普政府則表示,量子信息科學具有改變世界的潛力,而基礎研究是最關鍵的問題,此次量子計算中心的建立,正是基於此做出的針對性投資。

圖2 | 日本宣布建立8個量子中心 (來源:日本經濟新聞)


而在此之前,日本政府於6月初宣布,在重要機構之下設立8個量子技術研發基地,並表示期望通過跨學科多機構合作,來增強國家量子技術力量。

中美競爭,人才寶貴

此時,正值中美兩國冰冷時期。美國在未來技術上投入毫不吝嗇,在全球範圍量子技術領域有著壓倒式的投入地位。其霸主地位也依賴於該國吸納了全球的很多優秀的人才,因而在科技領域長期領跑。

而現階段大規模投入量子技術的研發,可以預見美國為下一階段的科技路線打夯實的基礎。明確了發展路線。

如果需要在這個領域路走的更寬,一方面國家需繼續投入更多有效的資金培訓更多的專業人才,另一方面是資本市場的加入,參考他國的經驗,軟硬結合,讓更多應用維度的人參與。

聲明:此文出於傳遞高質量信息之目的,若來源標註錯誤或侵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所有圖片的版權歸屬所引用組織機構,此處僅引用,原創文章轉載需授權。


相關焦點

  • 技經觀察 | 量子計算VS量子密鑰分發技術,全球量子競賽展開
    文章介紹了量子計算對傳統加密方法和安全通信的威脅,量子密鑰分發方法(QKD)及其在加密安全方面的優勢,以及各國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的進展和競賽。文章指出,中國快速發展的基於量子的安全通信鏈路可能有損於美國情報機構,並助其在中美有關太空活動的國際協定中獲取戰略利益,但基於中國在量子數據安全方面的領先地位,中美在相關基礎研究領域的合作將有益於美國了解最新技術。
  • 從冷門到逐漸升溫,量子計算經歷了什麼?
    之後2017年Google與創業公司Rigetti Computing合作推出開源量子計算軟體平臺。 但Google還是被競爭對手IBM捷足先登了,IBM於2016年推出5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雲服務,是最早布局量子計算雲平臺的企業,後於2017年推出20位超導量子計算機。而2019年,IBM的量子計算機已經擁有53個量子比特。
  • 量子計算發展歷程_量子計算與量子信息 計算部分 - CSDN
    而橡樹嶺國家實驗室購買了D-Wave 2000Q的雲服務,旨在推進混合計算應用程式的發展,特別是旨在幫助加速未來的億億次級應用程式。(3)旗下第二代自有量子云平臺Leap2已覆蓋全球40多個國家。谷歌在量子計算機領域的競爭優勢是(1)谷歌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數據中心,搜尋引擎積累了海量數據以供量子機器學習算法運行。(2)強大的宣傳和輿論能力,提出「量子霸權」(Quantum Supremacy)概念聞名世界,為量子計算吸引大量熱度。
  • 量子霸權有多恐怖,中美競爭進入生死時速
    中國科大利用&34;實現安全時間傳遞我國民營企業也紛紛布局量子計算阿里和中科大聯合發布了量子計算雲平臺,在2018年推出了量子模擬器「太章」;騰訊在量子AI、藥物研發等領域展開了研究;百度在2018年成立了量子計算研究所;華為在2018年發布了HiQ量子云平臺,並在
  • 量子通訊、量子計算,中美兩國誰更強?日本排在什麼位置呢?
    不久前,日本媒體發布了《中美主導量子革命,日本有掉隊風險》的文章。該文引用Astamuse統計的論文和專利數量,分析了中美兩國在量子科技方面誰更強,以及日本在量子科技方面日漸掉隊的現狀。、量子計算。如果再加上「量子傳感器」在內的相關論文,那中國的優勢將更大。日經中文網報導稱:在量子通訊領域,中國已經走在了世界最前沿。無論是論文、專利還是建設的相關項目,都是其他國家不可比擬的。但在量子計算方面,似乎當前的美國要更強一些。量子計算,美國更強一些?
  • 「量子計算」量子計算在私營部門的發展
    實現一臺有用的量子計算機的預測時間跨度從幾年到幾十年;IBM和谷歌的主要競爭對手都瞄準了本世紀末。導致態度轉變的裡程碑包括加拿大D-Wave公司於2015年上市的第一臺商用量子計算機,以及IBM於2016年推出的第一臺可公開訪問的基於雲的量子計算機(參見「IBM宣布『計算量子時代的開始』」,「今日物理在線」,2016年5月4日)。
  • 量子計算與量子計算機進展隨議
    我第一次對量子計算產生印象是在1995年,雖然之前知道量子計算和量子計算機的概念,但都不如那次印象深刻。那個時候我在中科院計算所CAD開放實驗室擔任副主任。在接待中科院一位領導的過程中,他在觀看了我們的科研成果後說道,你們如果能夠將精力投入到量子計算領域就好了,這個領域目前看很艱難,但從國家角度看急需開展研究。時至今日,我除了對這件事印象深刻之外,還對這位領導的眼光、視野深感佩服。
  • 量子信息教父官宣加入電商巨頭亞馬遜,中美量子競爭繼續熾熱化
    6月28日,他在推特上宣布,他將在亞馬遜的AWS 量子計算中心每周工作一天。從谷歌實現量子霸權優勢,到John Martinis離職谷歌,以及霍尼韋爾宣布發布了最強量子計算機,再到如今John Preskill宣布加入亞馬遜。這種種跡象,能體現出學術界和工業界(商界)的交集越來越多。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量子計算怎麼投?一文讀懂量子計算的未來
    如果 N 稍稍增加,這將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於是,計算這樣一個由相互作用的粒子所構成的量子系統的波函數隨時間的演化,則變得異常困難,以至於目前人類最強大的計算機只能計算 30 多個兩能級粒子所構成的系統。
  • 得量子者得未來,中美將量子技術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
    如果我們能用人工的、可設計和調控的量子系統來「模擬」出各種分子的哈密頓量,我們就不僅可以用來計算這些分子的基態,還能直接計算這些分子的動力學性質!這為新藥研發、新材料探索、化工等工業領域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人造量子系統甚至允許我們研究自然界不存在的量子現象!而如果能夠將各種類型、處於不同地域的人造量子資源連接起來,構成所謂「量子網絡」,更將創造無限可能!
  • 中美量子較量勝負已分?我國量子計算原型機問世,超谷歌100億倍
    ,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半導體等也是各國需要「較量」的領域,近日,我更是在量子計算領域傳出了重磅好消息。,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實現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中美量子「較量」勝負已出? 「九章」碾壓「懸鈴木」的背後,還顯現出中國在與美國的量子計算領域博弈中的「反超」。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宇翱:量子技術領域國際競爭激烈
    王仲偉表示,近年來,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邁出了重要的步伐、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國際社會對此有較多關注和評價,國內媒體也從多個角度進行了報導。相信今天的科普講座會為大家帶來很多啟發,對做好資政建言工作有所裨益。
  • 量子計算:瘋狂賽道上四大巨頭如何應戰
    、AWS量子計算中心和量子解決方案實驗室。而把「AWS量子計算中心」實驗室建在加州理工旁邊,亞馬遜的初衷也是希望匯集人才,促進科學和工業的創新。尤其是在傳統計算機無法企及的領域,量子計算很可能在儲能、化工、材料、藥物、工藝優化和機器學習等領域發揮作用。
  • 比美國還快100萬倍,中國量子計算傳來喜訊,川普也封鎖不了
    中國量子計算傳來喜訊,比美國還快100萬倍,對於中國取得技術進步,川普也封鎖不了,由於在基礎科學領域取得的突破,中國量子計算彎道超車,速度比美快100萬倍,川普別想再封鎖。,相較於傳統計算機,量子計算的優勢主要表現在運算速度與安全性,由於量子物理的特殊規律,想要破解量子加密幾乎是不可能的,此外,量子計算同樣解決了現代計算領域無法解決的物理瓶頸,在過窄的電子元器件,電子信號在執行特殊的命令時會發生量子遂穿現象,從而無法有效的執行指令。
  • 量子計算為何又被稱為量子霸權,實現量子霸權對未來產生哪些影響
    ,就已經成為了經典物理學舞臺上最耀眼的明星,由於其原理的不確定性,以至於出現了各種奇談怪論,但無論其成因,量子力學的很多實際應用,已經在高科技領域散發了無比的魅力。在一個算力為王的網際網路時代,量子計算技術一旦獲突破,掌握這種能力的國家,會在經濟、軍事、科研、安全等領域崛起為超級強國。量子霸權都有哪些「制霸」的能力了解完量子計算機的原理和量子霸權的概念後,我們來看看如果實現了量子霸權,將會給世界或人類文明帶來哪些改變。
  • 為什麼量子技術如此重要,引中美競爭鋒?
    如果我們能用人工的、可設計和調控的量子系統來「模擬」出各種分子的哈密頓量,我們就不僅可以用來計算這些分子的基態,還能直接計算這些分子的動力學性質!這為新藥研發、新材料探索、化工等工業領域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人造量子系統甚至允許我們研究自然界不存在的量子現象!而如果能夠將各種類型、處於不同地域的人造量子資源連接起來,構成所謂「量子網絡」,更將創造無限可能!
  • 我國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與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據中國科大網站6月19日消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他們在理論上提出並實驗實現原子深度冷卻新機制的基礎上,在光晶格中首次實現了1250對原子高保真度糾纏態的同步製備,為基於超冷原子光晶格的規模化量子計算與模擬奠定了基礎。北京時間6月19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雜誌以「First Release」形式在線發布了該研究成果。
  • 中國成為第二個量子霸權國家,速度超過谷歌量子計算機100億倍
    1、4日,中國科大宣布潘建偉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霸權」的國家。獅評:量子計算在原理上具有超快的並行計算能力,量子計算可望通過特定算法實現指數級別的加速。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在中國製造量子計算機重要性遠超研究量子計算
    該領域的早期創始人之一,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先生在1993年曾為量子計算理論基礎的建立做出過核心貢獻。2011年,姚期智創建清華大學量子信息中心(CQI),旨在將後者打造成為世界級的量子計算研究中心。在近期與《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的一次對話中,姚期智細數了量子計算的歷史,並表達了他對該領域未來發展的看法。
  • 印度的量子野心
    在量子計算領域,印度屬於後發者,正藉助外力來發展本國的量子計算。在2020年6月的印度量子技術秘密會議(IQTC2020)上,印度聯合商會(ASSOCHAM)組織了關於尋求印度「量子霸權」的網絡研討會。